请选择 目标期刊

陈华德教授运用针刺治疗小儿脑瘫的临床特色 下载:50 浏览:402

陈晓 陈华德 《中国儿科杂志》 2020年11期

摘要:
陈华德教授认为小儿脑瘫多与肝肾脾胃等脏腑功能失调有关,先天禀赋不足,后天气血精气失养,他强调在治疗上应从调理阳脉之海——督脉功能入手,督脉经气的充盈与否直接关系到大脑功能活动的正常,因此常选取督脉的神庭、百会、命门、腰阳关等穴。患儿为稚阴稚阳之体,皮肤脏腑娇弱,在治疗上运用多针浅刺的手法,结合头皮针长留针法及穴位注射,取得了满意的疗效。附典型案例1则,以资验证。

辨证聆听中医五行音乐治疗小儿脑瘫睡眠障碍42例临床观察 下载:59 浏览:378

荀静平 李玉秀 严晓岚 张梦桃 曾雄 邵宝颜 《中国儿科杂志》 2020年2期

摘要:
目的观察辨证聆听中医五行音乐治疗小儿脑瘫睡眠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0月至2018年7月于佛山市南海区妇幼保健院儿童康复科住院治疗的伴有睡眠障碍的脑瘫患儿8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2例。2组均给予基础康复治疗,如物理治疗、推拿治疗、针灸治疗;对照组予一般护理,治疗组在对照组护理措施的基础上辨证聆听中医五行音乐,2组均连续治疗3个月后统计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前,2组的儿童睡眠习惯问卷(CSHQ)积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后,对照组CSHQ积分变化不明显(P>0.05);治疗组CSHQ积分除入睡潜伏期1项无明显变化外,其他均明显降低,与同组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的北京盖什尔神经发育评定量表(Gesell)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后,对照组的Gesell评分仅大运动发育商(DQ)和精细运动DQ 2个能区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组5个能区的Gesell评分均显著增加(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辨证聆听中医五行音乐对小儿脑瘫睡眠障碍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且能较好地改善脑瘫患儿的运动功能,提高其发育商、语言能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循证护理在小儿脑瘫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下载:56 浏览:483

刘娜 《护理研究杂志》 2018年12期

摘要:
目的分析循证护理在小儿脑瘫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0月该院收治的脑瘫患儿100例作为观察对象, 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 每组5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康复护理模式, 观察组采取循证康复护理模式。观察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脑瘫粗大运动功能分级系统(GMFCS分级)情况以及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92.0%和82.0%, 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MFCS分级观察组Ⅰ级15例, Ⅱ级23例, Ⅲ级8例, Ⅳ级3例, Ⅴ级1例;对照组Ⅰ级13例, Ⅱ级17例, Ⅲ级11例, Ⅳ级5例, Ⅴ级4例, 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0.0%和80.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护理在小儿脑瘫康复护理中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 能够有效提高康复护理的效果, 改善患儿的运动功能, 提高家属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小儿脑瘫的早期运动康复治疗研究 下载:61 浏览:404

陈毅克 《现代康复医学》 2019年12期

摘要:
目的:探讨小儿脑瘫的早期运动康复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本院收治的脑瘫患儿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25例。两组患儿均实施常规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实施早期运动康复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治疗后9个月的发育商状况、疾病整体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治疗后《小儿智能发育量表》中各能区评分均较对照组高(P<0.05),且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脑瘫患儿实施早期运动康复治疗,能够进一步改善患儿脑部发育状况,获得更确切的疗效。

针灸配合振动系统对脑瘫患儿的影像学评价 下载:99 浏览:497

陈溪 王春南 《中医研究杂志》 2020年1期

摘要: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振动系统对脑瘫患儿的临床疗效,并通过头MRI影像学结合超声学评价脑瘫患儿的脑发育概况,探讨针刺配合振动系统对脑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90例脑瘫足月患儿,按随机数表法分为针刺组、振动组和振针组,每组各30例。分别对比治疗前后头MRI及超声测定脑室内扩张程度并开展脑发育评估;使用肌肉超声检测3组患儿双下肢腓肠肌内侧头横截面积。结果:经治疗后,3组患儿脑室内侧旁白质出现软化病灶。针刺组疗效不及其他两组,振刺组优于振动组,振针组疗效优于其他两组。结论:通过对90例患儿的临床疗效对比,针刺配合振动系统治疗小儿脑瘫疗效明显优于单纯针刺和振动疗法,影像学评价可作为小儿脑瘫的临床治疗的客观依据。

中医康复疗法在小儿脑瘫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 下载:214 浏览:2164

郑佳佳 《中医研究杂志》 2021年3期

摘要:
小儿脑瘫为发育中胎儿、婴幼儿脑部非进行性受损引发的持续性运动、姿势发育异常的儿科常见致残性神经系统疾病。目前,临床尚无治疗小儿脑瘫的特效疗法,均以中西医康复治疗为主。临床经大量研究发现,在治疗小儿脑瘫上中医康复疗法发挥了重要作用,基于此,本文对小儿脑瘫采取中医康复疗法的应用情况进行阐述与总结,以供参考。

家庭康复护理在小儿脑瘫中的应用效果及治疗依从性影响分析 下载:41 浏览:466

金华 《现代康复医学》 2025年3期

摘要:
目的:着重探讨在小儿脑瘫中,应用家庭康复护理的效果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系统分析自2023年1月-2024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40例脑瘫患儿为研究目标,并依据护理方案异同进行分组,对照组(20例 常规护理),试验组(20例 家庭康复护理),详细对比两组患者的应用效果及治疗依从性。结果:展开护理后,试验组患者护理效果明显比对照组高(P<0.05);对比分析后试验组患者治疗依从性明显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将家庭康复护理应用于小儿脑瘫治疗中,不仅能有效改善患儿的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和社交能力,且还能增强患儿及其家庭的治疗依从性,使治疗效果更加显著,值得临床积极推广和应用。

针灸联合按摩在小儿脑瘫合并吞咽障碍患儿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下载:147 浏览:714

罗静雅 陈波生 郑衍庆 《中医研究杂志》 2024年6期

摘要:
目的:观察在小儿脑瘫合并吞咽障碍患儿治疗中采用针灸联合按摩疗法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本次研究病例抽取2022年1月至2023年6月期间我院接收的脑瘫合并吞咽障碍患儿60例,将入选的所有患儿以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儿人数为30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吞咽障碍训练,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添加针灸联合按摩方案,将最终两组患儿的吞咽功能、口腔运动功能、(大运动、精细运动、语言表达能力、社会能力)等发育商指标以及治疗总有效率进行详细对比分析。结果:治疗后两组结果比较显示,观察组患儿的吞咽功能、口腔运动功能改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发育商各项指标结果均优于对照组,最终获得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脑瘫合并吞咽障碍患儿治疗中添加针灸联合按摩方案,可进一步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改善患儿的吞咽功能障碍,促进儿童的生长发育。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