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公路安全保障工程经济效益评价初探 下载:29 浏览:395

俞迪 《交通技术研究》 2019年10期

摘要:
为完善公路安全保障工程评价指标体系,从经济效益的角度,选取人员损失、财产损失、时间成本、油耗等指标建立量化模型。分析实施该工程后产生的直接和间接经济效益。并比较了层次分析法、模糊评价法、灰色评价法三种经济效益评价方法的优缺点,提出将层次分析法和模糊评价法结合起来进行安保工程综合评价。

关于提高湖泊退田还湖工程经济效益的思路探索 下载:47 浏览:390

高兆波 罗希 张宗伟 《水资源研究进展》 2018年3期

摘要:
退田还湖工程属发挥防洪、生态效益的公益性工程。退田还湖工程在推进过程中,存在工程投资及征地移民补偿成本高和地方政府经济承受能力有限的矛盾。本文提出了经济合理的退田还湖工程具体措施和全面系统的项目开发模式,以保证退田还湖工程的顺利实施。

加强建筑造价管理提高工程经济效益 下载:100 浏览:1007

康茹 《中国经济》 2024年5期

摘要:
可持续发展理念,不断贯彻落实,建筑企业越来越重视工程造价管理工作,造价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可以提高项目投资效益,可以平衡工程质量管理和成本控制之间的关系,实现成本指标的细化,保证预算内容的合理性,确保有足够的资金支持工程建设,实现项目经济效益的最大化。相关企业必须注重造价控制管理,把握好控制的要点,从设计、招投标、施工等阶段出发,明确造价管理中的内容,进一步促进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论如何加强建筑造价管理以提高工程经济效益 下载:76 浏览:1030

沈志磊 《经济与管理学报》 2025年1期

摘要:
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和建设的不断发展和加快以及我国建筑行业的快速健康发展,建筑施工的技术水平也随之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升,于此同时也进一步提高了对于建筑工程设计师和造价人员的素质要求。随着社会外界的干扰以及社会市场因素的不断发生变化,实现对工程造价成本管理工作的有效控制和管理成为如见建筑企业急需解决的基础性问题。因此要想有效确保和提高建筑工程造价的质量和效率,就必然需要努力确保建筑工程成本的控制和管理工作能够实现最高的价值,将每一笔工程建设的资金都用于实处,从而有效和最大限度的减少和降低建筑工程能源的消耗和浪费以及其他资源的浪费和消耗,以此最大限度来降低成本实现了企业社会经济效益的最大化,提升了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

建筑造价管理提高工程经济效益探讨 下载:83 浏览:1045

安小强 《经济与管理学报》 2025年1期

摘要:
经济的发展,促进建筑工程项目逐渐增多。建筑企业在开展工程建设活动的过程中,工程造价管理工作是至关重要的,是提升工程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会对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产生直接的影响。因此,建筑企业一定要对工程造价管理工作给予高度的重视,树立起良好的造价管理理念,将造价管理充分融入施工建设的全过程,从而为企业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进而促进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本文就建筑造价管理提高工程经济效益展开探讨。

预应力施工技术在高层建筑中的应用 下载:94 浏览:807

赖朝挺 《中国建筑》 2024年7期

摘要:
预应力技术是一种在施工过程中引入材料内部预先的应力,优化其信赖性和承载力的工程技术。近年来,预应力技术在高层建筑的设计与施工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本文以具体工程实例为背景,重点介绍了预应力技术在高层建筑施工中的具体应用方法,通过对预应力技术施工过程的详细分析,明确了预应力施工的流程,工艺步骤及质量控制要点。研究表明,采用预应力施工工艺,能够明显改善高层建筑的整体承载力、耐久性及稳定性,由此可以减少材料的使用,从而实现工程造价的节约。同时也能在提高施工效率和降低施工风险的同时,有效节约人力物力资源,提高工程经济效益。这为高层建筑施工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和方法,也为我国高层建筑的设计与施工带来了新的思路和挑战。

如何运用建筑造价管理提高工程经济效益 下载:652 浏览:3349

龙朝辉 《经济与管理学报》 2021年6期

摘要:
随着现代社会经济建设的发展,建筑工程行业也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进步。随着建筑行业各方面的进步,人们对于建筑工程的经济效益如何有效的提升进行了深刻的思考与分析,要想对于这一目标的有效实现,就要对于建筑行业的工程造价方面得到科学的运用,目前在建筑市场中,大部分的建筑企业已经对工程造价管理工作进行开展并得到了高度重视,能够很好的对于各项环节的施工成本支出有着良好的控制能力。下文简述了,对于运用建筑工程造价在提高建筑工程经济效益方面,进行的探讨与简析。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