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广西民族地区应用型环境设计专业教学体系创新改革探讨 下载:54 浏览:326

曾辽华 《设计研究》 2018年7期

摘要:
目前我国应用型高校开设环境设计专业的很多,但是开设的情况却混乱无序,教学大纲的要求大多数与目前社会上的对环境设计人才的需求格格不入,课程设置与市场对环境设计师无法接轨的现象。本文从高职高专环境设计专业现状分析入手,提出了环境设计在应用型高校应该分为室内设计和景观设计两大部分,并且形成明确的教学方法,培养合格的环境设计类技术型专业人才。

边疆民族地区文化扶贫:理论探讨、政策体系及制度创新 下载:26 浏览:297

纳麒1 马志翔2 《中国艺术研究》 2020年6期

摘要:
边疆民族地区是脱贫攻坚工作的主战场,贫困面广、贫困程度深,巩固脱贫攻坚任务重。文化是边疆民族地区发展的持久动力,文化扶贫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有效路径。为实现2020年所有贫困县脱贫摘帽目标,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边疆民族地区需要加快推进文化扶贫工作。通过制度创新,实现文化振兴,助推经济社会发展。从文化事业方面,整合乡村各类文化资源,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从文化产业方面,推动文化产业与其他产业融合发展,创新线上和线下文化产品。从"扶贫扶志"方面,推动贫困人口内生式发展。

民族地区高校实习带队教师的指导作用分析 下载:63 浏览:403

李华1 闫万理2 夏尔帕提·卡布尔3 《国际科技论坛》 2018年4期

摘要:
本文从民族地区高校实习带队教师队伍建设、制度保障、监督考核和评价反馈机制等推进措施入手,改善和提升实习带队教师在带队实习过程中思想引导、业务指导、心理疏导和生活辅导等四个方面指导作用的发挥,对于民族地区师范教育人才的培养、地区社会发展与稳定等具有一定的理论研究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

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宗教工作法治化对策研究——以云南省德宏州为例 下载:69 浏览:362

施俊文 《国际科技论坛》 2018年3期

摘要: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5年中央统战工作会上强调,宗教事务应依法管理,努力提高宗教工作的法治化水平。这是对我国宗教工作提出的指导性意见,是处理当前宗教问题的现实需要。德宏州是云南省的一个多民族、多宗教的边疆少数民族地区,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提升宗教工作的法治化水平,对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西南少数民族地区职业学校教师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下载:90 浏览:500

陈子娴 《中国职业教育》 2018年5期

摘要:
以西南少数民族地区职校教师专业发展为研究对象,探讨分析西南少数民族地区职业院校教师专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职业学校教师缺乏、学历较低、职称等级低于国家标准三方面。为解决这些问题提出了提高教师薪资待遇、联合高校培养、建立学习型组织、健全培训体系等方面的对策。

新形势下民族地区大学与高中物理衔接研究 下载:76 浏览:378

李杨1,2 张国恒1 彭毛措1 《物理进展》 2020年9期

摘要:
随着新高考模式和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在全国的逐步实施,高中物理课程将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提升学生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等方面进行一系列的改革,致使理工科学生的基础知识、认知水平、兴趣爱好不尽相同,这就为大学物理教学带来了新的问题和挑战。本文分析了新形势下高中物理和大学物理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民族地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开设大学物理预修课程和树立大学物理教学新理念三个方面进行研究,提出民族地区大学物理的教学改革的思路和举措,为民族地区大学物理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西部民族地区的“压缩型现代化”及其生态环境问题——以内蒙古阿拉善为例 下载:57 浏览:361

刘敏1 包智明2 《中国社会科学学报》 2019年8期

摘要:
在内蒙古西部阿拉善,由于自然生态环境脆弱,传统"靠天吃饭"的农牧业生计虽然有其合理性,但也存在不可持续发展的内在危机,发展工业成为现代化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途径。然而,西部大开发以来,由于赶超心理和追求"跨越式发展",阿拉善的现代化建设走上了一条时空高度压缩、主要依靠矿产资源开发和重化工企业入驻来实现工业发展的"压缩型现代化"道路。"压缩型现代化"在实现工业发展和经济增长的同时,也带来了沙漠污染、草原破坏及水资源短缺等生态环境问题,影响了现代化建设的可持续发展。为此,在生态环境脆弱的西部民族地区,需要反思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现代化建设模式,需要协调资源开发、环境保护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而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阴骘思想与多民族地区的社会秩序构建——基于哀牢山腹地刊刻《丹桂籍》的文献考查 下载:62 浏览:358

熊开万1,2 桂胜3 《中国社会科学学报》 2019年1期

摘要:
《丹桂籍》是一部明清以来流传很广的善书。清末至民国近半个世纪的时间,云南哀牢山腹地的南涧、景东、镇沅、新平都先后刊印过此书,涉及的民族有汉、彝、哈尼、傣、拉祜等。以哀牢山腹地新邑聚仙坛重刊《丹桂籍》事件为线索,这一历史过程表明,该书的刊刻是哀牢山腹地各族共谋和平与安宁的历史性活动,其过程蕴含了传统社会从善书到善行再到行善社区的行动逻辑。

民族地区中职护理教育与养老产业结合,促进精准扶贫的思考 下载:56 浏览:417

刘莹 《当代市场营销》 2019年5期

摘要:
中国老龄化问题对中职护理人才表现急切的需求,结合广西中医药大学附设中医学校及其所经营管理的广西重阳老年公寓案例,提出民族地区中职护理教育与养老产业结合,与扶贫工作相结合,实现精准扶贫的思考与建议。

浅谈民族地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下载:36 浏览:325

泽旺他 《国际教育论坛》 2025年4期

摘要:
在民族地区,小学语文的阅读教学是学生的汉语言学习的重要部分,其不仅可以传授语言知识和阅读技能,还能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促进民族文化的融合,推进民族团结。只有良好的阅读教学,才能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以及阅读习惯的养成,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应该重视阅读教学,利用多种方式、探索有效手段,达成教学目的。本文探讨民族地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以及现如今面临的挑战,并且以及提出相应的教学策略,以期为教育工作者提供参考和启示,共同促进民族地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发展。

2016年黔南州老年人群恶性肿瘤发病和死亡分析 下载:85 浏览:493

黄军 蒙光化 孔祥应 李霞 罗再琴 《预防医学杂志》 2019年2期

摘要:
目的分析黔南州2016年≥60岁老年人群恶性肿瘤发病和死亡情况,为制定防治决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黔南州2016年≥60岁老年人群恶性肿瘤登记数据进行分析,分别计算黔南州2016年≥60岁老年人群肿瘤发病(死亡)率、年龄别发病(死亡)率、标化发病(死亡)率、截缩发病(死亡)率及累积发病(死亡)率等指标。结果 2016年黔南州≥60岁老年人群恶性肿瘤发病率为221. 62/10万,中标率153. 05/10万,世标率146. 86/10万,截缩率(35~<64岁)为243. 65/10万,累积率(0~<74岁)为16. 53%。2016年黔南州≥60岁老年人群恶性肿瘤死亡率为94. 19/10万,中标率60. 67/10万,世标率58. 82/10万,截缩率(35~<64岁)为132. 61/10万,累积率(0~<74岁)为9. 53%。肺癌、肝癌、结直肠癌、胃癌和鼻咽癌是黔南州老年人群主要的常见恶性肿瘤,占全部新发病例的49. 51%;肺癌、肝癌、胃癌、结直肠癌和胰腺癌是黔南州老年人群主要的肿瘤死因,约占全部死亡病例的52. 61%。结论肺癌、消化道癌是黔南州老年人群主要恶性肿瘤,应加强监测与干预。

语境在少数民族地区大学英语专业综合英语课教学中的运用 下载:44 浏览:344

李育卫1 王琼2 《英语教学》 2018年11期

摘要:
近年来,随着语用学及语义学等新的语言学科的不断发展,语境的相关研究受到了越来越多的语言学家和外语教师们的重视。各种研究表明,语境对少数民族地区外语教学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和研究意义。本文旨在从少数民族地区大学综合英语课堂教学的实际出发,对语境在"读""说""听""写""译"等教学实践中的作用和应用进行探讨。

云南边境民族地区学生辍学的现状、原因及对策 下载:81 浏览:504

刘胜兰 《教师教育与创新》 2018年11期

摘要:
调查发现,近年来云南边境民族地区义务教育阶段的"因贫辍学"现象逐渐减少,"非贫辍学"现象却逐年增多。具体来说,辍学呈现非贫辍学日渐凸显、隐性辍学比例增大以及地域、性别、学段特征明显等特点。辍学对学生身心发展及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社会治安等带来消极影响。造成辍学新问题的原因涉及社会环境、家庭环境、政府管理、学校教育及学生自身等诸多方面。对此,应通过夯实主体责任、加强教育精准扶贫、提高基础教育质量等方式,确保"控辍保学"目标的有效实现,为云南边境民族地区学生成长和家庭幸福打下坚实的教育基础。

论民族地区县域高职院校的民生改善功能 下载:84 浏览:494

王朔 《教师教育与创新》 2018年11期

摘要:
民生改善不仅是个体的幸福追求,更是大多数人的共同期待。然而,"逃离"式的民生改善,突显了个体与他人、个体与社会民生改善的矛盾,这一矛盾在民族地区表现尤为突出。民族地区的民生改善除了有着与一般贫困地区的共性之外,文化差异是其面临的特殊问题。他者视角、外来角色的民生改善只能是低效的。在县域经济与高职教育转型发展的社会背景下,县域高职院校服务民族地区民生改善成为可能。通过个案分析发现,县域高职院校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个体的生存发展与社会民生改善的统一,但距应然的理想目标仍有较大差距,突出表现在民族地区县域高职院校数量少、服务定位不够精准以及毕业生的外向输出三个方面。因此,参与民生改善的相关主体需共同为之努力:政府以差异补偿助推美好生活;高职院校坚持服务县域民生改善的办学定位;企业积极参与高职办学,以实现利益共享;个体努力实现自身与社会民生改善的统一。

多元文化视野下民族地区高校双语教育的价值取向 下载:76 浏览:492

韩云洁 《教师教育与创新》 2018年5期

摘要:
在民族地区高校双语教育实践中,多民族文化是一个需要管理者和教育者共同充分考虑的特殊因素。这不仅是由民族地区高校双语教育与多民族文化的关系所决定的,更是由双语教育模式的内在本质和教育价值所决定的。基于多元文化的理念对民族地区高校双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审视和反思,从文化层面剖析民族地区高校双语教育的价值取向,提出民族地区高校双语教育应坚持平等、开放、包容的价值取向。

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战略分析——以SWOT模型为工具 下载:96 浏览:512

邓磊 李君 《教师教育与创新》 2018年2期

摘要:
少数民族地区发展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西部社会的内在需求,也是西部大开发战略以及"一带一路"政策下少数民族地区现代化建设的长远保障。当前,我国西部少数民族地区注重发展中等职业教育,而高等职业教育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本文以SWOT模型为工具,通过系统分析西部少数民族地区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环境发现:其优势在于迅速发展的西部经济、较为合理的教育结构以及政府对职业教育的重视,而劣势则主要表现在传统文化阻滞、语言交流问题、教育观念陈旧等方面;政策促进和人才需求为西部少数民族地区高等职业教育提供了发展机遇,而市场调节能力不足和资金投入缺乏保障则是其面临的挑战。在此基础上,通过SWOT矩阵分析,从增长型、扭转型、防御型和多元发展型等角度进一步提出我国西部少数民族地区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战略:完善职业教育体系,建立和完善职业教育学位制度,加大东部发达地区的对口支援,建设特色高职院校,建立多元立体的职业教育体系,重视职业教育立法,保障职业教育健康发展。

新课改下如何提高少数民族地区高中地理课程的教学质量 下载:28 浏览:261

张洁 《地理研究进展》 2025年1期

摘要: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地理教学更多地关注于学生的发展和整体发展,地理学科素养已成为引导高中地理教学的主要基础,但新教法、新理念以及结构体系的改变,对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许多学生在上完高一后,普遍感到学习压力大,特别是进入高中后,学科综合性、抽象性以及学科跨度更大,使得许多学生在高中地理学习遇到了困难,严重跟不上老师的教学思路和教学进度,时间长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丧失,学习动力也会随之减弱。在高中地理学困生中,数量庞大,这给教师和学生的教育质量和评价带来了很大的负面影响。为此,本论文以西部民族地区为研究对象,分析了高中地理教学,并针对教学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了几点可行的转变方法。

湘西少数民族地区肿瘤患者休闲体育行为调查研究 下载:36 浏览:1576

陈玉凤1 吴美琪1 熊珂2 刘兴1 《中国医学研究》 2025年1期

摘要:
分析湘西少数民族地区肿瘤患者休闲体育行为,探讨影响其体育锻炼的因素,提高湘西少数民族居民生命健康水平,文章运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等方法,对湘西少数民族地区肿瘤患者休闲体育行为开展调查。结果:男性患者较女性患者人数多,年龄50-59岁区间患者比例较高,患者学历层次多为初中及以下,月收入区间集中在2001—4000元。患者参与休闲锻炼时间选择上以傍晚为主,每次参与体育活动持续时间以21~30分钟的居多,空间选择上主要以广场、公园和家中庭院室外场地从事体育锻炼活动;健身项目选择上多为强度低、负荷小且技能简单类体育项目为主。结论:湘西少数民族聚集地肿瘤患者身患疾病呈现年轻化的趋势,其对体育锻炼认知不够,且投入体育锻炼实际消费较少。建议:政府部门提高肿瘤患者群体休闲体育重视度;加大运动基础设施建设和培训休闲运动指导人员;开发适宜的民族特色休闲健身活动项目;举办主题赛事营造运动健身文化氛围。

少数民族地区初中数学教学中计算能力培养探究 下载:69 浏览:816

孙嘉桦 《计算数学学报》 2025年3期

摘要:
少数民族地区农村中学的教育资源相对匮乏,学生数学计算能力普遍较弱。这些地区的学生往往缺乏有效的数学学习方法和资源,导致他们在数学方面的学习成绩不佳。为了提高少数民族地区农村中学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缩小与其他地区学生的教育差距,本文将从多个方面探讨有效的教学策略和方法。我们将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习惯、教学资源利用以及师生互动等方面,以期为提高少数民族地区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提供有益的参考。

少数民族地区学校如何做好学生心理危机预防和干预工作 下载:127 浏览:772

陈柏余 《心理学研究》 2024年4期

摘要:
以连南瑶族自治县为例,首先阐述少数民族地区学校心理危机预防和干预现状,然后分别从加强少数民族地区心理健康师资队伍建设;现有专职心理老师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搭建少数民族地区心理健康教育交流平台;做好心理健康常规性工作,进行常规性心理危机干预培训,开发针对性和实操性强的心理危机干预课程;学生个人增强抗挫能力几个方面去探讨少数民族地区学校如何做好学生心理危机预防和干预工作。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