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白藜芦醇通过自噬途径对HepG2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下载:54 浏览:321

刘兰1 张志敏2 付红星1 王敏2 饶智国2 《肿瘤研究》 2019年5期

摘要:
[目的]研究白藜芦醇(Resveratrol,Res)对人肝癌HepG2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及诱导凋亡效应,并从自噬角度探讨其机制。[方法]不同浓度Res及联合自噬抑制剂3-MA处理HepG2细胞。CCK-8法检测各组的细胞存活率;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MDC染色后荧光显微镜下观察自噬形态;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Beclin1、Bcl-2 mRNA及蛋白表达。[结果] Res可以显著降低HepG2细胞的存活率和诱导凋亡。Res诱导HepG2细胞发生自噬,Beclin1表达显著上调,Bcl-2表达显著下调;联合3-MA抑制自噬后,减弱了Res对HepG2细胞增殖抑制和诱导凋亡作用。[结论] Res可通过诱导HepG2细胞自噬发挥抑制增殖和促凋亡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作用于Beclin1/Bcl-2复合体有关。

负载白藜芦醇自组装多肽水凝胶的抗菌性能研究 下载:70 浏览:487

赵晨辰 杨睿陶 苏皖 许娜 周俊 《生物技术研究》 2020年9期

摘要:
制备一种负载白藜芦醇的自组装多肽水凝胶并探讨其抗菌性能。[方法]通过自组装制备多肽(FmocFFGGRGD)水凝胶和载有白藜芦醇的多肽水凝胶(Pep/RES);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水凝胶的形貌和内部结构;通过流变仪检测水凝胶的流变性质;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检测Pep/RES的释放速率;通过细胞毒性试验研究该水凝胶的生物相容性;通过抑菌圈实验和活死细菌染色研究Pep/RES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菌性能。[结果]多肽溶液可在30 min内自组装形成稳定的水凝胶,水凝胶内部的三维结构密度随多肽浓度的增加而增加,2.0wt%浓度的多肽水凝胶稳定效果最好。白藜芦醇从Pep/RES水凝胶中缓慢释放7 d释放量达到50%,Pep/RES浸泡液对NIH/3T3细胞表现出良好的生物相容性。Pep/RES水凝胶中负载的白藜芦醇浓度为512μg/m L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圈直径即可达到5.41±0.18 mm,但即使白藜芦醇浓度达到1 024μg/m L,对大肠杆菌的抑菌圈直径仅为4.27±0.22 nm。[结论]Pep/RES结构稳定,安全无毒,能缓释白藜芦醇,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显著抑制作用。

低剂量的毒物对生物有益?——比较毒物的单相剂量效应理论和双相剂量效应理论(4) 下载:76 浏览:506

朱钦士 《生物学报》 2020年10期

摘要:
对于外源性和内源性的各种伤害性因素(统称为毒物)的攻击,生物有2种反应方式。在毒害作用超出生物应对能力的情况下,伤害程度与毒物的剂量成正比,可用毒物的单相剂量效应(linear no-threshold, LNT)理论来描述。然而在低剂量下,由于生物防御和修复机制的作用,不仅毒物的伤害作用可被大大降低,而且由于刺激了生物的主动反应,还可导致对生物有益的结果,其效应可用毒物的双相剂量效应(Hormesis)理论来描述。毒物的双相剂量效应在生物界中是一种非常普遍的现象,在细菌、真菌、植物和动物(包括人)中都被发现。能引起双相剂量效应的伤害性刺激各式各样,包括电离辐射、活性氧、限食、高温、缺氧、缺血、机械伤害、重金属、化学毒物、抗生素、抗病毒药,以及植物中的一些活性成分等。在本文的第1部分中,我们先介绍毒物的单相剂量效应理论和双相剂量效应理论的内容及其历史发展过程。在第2和第3部分中,我们将分别以电离辐射和活性氧为例,具体讨论这2种理论对这些伤害性刺激的适用情形。大量科学研究的结果表明,低剂量的电离辐射对生物有益,而体育锻炼带来的体内活性氧的增加不仅对生物无害,还为实现体育锻炼有益效果所必须,证实了毒物双相剂量效应理论的正确性。

低剂量的毒物对生物有益?——比较毒物的单相剂量效应理论和双相剂量效应理论(3) 下载:82 浏览:491

朱钦士 《生物学报》 2020年8期

摘要:
对于外源性和内源性的各种伤害性因素(统称为毒物)的攻击,生物有2种反应方式。在毒害作用超出生物应对能力的情况下,伤害程度与毒物的剂量成正比,可用毒物的单相剂量效应(linear no-threshold, LNT)理论来描述。然而在低剂量下,由于生物防御和修复机制的作用,不仅毒物的伤害作用可被大大降低,而且由于刺激了生物的主动反应,还可导致对生物有益的结果,其效应可用毒物的双相剂量效应(Hormesis)理论来描述。毒物的双相剂量效应在生物界中是一种非常普遍的现象,在细菌、真菌、植物和动物(包括人)中都被发现。能引起双相剂量效应的伤害性刺激各式各样,包括电离辐射、活性氧、限食、高温、缺氧、缺血、机械伤害、重金属、化学毒物、抗生素、抗病毒药,以及植物中的一些活性成分等。在本文的第1部分中,我们先介绍毒物的单相剂量效应理论和双相剂量效应理论的内容及其历史发展过程。在第2和第3部分中,我们将分别以电离辐射和活性氧为例,具体讨论这2种理论对这些伤害性刺激的适用情形。大量科学研究的结果表明,低剂量的电离辐射对生物有益,而体育锻炼带来的体内活性氧的增加不仅对生物无害,还为实现体育锻炼有益效果所必须,证实了毒物双相剂量效应理论的正确性。

低剂量的毒物对生物有益?——比较毒物的单相剂量效应理论和双相剂量效应理论(1) 下载:72 浏览:483

朱钦士 《生物学报》 2020年4期

摘要:
对于外源性和内源性的各种伤害性因素(统称为毒物)的攻击,生物有2种反应方式。在毒害作用超出生物应对能力的情况下,伤害程度与毒物的剂量成正比,可用毒物的单相剂量效应(linear no-threshold, LNT)理论来描述。然而在低剂量下,由于生物防御和修复机制的作用,不仅毒物的伤害作用可被大大降低,而且由于刺激了生物的主动反应,还可导致对生物有益的结果,其效应可用毒物的双相剂量效应(Hormesis)理论描述。毒物的双相剂量效应在生物界中是一种非常普遍的现象,在细菌、真菌、植物和动物(包括人)中都被发现。能引起双相剂量效应的伤害性刺激各式各样,包括电离辐射、活性氧、限食、高温、缺氧、缺血、机械伤害、重金属、化学毒物、抗生素、抗病毒药,以及植物中的一些活性成分等。在本文的第1部分中,先介绍毒物的单相剂量效应理论和双相剂量效应理论的内容及其历史发展过程,在第2和第3部分中,将分别以电离辐射和活性氧为例,具体讨论这2种理论对这些伤害性刺激的适用情形。大量科学研究的结果表明,低剂量的电离辐射对生物有益,而体育锻炼带来的体内活性氧的增加不仅对生物无害,还为实现体育锻炼有益效果所必须,证实了毒物双相剂量效应理论的正确性。

白藜芦醇改善大鼠被动回避记忆及机制研究 下载:64 浏览:454

杨倩 张玉森 董瑞瑞 张禄平 宋晨萌 赵海峰 《预防医学杂志》 2019年5期

摘要:
目的观察白藜芦醇(Res)对大鼠被动回避记忆及海马中NR2A、NR2B和p-NR2B表达的影响。方法将雌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记忆减退模型组、Res 20、40、80 mg/kg干组、雌二醇组和假手术组。用去卵巢合并D-半乳糖腹腔注射的方法建立记忆减退模型。12周后,用避暗实验检测被动回避记忆,用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检测NR2A和NR2B基因、总蛋白及磷酸化蛋白的表达。结果模型组和假手术组相比,大鼠进入暗室的潜伏期较短(P <0. 01),错误次数增多(P <0. 01),NR2A和NR2B的基因和蛋白表达降低(P <0. 05),p-NR2B/NR2B比值显著升高(P<0. 05)。Res干预组及ERT组与模型组比较,进入暗室的潜伏期延长(P <0. 01),错误次数减少(P <0. 01),NR2A和NR2B基因的表达显著升高(Res干预组、雌二醇组vs模型组:P <0. 05,P <0. 01); 3个Res组及ERT组NR2A和NR2B蛋白表达明显增加(Res 80mg/kg、其余干预组vs模型组:P <0. 01,P <0. 05;)。3个干预组及雌二醇组p-NR2B/NR2B均有下降(Res 80mg/kg、雌二醇组vs模型组:P <0. 01,P <0. 05)。结论 Res上调NR2A和NR2B基因的表达并且促进其蛋白表达,减少p-NR2B的表达,可能是其改善被动记忆的机制之一。

白藜芦醇联合瑞替普酶在基层医院治疗心肌梗死后心绞痛的疗效分析 下载:65 浏览:388

许恒军 刘玉珊 蔡芳 《心脑血管病研究》 2018年12期

摘要:
观察白藜芦醇联合瑞替普酶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后心绞痛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90例STEMI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95例。两组一般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给予冠心病二级预防药物治疗及瑞替普酶溶栓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口服白藜芦醇20mg每日3次,连用4周,观察两组心肌梗死后心绞痛发生情况、疗效及安全性。结果观察组心绞痛发生率为23.16%,对照组心绞痛发生率为55.7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白藜芦醇联合瑞替普酶治疗STEMI患者,可以显著降低心肌梗死后心绞痛的发生率,不良反应少。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