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应用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评价神经康复机械手改善脑卒中上肢功能障碍的疗效 下载:52 浏览:429

卓丽萍 施群力 许煜祺 张兵 《现代康复医学》 2020年12期

摘要:
目的:应用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TI)探讨脑卒中偏瘫患者神经康复机械手训练后上肢功能恢复的大脑可塑性变化。方法:将基底节区且皮质脊髓束(CST)受累的脑卒中患者3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5例,均给予常规康复训练,治疗组则联合神经康复机械手训练,采用FMU及ARAT评定上肢运动功能,DTI检查测量CST各层面的部分各向异性值(FA)。结果:训练后,两组FMU、ARAT评分均较前提升,且治疗组更显著(P<0.05)。训练前病灶侧CST各层面FA值均较对侧降低(P<0.05),而训练后放射冠区、内囊后肢层面较前增加(P<0.05),大脑脚层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内囊后肢层面较对照组增加(P<0.05)。放射冠区和内囊后肢层面的△FA与△FMU、△ARAT呈正相关(P<0.05),内囊后肢△FA与△ARAT相关性最强(r=0.688,P=0.004)。结论:神经康复机械手训练能显著提高脑卒中患者的上肢功能,表现为内囊后肢层面的修复。

心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神经康复的影响研究 下载:253 浏览:2414

冷虎 《现代康复医学》 2022年12期

摘要:
脑卒中包括出血性与缺血性脑卒中,于老年群体中具较高发病率,对患者生活质量及生命安全产生严重威胁。早期康复治疗可促进急性脑卒中患者改善功能状况,使其病残程度减轻,而于此基础上加以正确积极干预,可加速患者神经功能康复。本研究为明确心理干预运用于脑卒中中取得的效果,本院针对性选取97例患者资料予以分析,并作报告如下。

分析早期神经康复护理应用于脑梗死偏瘫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对满意度的影响 下载:241 浏览:2413

温婷1 孙精2 梁倩3 《医学研究杂志》 2021年11期

摘要:
目的:回顾分析院内脑梗死偏瘫患者中实施早期神经康复护理的作用,希望可以推动脑梗死偏瘫相关护理研究。方法:纳入时间为2020年5月到2021年5月,对该时间段院内脑梗死偏瘫患者进行研究讨论,包括62例患者,通过随机分配法安排为对照组(31例实施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31例实施早期神经康复护理措施),对相关数据信息进行收集与整理,最后利用统计学进行处理。结果:由统计学系统对护理结果数据进行处理,结果P值不足0.05,观察组行走功能评分方面、肢体运动功能评分方面、NIHSS评分方面、患者对护理满意度方面等各项数据信息更佳。结论:早期神经康复护理措施有助于脑梗死偏瘫患者康复,能够对患者行走功能、肢体运动功能、神经功能等产生积极影响,在提升患者满意度方面有着重要意义。

慢性意识障碍并发阵发性交感神经过度兴奋综合征的危险因素及其对预后的影响 下载:81 浏览:497

​陈炎1 林清2 郭叶群1 吕威1 虞容豪1 《神经科学研究》 2019年11期

摘要:
观察慢性意识障碍患者阵发性交感神经过度兴奋综合征(PSH)的发生率,探讨PSH发生的危险因素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142例慢性意识障碍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其性别、年龄、损伤机制、修改版昏迷恢复量表(CRS-R)评分、重症监护(ICU)时间、头颅影像损伤位置,是否行脑部手术,有无脑积水、癫痫、感染、高血压、糖尿病。结果慢性意识障碍患者PSH的发生率为28.87%(41/142)。PSH组患者的年龄比无PSH组小,CRS-R评分比无PSH组低,脑室周围损伤患者和脑积水患者的比例比无PSH组高,糖尿病患者的比例比无PSH组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意识恢复组PSH患者的比例比意识未恢复组低,CRS-R评分比意识未恢复组高,ICU住院时间比意识未恢复组短,脑积水患者的比例比意识未恢复组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CRS-R评分和脑室周围损伤是慢性意识障碍患者发生PSH的独立影响因素;PSH、CRS-R评分、ICU时间和脑积水是慢性意识障碍患者意识恢复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 PSH是慢性意识障碍患者的常见并发症,年轻患者或脑室周围损伤患者容易发生。PSH将阻碍患者意识恢复。

高血压患者用药情况及血压控制影响因素分析 下载:47 浏览:516

封建平 《中国医学研究》 2018年11期

摘要: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用药情况及血压控制的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14年5月至2015年10月本院收治的172例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分析影响血压控制的相关因素。结果 172例高血压患者服用降压药物率为100.00%,患者应用降压药物情况:应用最多的是CCB(89/51.74%),应用最少的是复方制剂(11/6.40%)。172例中,76例(44.19%)血压控制效果良好。单因素分析显示:高年龄、低危心血管风险、公费+医保、联合用药、规律服药时间每年>9个月的血压控制效果良好率较高(P<0.05);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年龄<55岁、自费+新农合、中高危心血管风险、未联合用药、每年规律服药时间≤9个月是影响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效果的危险因素(P<0.001)。结论针对高血压患者,临床上主要应用CCB、ACEI、β受体阻断剂等降压药物控制血压,但血压控制效果不佳;年龄<55岁、自费+新农合、中高危心血管风险、未联合用药、每年规律服药时间≤9个月是影响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效果的独立危险因素。

术后早期神经康复治疗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下载:101 浏览:1026

沈慧 《神经科学研究》 2024年2期

摘要:
目的 探讨术后早期神经康复治疗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在本院治疗的82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根据是否接受术后早期神经康复治疗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41例,手术后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41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接受术后早期神经康复治疗。比较两组在治疗前后的神经系统功能缺损严重程度,采用神经系统功能缺损评分(SS-FDS)进行评定;比较两组在治疗前后的日常生活能力,采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进行评定。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在治疗后SS-FDS评分以及ADL评分上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P<0.05)。提示术后早期神经康复治疗可帮助改善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患者的神经系统功能。结论 术后早期开展神经康复治疗,可显著提高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患者的神经系统功能,改善患者的神经系统缺损程度和日常生活能力。

神经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和生活能力的影响 下载:116 浏览:1234

李海 《神经科学研究》 2023年7期

摘要:
目的:分析在脑卒中偏瘫患者中开展神经康复治疗对其运动和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此次研究对象筛选2021年6月至2023年2月期间我医院收治的脑卒中偏瘫患者60例,将所有患者通过电脑随机选取方式分成观察组30例与对照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则添加神经康复治疗,对比两组获得的康复效果。结果:康复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脑神经功能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康复期间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最终患者肢体运动功能以及生活活动能力与对照组相比均显著提高,(P<0.05)。结论:将神经康复治疗应用于脑卒中偏瘫患者中,对于改善患者脑神经功能、促进患者肢体功能恢复、减少并发症发生以及提高患者生活活动能力发挥着重要性作用。

探究神经内科开展神经康复治疗的途径 下载:134 浏览:1403

杨继芹 《神经科学研究》 2023年5期

摘要:
脑卒中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和死亡率,对人们的身体和生活造成了很大的危害。几十年来,尽管在基础与临床方面取得了不少进步,但目前仍缺少针对该病的有效治疗手段。在目前的情况下,如何改善患者的预后,减少患者的病死率是每一个神经科学工作者都关注的问题。卒中单元的提出与改进,为脑卒中患者的诊疗与管理带来了一种新的思路。在此基础上,由临床医师物理治疗师、语言治疗师以及责任护士共同构成的急救/康复组合卒中单元,其中,物理治疗师主要承担着对脑卒中患者进行运动与作业训练的任务,语言治疗师主要承担着对伴有失语或构音障碍的脑卒中患者进行语言训练的任务,而责任护理则主要承担着对脑卒中患者进行心理康复与健康教育的任务。我院在过去一年里,对43例急性脑卒中患者进行了诊治,并将其与50例采用常规率中病房的患者进行了对比。

预见性护理干预对脑出血患者术后神经康复观察 下载:62 浏览:684

​张明杰 《现代康复医学》 2025年6期

摘要:
目的 探究预见性护理干预对脑出血患者术后神经康复的影响。方法 被选择配合本研究开展的脑出血患者共100例,此100例患者入院最早时间为2019年3月,最晚时间为2020年3月,按照常规护理和预见性护理分两组,对比手术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结果 术前神经功能障碍评分对比(P>0.05),术后1天、5天、10天神经功能障碍评分对比,研究组低(P<0.05)。结论 脑出血患者治疗中配合预见性护理干预能够对根据患者的疾病发展提前做好护理准备,提升其神经康复质量。

神经康复护理对颅脑损伤患者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 下载:231 浏览:2967

张艳艳 《神经科学研究》 2022年8期

摘要:
目的:研究神经康复护理对颅脑损伤患者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研究时间2018年3月-2020年8月,收治的颅脑外伤损伤患者92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时间前后分成两组;对照组开展常规护理,观察组开展康复护理;比较两组干预前后FMA、NIHSS评分变化。结果:经干预后,观察组患者FMA高于对照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康复护理对颅脑损伤患者运动功能恢复具有重要作用,利于患者疾病后的社会转归。

探讨优质护理对膝骨关节炎病人疼痛及恢复期神经康复情况的影响 下载:255 浏览:3277

裘晓玲 顾翠霞 《神经科学研究》 2021年3期

摘要:
目的:观察优质护理的实施对改善膝骨关节炎(OA)患者疼痛,促进恢复期神经康复的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6年5月~2019年5月骨科收治的100例OA病例,根据入院顺序分组。前50例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后50例为观察组实施优质护理。对比两组患者干预前、干预后2周NRS、SSS评分变化。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NRS、SSS评分对比均无差异;干预后2周较干预前对比,两组评分均明显降低,观察组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优质护理的实施有助于改善膝骨关节炎患者疼痛程度,促进恢复期神经康复,值得推广。

老年髋关节骨折患者经康复技术结合心理护理后对其功能锻炼依从性与自理能力的影响 下载:124 浏览:1562

刘茵茵 《国际护理学》 2023年7期

摘要:
目的:对老年髋关节骨折患者经康复技术结合心理护理后对其功能锻炼依从性与自理能力的影响实施探究。方法:病例资料为60例老年髋关节骨折患者的临床治疗状况,均为2022年1月—2022年12月区间段中我院诊治的,分组执行不同治疗方案,以对照优化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案。结果:出院时,对照组、观察组的功能锻炼依从性、自理能力等的差异性不鲜明,于统计学来说未见意义(P>0.05)。出院后1个月、出院后3个月两组患者的功能锻炼依从性、自理能力等的差异性较为鲜明,在统计学方面存在意义(P<0.05)。结论:老年髋关节骨折患者经康复技术结合心理护理后对其功能锻炼依从性与自理能力的影响良好。

针灸联合运动康复训练在缺血性脑卒中(IS)偏瘫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下载:133 浏览:721

云晓敏 《中医研究杂志》 2024年12期

摘要:
目的:对缺血性脑卒中(IS)偏瘫患者实施运动康复训练联合针灸干预方案,并探讨其对患者临床效果的积极影响。方法:以2022年3月至2023年3月为限定时段进行102例缺血性脑卒中(IS)偏瘫患者的收录,所有研究样本以随机数字表法为基准进行合理分组,51例归为对照组并予以常规护理服务,51例归为干预组并实施康复训练联合针灸治疗,对不同分组患者临床疗效、康复效果、症候积分、并发症发生率进行观察比照。结果:基于不同干预手段实施,基于不同干预手段的实施,干预组患者治疗有效率(98.04%)显著高于对照组(82.35%),差异存在统计学价值(P<0.05);干预组患者Barthel指数(77.58±18.15)、Fugl-Meyer积分(63.58±27.91)显著优越于对照组(50.52±17.63)、(44.52±27.73),差异存在统计学价值(P<0.05);干预组患者感觉障碍(2.47±0.51)、乏力(0.92±0.13)、头晕头痛(0.93±0.14)、口眼歪斜(1.03±0.24)、肢体麻木(0.91±0.23)症候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价值(P<0.05);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1.96%)显著低于对照组(19.61%),差异存在统计学价值(P<0.05)。结论:在缺血性脑卒中(IS)偏瘫患者治疗期间予以康复训练联合针灸治疗,能够在改善患者肢体运动与神经功能的同时,减少并发症出现来促进患者预后效果提升。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