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45例小儿结直肠息肉内镜下息肉切除术的护理 下载:52 浏览:472

许春蓉 邵元荣 《护理研究杂志》 2020年5期

摘要:
总结45例小儿结直肠息肉内镜下息肉切除术的护理,术前做好患儿及家长心理护理,病情评估,完善各项术前检查及肠道准备;术中加强体位管理,做好术中防护、术中配合及监测;术后做好麻醉护理,活动及饮食护理,加强并发症的观察,并做好健康指导等,促进患儿康复。

护理干预针对老年患者经肠镜切除结直肠息肉并发出血的影响研究 下载:416 浏览:4301

程娜娜 《老龄研究进展》 2021年11期

摘要:
探究护理干预针对老年患者经肠镜切除结直肠息肉并发出血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期间经肠镜切除结直肠息肉并发出血的老年患者(40例)作为观察对象,利用数字分配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命名为观察组(n=20)及对照组(n=20),观察组实施护理干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护理质量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质量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相比于对照组,具有明显优势(P<0.05)。结论:在老年患者经肠镜切除结直肠息肉并发出血的患者治疗过程中结合护理干预,能够使患者充分适应病症,提升护理依从性,优化患者临床指标,临床护理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纳米碳混悬液染色标记在腹腔镜结肠息肉切除术中的应用研究 下载:90 浏览:972

​周秩武 《纳米技术研究》 2024年6期

摘要:
在腹腔镜下结肠息肉切除术中纳米碳混悬液染色标记法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9年10月—2022年12月收治的结肠息肉需在腹腔镜下行切除术的患者共计86例,按照随机数表的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的患者在电子肠镜的定位下进行腹腔镜辅助的结肠息肉切除,而观察组患者则在内镜下注射纳米碳混悬液对结肠息肉进行标记。对比两组患者的整体治疗有效率、术中出血量、肠胃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和术后的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其中观察组患者的整体有效率为远高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和整体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远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内镜辅助下运用纳米碳混悬液标记肠管再进行结肠息肉的定位切除其安全性能高,可行性强,加快患者术后的康复速度,临床应用价值广泛。

肠息肉内镜治疗的综合护理体会 下载:142 浏览:1927

黄晶晶 张雅萌 《国际护理学》 2022年4期

摘要:
综合护理与常规护理相比,能够降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减少手术之后带来的疼痛,有较高的临床价值。本文主要介绍了肠息肉内镜治疗的综合护理过程,包括术前护理、术中护理、术后护理,期望能够提升肠息肉内镜治疗综合护理的水平。

内镜下肠息肉切除的护理配合 下载:214 浏览:1973

米家凤1 王建英2 《中国护理学报》 2022年11期

摘要:
肠息肉是一种常见的良性病变,可以发生于各个年龄段,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主要表现为便血和腹痛,尤其是排便后,肠镜检查时出现。肠息肉的治疗方法分为:内镜下摘除术和外科手术切除,而最有效的方法是外科手术切除。结肠镜下切除:主要是通过肠镜进入肠道后,息肉部位从粘膜下穿刺注射亚甲蓝息肉抬起,用电圈套器套住息肉根部,进行电凝电切的过程,最后视情况打止血夹。可直接将活检标本放置于胃肠道的相应部位进行病理检查。外科手术切除术后会出现切口疼痛和肠道感染现象,部分病人会有肠梗阻症状。内镜治疗在我国起步较晚,主要是消化内镜及直管胃等结肠手术。目前国内开展的最多的为内镜胃镜、外轮转以及胃肠病治疗这三种类型。

强化术后护理在内镜下切除胃结肠息肉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下载:43 浏览:667

黄卫琼 《医学研究杂志》 2024年4期

摘要:
本文主要针对内镜下切除胃结肠息肉患者临床采用强化术后护理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并以此来分析护理有效性。方法 取100例2023年1月-2024年1月于我院行内镜下切除胃结肠息肉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为了配合本次研究,在患者均了解此次研究目的且自愿参与的情况下将患者盲分两组,目的是行不同的临床护理干预,参照组采用常规护理(50例)、研究组采用强化术后护理(50例),对比护理效果,收集患者负性情绪评分、护理满意度评分、并发症发生率各项数据,利用统计学工具对数据进行对比检验。结果 统计各项数据显示,患者负性情绪评分(SAS、SDS)对比,护理前两组数据无差异性(P>0.05),护理后数据体现研究组低于参照组(P<0.05);两组护理质量评分对比,研究组分值高于参照组(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研究组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 针对内镜下切除胃结肠息肉患者临床采用强化术后护理的临床效果理想,患者负性情绪得到缓解,护理质量提升,增强护理满意度,促进患者积极配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临床应用价值较高,值得推广。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