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新闻出版“走出去”中的问题研究 下载:67 浏览:378

周红斌 《新闻传播研究》 2020年3期

摘要:
在区域文化交流和碰撞过程中,提升我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加快新闻出版"走出去"战略的实施进程是现阶段媒体产业结构调整的重中之重,但受诸多不可控因素的影响,战略实施成效始终未能达到预期目标。鉴于此,本文主要立足新闻出版"走出去"战略实施意义,针对目前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优化处理对策。

中国电影文化传播与“走出去”观念的思考——确立自身价值观和方法论的重要性 下载:25 浏览:311

周星1,2 王赟姝3,4 《中国艺术研究》 2020年10期

摘要:
如今,中国电影已进入了高质量发展的阶段。在这一背景下,中国电影文化传播如何"走出去"问题的提出及相关思考,变得日益迫切。中国电影文化"走出去"的前提,是首先需要立足于中国本土,探索自己电影的民族特色,在中国电影市场上满足中国观众的观影需求,并占据更多的市场份额。其次,应该思考其对外传播的世界市场适应性问题,即如何适应世界电影市场的需要,满足不同国家观众喜欢的欣赏趣味。因此,坚守自身价值观,强化对现实生活的反映,适应高科技时代的电影影像表现和艺术创造的需要,拥有创造英雄和超级英雄的能力,尊重自己的创作者,都是中国电影"走出去"的必要支撑。

论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背景下的中国民族音乐“走出去” 下载:30 浏览:312

秦会朵 《中国艺术研究》 2020年6期

摘要:
西域音乐的传入对中国传统音乐体系的形成与发展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丝绸之路经济带倡议的提出,为中国民族音乐的复兴提供了历史新机遇,为中华文化"走出去"创造了新的有利条件。民族音乐因其非语义、非具象等特殊性,是文化"走出去"的重要的载体之一。民族音乐内含文化与经济双重价值,是中华文化对外传播与交流的重要方式。要实现中国民族音乐文化更有效地"走出去",须要发挥民族音乐的双重价值,音乐交流与音乐贸易双管齐下。

新时代中国铁路“走出去”全产业链发展模式研究 下载:26 浏览:240

陈安娜1,2 《中国经济》 2019年1期

摘要:
随着中国铁路产业的不断发展完善,全产业链输出逐渐成为中国铁路"走出去"的重要发展模式,这也是中国与其他国家进行国际产能合作的关键领域。中国铁路产业只有抓住机遇,创新"走出去"的方式,才能更好地助力中国与其他国家之间的互联互通、互惠共赢。

“一带一路”战略下职业院校协同企业走出去路径探究 下载:92 浏览:496

张彩娟 张棉好 《中国职业教育》 2018年3期

摘要:
"一带一路"背景下,职业院校协同企业走出去,对提升中国综合竞争力意义重大。借助此战略,需从培养目标、人才标准、教育功能及办学结构四方面对职业院校协同企业走出去进行理性分析,再结合职业院校解决企业走出去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因此,"一带一路"建设中应从系统的顶层设计、健全的参与机制、优质的师资队伍与多元的治理逻辑入手,实现职业院校与企业走出去的协同式发展。

中国发电装备出海印度的现状及前景展望 下载:81 浏览:497

张成利 《中国电气工程》 2019年5期

摘要:
中国已成为发电装备产业大国,当前正持续推进发电装备产业走出去与深化国际产能合作,努力完成发电装备行业产业升级,以实现由发电装备产业大国向强国的转变。印度市场的体量与规模远超其他海外市场,是目前中国发电装备最大的海外市场,同时也是潜在需求巨大的新兴市场。研究印度电力行业的特点,总结中国发电装备出海印度的经验,探讨持续耕耘印度市场的策略,对实现中国由发电装备产业大国向强国的转变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国家形象视野下“戏曲走出去”的历史梳理 下载:36 浏览:473

吴平平 《当代艺术》 2018年9期

摘要:
戏曲作为媒介以建构民族身份认同和国家形象的实践具有历史传统和历史贡献,也有当代意义和当代使命,这是戏曲艺术本身的文化价值和历史价值所决定的。为了进一步研究戏曲在当代国家形象建构中的定位与策略,有必要从国家形象视野对"戏曲走出去"进行纵向梳理,从而为其建立历史坐标系。从是否有意识走向世界的角度出发,"戏曲走出去"的历程可分为两个阶段,一个是自发阶段,一个是自觉阶段。在第二个阶段,根据自觉建构国家形象意识的形成过程来看,"戏曲走出去"又可分成三个阶段:建构国家形象意识萌发阶段、建构国家形象意识树立阶段和建构国家形象意识强化阶段。"戏曲走出去"的历史梳理,为戏曲引入国家形象建构的研究提供历史视野和宏观视域,具有理论价值;也为戏曲在当代国家形象建构中的定位与策略提供启示,具有实践价值。

“一带一路”背景下我国城乡规划标准在西亚应用问题及对策研究 下载:31 浏览:333

李燕1 李晓2 周丹1 程艺3 《中国城镇》 2019年4期

摘要: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推进,我国从产品输出逐渐向产品、工程、技术、标准全方位"走出去"转变,标准化在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中发挥基础性和战略性作用。就城乡规划而言,我国标准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标准体系的兼容性不高,成为制约我国企业境外投资、工程承包"走出去"的障碍。本文通过对西亚国家城乡规划标准应用的基本情况及未来发展趋势的研究,从西亚国家与我国城乡规划行政管理体系和技术标准体系的差异性入手,重点分析我国城乡规划标准在西亚国家应用面临的主要问题,并提出通过加强我国城乡规划体系走出去的"本土化"进而提高我国城乡规划标准在西亚国家的适应性,以及针对政府、行业组织、企业等不同主体提出推动我国规划标准"走出去"的对策建议,为我国工程建设项目"走出去"提供有力支撑。

发挥“两国双园”优势引导广西企业“走出去”对策建议 下载:85 浏览:488

皮小明 1周吉意2 《当代市场营销》 2018年4期

摘要:
《广西壮族自治区第十一次党代会报告》鲜明指出:要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以东盟国家为重点,加快优势产业"走出去",建设好以中马"两国双园"为代表的国际产业合作园区。文章主要研究在新形势下如何加快中马"两国双园"建设,构建广西开放发展新格局,带动更多广西企业走出去,在"一带一路"战略中实现更大作为。

中国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技术国际竞争力分析 下载:81 浏览:475

樊金璐1 宋梅2 《能源学报》 2018年3期

摘要:
本文围绕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从煤炭加工、燃煤发电、煤炭深加工等方面总结了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技术发展现状,从技术及其应用方面对比分析了国内外技术发展水平,通过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中国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技术总体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另外,本文还分析了我国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技术"走出去"的现状,总结了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技术在国内应用的潜力,提出应继续推广应用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技术及其进一步"走出去"的建议。

最低工资与中国企业“走出去” 下载:62 浏览:499

李磊1,2 于明言3 冼国明1,2 《经济与管理学报》 2018年11期

摘要:
在中国劳动力成本日益上升和中国对外投资快速增长的背景下,文章研究了中国最低工资上升对企业"走出去"的影响。理论模型发现本国相对外国最低工资的上升,将导致本国与外国资本利润差减小,进而引起资本从本国流出。计量分析的结果表明最低工资越高的城市,位于其中的企业将越早并且越多地对外直接投资。城市最低工资水平每增加1%,会导致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次数增加1.943%。进一步的分析表明,具有较低工资水平的企业更易受最低工资标准的影响而对外直接投资。并且最低工资的影响对研究开发型OFDI和垂直生产型OFDI的影响更大,对于资源寻求、水平生产和出口平台型OFDI的影响较小。最后,最低工资的影响随着时间的推移也会产生变化。在2004年《最低工资规定》实施之后的几年,最低工资对企业OFDI产生了最大的影响,之后逐步降低。文章对我国应对劳动力成本上升及制定企业"走出去"政策具有较重要参考价值。

如何讲好“走出去”故事——新形势下国有企业海外新闻宣传工作思考 下载:48 浏览:180

沈婧 《新闻传播研究》 2025年1期

摘要:
在全球化背景下,国有企业作为我国“走出去”战略的重要力量,其海外新闻宣传对于提升国家形象、促进国际合作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分析了新形势下国有企业海外新闻宣传的现状与挑战,随后探讨了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包括宣传理念与手段的落后、缺乏有效的新闻传播渠道、跨文化沟通与传播的困难以及信息安全与舆论风险的问题。本文的研究对于提升国有企业海外新闻宣传水平,推动国有企业“走出去”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考如何讲好“走出去”故事——新形势下国有企业海外新闻宣传工作思 下载:26 浏览:514

沈婧 《新闻传播研究》 2025年1期

摘要:
在全球化背景下,国有企业作为我国“走出去”战略的重要力量,其海外新闻宣传对于提升国家形象、促进国际合作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分析了新形势下国有企业海外新闻宣传的现状与挑战,随后探讨了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包括宣传理念与手段的落后、缺乏有效的新闻传播渠道、跨文化沟通与传播的困难以及信息安全与舆论风险的问题。本文的研究对于提升国有企业海外新闻宣传水平,推动国有企业“走出去”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河北省农业企业“走出去”的困境与对策研究 下载:69 浏览:277

张国梅 冯香入 《农业研究进展》 2020年6期

摘要:
本文以"一带一路"为背景,针对河北省农业企业"走出去"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加强政策宣讲、人才队伍建设、企业合作以及公共信息平台建设等建议,以期对推动河北省农业企业"走出去"提供启示。

新时代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出去”的路径探析 下载:14 浏览:165

许晶岩1 肖腾2 《当代中文学刊》 2025年2期

摘要: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出去既能提升中华文化自信,凝聚民族复兴的精神内核,又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塑造良好的国际舆论环境。为此,要凝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核和价值意蕴、着力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国际传播话语体系、大力开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全媒体传播路径。

世界核电出口国经验及对中国核电走出去的启示 下载:96 浏览:1019

董海龙 《核工业与技术》 2024年1期

摘要:
核能是当前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能源之一,属于清洁性能源,能够节约化石能源的使用,满足当前社会能源使用的需要。世界核能市场中竞争压力非常大,除了俄罗斯发展速度很快之外,日本、韩国的核出口也在全面的争夺国际市场。对于美国、法国等综合实力较强的国家来说,核出口的能力一直在提升,并且凭借着多年的世界核电与核工业领先的地位,对全球核电的发展产生一定的促进作用。此前有很多报道针对俄、韩等国家核出口的方面,但是其他国家的经验介绍相对较少。本文主要是从美、法两国的核电出口经验为出发点,分析当前我国核电出口优势,提出合理化建议,为我国的核电走出去提供经验。

中国核电“走出去”战略发展探析 下载:141 浏览:1529

李牧檄 《核工业与技术》 2023年12期

摘要:
从“一带一路"的战略要求来看,核电业“走出去”是符合我国战略部署的举措,在“一带一路”战略的推动下,我国核电企业可以积极参与沿线国家的核电建设,利用这一平台进行国际化布局,参与国际竞争,实现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合作共赢。

基于ROSATOM模式研究对中国核电“走出去”的思考 下载:146 浏览:1495

董海龙 《核工业与技术》 2023年11期

摘要:
随着全球清洁能源需求的持续增长,核电作为一种绿色能源正逐步升温。实施核电“走出去”战略既助力国内核电全产业链的创新升级,也有助于提升中国作为核电输出国的政治影响力。本文通过梳理俄罗斯国家原子能集团公司全球业务开展情况,分析其在海外核电项目成功的原因及执行中存在的问题,从中俄核能合作角度提出对中国核电“走出去”的建议。

西安遗址公园外宣资料英译的生态翻译学浅析 下载:176 浏览:2130

李佳1 赵旭2 《中国文学》 2021年6期

摘要:
陕西西安作为千年古都,见证了华夏民族的辉煌,凝聚着浓厚的文化气息,不仅吸引了许多国内外游客也吸引了大批国内外学者来此考察研究。而西安又是遗址公园的聚集地,对遗址文化的传播和经济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这就使得遗址公园外宣资料翻译的准确性、有效性及重要性不言而喻。本文以生态翻译学理论为基础,对所搜集的部分资料展开分析研究,以期营造完整独特的生态翻译环境,达到生态平衡,实现更好的“三维”转换。不仅实现翻译过程中的译有所为,而且实现更好的文化输出。

分析后疫情时代医疗器械企业“走出去”战略:挑战、机遇与对策 下载:105 浏览:1059

陆忍 赵然 刘琦 《预防医学杂志》 2024年2期

摘要:
医疗器械企业在后疫情时代的特殊市场环境下,医疗器械企业原有的经营战略必须要获得全面的调整。现阶段的医疗器械企业需要应对多个层面的市场转型挑战因素,同时医疗器械企业也面临着医疗发展、政策支持、技术创新等转型机遇。因此,医疗器械企业只有准确把握医疗器械市场的良好发展机遇,才能够在进出口贸易市场中确立竞争优势,实现良性发展。鉴于此,本文主要探讨医疗器械企业在后疫情时代发展环境下的“走出去”战略措施,合理完善医疗器械企业现有的经营管理实施方案。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