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鹿台山矿无充填切顶卸压沿空留巷采空区侧巷帮形成规律 下载:80 浏览:416

宋敏 《中国能源进展》 2020年4期

摘要:
针对山西煤炭进出口集团鹿台山煤业有限公司矿井(简称"鹿台山矿")采掘接续紧张状况,同时减少相邻工作面区段巷道掘进工程量,降低掘进工程费用,确保2203工作面顺利接替,对2202工作面轨道巷进行无巷旁充填切顶卸压沿空留巷试验。理论分析了沿空留巷采空区侧巷帮形成过程,并在工作面后方沿空留巷巷帮采用"挡矸金属网+可伸缩U型钢+木板背帮"方式进行挡矸防护,连续观测了工作面回采期间巷道的围岩变形数据,总结了切顶卸压沿空留巷采空区侧巷帮形成规律特征。采用沿空留巷可以使回采工作面少掘一条区段巷道,减少煤柱损失,取消"跳采",实现连续开采,有利于生产集中化。

偏Y型通风下的采空区瓦斯治理 下载:86 浏览:444

贺瑞智1 黄君2 《中国能源进展》 2020年3期

摘要:
井下通风方式的安全有效对于矿井生产的持续开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是实现采空区瓦斯治理的必要举措。结合具体工程实际,从偏Y型通风系统巷道布设、分段沿空留巷支护、分段沿空留巷采空区瓦斯移动规律、采空区瓦斯抽采设计多方面对偏Y型通风下的采空区瓦斯治理做出分析,并对其偏Y型通风效果进行了分析,希望能为其他矿井相似工程的开展提供借鉴与参考。

煤矿采空区积水探放方法研究 下载:87 浏览:444

吉迎华 《中国能源进展》 2018年3期

摘要:
介绍了采空区探查和防治的原则,研究了采空区水探放的步骤与方法,提出了采空区水探放的安全措施,以更好地完成煤矿采空区积水探放工作。

近距离煤层采空区下掘进巷道过断层技术研究 下载:86 浏览:432

陈俊明 《中国能源进展》 2018年3期

摘要:
在煤炭开采过程中,在采空区下部掘进巷道过断层支护难度比较大。以三交河煤矿五采区南翼集中皮带巷掘进工作面过断层作为研究对象,结合工作面情况,讨论了巷道围岩支护的选择,并分析了矿压观测与支护的结果。

物探技术在煤峪口矿406盘区防治水的实施 下载:47 浏览:418

张泱 《冶金技术》 2020年5期

摘要:
针对煤矿开采过程中存在的采空区积水不明等技术难题,通过物探技术对煤矿防治水工作面进行勘察。由于同煤集团煤峪口矿中15号煤层406盘区地质条件较复杂,盘区上存在一定的采空区积水,提出采用瞬变电磁和高密度电阻率综合探测方法对采空区的积水进行探测,包括具体设计方案、探测作业以及对钻探验证,及时排除安全隐患,为解决盘区煤层的防治水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工作面采空区瓦斯分布及涌出规律 下载:99 浏览:502

李军 《冶金学报》 2018年3期

摘要:
分析4303工作面采空区内瓦斯分布及涌出规律,根据工作面煤层围岩特性,制定了下采空区气体观测方案,并提出了采用调压的措施。

斜沟煤矿23103综采工作面控制风量防灭火技术研究 下载:35 浏览:364

陈永辉 《冶金技术》 2019年8期

摘要:
以西山晋兴公司斜沟矿23103综放工作面为案例,分析了该工作面在回采过程中采空区遗煤易自燃的问题,结合23103综放工作面的实际生产情况,在对采空区遗煤分布和漏风情况进行分析研究基础上,通过采取构筑隔离墙、注氮和降低供风量的综合防灭火措施,降低采空区遗煤自燃隐患,保证了工作面安全顺利回采及设备搬迁,实践取得显著的社会与经济效益,同时对矿井地质条件相类似的矿井易自燃厚煤层放顶煤开采具有借鉴意义。

掘进巷道快速过采空区的围岩控制技术研究 下载:59 浏览:395

刘真 《煤炭技术研究》 2020年12期

摘要:
根据山西四明山煤矿掘进巷道过已采工作面采空区的条件,将掘进巷道过采空区分为三个阶段,依据不同阶段的巷道围岩变形特点,提出锚杆-锚索-金属网-钢带-金属钢支架联合支护方法,并提出巷道围岩喷浆和工作面超前注浆加固的方法,使掘进巷道安全快速地通过采空区,对其他类似的整合矿井煤层巷道施工具有一定参考性。

辛置矿综采工作面采空区自燃“三带”分布研究 下载:53 浏览:370

王飞 《煤炭技术研究》 2020年8期

摘要:
为了研究辛置煤矿2-109综采工作面采空区自燃"三带"分布范围,采用采空区埋管的方式对工作面正常推采期间采空区内温度和O2浓度的变化规律进行监测,得到了采空区进风侧、中部(靠进风侧)、中部(靠回风侧)、回风侧的范围,为矿井制定采空区防火措施做好基础。

采空区“三带”测定在8214综放面的实践应用 下载:59 浏览:370

力尚全 《煤炭技术研究》 2019年7期

摘要:
本文通过同煤集团燕子山矿8214综放工作面埋设采空区束管和热敏探头的方法测定采空区温度、O2浓度等变化,根据采空区埋设束管及温度探头,结合采空区"三带"的数学模型解算,利用综合方法划分出8214工作面采空区水平"三带"的范围,并总结提出了测定划分采空区"三带"时的注意事项。

矿井瞬变电磁法探测上层采空区积水的应用实践 下载:55 浏览:368

李鹏举 《煤炭技术研究》 2018年1期

摘要:
矿井瞬变电磁法凭借其对低阻反应敏感、方向性强、体积效应小、便于施工等优点,在探测煤矿采空区积水、含(导)水地质构造、充水钻孔等方面取得了很好的应用效果。以TEM法在大同煤业股份有限责任公司忻州窑煤矿工作面上覆采空区积水探测的应用为例,分析了上覆采空区积水的位置和大致范围,为后续探孔的布置提供了依据。

瞬变电磁法和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法在煤矿采空区勘查中的应用 下载:66 浏览:430

姜涛 《地球科学探索》 2018年7期

摘要:
从煤矿采空区的危害及治理的意义出发,介绍了瞬变电磁法和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法的方法技术,结合我国内蒙古赤峰市某煤矿的勘查实例,研究总结了采用瞬变电磁法和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法两种物探方法,在该矿采空区勘查中的应用效果。

平朔露天矿生产作业区小窑采空控制“地质深探+穿爆钻浅探+三维激光扫描精探”三步探测法的应用 下载:213 浏览:3231

苗成文 《光电子进展》 2023年9期

摘要:
露天矿区内关闭煤矿遗留采空区平面分布无规律和采高不确定的特点,平朔公司为保障露天矿大型设备生产作业安全,经不同探测技术比对分析总结应用,探索出一套有实效的采空探测方法,做同行及有类似情况的露天矿参考与商榷。

注氮技术在煤矿采空区防灭火中的应用研究 下载:159 浏览:1440

陈致有 李亚威 《煤炭技术研究》 2024年3期

摘要:
采空区是挖掘矿上的时候或是天然地质运动所产生的空洞,由于其经常会自然发火,导致这一区域对于整个矿山的安全生产有着严重的威胁。而注氮技术是一种重要的防火技术,基于此,矿山部门要格外注重对注氮技术的应用,降低采空区的氧气浓度,避免其自然发火,高效地发挥出其防灭火的作用,加强对矿山生产安全的保证,促使矿业经济的健康发展。

煤矿采空区场地的注浆治理工艺研究 下载:109 浏览:1200

于兆红 《煤炭技术研究》 2023年2期

摘要:
在新时代的建设过程中,煤矿采空区治理工程对于很多地方的发展,都能够产生特别大的影响,需要在 注浆法的应用上,按照科学、合理的模式来进行。另一方面, 注浆法虽然有很高的效用,要对煤矿采空区治理工程的不同区域特点有一个深入的了解,按照针对性的技术方式来完善。相信在今后的工作中,煤矿采空区治理工程的施工能够取得更好的效果,推动地方资源的有效开采。

朱仙庄煤矿注氮系统降温防火增效技术研究 下载:217 浏览:2330

孙荣贵 《煤炭技术研究》 2022年8期

摘要:
针对易自燃煤层发火影响矿井安全生产的问题,在II830工作面开采期间,采用采空区注氮和健全通风系统等措施,防止煤层自燃发火。实践应用表明,改进后氮气冷却装置使用趋于正常,氮气降温后的增效效果明显,低温N2的注入对于抑制采空区遗煤氧化效果显著。有效降低了采空区煤层自燃发火隐患,为采空区自然发火防治提供技术指导。

煤矿采空区瓦斯抽采井钻井工艺研究 下载:207 浏览:2432

潘喜发 《煤炭技术研究》 2022年6期

摘要:
基于我国能源结构调整和安全生产考虑,大量中高瓦斯含量的矿井关闭,预计到2030年数量将到达15000处。据调查,目前的关闭/废弃矿井中赋存煤炭资源量高达420亿t,煤层气(瓦斯)近5000亿m3,在煤矿采空区进行煤层气开采对我国能源保障和煤矿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且具有很好的商业价值与前景。

基于综合物探的煤矿采空区探测技术研究 下载:240 浏览:2333

阮宝军 《煤炭技术研究》 2022年4期

摘要:
我国煤炭储量丰富,采矿技术发达,但也存在许多影响安全生产的危险因素,比如说矿井水害。本文就是希望从煤矿采空区的地质物理条件特征分析入手,选择合适的物探技术对其进行综合勘探,对采空区及其富水性的应用进行准确预测,从而取得较好的地质效果,为今后的煤炭矿井开采方案选择提供理论实践依据。

基于直升机激光三维量测及点云建模技术对受采空区、塌陷区影响的输变电设备运行情况的分析研究 下载:485 浏览:2170

李玮 李金浩 《建模与系统仿真》 2021年3期

摘要:
本文研究基于数字高程模型的输电线路通道地质灾害预警分析技术,通过对点云数据处理生成高精度数字高程模型及等高线,精准提取输电线路走廊地形纹理、地貌及形态等三维信息,动态测算采空区、地陷、滑坡、泥石流、地形位移等地质参数的变化信息,对输变电设备的影响进行评估和勘测。

祁东煤矿9煤层回采后卸压排放带宽度考察研究 下载:72 浏览:1478

方晓蕾 《中国科学研究》 2023年8期

摘要:
沿空掘巷技术在我国煤巷掘进高地应力、突出防治方面已得到广泛应用。本文以祁东煤矿9煤层为研究对象,通过对采空区侧不同深度钻屑量、钻屑瓦斯解吸指标、残余瓦斯含量测试及分布规律研究,得出了9煤层开采后采空区侧有效卸压排放带宽度为26.8m,在该范围内煤巷期间预测指标均未超过规定的临界值,验证了卸压排放带宽度的合理性。该成果为接续工作面的合理布置提供了理论支撑,提高了煤巷掘进速度,降低了瓦斯治理成本,保障了矿井的安全生产。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