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最新录用
李新民教授运用“宣透风热,三阳合治法”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经验 下载:46 浏览:434
摘要:
李新民教授结合小儿独特的生理病理特点,认为小儿外感发热的病因多为风热犯肺,三阳热盛,临床以宣透风热、三阳合治法为基本治则,方用银翘散合柴葛解肌汤加减。临证中根据患儿症状灵活加减药物,并重视煎服方法,面面俱到,退热效果显著。附验案1则,以资验证。
柴葛解肌汤加减辅助治疗小儿急乳蛾风热证30例临床观察 下载:54 浏览:417
摘要:
目的观察柴葛解肌汤加减辅助治疗小儿急乳蛾风热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11月至2019年4月开封市中医院儿科门诊及住院部就诊的60例急乳蛾风热证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予阿洛西林钠静脉滴注,高热时予对症处理,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予柴葛解肌汤加减治疗。4 d后统计2组的临床疗效及热退时间、扁桃体充血缓解时间、咽痛好转时间。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6.6%(26/30),治疗组为100.0%(30/3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在热退时间、扁桃体充血缓解时间及咽痛好转时间方面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柴葛解肌汤加减辅助治疗小儿急乳蛾风热证疗效显著,能明显缩短热退时间,改善咽痛及扁桃体充血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李乃庚教授治疗小儿发热经验 下载:42 浏览:373
摘要:
李乃庚教授认为小儿发热应首先鉴别外感和内伤,外感发热遣方用药时注重"用药立足祛邪,方法灵活多样"的原则,并将小儿发热归为风热感冒、积滞发热、出牙热、夏季热、气虚发热、营卫不和发热等不同类型,针对不同病因病机进行辨证论治。附典型出牙热案例1则,介绍出牙热临床特点及李教授辨治小儿出牙热的经验,以资验证。
清热凉血方联合西药治疗儿童过敏性紫癜风热伤络型42例临床观察 下载:13 浏览:150
摘要:
目的观察清热凉血方联合西药治疗儿童过敏性紫癜风热伤络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7年2月收治的过敏性紫癜风热伤络型患儿8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联合中药清热凉血方治疗。治疗1月并随访2周后,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免疫球蛋白水平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1.4%,治疗组为95.2%,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治疗前IgA、IgG、IgM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2组治疗后IgM水平无明显变化,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gA、IgG水平下降显著,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下降更明显(P<0.05)。2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清热凉血方联合西药治疗儿童过敏性紫癜风热伤络型临床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患儿的免疫功能,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清热凉血方联合西药治疗儿童过敏性紫癜风热伤络型42例临床观察 下载:24 浏览:262
摘要:
目的观察清热凉血方联合西药治疗儿童过敏性紫癜风热伤络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7年2月收治的过敏性紫癜风热伤络型患儿8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联合中药清热凉血方治疗。治疗1月并随访2周后,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免疫球蛋白水平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1.4%,治疗组为95.2%,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治疗前IgA、IgG、IgM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2组治疗后IgM水平无明显变化,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gA、IgG水平下降显著,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下降更明显(P<0.05)。2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清热凉血方联合西药治疗儿童过敏性紫癜风热伤络型临床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患儿的免疫功能,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柴芩合剂加减治疗风热外感的临床疗效观察 下载:42 浏览:333
摘要:
目的:观察广东省名老中医蔡妙珊教授自拟方柴芩合剂治疗感冒发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2月~2018年12月广东省第二中医院门诊感冒发热患者17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88例和对照组90例,对照组以西医对症处理为主,治疗组在此基础上使用柴芩合剂加减治疗,主要观察两组患者在退热时间及咳嗽、咽痛、鼻塞流涕、头痛等感冒症状的缓解情况。结果:治疗组在退热、缓解咽痛、头痛、鼻塞、流涕、咳嗽、肌肉酸痛、口渴等症状均较对照组更有优势(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蔡教授自拟方柴芩合剂加减治疗风热外感的疗效确切肯定,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桑杏汤加减结合中医定向透药疗法治疗小儿肺炎(风热犯肺证)的疗效 下载:76 浏览:417
摘要:
目的:探究桑杏汤加减结合中医定向透药疗法治疗小儿肺炎(风热犯肺证)的疗效及其对白介素10(IL-10)、白介素17(IL-17)、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小儿肺炎(风热犯肺证)17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85例)和对照组(85例)。对照组采用中医定向透药疗法,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结合桑杏汤加减进行治疗,7 d为1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比较两组治疗后疗效、临床症状缓解时间,治疗前后炎症因子水平、中医证候积分及肺炎相关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6.47%,82/85)显著高于对照组(85.88%,73/85)(P<0.05);观察组治疗后退烧、咳嗽消失、肺啰音消失、X线恢复正常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IL-17、IL-10、hs-CRP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IL-17、IL-10、hs-CRP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总积分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中医证候各指标积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糖基化终产物受体(RAGE)、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率(E-ICR)水平均显著下降(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VEGF、RAGE、E-ICR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桑杏汤加减结合中医定向透药疗法可有效抑制肺炎(风热犯肺证)患儿机体炎性反应,迅速缓解临床症状,疗效显著。
岭南部分地区流感病例临床特点及中医证型聚类分析研究 下载:59 浏览:309
摘要:
目的:探讨岭南地区流感病毒抗原检测阳性患者的临床特点和中医证候规律,为制定流感患者的中医诊疗方案提供研究基础。方法:收集流感快速诊断试剂盒检测阳性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聚类分析法分析患者的中医四诊信息,提炼证候基本要素,归纳分析流感患者证型分布规律。结果:入选113例流感抗原检测阳性的流感病例,采用聚类分析流感病例的中医证型,统计外感风热证39例(34.51%),外感风热夹湿证32例(28.32%),热毒袭肺证27例(23.89%),外感风寒化热证15例(13.28%)。结论:岭南部分地区甲型流感病例证候以外感风热最为常见,且易夹湿转化为外感风热夹湿证,可能与岭南地区气候湿热有关。
中医在新冠治疗的心得体会 下载:315 浏览:3773
摘要:
目的:探讨中医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本次实验的研究对象即2020年2月18日至2020年3月17日期间的40例医学观察人员。无症状集中医学隔离观察人员22例,有症状集中医学隔离观察人员18例。分别给予不同的中医治疗方法。结果:22例无症状集中医学隔离观察人员于隔离期满后未见任何症状而解除医学观察,18例有症状集中医学隔离观察人员总有效率94.44%,其中1例确诊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转至定点医院治疗。结论:在疑似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治疗中中医效果显著,患者的发热、咳嗽等临床症状改善明显,值得推广。
排风热回收装置综合节能性能评价方法研究 下载:113 浏览:1216
摘要:
排风热回收装置是建筑工程中常见的节能手段,可有效减少空调系统能源消耗量。若单纯从理论层面分析热回收装置节能特性,或者在采用节能性能评价方法时未将应用环境考虑在内,则整体的节能效果会受影响。基于此,相关研究人员凭借能量流概念,提出了排风热回收能源综合节能性能系数的节能评价模型与评价方法,合理规避排风热回收节能评价方法的短板,并提高机组实际节能效果评估数据的精准性。
夏热冬冷地区排风热回收的技术经济分析研究 下载:139 浏览:1439
摘要:
夏热冬冷地区建筑具有热负荷高、排风温度高、新风负荷小的特点。通过对排风热回收系统的技术经济分析,探讨了排风热回收系统在该地区的应用。结果表明:该系统可以节约空调冷负荷,同时可降低新风负荷,在节能方面具有明显优势;与空调冷源相比,其投资回收期更短;在投资回收期相同的情况下,该系统的单位能耗比空调冷源更低;但该系统的新风负荷较大,尤其是在冬冷地区,其节能效果会受到很大的限制。因此,在夏热冬冷地区使用排风热回收系统时,必须对其进行充分论证与评估;同时,新风负荷的降低对于夏季降低空调冷源负荷也具有重要意义。
探讨中药饮片在不同中药炮制方式下治疗风热感冒患者的临床效果 下载:176 浏览:719
摘要:
目的:探讨中药饮片在不同中药炮制方式下治疗风热感冒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23年3月至2024年3月期间我院接收德风热感冒患者90例开展分组研究,所有患者均采用中药饮片治疗,并根据不同中药炮制方法分成炮制前分档组、水处理前分档组、水处理前联合炮制前分档组,每组各有30例患者,将每组患者最终获得的治疗效果进行详细对比分析。结果:三组治疗后结果比较显示,水处理前联合炮制前分档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达到96.67%,明显高于炮制前分档组、水处理前分档组有效率的73.33%、76.67%,最终水处理前联合炮制前分档组患者对治疗总满意度也明显高于炮制前分档组、水处理前分档组,三组数据结果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风热感冒患者采用水处理前联合炮制前分档方式下炮制的中药饮片治疗获得的效果更加理想,能够进一步提高患者的疾病治愈效率,使临床治疗效果得到患者的高度认可及满意。
正确认识感冒的中医证型——中医对感冒的认识及防治 下载:235 浏览:1313
摘要:
感冒属于日常生活最常见疾病之一,为自限性疾病,一般普通感冒7~10天可痊愈。感冒可发生于任何年龄阶段,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但以冬春两季多见。常见鼻塞、流涕、喷嚏、咳嗽、恶寒、发热、头疼、全身不适等症状。流行感冒又称为时行感冒,起病隐匿,病情进展迅速,可在人群中广泛流行,传统中医又有“瘟疫”、“戾气”、“疠气”等之称。若治疗不及时,常易累及心肌细胞诱发病毒性心肌炎,预后差;普通感冒又称为伤风感冒,起病较慢,无传染性,不会引起流行,预后良好。
[1/1]

版权所有 © 2025 世纪中文出版社  京ICP备202408603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