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全球高性能计算发展态势分析 下载:35 浏览:315

郑晓欢1 陈明奇1 唐川2 张娟2 房俊民2 《中国科学研究》 2019年5期

摘要:
高性能计算对现代社会的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经济活动而言,已成为不可或缺的战略工具,全球众多国家都极为重视高性能计算能力的建设与发展。尤其是随着超级计算机的速度日益提升,以及摩尔定律即将失效的现实,主要国家和地区都将重心放到研发下一代高性能计算机和超级计算机上,引发了新一轮围绕高性能计算机的竞争。本文回顾了近年来美、欧、日等主要国家和地区在高性能计算方面的战略规划与项目部署,分析了现阶段高性能计算发展的挑战与相关发展趋势,最后讨论了我国高性能计算的研制与应用进展,以及可进一步提升的空间。

码头工程混凝土耐久性试验研究 下载:94 浏览:483

钟志勇 张鸣洲 《中国土木工程》 2020年11期

摘要:
深圳某集装箱码头扩建工程突堤南端886 m岸线工程16#泊位码头结构在使用10年后,再对其强度、碳化深度、裂缝深度、氯离子含量、钢筋锈蚀检测评定;结果表明,通过施工过程原材料的选择、混凝土配合比优化设计、混凝土浇筑过程控制,该高性能混凝土能满足耐久性设计年限要求,有效提升码头工程结构的耐久性。

机制砂高性能混凝土在大型预制箱梁中的应用 下载:89 浏览:503

阮裕和 李洪斌 《中国土木工程》 2020年7期

摘要:
为了研究C60机制砂高性能混凝土的工作性能以及混凝土的控裂技术,依托香港某跨湾连接桥预制箱梁工程,通过混凝土原材料比选、配合比设计优化以及生产、浇筑过程中采取各种温控措施,混凝土工作性能满足施工的要求,成梁后梁体未出现开裂现象,实现了C60机制砂高性能混凝土在大型预制箱梁中的成功应用。

基于领域知识的增强约束词向量 下载:43 浏览:366

王恒升1,2 刘通1 任晋1 《当代中文学刊》 2019年12期

摘要:
词向量是一种词语的数字化的表达。基于神经网络模型,利用语料中词语之间的上下文关系这一约束条件,通过大量训练得到词向量。词向量在表达词的语义上的表现给人以无限的希望与想象空间,基于词向量的文本分类、人机对话、智能检索等得到了广泛的研究。该文针对校园信息查询的特定应用,建立了所涉及词语的分类本体,除了利用语料中词语上下文关系外,还将本体知识作为约束条件进行词向量的训练,增强了词向量的语义表达。基于skip-gram模型,采用多任务的神经网络训练方法,在自己收集的语料上训练得到了针对领域的词向量。实验表明,基于领域知识的增强约束词向量能够更准确地表达词的语义信息。

融入丰富信息的高性能神经实体链接 下载:40 浏览:373

李明扬 姜嘉伟 孔芳 《当代中文学刊》 2020年1期

摘要:
歧义的存在使得实体链接任务需要大量信息的支撑。已有研究主要使用两类信息,即实体表述所在的文本信息和外部的知识库信息。但已有研究对信息的使用存在以下两个问题:首先,最新通用知识库规模更大、覆盖面更广,但目前的实体链接模型却未从中受益,其性能没有得到相应提升;其次,表述所在的文本信息既包含表述所处的局部上下文信息,也包含文本主题之类的全局信息,文本自身信息的利用率还需进一步提高。针对第一个问题,该文给出了一个融合文本相关度和先验知识的实体候选集抽取策略,提高了对知识库中有效知识的提取;针对第二个问题,该文给出了一个融合局部和全局信息的自注意力机制与高速网络相结合的神经网络实体链接框架。在6个实体链接公开数据集上的对比实验表明了该文提出方案的有效性,在最新的通用知识库上该文给出的实体链接模型取得了目前最好的性能。

融入丰富信息的高性能神经实体链接 下载:49 浏览:451

李明扬 姜嘉伟 孔芳 《冶金学报》 2020年1期

摘要:
歧义的存在使得实体链接任务需要大量信息的支撑。已有研究主要使用两类信息,即实体表述所在的文本信息和外部的知识库信息。但已有研究对信息的使用存在以下两个问题:首先,最新通用知识库规模更大、覆盖面更广,但目前的实体链接模型却未从中受益,其性能没有得到相应提升;其次,表述所在的文本信息既包含表述所处的局部上下文信息,也包含文本主题之类的全局信息,文本自身信息的利用率还需进一步提高。针对第一个问题,该文给出了一个融合文本相关度和先验知识的实体候选集抽取策略,提高了对知识库中有效知识的提取;针对第二个问题,该文给出了一个融合局部和全局信息的自注意力机制与高速网络相结合的神经网络实体链接框架。在6个实体链接公开数据集上的对比实验表明了该文提出方案的有效性,在最新的通用知识库上该文给出的实体链接模型取得了目前最好的性能。

变形温度对2A14铝合金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 下载:79 浏览:436

童灯亮1,2 易幼平1,2,3 黄始全2,3 何海林1,2 郭万富1,2 王并乡2,3 《新材料》 2020年12期

摘要:
针对大型2A14铝合金高筒件制造存在的粗大晶粒与第二相聚集等问题,本研究提出一种高筒件中温轧制新工艺。借助金相显微镜(OM)、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与拉伸测试等手段研究了热轧与中温轧制对2A14铝合金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相较于480℃热轧,2A14铝合金在200℃下进行中温轧制并结合热处理可显著提升其综合力学性能,其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延伸率分别达到464 MPa、386 MPa、9. 3%。中温轧制以高密度位错形式累积大量存储能,提高了固溶过程的再结晶形核率,使晶粒显著细化;同时,中温轧制协同热处理使合金中粗大第二相化合物充分破碎与溶解,改善了其在基体中的不均匀分布,并促进了2A14铝合金主要强化相S'相的析出。

一种利用平衡向量构造M-带紧支对称尺度滤波器的方法 下载:35 浏览:294

陈勇1,2 王国秋1 《数学应用》 2018年12期

摘要:
本文研究了M-带紧支对称尺度滤波器的表示形式,利用平衡向量,得到一种代数构造方法.利用这种方法可以通过选择半正交矩阵来构造M-带紧支对称尺度滤波器.作为应用,参数化了一类结构优美的4-带紧支对称小波框架系统.

采用原位XRD研究早强剂对水泥早期水化的影响 下载:79 浏览:423

余鑫1 于诚1 姜骞1 冉千平1 刘加平2 杨斌3 《新材料》 2020年4期

摘要:
采用原位XRD和等温量热法研究了无机盐早强剂硫氰酸钠、硫酸钠和硫代硫酸钠对水泥早期水化的影响,并对各组水化样品物相定量结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适宜掺量范围内掺加三种无机盐早强剂都会不同程度地促进熟料矿物C3S、C3A及C4AF的水化,加快水泥水化放热速率,从而提高水泥早期水化程度。根据原位水化样品物相定量结果得到的变化趋势与水化放热曲线变化规律相一致,表明原位XRD是研究水泥早期水化较为可靠有效的方法。

高性能电解水电极催化材料的设计及产品工程 下载:91 浏览:497

彭立山 魏子栋 《应用化学学报》 2018年2期

摘要:
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以产品需求为导向精确定制符合需求的化学品成为化学工程研究发展的探索新方向。电解水制氢是生产高纯氢气并转换储存大规模可再生能源的一种有效方法。为实现高效的电-氢气转换效率,高性能的电解水析氢析氧电极是必不可少的。电解水电极材料具有复杂的化学组成及多层次的结构,其中电极表面催化材料的物理化学性质和形貌结构是决定电解水性能的最主要因素。本文结合本课题组在电解水催化方面的研究工作,综述了近几年国内外电解水电极催化材料的最新研究进展,阐述了电解水电极催化材料以反应机理为导向的催化剂设计理论、以产品性能为导向的催化剂设计方法学(包括纳米结构构筑、晶面调控、载体复合、晶相调节、杂原子掺杂、合金化和聚合物表面修饰)及应用,针对化学产品工程的发展与需要,介绍了电解水电极催化材料跨越分子尺度、微纳结构及合成应用的产品设计和产品工程研究的关键科学问题和发展方向。

高性能混凝土研究进展Ⅱ:耐久性能及寿命预测模型 下载:89 浏览:461

董方园1 郑山锁1 宋明辰1 张艺欣1 郑捷1 秦卿1,2 《新材料》 2018年8期

摘要:
综述了高性能混凝土耐久性能方面的研究进展,包括高性能混凝土的抗氯离子渗透性能、抗冻融性能、抗碳化性能、抗盐侵蚀性能以及多种因素耦合作用下的耐久性能等,介绍了与高性能混凝土耐久性相关的损伤模型和寿命预测模型,并分析了高性能混凝土耐久性能研究现存的一些问题。分析发现:高性能混凝土的耐久性能受材料种类、掺量、实验条件等因素的影响,适量的矿物掺合料和外加剂能够减少混凝土内部有害孔的数量,增加结构的密实度,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能。多种因素耦合作用下的混凝土耐久性及损伤模型、寿命预测模型等更接近结构所处环境的实际情况,这将会成为高性能混凝土耐久性方面研究的一个热点。

混凝土的微生物腐蚀:机理、影响因素、评价指标及防护技术 下载:89 浏览:461

高礼雄1 丁汝茜1 姚燕2 荣辉3,4,5 王海良4 张磊3 《新材料》 2018年8期

摘要:
混凝土的微生物腐蚀不仅会使混凝土中的氢氧化钙与微生物新陈代谢形成的生物硫酸发生反应生成石膏和钙矾石,而且会使混凝土中的水化硅酸钙(C-S-H)发生分解,生成不溶且无胶结作用的胶体,从而造成混凝土性能的劣化。因此,本文从混凝土的微生物腐蚀机理、影响因素(材料和环境)、评价指标(腐蚀速率、H2S吸收速率、化学成分)和防护技术(混凝土改性、保护涂层和生物灭杀技术)等方面详细阐述了国内外混凝土的微生物腐蚀研究现状,以期引起国内学者对混凝土微生物腐蚀的关注。

一种基于视频推荐高并发高性能的查询方法研究与实现 下载:77 浏览:277

廖锋 《数据与科学》 2020年10期

摘要:
当前BI领域查询能力成本高、开销大、系统复杂性高,无法高效的完成基于数据分析的查询业务,以及高并发类的查询操作。通过研究当前BI领域数据模型的查询能力,在现有研究基础上,提出一种高并发高性能的查询方法。基于同一份数据同时创建列缓冲区和行缓冲区,通过在数据库系统和业务系统上关联相同的查询Key,实行预分配Key机制,生成深度优化的查询计划。在实现高性能查询的能力同时,降低网络通信流量的网络往返次数,实现深度查询优化。

基于高性能计算的联想智能超算平台LiCO的设计与实现 下载:462 浏览:480

韩菲1,2 张海飞3 丁宏3 张超峰3 翁敏华3 黄义煊3 《软件工程研究》 2019年3期

摘要:
高性能计算集群软件是高性能计算平台的核心,如何高效地利用平台性能是集群软件面对的主要问题。联想智能超算平台LiCO致力于提供简单、易用、丰富的高性能计算及人工智能平台,具有管理、监控、报警、作业调度等多项高性能计算功能。本文简要介绍了高性能计算集群架构后,详细描述了LiCO软件的高性能计算功能。该软件不但具有高性能计算功能,在人工智能领域也在不断深入探索与研发。

高性能混凝土研究进展Ⅰ:原材料和配合比设计方法 下载:85 浏览:455

董方园1 郑山锁1 宋明辰1 张艺欣1 郑捷1 秦卿1,2 《新材料》 2018年1期

摘要:
高性能混凝土具有高工作性、高体积稳定性和高耐久性等优异性能,被称为"21世纪混凝土"。掺入活性矿物掺合料和化学外加剂等组分,可以配制出满足工程施工要求的高性能混凝土,且矿物掺和料替代部分水泥可以减少水泥用量,降低CO2排放量,缓解环境恶化。总结了高性能混凝土中矿物掺合料和化学外加剂的研究进展,介绍了国内外高性能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方法的应用,并对高性能混凝土的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了讨论。

百万亿次高性能计算系统管理和应用的实践 下载:89 浏览:505

杨敏 李惠欢 《软件工程研究》 2018年6期

摘要:
近几年,各高校级、国家级的高性能计算中心陆续建成,超级计算平台的运维模式也从过去强调计算力向注重降低运营管理成本和提升应用服务水平转变。中山大学经历了超过10年的行业实践,在高性能计算平台的建设管理、平台运维服务支撑、应用研究和人才培养等诸多方面具备坚实的基础积累,建立了随需而变的运维管理机制,充分满足多学科应用需求的个性化应用服务模式,具备可持续发展的行业竞争实力。

可调光的高性能商业照明LED驱动芯片 下载:90 浏览:491

方倩 翟向坤 方烈义 《电路系统研究》 2018年4期

摘要:
昂宝电子最新推出的可调光高功率因数芯片OB3338,能够接受数字调光的PWM信号转换为内部电流控制信号,实现0~100%连续输出调光。该芯片采用了专利的快速启动和总谐波优化技术,可以实现全电压范围内<0.5秒启动,总谐波(THD)<15%的性能。介绍该芯片如何实现总谐波(THD)<12%的原理,并实现0~100%宽范围输出并保证调光曲线的一致性。该芯片结构简单,系统性能优异,非常适合商业化LED智能照明应用。

人工智能AI需要的硬件技术分析 下载:92 浏览:484

Nick Tausanovitch 《电路系统研究》 2018年4期

摘要:
在每次转变中,都会涌现出新的解决方案提供商,并成为主要供应商。在这第四波计算浪潮中,最新的力量是英伟达及其用于高性能计算(HPC)和人工智能(AI)的并行处理平台,即GPU和CUDA编程平台。英伟达业务的增长是这样的结构性转变的一个证明。人工智能和自动驾驶汽车的技术和产品需求是英伟达增长的关键推动力,而且这在广义上都和物联网有关。物联网还有其它一些同样关键的安全和网络要求,不容忽视。

复杂产品三维模型轻量化服务构建技术 下载:62 浏览:502

薛俊杰1,2,3 施国强1,2,3 周军华1,2,3 曲慧杨1,2,3 陶栾1,2,3 蒲睿英1,2,3 《建模与系统仿真》 2020年10期

摘要:
提出了一种复杂产品三维模型轻量化服务构建方法。采用一种改进模型数据导出与空间索引生成方法,能够在模型轻量化过程中保留复杂产品模型装配树与标注信息;设计并实现了基于面片密度的自适应面片简化算法,能够在满足误差要求的条件下对几何模型面片进行自适应简化;并通过采用一种具有较高的压缩比和压缩效率的模型数据压缩算法,减小复杂产品模型的存储空间占用。设计并实现一种模型轻量化服务的B/S部署架构,能够借助高性能计算资源,提高多用户并发场景下复杂产品模型轻量化效率。

高性能混凝土梁疲劳破坏的研究 下载:69 浏览:467

赵宣 刘连新 黄磊 王威 《建筑技术学报》 2018年3期

摘要:
针对西宁市轨道交通工程中混凝土结构的关键技术,研究不同配合比高性能混凝土梁的静力载荷试验和有限次疲劳荷载作用,分析高性能混凝土梁的破坏形态,对比不同水胶比的混凝土梁的受力性能,并得出不同配合比的HPC与OPC梁在静载和疲劳荷载循环下的抗弯承载力、跨中挠度、截面应变、钢筋应变、裂缝宽度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HPC梁的承载力高于OPC梁;HPC梁的疲劳性能、抗裂性能都优于OPC梁;累积疲劳次数在50 000~100 000裂缝增长较快。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