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在哲学视域下领会物理学科核心素养 下载:73 浏览:282

李银 《物理进展》 2020年9期

摘要: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教育实践上的应用,培育核心素养就是建设适应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物理学科核心素养要求从属于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认识论、方法论。站在哲学的高度,从不同角度研究的教学论完全相通,"ETA物理认知模型"是"学习进阶理论"的细化,用于指导物理教学实践更易操作。

刺玫果提取物抗衰老作用的研究 下载:43 浏览:377

怀雪 孟永海 王艳艳 王知斌 卞宏生 马智超 孟祥瑛 翟春梅 《中国食品与营养》 2019年11期

摘要:
将野生刺玫果用80%乙醇回流提取,冻干成粉,测定总黄酮含量。在培养基中添加低(0.115%)、中(0.461%)、高(1.845%)不同浓度的刺玫果冻干粉喂养果蝇,对果蝇寿命及寿命相关行为学指标进行考察。研究发现刺玫果提取物的总黄酮含量为220.6 mg/g。在果蝇寿命实验中,当给药剂量为中(0.461%)剂量时,雌雄果蝇的平均寿命达到最高。高(1.845%)、低(0.115%)剂量也对果蝇寿命有一定的延长作用,雌雄果蝇寿命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在抗亚急性氧化损伤实验中,与空白组相比雌果蝇在中剂量组(0.461%)存活时间最长,延长27.40%,而雄果蝇在高剂量组(1.845%)存活时间最长,延长28.65%。此结果同样体现在30日龄果蝇的攀爬实验和体内水分含量测定实验中。在果蝇繁殖实验显示,低剂量组(0.115%)7、15日龄的果蝇在7 d内出生的子代数量最多,中剂量组(0.461%)30 d的果蝇在同期出生的果蝇子代数量最多,而高剂量组(1.845%)呈现抑制作用。结果表明,刺玫果提取物具有抗衰老作用,可延缓果蝇寿命、改善果蝇寿命相关的行为学指标。

适应性表征:架构自然认知与人工认知的统一范畴 下载:70 浏览:344

魏屹东 《哲学研究进展》 2019年8期

摘要:
作为一门新兴交叉学科,认知科学目前业已发展出计算表征、联结网络和动态耦合说明等研究理论,以及具身认知、嵌入认知、延展认知、生成认知和情境认知等研究纲领。是否存在一种可以统摄这些不同认知理论和纲领的统一范畴或概念框架,这是迄今为止认知科学及其哲学面临的关键性难题。"适应性表征"概念似乎具有统摄各种认知理论和纲领的共通性,能够为复杂的认知现象提供一种方法论,能够合理地说明认知在语境中的形成与演化机制。原因在于,刻画认知的计算、表征、联结、耦合、具身、嵌入、延展、生成、情景化等概念均是语境依赖的,即是在特定语境中对认知现象的不同方面的描述。这种依赖语境的认知说明它们在本质上是适应性表征。

经学与理学之间的戴震 下载:44 浏览:417

盛珂 《哲学研究进展》 2019年7期

摘要:
戴震身为反对理学形上学的主要代表,却深受理学的影响,这种影响表现在他采用了宋明理学"天道性命通而为一"的理论结构,确立了人的内在性——"血气心知"与世界的外在性——"气化流行"之间结构上的同一性,并由此建构他自己的理论体系。不同的是,他把这种同一性的基础,由宋明理学的超越本体转变成了经验性"阴阳五行"的"气化",由此实现了对于人的欲望的肯定和对于经验性知识的容纳,即对于"应事"的要求,实现了儒学的世俗化和知识化转向。然而,离开了作为本体的天道,秩序的肯定与建构就需要求助于"经学"传统对于"经"的权威的承认。天地之道,就蕴含在圣人的经典之中,在这个意义上,经学的研究就成为了解圣人之道的最直接的途径。戴震在理论上重新证明了经学的重要性。因此,戴震的理论是在经学与理学之间,依附于经学的权威性,采用了理学的理论结构,建立起来的一套新的儒家理论体系。

什么是ETA物理教学法 下载:86 浏览:323

穆良柱 《物理进展》 2020年7期

摘要:
本文根据ETA物理认知模型(即完整的物理认知过程由实验物理(Experimental Physics)认知、理论物理(Theoretical Physics)认知、应用物理(Applying Physics)认知构成),介绍了ETA物理教学法,并分析回答了物理教育中一些常见的问题。

专利实施战略联盟类型及评价 下载:34 浏览:230

周全1,2 曾莉3 杨波4 《中国科学与管理》 2020年11期

摘要:
专利实施战略联盟是在开放式创新背景下,不同组织整合利用互补性资源从而协同推动专利成果商业化的合作关系安排。从资源异质性和资源流动方式两个维度将专利实施战略联盟类型划分为四种类型;通过分析市场导向作用及创新组织的核心能力,认为以企业为主的专利实施战略联盟是首要的联盟形式,并建立该联盟中企业的核心能力评判指标体系;采用模糊层次综合评价法得出的评价结果表明企业在联盟中发挥着关键的作用,为异质组织合作创新活动中选择以企业为主导的专利实施战略联盟提供了理论基础。

创新生态系统视角下基于SD模型的企业知识创新研究 下载:34 浏览:251

张艳丽1 王丹彤2 《中国科学与管理》 2020年11期

摘要:
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的创新对提升企业持续竞争优势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基于生态学、知识管理、系统动力学多学科交叉的理论,建立了创新生态系统视角下企业知识创新的系统动力学(SD)模型,研究了创新生态系统的知识量、网络关系水平以及企业的知识管理投入对企业知识获取、存储、共享以及创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创新生态系统的整体创新水平、网络关系水平以及企业的知识管理投入对企业的知识创新具有重要的影响;创新生态系统的整体创新水平、网络关系水平的提升以及企业知识管理投入的增加会影响企业创新知识量的积累速度,且这种影响呈现出边际递减的特征。

基于知识可视化的物理实验课程导学教学设计研究 下载:71 浏览:319

张慧 姚琴芬 《物理进展》 2020年5期

摘要:
知识可视化在教育技术实践领域有广泛的研究和应用,本文的研究重点是通过知识可视化的思维模型,应用相关软件技术工具Mindmanager和Xmind,构建和优化大学物理实验课程的导学和内容设计,同时结合科学数据可视化软件Mathematica辅助实验数据的可视化呈现和处理分析,并进行了相关案例设计研究探索。本文研究工作的目的是通过可视化的导学资源组织形式和内容,提升实验教学信息传达的结构性、丰富性和有效性,辅助学生利用思维和数据可视化工具增强学习与思维的能力。

陶令不知何处去——评述斯科特的赞米亚研究 下载:63 浏览:380

郑鹏1,2 《中国社会科学学报》 2019年11期

摘要:
正如杜赞奇的溢美之词,《逃避统治的艺术》"可能是迄今为止詹姆斯·斯科特最重要的著作"。本文将对这部重要的著作做出述评并指出其中可资借鉴之处。首先,本文讨论"赞米亚"的方法论意义。其次,对斯科特为赞米亚研究设定的主题——非国家空间的再生产(正当性与可行性)进行论述。最后讨论赞米亚研究的学术意义与现实关怀。

在自由与规范之间:国有企业政治治理中的信息公开 下载:52 浏览:379

王娅 《中国社会科学学报》 2019年10期

摘要:
国有企业本身"亦公亦私"的属性,决定了与之相关的信息公开既不是纯粹的市场竞争问题,也不是完全意义上的行政权力约束问题,而是带有鲜明的政治治理色彩的问题。国有企业信息公开具有主体复合性、内容多样性、制度结构二元性等特征,既体现了优化政治治理的现实需求,也是保障人民知情权的题中之义。与之相应,国有企业信息公开存在着诸如主体分类依据不足、信息公开界限模糊等理论短板,同时在制度层面也展现出规定过于粗疏、监督不够完善等弊病,导致国有企业信息公开实践过程中内部动力与外部动力不足,相关工作推进缓慢。作为应对,一是应当通过界定信息公开的范围和建立分类指引机制等方式实现理论和制度上的优化;二是宜增强制度执行的力度,包括强化国资委监管职能、加强与反腐败工作联系两个方面;三是可以尝试将司法诉讼作为国有企业信息公开制度的校正机制。

具身认知视角下的道德隐喻表征 下载:62 浏览:521

赵岩 伍麟 《心理学研究》 2019年11期

摘要:
道德隐喻已成为道德心理学研究的热点问题,随着具身认知相关理论的兴起,道德隐喻的具身研究逐渐展开。目前,具身道德隐喻的维度主要包括空间、温度、洁净、颜色、明暗、触觉、味觉、嗅觉等。具身道德隐喻的相关理论解释主要包括概念隐喻理论、具身认知理论、知觉符号理论和架构理论。今后的具身道德隐喻应更多的探讨跨文化的差异性,丰富道德隐喻具身维度的内容以及各维度之间的相关性,同时要引入道德隐喻的影响机制分析。

融合实体描述及类型的知识图谱表示学习方法 下载:37 浏览:367

杜文倩 李弼 程王瑞 《当代中文学刊》 2020年12期

摘要:
知识图谱在很多人工智能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知识图谱表示学习旨在将三元组中的实体和关系映射到低维稠密的向量空间。TransE、TransH和TransR等基于翻译操作的表示学习方法,只考虑了知识图谱的三元组信息孤立的学习表示,未能有效利用实体描述、实体类型等重要信息,从而不能很好地处理一对多、多对多等复杂关系。针对这些问题,该文提出了一种融合实体描述及类型的知识图谱表示学习方法。首先,利用Doc2Vec模型得到全部实体描述信息的嵌入;其次,对实体的层次类型信息进行表示,得到类型的映射矩阵,结合Trans模型的三元组嵌入,得到实体类型信息的表示;最后,对三元组嵌入、实体描述嵌入及实体类型嵌入进行连接操作,得到最终实体嵌入的表示,通过优化损失函数训练模型,在真实数据集上分别通过链接预测和三元组分类两个评测任务进行效果评估,实验结果表明新方法优于TransE、TransR、DKRL、SimplE等主流模型。

具身认知的“七宗罪” 下载:70 浏览:447

周倩1 廖小根1 姜孟2 《心理学研究》 2019年11期

摘要:
近二十年来,具身认知已逐渐成为认知科学研究的主流趋势,其理论主张已经辐射到心理学、哲学、语言学、计算机科学等许多领域,研究成果运用范围逐渐扩大。诚然,具身认知在某种程度上弥补了"离身"认知的不足,但其在方法论和认识论方面的问题也日益突显,如循环论证,解释不充分,完全的二元对立,文化、社会、语言因素的忽视等。因此,当务之急是改进研究方法,摒弃先入之见,使其真正成为多角度、全方位、综合性研究。

科技服务业若干基本问题探析——兼论中国情境下科技服务业研究趋势 下载:45 浏览:226

王霄琼 《中国科学与管理》 2020年9期

摘要:
科技服务业是支撑我国经济向创新驱动转变的关键产业。厘清科技服务业研究中的基本问题有助于更有效率探讨科技服务业发展规律,为解决现实问题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投入产出均是知识,提供服务过程中需要密集的沟通,解决具有特殊性的问题以及需求的频繁性等是科技服务业的基本特征。这些特征使得科技服务业区别于其他生产型服务业,同时也决定了科技服务业特殊的产业发展规律。目前,官方对科技服务业产业界定并不清晰,需要谨慎地使用相关数据。科技服务业和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在研究起源、研究侧重点、研究对象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未来我国科技服务业研究需要探讨其促进创新的经济机制、相关机构的市场化和专业化,同时还需要研究方法的转变。

什么是ETA物理认知模型 下载:85 浏览:328

穆良柱 《物理进展》 2020年3期

摘要:
本文将物理认知规律总结为ETA物理认知模型,即完整的物理认知过程由实验物理(Experimental Physics)认知、理论物理(Theoretical Physics)认知、应用物理(Applying Physics)认知构成,并尝试从认知角度回答钱学森之问。

基于因果报应观念的认知调查与厚黑行为抑制效果分析 下载:47 浏览:340

汤舒俊1 郭永玉2 《心理学研究》 2019年10期

摘要:
因果报应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观念,至今仍然影响着当下社会大众。研究通过问卷调查来了解社会大众对因果报应的认知与理解,并进一步通过启动实验考察因果报应启动对厚黑行为的抑制效果,研究结果表明:(1)社会大众对因果报应的认知与接纳是一种客观存在,55.83%的被试知晓因果报应,33.81%的被试表示相信因果报应的存在,10.09%的被试表示因果报应很灵验,23.67%的被试表示因果报应影响自己的行为处世,22.96%的被试表示会用因果报应提示教育身边的亲友。(2)因果报应材料的启动能显著地抑制厚黑行为,中性材料的启动不能抑制厚黑行为,因果报应启动的内容与厚黑人格对厚黑行为具有交互效应,因果报应启动能更显著地抑制高厚黑人格被试的厚黑行为。基于社会治理的视角,社会公众对因果报应的接纳成就了其参与社会治理的可能性,因果报应内蕴的道德自律、匡扶正义、累德向善等价值内核成就了其参与社会治理的效用性,因果报应观念应建设性发掘和创造性地转化为当下的社会治理所用。

家谱文本中实体关系提取方法研究 下载:33 浏览:323

任明1 许光2 王文祥2 《当代中文学刊》 2020年10期

摘要:
实现家谱资源的高效的组织和利用,需要从非结构化的家谱文本中提取实体及关系,进行结构化的表示。实体和关系的提取通常被作为序列标注任务来解决,输入的句子被映射到标签序列。针对家谱文本中实体和关系高度密集、关系重叠很常见的特点,该文构建了相应的概念模型来指导整个提取过程。在序列标注部分,该文在真实数据上检验了常用的深度学习模型的表现。实验结果显示,BERT-BiLSTM-CRF模型的精确率、召回率和F1值均优于所对比的其他模型,该文所提出的方法能够有效地解决家谱文本中的实体关系提取问题。

当代人工智能中计算主义面临的双重反驳——兼评认知计算主义发展的前景与问题 下载:32 浏览:437

贾向桐 《社会科学研究进展》 2019年3期

摘要:
计算主义一直构成人工智能科学的核心研究范式,它将认知问题置于"计算"的解释机制之中,进而探求人类思维和意识的本质问题。计算主义以符号计算或数据处理为手段的努力获得了巨大成功,极大推动了人工智能和认知科学的发展,但在处理人工物智能化和解释人类思维本质问题上,它仍遇到了巨大障碍。这是反计算主义产生的主要背景,在人工智能领域中反计算主义表现为两种基本进路:即所谓的"不充足性反驳"和认知心理过程与计算物理过程二分的反驳。这两条路径揭示出了计算主义存在的一系列现实和理论难题,但从根本上看,计算主义与反计算主义的双方争论在整体上还是停留在个体认知范畴内,它们理解的人类思维和认知仍限于对大脑自然层面的理解,而进一步对大脑与心灵二分的全面反思意义重大。

基于局部语义相关性的定义文本义原预测 下载:42 浏览:329

杜家驹1 岂凡超1 孙茂松2 刘知远3 《当代中文学刊》 2020年9期

摘要:
作为人类语言的最小语义单位,义原已被成功应用于许多自然语言处理任务。人工构造和更新义原知识库成本较大,因此义原预测被用来辅助义原标注。该文探索了利用定义文本为词语自动预测义原的方法。词语的各个义原通常都与定义文本中的不同词语的语义有相关关系,这种现象被称为局部语义相关性。与之对应,该文提出了义原相关池化(SCorP)模型,该模型能够利用局部语义相关性来预测义原。在HowNet上的评测结果表明,SCorP取得了当前最好的义原预测性能。大量的定量分析进一步证明了SCorP模型能够正确地学习义原与定义文本之间的局部语义相关性。

结合特殊领域实体识别的远监督话语领域分类 下载:39 浏览:322

何宇虹 黄沛杰 杜泽峰 刘威 朱建恺 章锦川 《当代中文学刊》 2020年9期

摘要:
近年来,基于注意力(attention)机制的循环神经网络在文本分类中表现出显著的性能。然而,当训练集数据有限时,测试集数据中许多领域实体指称项在训练集中处于低频,甚至从未出现,如中文话语领域分类任务。该文提出结合特殊领域实体识别的远监督话语分类模型。首先,通过远监督(distant supervision)的方式获取数据集中的领域知识,显著地减少了人工操作;其次,利用特殊领域实体识别和本地构建的补充性知识库去补全远监督获取的领域知识,旨在为模型提供更加全面的领域知识;最后,对基于上下文的语义特征和知识特征这两种异构信息提出了细粒度拼接机制,在词级上融合了预训练词汇语义表达和领域知识表达,有效提升了分类模型的性能。通过与研究进展的文本分类模型的对比实验表明,该文模型在中文话语领域分类基准数据集的实验上取得了较高的正确率,特别是在知识敏感型领域,较研究进展方法具有显著优势。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