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移动互联网时代大学英语教学创新实践 下载:63 浏览:491

黄智燕 《英语教学》 2018年4期

摘要:
在移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大学英语教学迎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本文围绕新时代下大学英语教学为什么要创新以及大学英语教学的创新实践这两点展开论述,着重讲述利用微信公众号作为英语学习资料、采用"微课+手机QQ群"的翻转课堂和英语学习手机应用程序(APP)的使用来实现大学英语的教学创新。

对高校落实新《普通高等学校军事课教学大纲》的思考 下载:70 浏览:440

陈忠怀 《中国教育探索》 2020年4期

摘要:
在高校开展军事课教学,是教育部等部门提出的明确要求。新《大纲》的贯彻执行缺少法律保障、相关军事课程的学科体系尚不完善、教学内容和考核标准尚不统一是普通高校落实新《大纲》遭遇的困境。把军事课纳入高校教学体系是落实好新《大纲》的前提,提高军事课教学质量是落实好新《大纲》的关键,不断对军事课教学进行改革是落实好新《大纲》的出路,充实高水平的军事课教师队伍是落实好新《大纲》的重点。

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要求下“针灸推拿学”一流专业建设的理论与实践 下载:82 浏览:516

孙忠人1 王东岩2 麻聪聪1 何雷1 范璟兰1 《中国教育探索》 2018年9期

摘要: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指明了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方向。"双一流"建设是国家对高等教育发展提出的新要求,一流专业是"双一流"建设的基本单元和实施载体。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专业自创办以来,与时俱进,不断完善专业体系建设,立足于培养高水平的针灸推拿学人才,致力于推进针灸推拿学一流专业建设。为促进中医药教育内涵式发展,现总结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在针灸推拿学一流专业建设的实践与研究过程中的探索与经验,为进一步拓展针灸推拿学一流专业建设以及国内外中医药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提供思路。

高考新政背景下高中综合素质评价的诉求和反思 下载:92 浏览:505

刘志林 张惠 《中国教育探索》 2018年8期

摘要:
高中综合素质评价,一直是我国高考制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将综合素质评价纳入高考评价体系,是新时期我国综合素质评价政策最为突出的一个亮点,但存在一定的现实隐患,必须解决好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综合素质评价怎么评才具有科学性和公信力;二是综合素质评价纳入高考体系相关的政策和措施等。有必要分析当前我国高中综合素质评价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和困境,并基于评价方法和评价制度两个视角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中外合作办学助力高校一流学科建设——以行业特色高校为例 下载:57 浏览:520

陆静如1 郭强2 《中国教育探索》 2019年10期

摘要:
我国将"推进国际交流合作"作为"双一流"建设方案改革任务之一,而中外合作办学是我国实施高等教育国际化战略、推进国际交流合作的重要途径和渠道。我国行业特色高校一流学科建设存在中外合作办学对一流学科贡献度偏低、国际化协同创新能力不足、国际人才资源输出能力有限、服务国家战略能力不足等问题。未来应汇聚国际化人才资源,打造高水平国际化师资队伍;跟踪国际前沿趋势,凝练学科发展方向;加强国际协同创新,大力提升科研水平;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培育国际化一流人才;紧密对接国家战略,服务科技产业化。

“互联网+”背景下高等数学课堂教学刍议——基于慕课、微课、翻转课堂的探究 下载:89 浏览:507

杨月梅1 陈忠民2 《中国教育探索》 2018年6期

摘要:
互联网技术与传统的课堂教学深度融合,即"互联网+教育"已经成为教育新模式的主流。虽然互联网教育模式不会完全取代当前传统的高等教育模式,但将互联网技术融入传统的高等教育模式中,让二者进行有效的融合,可以使传统的高等教育模式焕发出新的活力。应将当前先进的互联网技术慕课、微课、翻转课堂等,融入本科院校高等数学的课堂教学中,做好教学改革的前期准备,拟订教学改革实施计划,推进教学改革的实施,并做好教学实践的总结。

“草根教育家”培养机制的构建与实施 下载:81 浏览:504

王永保 《中国教育探索》 2018年6期

摘要:
培养草根教育家是每所学校师资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教师个体发展的理想与追求。为了成就更多的草根教育家,"尊重教育规律"是教师成长的保障,"爱岗敬业"是教师成长的道德基础,"公共讨论"是教师成长的文化基础,"思想市场"是教师成长的研究基础。除此之外,还应构建"以研修促发展"的教师培养生态,发挥"教研组"在教师成长中的重要作用,勿让"模式化"制约教师的个性发展,建立有效的草根教育家从教保障机制,鼓励草根教育家由优秀走向卓越。

主要矛盾转化视角下的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境遇与对策研究 下载:62 浏览:496

王良青 《中国教育探索》 2019年7期

摘要:
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新变化,在高等职业教育领域的重要表现之一就是人民对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与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不充分之间的矛盾。具体来说就是存在"数量"与"质量"的嬗变、"理论"与"实践"的落差、"供给"与"需求"的错位、"追赶"与"超越"的飞跃等。抓住和解决了这个主要矛盾,就是抓住了新时代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新机遇。要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加强高职理论研究,以内涵建设促进高职质量的提升,从提高高职国际化水平等方面综合施策。

“一带一路”与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范式转型 下载:50 浏览:491

李家新1 2 《中国教育探索》 2019年7期

摘要:
在"一带一路"之新的经济、环境、合作、发展驱动力的作用下,我国传统的以"学习—赶超""请进来"等为特征的高等教育国际化范式,将被以"融合—创新"为宏观特征、以"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为微观特征、以全面均衡与引领发展为内部特征、以主动作为与促进融合为外部特征的新型高等教育国际化范式取代。

大学生养成教育:边界、内容及途径 下载:91 浏览:512

袁海军 《中国教育探索》 2020年2期

摘要:
大学生养成教育是高校德育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它以大学生社会化过程中对职业道德培养的迫切需求为价值取向,以帮助大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认知习惯、道德情感习惯、道德意志习惯和道德行为习惯为主要目标,通过发挥高校德育主渠道的价值引领作用、推进专业教育与养成教育相结合、强化大学生的道德主体意识等多种途径,将大学生培养成人格健全、品质优良、能够尽快适应职业道德生态、主动融入职场道德生活并努力成就自身事业的高素质人才。

产教融合背景下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路径研究 下载:87 浏览:496

韩嵩 张宝歌 《中国教育探索》 2019年2期

摘要:
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多样性与产教融合关系密切,高校高水平发展为产教融合提供支持力,高校特色发展为产教融合提供凝聚力,高校转型发展为产教融合提供驱动力。产教融合背景下的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一是人才培养抓质量,提高本科教学水平;二是学科建设重服务,支撑产业转型升级;三是校企合作建项目,落实产学协同育人;四是办学类型显特色,立足区域发展需求。

教育现代化背景下教师培训模式的创新实践 下载:39 浏览:385

刘清昆 《中国教育学报》 2020年11期

摘要:
现代化的教师培训既要做到对教师实践性知识创生机制的遵循又要做到与其所处的时代发展的适应,并呈现案例化、虚实融合、实践性等特质。现代化的教师培训需要在培训理念、统筹机制、实施机制等多个方面实现深层变革。在实践中,可以通过教师培训中心统筹指导区域教师的学习行为,通过建构案例式的交往体系、虚实相融的培训生境、适切的实施机制服务于教师的现代化。探讨教育现代化背景下教师培训模式的创新实践,弄清楚教师的教学实践以及支持其实践的知识创生机制,可以推进教师培训现代化的实现。

高等职业院校机电专业学生学习状态的调查 下载:30 浏览:316

郭新城1 谷京凤2 曲卫东1 刘艳涛1 张吉海1 康绍森1 《中国教育学报》 2020年10期

摘要:
学生的学习状态是体现教学管理成效的一个重要方面。以沧州职业技术学院机电专业三个年级的学生为研究对象,从专业学习兴趣、自我规划能力以及生活状态评价三个方面开展调查研究。结果表明:专业学习兴趣、自我规划能力和生活状态因子两两之间存在极显著正相关关系。三个不同年级机电专业学生学习状态之间差异极显著,对学校而言需更加重视大二学生的管理工作。基于此,高职院校可以针对不同年级学生采取差异化管理措施,这既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学业成绩,也有助于进一步提高学生管理工作效率。

高等继续教育网络课程建设研究——以广东财经大学继续教育学院为例 下载:87 浏览:471

唐雅文 李惠 程小柳 《中国教育学报》 2019年10期

摘要:
在网络学习的背景下,网络课程的发展使得我国现代继续教育事业发生了历史性的变革。本文在梳理了国内有关网络课程建设的研究和分析高等继续教育教学需求与教学特点的基础上,构建了以管理机制、团队建设、需求分析、目标确定、网络课程设计、网络课程开发、网络课程运营及评价修改八大要素组成的高等继续教育网络课程建设模式,并对各要素的内涵进行了讨论。在此基础上,本文还进一步归纳和总结了在广东财经大学继续教育学院网络课程建设实践下覆盖"前期准备—课程准备—课程开发—课程运营"四个阶段的建设流程。

广西高等继续教育转型的必要性及转型要素 下载:89 浏览:512

吴佳 《中国教育学报》 2019年9期

摘要:
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广西高校继续教育已经初具规模。在全国继续教育转型的浪潮中,广西高校应该顺应社会变革的潮流,紧跟时代发展的要求,加快转型升级。本文从国家政策、地方社会经济发展以及现行模式下高等继续教育面临的困境等三个方面阐述了广西地区继续教育转型的必要性,并简要分析了转型的三要素:定位、信息化及质量保障。

疫情之下高校网络教育的价值回归与实践导向 下载:52 浏览:420

周自波 《中国教育学报》 2020年7期

摘要:
新冠疫情危机使得全球教育大规模受到影响,中国政府率先采取了"停课不停学"措施。各高校在开展在线教学活动过程中,遇到网络"卡顿"、平台"翻车"和网课"尴尬"等一系列挑战。通过调研疫情期间高校网络教育的运行状况,发现基于在线学习的网络教育技术平台、网络资源、支持服务等各环节都在正常运转,几乎没有受到疫情的影响。学校既没有停课,学生也没有停学,充分体现了疫情危机之下网络教育的应有价值。网络教育在疫情危机中的有效应对,给我国普通高等教育提供了有价值的实践导向。进入后疫情时代,普通高等教育必须向混合教学模式转变,推进线上线下深度融合的教学变革,重构在线学习平台和资源,提升教师信息素养水平。

多元研究范式并存:我国继续教育研究的理想之道 下载:58 浏览:448

田芬 《中国教育学报》 2020年6期

摘要:
继续教育研究范式是明晰继续教育研究价值取向与历史意义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继续教育研究范式共有"比较-借鉴""经验-反思""理论-思辨"三种。在继续教育转型发展的背景下,继续教育领域需要加强实证研究范式和多学科研究范式。为实现继续教育研究范式多元化,继续教育研究者应树立研究范式意识、加强对已有研究范式的反思、发展新的研究范式,并实现范式转换。

差别化职业教育的基本要求、现实意义及实现理路 下载:98 浏览:475

陈本锋 《中国教育学报》 2019年6期

摘要:
职业教育在支撑国家产业发展、促进区域经济繁荣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制造业成为国家竞争力的焦点、企业人才需求趋于精细化、学生自身发展彰显个性化等多重因素作用下,职业院校结合自身实际探索适合自己的发展路径势在必行。基于差别化职业教育的发展要求及其现实意义,职业院校要根据目前职业教育同质化的现状,采取多元化发展模式,从精准化的高素质普通劳动者、精深化的高技能专门人才和精英化的高端技术技能人才等方面进行分层化培养,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

我国中西部高等教育结构性差距指数分析 下载:43 浏览:518

李硕豪 王婉玥 《教育研究与发展论坛》 2020年11期

摘要:
运用结构性差距指数测度我国高等教育的区域发展水平发现,我国区域高等教育发展的内涵性差距突出,区域高等教育发展水平总体上自东向西呈阶梯式下降态势;西部地区高等教育发展水平整体较低,但也存在"高地",中部地区高等教育的发展存在结构性凹陷。为促进中西部地区高等教育快速发展,应采取突出国家在场,重构高等教育治理新格局;借助梯度推移作用,积极实施内涵式发展;组织知识联盟,激发内部活力;出台法律支持,夯实发展保障等措施。

高等教育、人力资本质量对“本地-邻地”经济增长的影响 下载:46 浏览:540

赵冉 杜育红 《教育研究与发展论坛》 2020年10期

摘要:
基于1990-2017年我国省级面板数据和改进的卢卡斯模型、纳尔逊和菲尔普斯模型,通过空间杜宾模型检验高等教育和人力资本质量的空间效应,结果表明,以高等教育和城镇劳动力收入指数表征的高级人力资本除通过技术创新间接促进本地经济增长外,还存在"本地-邻地"协同效应,邻地效应表现为通过促进技术追赶影响邻地经济增长,考虑质量因素后本地和邻地效应均增强;分区域看,高等教育在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长三角地区表现为技术创新的空间溢出效应,在环渤海和东北地区、珠三角地区的邻地效应表现为技术追赶。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