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关于临床免疫学检验教学实践与思考 下载:243 浏览:1914

金宇 《临床医学杂志》 2021年2期

摘要:
临床免疫学检验是医学检验专业最重要的课程之一,该学科近年来在临床上的地位也越来越高。随着社会的进步,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严苛。因此,学生培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应引起高度重视。教师要有丰富的理论及临床知识;培养的学生不仅要掌握理论知识,还需要与临床紧密联系,重视实验教学及考核,全面提高动手能力。文章结合笔者实际教学经历对临床免疫学检验的教学提出几点想法。

质量控制在输血检验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下载:136 浏览:2747

倪芬 《中国医学研究》 2022年1期

摘要:
目的:质量控制在输血检验中的应用效果分析。方法:选取2020年3月至2021年6月来我院行输血治疗的228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14例。对照组在输血检验时分别采取常规程序,观察组采取质量控制流程。比较对照组和观察组交叉配血不合格率、输血事故发生率、医疗纠纷发生率及治疗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交叉配血不合格率、输血事故发生率、医疗纠纷发生率均较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患者对医疗满意度明显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临床输血质量控制应用于血型实验室检验可降低交叉配血不合格率,减少输血事故、医疗纠纷的发生,同时提高患者对医疗满意度。

临床检验ABO血型鉴定的质量控制方法 下载:316 浏览:3521

何兵 《中国医学研究》 2021年12期

摘要:
目的:探究观察临床检验ABO血型鉴定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2020年3月到2021年3月,选取50例在本院进行健康体检的受检者为对象,经受检者准许后,分别应用试管法、玻片法进行血型检验,结合血液凝集情况判断受检者的血型。结果:两种检验方法的血型检出结果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玻片法、试管法均可在临床检验ABO血型鉴定中应用,检验结果相差不大,具有显著的应用效果。

妊娠早期CA125与孕酮动态监测在妊娠结局中的应用价值 下载:265 浏览:2540

林燕 《医学研究前沿》 2021年1期

摘要:
分析妊娠早期CA125与孕酮动态监测在妊娠结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3月到2020年3月就诊的常规妊娠(40例)及异位妊娠患者(40例)作为研究样本,将异位妊娠患者设定为对照组,将常规妊娠患者设定为实验组,对两组患者妊娠早期CA125与孕酮动态进行监测。结果:和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孕酮水平均明显高较高,组间数据对比显示(P﹤0.05),说明数据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实验组第7天血清CA125水平明显要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数据对比发现具备统计学差异。结论:妊娠早期CA125与孕酮动态监测能够比较精确地预测早期异位妊娠的结局,具备推广和使用价值。

总胆红素(TBIL)、白蛋白(ALB)、总胆汁酸(TBA)、胆碱酯酶(ChE)检测在肝硬化与病毒性肝炎诊断中的应用效果 下载:121 浏览:1222

徐翠玲1 刘继勇1 葛菲2 银广悦1 赵应飞1 安冠旭1 陈忠吉3 《医学研究杂志》 2023年2期

摘要:
目的 本文研究TBIL、ALB、TBA、ChE检测在肝硬化与病毒性肝炎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对所有研究对象进行TBIL、ALB、TBA、ChE检测。最后收集并分析患者的各项指标数据。结果 TBIL指标数据比较:肝硬化组>肝炎组>对照组;ALB指标数据比较:对照组>肝炎组>肝硬化组;TBA指标数据比较:肝硬化组>肝炎组>对照组;ChE指标数据比较:对照组>肝炎组>肝硬化组P<0.05。联合检测准确度:98/100(98.00%),与病理诊断数据100/100(100.00%)相比,P>0.05。结论 在针对肝硬化与病毒性肝炎进行诊断时,通过TBIL、ALB、TBA、ChE等指标进行联合检测能够进一步提高诊断的准确度,建议借鉴。

血常规及降钙素原检查对感染患者诊断的价值分析 下载:126 浏览:1231

文亚平 《医学研究杂志》 2023年1期

摘要:
目的:分析血常规及降钙素原检查对感染患者诊断的价值。方法:从本院中选取2018年6月-2019年7月期间接收诊治的32例细菌感染患者,将其称之为细菌感染组,再选取相同时期32例病毒感染患者,将其称之为病毒感染组,并将在我院做体检的健康患者选取32例,将其称之为健康组。对全部患者实施血常规以及降钙素原检查,并对其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细菌感染组中患者的WBC比健康组的高出许多,具备一定统计学意义(P<0.05);健康组与病毒感染组的WBC没有较大区别,因此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菌感染组中PCT比健康组高出许多,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毒感染组PCT比健康组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PCT方式诊断感染患者比血常规的准确度高,但是单使用一种检测方式也有些许不足之处,所以应当对两者共同进行诊断,能够加强对感染患者的诊断正确概率,也能够为后期治疗提供有力参考依据。

血常规检验对缺铁性贫血与地中海贫血的鉴别价值 下载:114 浏览:1310

文亚平 《医学研究杂志》 2023年1期

摘要:
目的:地中海性贫血和缺铁性贫血区分时采用血常规检测,观察该种检测效果。方法:将我科2018年1月--2020年1月的地中海性贫血和缺铁性贫血检查148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并且分成一组与二组,一组为地中海性缺血患者,二组为缺铁性贫血患者,对比两组血常规检测存在的差异。结果:(1)一组和二组MCV、RDW、RBC对比中,一组分别是64.73±7.25(fl)、11.06±2.31(%)、3.65±0.74(x1012L-1),二组分别是77.59±8.41(fl)、20.57±3.09(%)、5.86±1.33(x1012L-1),(t=8.249,p=0.000),结果有差异。(2)一组和二组MCHC、MCH指标对比中,一组分别是336.71±33.89(g.L-1)、114.48±15.07(pg),二组分别是271.64±28.63(g.L-1)、80.69±9.26(pg),(t=10.015,p=0.000),结果有差异。(3)一组和二组SF指标对比中,一组为293.74±30.79(μg.L-1),二组为5.54±1.06(μg.L-1),(t=23.719,p=0.000),结果有差异。结论:在地中海性贫血和缺铁性贫血患者血常规检测过程中有很多差异,可以根据检查差异区别两种不同贫血病症。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