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软联通”机制: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共建的逻辑与路径 下载:36 浏览:375

孙灿 《中国海洋学报》 2022年1期

摘要:
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正在历史机遇和现实挑战的交织中迈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互联互通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其中"软联通"具有鲜明的国际机制属性,并蕴含政策扩散、规则流动、标准提升三重机制效应。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高质量发展需要借助"软联通"的机制逻辑,加强以"发展"为基调的海洋政策对接、以"法制"为核心的海洋规则对接及以"公益"为底色的海洋标准对接。港口、航道、自贸区等关键节点对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意义重大,"软联通"机制效应有助于提升港口效率、维护航道安全,并促进自贸区的制度创新。"软联通"机制将助力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

新常态下我国海洋环境治理问题的若干思考 下载:42 浏览:357

孙吉亭 周乐萍 《中国海洋学报》 2021年1期

摘要:
随着全球化深入,全球海洋环境问题频发,海洋环境治理成为世界各国海洋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近年来,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以及海洋强国建设的深入,我国海洋环境治理虽取得了部分成效,但依然存在新的难题。新常态下,面对新型海洋环境污染问题,我国海洋环境治理存在结构性缺陷、海洋环境治理技术储备不足等难题,"海洋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提出,也为我国融入全球海洋环境治理体系提出了要求。结合美国、日本等海洋大国的海洋环境治理经验,对我国海洋环境治理的立法体系、海洋环境治理的管理体系、海洋环境治理的协作机制,以及海洋环境治理的技术问题进行了思考。希望能够为新常态下,我国海洋环境治理面临的难题提供思路与参考。

新时期东海海空安全机制研究 下载:30 浏览:336

金永明 《中国海洋学报》 2020年3期

摘要:
中日双方为实现两国首脑将东海变为和平、友好、合作之海的愿望,经过长达10年的努力,终于在2018年5月签署了《中日防务部门之间的海空联络机制谅解备忘录》,实现了管控东海海空安全的阶段性目标。但起源于美苏之间的海上事故防止协定目的是为了弥补海洋法规则的缺陷、避免海上安全事故和不测事态,所以具有临时性的特点,并不是最终解决海上安全冲突的具体措施,同时要使其发挥作用必须通过后续会谈、充分协商、事先通报和遵守规范等方法和手段提升互信。在中日两国对东海海域划界的原则和方法尤其对钓鱼岛主权归属发生严重对立的情况下,各国为依法维护自己的权益,势必依然会在东海海空发生安全冲突和不测事态,所以在遵循已经达成的原则性共识和制度的基础上,进一步就东海争议问题包括钓鱼岛问题展开实质性磋商并达成新的共识,无疑是构筑建设性安全关系和发展契合新时代要求的中日关系的重要基础和基本保障。为此,抓住中日两国拟将启动的东海资源开发磋商时机十分关键,两国如能在钓鱼岛问题上有所进展,则能为确立契合新时代要求的中日关系的性质和定位发挥关键性作用。

现代农业的“出逃”与“精神归来” ——基于现代农业生态理念发展角度 下载:129 浏览:1345

李茂盛 《农业研究进展》 2023年2期

摘要:
现代农业由于高生产率、生产技术先进性一直被视为农业发展的综合体现,相反,传统农业由于生产率低下、产值不高等问题而被视为发展的阻碍因素。但这种非此即彼的状态是就生产技术层面的单一分析。就人与自然的关系、资源环境承载力等方面来看,随着生态友好型、低碳型等概念的提出,现代化农业内涵发展得越来越全面,现代农业不单单强调技术现代化,也强调发展理念现代化。发展方式从粗放式、高消耗式转向了集约式、低消耗式,这就是现代农业“出逃”又“精神归来”的现象。

国家资助科研计划项目成果知识产权归属问题研究 下载:88 浏览:1011

孙向阳 《争议解决研究》 2024年7期

摘要:
国家资助科研计划项目成果的知识产权归属问题的提出,是为了更好的进行对国家资助科研计划成果知识产权的保护和管理,进一步理清了国家、承担单位和科技人员同国家资助科研计划项目成果知识产权的关系,其意义有助于激励承担单位和科技人员的科研工作积极性,从而大幅度促进我国的国家资助科研计划项目成果自主知识产权产权量的增长,加速国家资助科研计划项目成果的转换,进而更好的服务于社会大众,更快的实现祖国的伟大复兴,所以对国家资助科研计划项目成果知识产权归属问题的研究还是具有重要意义的。

论我国的传统调解及其现代启示 下载:80 浏览:1025

田应茂 《争议解决研究》 2024年4期

摘要:
调解在中国历史悠久,形成了丰富的调解理念和独特的调解机制,被西方国家称为“东方之花”。在现代中国,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改革不断深化,调解在化解社会纠纷方面的作用愈发重要,但在数量不断增长、类型日趋多样的社会纠纷面前,我国当今的调解制度没有完全发挥出应有的效用。因此,本文对我国的传统调解进行分析,汲取传统调解中有益的理念和机制,如适度建立调解前置程序、充分借助民间力量等。

美德伦理学对亚里士多德伦理学的继承与发展 下载:147 浏览:1394

​马雪娇 《国学研究》 2023年12期

摘要:
美德伦理学与亚里士多德伦理学关系密切,在美德伦理学提出和发展的过程中亚里士多德伦理学始终扮演者重要的角色。要对美德伦理学进行说明我们首先要明晰美德的概念,其次,通过把对美德伦理学与亚里士多德伦理学目的论的探讨作为切入点,来比较美德伦理学和亚里士多德伦理学之间的区别和联系。第三,以正确行动为切入点,比较规范伦理学与幸福论伦理学,更好的阐释美德伦理学在当今伦理学研究中的重要性。

商业言论自由的法制完善 下载:115 浏览:1518

周茂 《中国法学研究》 2023年9期

摘要:
本文将对商业言论的概念、特点、类型、宪法意义进行分析,探讨保护商业言论的宪法价值。我国有关商业言论的法规没有专门的立法,只分布于一些特殊的法律中,因此我国对于商业言论的管制仍然有待完善。现行立法的不足和对商业言论监管的不利导致了与商业言论有关的司法实践难以解决。立足于商业言论自由的法制完善,借鉴国外成熟的法制经验,从而制定出一套适用于我国商业言论的法律及配套措施,为我国经济发展保驾护航。

长江流域立法模式研究 下载:125 浏览:1538

易陈娟 《中国法学研究》 2023年8期

摘要:
2021年3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长江保护法》(以下简称《长江保护法》)正式实行,其具有颇多意义,其中,其流域立法模式从分散立法模式转变到综合立法模式。本文主要对两种立法模式进行对比,得出综合立法模式是最佳、最优的选择。

农贸市场管理办法地方立法研究 下载:115 浏览:1519

温玉佳 《中国法学研究》 2023年8期

摘要:
立法是国家重要的政治法律活动,而地方立法是国家立法的重要组成部分。相较于国家层面的立法,地方立法具有“地方性”立法特色,其立法权限有限。仅适用于其一地一域范围之内,所以设区的地方性立法要从地方经济发展为根本出发,切实解决当地现实问题。而农贸市场与人民群众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农贸市场,本质是指在本市行政区域城市规划建设区以食用农产品现货经营为主的,具有公益性质的公共交易场所。农贸市场立法时应当要保障农贸市场的公益性,由政府牵头完善制度设计,建立长效机制。

关于中外文学的文化与审美比较 下载:53 浏览:579

陈雨婷 《中国文学》 2025年3期

摘要:
由于我国与其它国家之间文化存在的很大差异,这其中最大的区别就是民族精神和宗教信仰以及地域文化特色等等,所以中外国家之间的文学文化与审美之间的差异更为明显,在两者进行文化交流与融合的基础上,如何才能对文学正确看待并弘扬我国传统文化特色,这已经成为相关文学者的重要任务。本文先阐述了中外文化差异分析,然后又对中外审美意识形态差异展开讨论,并提出了个人的见解。

网络视域下民法的隐私权保护路径分析 下载:96 浏览:1351

于彬 《争议解决研究》 2023年2期

摘要:
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网络技术已经深入到我们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人们对网络的依赖程度也在不断提高。但是,我们必须意识到,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既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也引发了很多问题。为保护我国公民的合法权益免遭不法分子侵害,采用参考国外的成功经验的方式,针对我国网络隐私权进行相关法律体系的制定与修改,法律对于网络隐私权进行保护的同时,应针对我国公民的合法权益进行授予,通过确立明确抗辩权的方式维持双方权利的平衡。基于此,本文详细分析了网络视域下民法的隐私权保护路径。

成都市单用途预付卡立法规制的研究 下载:152 浏览:1928

刘颖 《中国法学研究》 2022年6期

摘要:
预付卡消费作为一种新型消费模式,我国目前尚未建立起一个完备的预付卡消费者权益保护体系,预付卡的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存在原则性立法过多、缺乏资金安全保障、监管缺位等问题,导致实践中存在大量通过霸王条款、强制交易或关门跑路等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行为。通过考察借鉴美国、日本的相关规制经验,结合成都市的实际情况,应当从自律管理、合同与权利义务、资金存管以及违法责任四个方面作为重点研究。行业自律管理一章,笔者建议参照日本模式,成立预付卡行业的自律组织——中国支付清算协会,加强对预付卡发行企业的自律管理;合同与权利义务一章,从合同的订立、禁止内容、退卡退款再到经营者和消费者的权利义务进行全面规制,并创造性提出引入“冷静期”条款;资金存管中,沿用商务部资金存管的思路,要求开立专户进行;违法责任方面建议丰富处罚类型,增加惩罚性赔偿制度予以规制,以促进预付卡市场健康平稳发展。

西部地区军民科技协同创新研究 下载:63 浏览:697

邵平桢 《国际科技论坛》 2025年2期

摘要:
加快军民科技协同创新,推动军民科技基础要素融合,加快建立军民融合创新体系,是顺应世界科技革命、产业革命和新军事革命发展的需要,充分体现了统筹国家安全和发展全局的内在要求,深刻反映了科技发展和技术创新的客观规律,为深入实施军民融合发展战略、开创强国兴军新局面指明了方向。西部地区具有丰富的国防和民用科技资源,为西部地区加强军民协同创新,构建军民协同创新体系提供了很好的基础和条件。本文对西部地区军民科技协同创新内容、创新机制等方面进行系统的探讨。

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逻辑问题及争议 下载:120 浏览:1806

邹宜君 《争议解决研究》 2022年2期

摘要:
认罪认罚从宽制度面世以来,取得了诸多成效,但也伴随着诸多问题,本文从制度的逻辑,制度产生的争议以及实践产生的问题三个角度对认罪认罚从宽制度进行分析结构,以期提出建设性的意见。

中国古典生态美学在当代艺术设计中的应用 下载:281 浏览:2673

李灵燕 《当代艺术》 2022年7期

摘要:
现代化科学技术的发展在为视觉传达设计这一创作形式带来了更多可能的同时,也为其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此同时,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也使得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得以广泛传播,同时,国内外多元文化的碰撞交融,也为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带来了一定的挑战。所以,在信息化时代的特殊背景之下,将以视觉传达设计为代表的新媒体艺术形式与传统民族工艺相结合,无疑会使二者之间碰撞出更为灿烂的火花,并形成一种全新的文化传播渠道。

中国古代文学的教学改革研究 下载:122 浏览:1351

张瑛 《中国文学》 2023年9期

摘要:
中国古代文学是我国高等院校中文系的重要主干课。随着时代发展,面对大学生审美情趣、情感评价的不断变异。如果制定适合新课程发展的改革策略,是我们必须考虑的问题。本文针对高校古代文学课程的教学现状及面临的困境,对教学改革提出几点策略。

运用法治思维对纳税服务法制建设的思考 下载:183 浏览:2505

阎雯 《中国法学研究》 2021年11期

摘要: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就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作出了系统的整体部署,党的十九大报告将全面依法治国作为党领导人民执政的基本方略。税法作为经济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此背景下,如何运用法治思维推动税收工作,显然为税务系统提出了一个重要课题。其中,纳税服务作为税收工作本质的体现,应该思考如何与法治思维更好的结合,提高法制建设。

非诉讼调解在刑事领域的实践与问题探讨 下载:156 浏览:2575

赵波 《争议解决研究》 2021年9期

摘要:
随着中国司法体制改革的推进,非诉讼调解在刑事领域的实践得到了日益重视。刑事领域非诉讼调解是一种有效的纠纷解决方式,它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司法压力、提高解决效率。然而,其在实践中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如平衡当事人权益与公共利益、被告人自愿性等问题。因此,需要加强宣传教育、完善法律规定、建立专业队伍等措施来促进刑事领域非诉讼调解的健康发展。

浅析先行调解原则在司法解散制度中的适用 下载:157 浏览:2596

邹静 《争议解决研究》 2021年7期

摘要:
为有效解决在公司实际运作中出现的公司僵局问题,2005年全人常通过的《公司法》第一次出现了公司司法解散制度。为了更好的适用司法解散制度,发挥其预期的法律效果,最高法随后通过相应的司法解释对该制度进行完善与补充。该制度为解决公司僵局提供了法律思路,为维护中小股东权利发挥显著作用。但是,我们应该知道的是公司解散意味着公司主体的丧失,公司就不复存在。因此,在公司司法解散制度中适用先行调解原则,既可弥补司法解散制度之缺陷,也可维护多方利益。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