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X线平片与多层螺旋CT诊断周围型肺癌对照的临床研究 下载:342 浏览:3739

刘燕 杨学俊 《诊断医学》 2022年3期

摘要:
目的:评价X线和多层CT对周围性肺癌的诊断和鉴别作用。方法:选择我院2020年12月~2021年12月住院的88名周围性肺癌病人,按随机数字法分为CT组和X线组各44例。X线组为X线平扫检查,CT组为多层螺旋CT检查,比较两者的正确性和临床意义。结果:CT组对周围型肺癌的检出率明显高于X线组(P<0.05);与病理学检查相比较,多层CT检查的准确率明显高于X线组(P<0.0.5)。结论:多层CT在周围性肺癌中的诊断效果明显好于X线平片,而且多层CT的检出准确率明显要高,可以避免延误病人的病情,值得临床推广。

核电研发项目设计接口开发与管理体系研究 下载:216 浏览:1856

路云 《设计研究》 2022年4期

摘要:
本文基于对某核电研发项目初期的设计接口建立过程的探索和研究,提出研发项目架构设计与接口开发之间的关系,给出大型复杂研发项目建立设计接口的方法和参考模型,并对核电研发项目设计接口管理体系提出基本框架。

SPECT/CT显像对原发恶性肿瘤骨转移的诊断效果分析 下载:332 浏览:3194

赵春明 翟嵩超 聂芳 《诊断医学》 2021年2期

摘要:
目的:研究原发恶性肿瘤骨转移患者实施SPECT/CT显像诊断的价值。方法:纳入本院(2017年04月-2018年12月)接收的原发恶性肿瘤骨转移患者(n=50)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行全身骨显像,显像结束后对不明原因骨痛部分实施SPECT/CT显像,后对全身骨显像、SPECT/CT显像诊断结果进行分析。结果:50例患者确诊为骨转移者21(42.00%)例,良性病变患者29(58.00%)例。SPECT/CT显像灵敏度、特异性、准确性均高于全身骨显像(P<0.05)。结论:原发恶性肿瘤骨转移患者实施SPECT/CT显像诊断的价值显著,不仅可提高诊断准确率,还可提高检验灵敏度,值得借鉴。

生本教育在C层次班级生物课堂中的应用研究 下载:105 浏览:1187

孙美怡 《生物学报》 2024年12期

摘要:
本文探讨了探究式学习在高中生物课堂中的应用与实践。通过分析探究式学习的理论基础和实际操作方法,本文旨在阐明探究式学习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和自主学习能力。文章还讨论了实施探究式学习的策略和方法,以及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可能遇到的挑战和解决方案。

探讨囊性肾癌多排螺旋CT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 下载:359 浏览:3302

岳泉 《诊断医学》 2022年2期

摘要:
目的:分析囊性肾癌多排螺旋CT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对我院2017年7月-2018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20例囊性肾癌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所有患者均采取多排螺旋CT诊断,分析患者CT扫描表现。结果:20例多排螺旋CT诊断图像均表现为囊性、囊实性肿块,呈规则和不规则形态,径位大小各异,且伴随着囊壁增厚情况,其中7例表现为壁结节,4例表现为囊壁钙化、3例表现为瘤内分割,囊壁分隔和厚度不统一,增强后壁结节、囊壁和囊分隔可见强化,且特征表现为“快进快出”。肿瘤细节和周围组织关系需多平面重建图像才能更清晰、直观的表现。结论:囊性肾癌在CT图像中具有一些典型特征,通过多排螺旋CT扫描能为临床诊断提供更清晰、准确的图像,但诊断过程中,需注意与其他囊性病变进行区分。

基于MASTERCAM动态高速加工技术研究 下载:233 浏览:2678

宁初刚1 陈杰1 刘三军2 李静1 孙旻皓1 《中国电气工程》 2021年7期

摘要:
介绍了高速加工理论基础及其应用发展情况;高速加工需具备的条件基于 MASTERCAM 的动态高速加工策略及特点分析;通过动态高速加工试验件加工验证其加工技术的可行性,并与常规加工方法比较优劣。

新形势下EPC总承包管理信息化的重要性研究 下载:154 浏览:2137

廖尧 《中国能源进展》 2022年8期

摘要:
随着工程项目中流程和专业要求逐渐增多,EPC总承包的管理模式被应用到工程建设当中,对工程造价的控制有着极大的积极作用。基于此,本文简单阐述了EPC总承包项目管理信息化的重要性,并围绕加强EPC总承包项目管理信息化的措施,以供参考。

研究体检人群胸部CT诊断肺部结节的影像学特征 下载:357 浏览:3297

潘祖军 《诊断医学》 2022年2期

摘要:
目的:探究体检人群胸部CT诊断肺部结节的影像学特征。 方法 :选取本院于2015年6月至2019年6月所接收的500肺结节患者,对其进行胸部CT检查,观察所有检查者的肺结节分布特点,并且进行分析。结果:所有检查者通过低剂量螺旋CT扫描检查,其中孤立性肺结节占总人数的51.20%;多发性肺结节占总人数29.20%;从结果统计得知大部分肺结节分布在肺部上叶和下叶部位。男性和女性之间无差别,主要以单发为主,磨玻璃结节比较多见。同时结节性质的改变占总人数的20.80%。结论:对体检者进行胸部CT检查后,其检查肺结节的效果显著,检查几率较高,男性与女性无任何差别,肺结节主要为单发,肺结节性质为磨玻璃形式较为常见。

肿瘤标志物CEA、CA125、CA199、CA153、CA50的检查对常见肿瘤诊断的临床应用研究 下载:361 浏览:3803

李斌 《诊断医学》 2022年2期

摘要:
目的:恶性肿瘤发病率高,肿瘤前期并无显著的临床表现,需要诊断,早治疗;方法:通过对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 CEA) 、糖类癌抗原125( CA125)、糖类癌抗原199( CA199)、糖类抗原153(CA153)、糖类抗原50(CA50)的综合检查;结果:通过对肿瘤标注物的综合检查,能够提高常见多发性肿瘤的诊断准确率;结论:采取有效的、科学的及及时的治疗,促进患者的身体康复,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实施。

C—P、HbAlc、fbg对血糖糖尿病肾病早期的诊断与监测的影响 下载:385 浏览:3648

揭贤宇 《诊断医学》 2022年2期

摘要:
目的:探究血清C肽(C-P)、糖化血红蛋白(HbAlc)、空腹血糖(fbg)对血糖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和检测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2月—2019年2月收治的82例糖尿病患者进行研究,将45例正常Ⅱ型糖尿病患者设为A组,将37例糖尿病肾病患者设为B组,另选取40例同期在我院体检中心行体检的健康体检者设为C组,对比三组检测结果。结果:经检测,B组的HbAlc、fbg、2hPBG均高于A、C两组,空腹C-P及餐后2hC-P略低于A组,组间差异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糖尿病肾病患者中采用C-P、HbAlc、fbg联合检测,可有效反映患者的血糖状态及病情严重程度,对糖尿病肾病的早期诊断、监测均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电流互感器分析仪原理及测量方法研究 下载:153 浏览:2057

邵登峰1 季勤雄1 胡文明2 《能源学报》 2022年4期

摘要: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的电力行业也呈现了良好的发展态势。目前,我国正在进行全国性的电网改造,目的是为了满足居民和工厂用电的供应需求。而这一举措也推进了相关行业的发展,特别是在电气制造行业。为了能够将电网改造的更加安全,电流互感器逐渐成为电网改造中的重要仪器设备之一。本文通过分析电流互感器在我国电力供应系统中的应用和发展现状,结合电流互感器分析仪的工作原理和效益,分析电流互感器对我国电力供应系统的作用,同时,也对分析仪的测量方式进行了透彻的研究。

CT血管成像对脑动脉瘤的诊断价值与心理满意度分析 下载:356 浏览:3290

刘正义 《诊断医学》 2022年1期

摘要:
目的:研究脑动脉瘤中CT血管成像诊断。方法:取50例脑动脉瘤患者,对其进行DSA和CTA,以DSA为诊断标准,观察CTA诊断效果。结果:CTA诊断48例患者为阳性,2例患者为阴性,灵敏度为97.9%,特异度为100%,准确率为98%,差异无意义(P>0.05)。CTA诊断患者满意度(98%)较高于DSA(82%)(P<0.05)。结论:脑动脉瘤患者进行临床诊断时,CT血管成像具有较高诊断价值,可以快速实现诊断,同时提高患者满意度,为科学制定患者治疗方案提供数据支持。

基于西门子NX机电概念设计的PLC虚拟仿真实验课程建设 下载:213 浏览:2017

杨晓冬 张春富 顾春雷 陈丽兵 《设计研究》 2022年3期

摘要:
为克服传统PLC实验教学存在的教学空间时间有限、设备台套数不足、维护成本高、学生参与度低等不足,本文利用西门子NX机电概念设计软件和西门子PLC仿真软件PLCSIM ADVANCED,以企业需求为目标,探索了《电气控制与PLC》课程的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理念,以期提高对学生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培养。本课题为虚拟现实型实验,采用半实物仿真理念,即控制对象为虚拟化,控制器为实际设备,目的在于熟悉自动化生产线、了解智能制造过程、验证PLC程序。

浅析计算机通讯技术在水泵控制改造中的应用 下载:303 浏览:3120

肖心凯 曲志明 逯志华 《计算机研究与应用》 2022年12期

摘要:
持续扩大城镇规模以及市民数量迅速增长的情况下,大大提高了城市污水量。目前,大部分的居民楼还采用独立式的排污控制方式,这种方式存在控制方法单一,故障率高,控制系统落后等问题。本文将设计一套集控式污水处理系统解决以上问题。

基于嵌入式PLC的换热站控制系统设计 下载:338 浏览:3963

陈鹏扬 《信息通信与技术》 2023年7期

摘要:
换热站由于其内部功能比较复杂,有很长的设备管沟、大量设备支架及设备基础,因而其厂房跨度都比较大,在这种情况下热力场站工程都会首选性价比高的门式刚架结构。PLC具体是通过模仿人类思维及行为方式形成的一门科学技术,又可以将其称作智能化技术与可编程逻辑控制器,这种技术实际应用时弥补了传统电气工程内接线繁琐复杂、可靠性差、功耗高、灵敏度差等诸多不足,运用微处理器明显增加了嵌入式PLC技术在生产实践中应用的灵活性,表现出较好的拓展性,运用可编程的储存器完整地存储了各项生产信息,依照逻辑运算与顺序控制执行用户下达的指令,基于数字化模拟输入和输出形式精准调控机械的生产过程。在电气自动化工程内应用PLC技术体现出较高的应用价值,确保电气设备运行质量与生产效益。基于此,本篇文章对基于嵌入式PLC的换热站控制系统设计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X射线小肠钡剂造影与CT小肠造影在克罗恩病临床诊断效果的比较研究 下载:368 浏览:3743

宫术娟 《诊断医学》 2022年1期

摘要:
目的 分析X射线小肠钡剂造影与CT小肠造影在克罗恩病(CD)临床诊断中的应用及其对诊断肠壁增厚及肠外并发症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选取医院收治的50例CD患者资料,所有患者分别采用X射线小肠钡剂造影及腹部CT小肠造影两种不同检查方式,对比两种检查方式对患者裂隙状溃疡、卵石征、多节段性病变、肠壁增厚、强化增加、蜂窝织炎、炎性包块、腹腔囊肿等病变征象的差异。结果 X射线钡剂小肠造影的裂隙状溃疡和卵石征诊断检出率分别为52.0%和48.0%;CT小肠造影诊断检出率均为0.00%;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检查方式对多节段性病变诊断的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T小肠造影检查对强化增加、蜂窝织炎、炎性包块和腹腔囊肿诊断的检出率高于X射线钡剂小肠造影;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X射线钡剂造影能较好的检出裂隙状溃疡与卵石征,但对肠壁增厚及肠外并发症无诊断能力。X射线钡剂造影与CT造影在CD临床诊断中各具优势,需结合两种检查方式的优势综合判定,最大程度改善患者治疗与预后。

PLC技术在矿山电气自动化控制中的应用分析 下载:215 浏览:2339

王楚 《矿山工程与技术》 2022年12期

摘要:
作为一项现代化和自动化技术的重要组成,PLC技术也在近年来技术手段发展下实现了迅猛发展。在当前研究中发现,PLC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其在矿山机电控制领域中也得到了极大发展,推动了我国铁矿事业的现代化建设。将这项技术与矿山机械设备相结合,不仅可实现各类设备的自动化控制,而且能够显著提升运行效率和稳定性,并在控制的同时对设备实施监控,从而获取设备当前的运行状态数据,判断设备是否存在故障。本文就针对此,以PLC技术应用现状与应用重要意义,提出PLC技术在矿山电气自动化控制中的应用流程、功能与具体应用方向,以供参考。

基于ArcGIS与智能终端设备在林业调查规划中应用 下载:236 浏览:3571

李永刚 《中国设备》 2021年2期

摘要:
在科技日益发展的当下,林业调查中逐步应用了先进的智能终端设备,并使用ArcGIS开展调查规划工作,解决了传统林业调查规划方法应用时存在的各种问题,使林业调查规划工作呈现出信息化与智能化的发展趋势。因此,本文从林业调查规划与ArcGIS的概念阐述入手,对林业调查规划中ArcGIS与智能终端设备的具体应用方式展开了探讨,进而对林业调查中ArcGIS及智能设备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希望本文的研究可为相关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

腹部X线平片与多层螺旋CT诊断肠梗阻的临床价值对比 下载:389 浏览:3460

梁雯丽 《诊断医学》 2021年12期

摘要: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和腹部X线平片对肠梗阻的诊断价值。方法:抽选我院在2016年11月-2019年11月间诊治的肠梗阻患者(100例)开展研究,所有肠梗阻患者均进行多层螺旋CT诊断和腹部X线平片诊断,对比两种诊断方法的结果和相关情况。结果:多层螺旋CT诊断的肠梗阻符合率、肠梗阻部位符合率、肠梗阻原因符合率、患者舒适度、图像清晰度都高于腹部X线平片诊断(P<0.05)。结论:同腹部X线平片诊断相比,多层螺旋CT对于肠梗阻诊断的符合率更高,且图像更清晰、患者更舒适。

智慧矿山电气自动化控制中的PLC技术应用分析 下载:235 浏览:2362

郭川 《矿山工程与技术》 2022年10期

摘要:
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科学通信技术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今天,计算机广泛应用于生活的各个领域,并且正引入各种技术来管理和促进生产服务的发展。PLC技术作为一种新型技术,近年来在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极大提升了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程度。文章主要分析PLC技术在矿山电气自动化过程中的具体运用,通过运用PLC技术能有效提高生产效率、保证生产安全性,还能有效降低现阶段矿山生产过程中存在的能耗高、可靠性低等问题,以此来推动矿山生产现代化发展。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