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要求下“针灸推拿学”一流专业建设的理论与实践 下载:82 浏览:518

孙忠人1 王东岩2 麻聪聪1 何雷1 范璟兰1 《中国教育探索》 2018年9期

摘要: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指明了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方向。"双一流"建设是国家对高等教育发展提出的新要求,一流专业是"双一流"建设的基本单元和实施载体。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专业自创办以来,与时俱进,不断完善专业体系建设,立足于培养高水平的针灸推拿学人才,致力于推进针灸推拿学一流专业建设。为促进中医药教育内涵式发展,现总结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在针灸推拿学一流专业建设的实践与研究过程中的探索与经验,为进一步拓展针灸推拿学一流专业建设以及国内外中医药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提供思路。

英文电影提高英语口语的研究 下载:72 浏览:317

乔红娟 《英语教学》 2018年2期

摘要:
随着国际化进程的不断推进,英语这门语言对于未来各类人才都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受各方面的条件限制,在中国的应试教育下,学英语容易学成"哑巴英语",口语能力欠缺。本文就英文电影提高英语口语的优势,对英文电影提高英语口语进行研究,并提出如何利用英文电影提高英语口语的相关建议。

地方高校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建设的问题与对策——以云南省26所高校为例 下载:46 浏览:388

周琬謦1 段利华2 罗雁龙3 陈蔚4 《中国教育探索》 2019年10期

摘要:
以云南省26所高校为例,采用自编问卷开展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地方高校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建设存在中心建制不完备、专兼职队伍力量薄弱、中心资源配备不足、工作内容因循守旧、项目与活动的覆盖面狭窄等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受教学文化影响、教育观念制约、学术能力不足、政策支持不力、互助合作低效等综合作用的结果。要以优化政策制度体系建设为保障,以完善中心组织机构建设为基础,以优化中心专业队伍建设为抓手,以夯实中心项目活动建设为载体,以加强中心互助合作交流促共赢,促进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优化建设。

“新国标”背景下我国高校英语类专业学生能力构成与培养体系建设 下载:96 浏览:505

熊辉 《中国教育探索》 2018年6期

摘要:
《英语类专业本科教学质量国家标准》("新国标")是对本科英语类专业的规范性、指导性文件。参照"新国标"对学生培养规格的要求,有必要进一步明晰我国英语类专业学生的能力构成框架,突出英语类专业学科属性,回归人文特质明显的英语类专业特色。在"新国标"的指导下,要着重从培养方案制订、课程体系建设、教师队伍发展等三个方面完善英语类专业学生培养体系建设,使英语类专业毕业生具有更强的拓展和竞争能力。

中小学教师培训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下载:103 浏览:515

刘丽颖 《中国教育探索》 2018年5期

摘要: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是破解教育主要矛盾、实现教育现代化和教育公平的关键。地方政府要强化责任,构建良性的教师培训体系,指导教师专业发展的方向和目标,培育教师专业发展的自觉性,唤醒教师对专业发展的感知和认同,激活其内驱力,形成教师专业发展的文化自觉。

中小学教师培训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下载:81 浏览:492

刘丽颖 《中国教育探索》 2018年5期

摘要: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是破解教育主要矛盾、实现教育现代化和教育公平的关键。地方政府要强化责任,构建良性的教师培训体系,指导教师专业发展的方向和目标,培育教师专业发展的自觉性,唤醒教师对专业发展的感知和认同,激活其内驱力,形成教师专业发展的文化自觉。

对学前教育专业本科人才培养目标的反思 下载:48 浏览:523

曾强 《中国教育探索》 2019年6期

摘要:
针对价值取向偏差、目标导航缺位、测评标准含糊问题,学前教育专业本科培养要以社会发展为导向、以个人发展为基本遵循,从社会对人才需求、高校对人才期盼、学生对自我发展的追求出发,奠定人才培养目标之基,以"三位一体"的人才目标观,依托良好的德性、广博的学识、精湛的专项特色技能的人才评价标准,夯实人才培养目标之本。

独立学院英语专业语音教学现状分析及改革对策 下载:74 浏览:199

刘婧颖 《英语教学》 2018年1期

摘要:
本文通过英语语音教学,结合问卷调查,分析了独立院校英语专业语音教学的困惑以及学生语音能力提升较慢的原因,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改革措施。

新时代下促进农业专业合作社发展能力的思考 下载:83 浏览:507

陈思 《农业研究进展》 2019年11期

摘要:
在新时代背景下,农民专业合作社面临着错综复杂的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体现出了鲜明的复杂性与长期性。必须切实增强农业专业合作社的发展能力,让广大农民群众真正受惠,促进农村农业经济发展。为此,要强化研究农业专业合作社发展中的问题和影响因素。农民专业合作社应该确定恰当的发展目标、寻求内外部合作,增强内部治理能力。国家和社会要打造良好的外部发展环境,加速培养适应农业合作社发展的高素质人才,稳步增强合作社带头人和社员的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更好地提升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能力。

苏南地区29个秋冬茬芹菜品种资源评价 下载:94 浏览:529

​沈迪1 陈龙正2 路晓华3 陶建平4 冯顾城3 刘洁霞1 冯凯1 尹莲1 丁旭1 贾丽丽1 徐志胜1 刘惠吉1 熊爱生1 《农业学报》 2020年3期

摘要:
为对芹菜品种资源进行评价,选取2018年秋季种植于南京市溧水区的29个芹菜品种,对其10个主要农艺性状进行差异性、相关性、主成分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芹菜10个主要农艺性状的变异系数为9.11%~39.74%,其中产量变异系数最大,为39.74%;各性状间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关联,产量与单株质量、株高、叶柄宽、叶柄厚存在极显著正相关;主成分分析显示,有3个成分因子的特征值累计贡献率达到85.586%,分别为株型与产量相关因子、叶片与叶柄数量相关因子和叶片与叶柄形态相关因子,这3个因子基本上覆盖了芹菜农艺性状的总体数据信息。聚类分析将29个芹菜品种在欧式距离为10处分成4组:Ⅰ组包含16个品种,该类芹菜植株较矮小,单株质量中等,叶片叶柄颜色有较大差异,叶柄多为实心;Ⅱ组有2个品种,该类芹菜株型高大粗壮,单株质量大,实心,纤维少,产量高;Ⅲ组有6个品种,该类芹菜植株低矮粗壮,单株质量较大,叶片较圆,产量较低;Ⅳ组包含5个品种,该类芹菜植株矮小,叶片数多,产量低。该结果可为苏南地区芹菜生产,以及芹菜种质资源的收集与鉴定提供参考。

农民专业合作社融资的政府支持研究——基于湖南岳阳的调查分析 下载:87 浏览:478

廖丹 彭嘉裕 《农业研究进展》 2019年9期

摘要:
政府与市场关系理论、公共政策理论是政府支持农合社融资的理论基础。当前政府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融资,要依据农合社的具体情况因地制宜制定针对性的政策,同时做好政策信息的传导工作,还要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农民专业合作社融资立法和相应融资保障制度。

高等职业院校机电专业学生学习状态的调查 下载:30 浏览:316

郭新城1 谷京凤2 曲卫东1 刘艳涛1 张吉海1 康绍森1 《中国教育学报》 2020年10期

摘要:
学生的学习状态是体现教学管理成效的一个重要方面。以沧州职业技术学院机电专业三个年级的学生为研究对象,从专业学习兴趣、自我规划能力以及生活状态评价三个方面开展调查研究。结果表明:专业学习兴趣、自我规划能力和生活状态因子两两之间存在极显著正相关关系。三个不同年级机电专业学生学习状态之间差异极显著,对学校而言需更加重视大二学生的管理工作。基于此,高职院校可以针对不同年级学生采取差异化管理措施,这既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学业成绩,也有助于进一步提高学生管理工作效率。

人工智能时代农民工的职业专业化教育 下载:46 浏览:451

张新华 骆昌日 《中国教育学报》 2019年11期

摘要:
在人工智能时代,智能设备将会对农民工的就业产生巨大冲击。如果农民工不能适应人工智能大环境下职业对从业人员的专业化要求,他们将面临被"智能"设备替代的窘境。如何让农民工符合人工智能时代企业对从业人员的专业化需求,是当前对农民工进行职业教育所要解决的迫切问题。本文结合数据分析对人工智能时代农民工职业专业化教育培训需求及对策进行探讨以期对未来农民工的就业有所帮助。

不同药剂浸种对马铃薯晚疫病防治效果和产量的影响 下载:85 浏览:408

周长艳1 王珊珊2,3 张向前4 路战远4 张德健5 程玉臣4 方静5 史功赋5 《农业学报》 2019年1期

摘要:
为明确不同化学药剂种类及用量在马铃薯种薯浸种条件下对马铃薯块茎晚疫病防治效果和商品薯产量的影响,试验以大西洋为供试品种,选用安克、克露和甲霜灵锰锌3种药剂的350倍、500倍2个浓度药液分别浸种,综合分析不同药剂种类及用量处理对马铃薯块茎晚疫病的防治效果、中薯和大薯的产量、马铃薯总产量以及贮存发病率影响的差异性。结果表明:50%安克可湿性粉剂350倍药液浸种处理的晚疫病防治效果最好,其发病率最低,为5.49%,比对照降低了20.32百分点,块茎产量最高,为29.57 t/hm2,贮藏期间烂薯率最低,为3.64%,比对照减少了13.97百分点。综合分析得出:马铃薯生产过程中以50%安克可湿性粉剂稀释350倍浓度处理较为适用。

高职专业文化:符合“中国制造”要求的职业技能与职业精神融合范式 下载:50 浏览:375

钱海军 《中国教育学报》 2020年8期

摘要:
通过问卷数据,分析了专业文化对符合"中国制造"要求的"高素质、复合型、工匠型"人才培养的重要性,探讨了职业技能的构成与职业精神的内涵。结合高职专业文化的特征与内涵,提出以专业文化为导向、核心和载体,构建职业技能与职业精神融合的理念范式、框架范式和实践范式。

西部薄弱地区教师专业发展的实然困境与路径突围——基于西南G市B区的深度调研 下载:52 浏览:27

周治燕1 蒋立兵1 解攀科2 《中国教育学报》 2020年7期

摘要:
全面提升薄弱地区的教师专业发展水平是实现我国基础教育均衡发展亟待攻克的关卡,如何破解西部地区教师专业发展的困境成为教师教育领域关注的重要问题。本文通过对西南G市B区的深度调研,从教师专业发展的整体情况、课程能力、教学能力、教研能力、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等维度,分析了该地区教师专业发展的现状和问题。教师自我报告结果显示,该区教师的课程能力、教学能力的整体水平相对较好,教研能力与信息化应用能力水平一般;但是课堂观察显示,教师的课程理解限于知识层面、教学时空依然由教师把控、教学过程忽视高阶思维、合作探究往往有形无质;质性分析发现,西部薄弱地区教师专业发展的突出问题有:教师发展内生动力枯竭、教师教学变革意愿薄弱、教师发展缺乏专业引领、教师培养亟需整体设计。基于该区教师专业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破解西部薄弱地区教师专业发展困境的突围路径:整体规划助推区域教师齐发展,搭建平台促进优质资源常辐射,专业引领提升校长核心领导力,培养名师孕育教师发展领头羊,打造名校铸造示范学校排头兵。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发热门诊护理管理专家共识 下载:21 浏览:442

汪晖 王颖 吴欣娟 郑一宁 2020年10期

摘要:
规范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期间发热门诊护理管理工作。方法查阅国内外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和发热门诊管理相关国家政策、学术指南、专家共识、期刊文献,并结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发热门诊管理实践经验,整理形成草案,经过5轮线上会议及专家咨询,修改形成终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发热门诊护理管理专家共识》(以下简称《共识》)。结果《共识》包括管理基本要求、环境与布局、护理人员配备与管理、预检分诊、患者管理、物资管理6个方面。结论《共识》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和实用性,可为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发热门诊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期间的护理管理工作提供指导。

基于创生取向的教师教育课程实施研究 下载:58 浏览:448

常海洋 张芳兵 《中国教育学报》 2019年6期

摘要:
创生取向下课程实施的过程即在具体教育情境中创造创生新的教育经验的过程,创生取向下的教师教育课程实施注重实践性知识的获得,强调师生之间的主体性交往,重视学习主体的反思性思维。当下教师教育课程面临课程内容封闭且理论性强,教学主体与学习主体相分离,实践课程流于形式等问题。对此,需要践行课程实施的创生理念,形成开放的、生成的实践性课程,把握课堂情境中的实践性知识;认识到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主体性关系,建立走向理解与对话的主体性教育;注意行动与反思的有效联结,促进学习者自身知识体系的建构。

面向区域产业的应用技术型大学转型发展研究 下载:45 浏览:468

杜永红 《中国教育学报》 2019年6期

摘要:
服务区域经济发展是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的宗旨,对接区域产业是应用技术型大学转型发展有效的内在动力。因此,要做好应用技术型大学与区域产业对接的发展规划,以区域产业特点为根基,实施专业结构调整;依托优势产业,建设"产业—专业"对接的专业集群;以加强内涵建设为核心,着力分批分级打造一流专业。以"专业—产业"对接为导向,深化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以契合区域产业发展为目标,重构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构建校企合作长效运行机制,实现人才培养与行业企业需求的有效对接;构建与区域产业契合度评测指标,实现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的可持续发展。

中国院校研究专业人员的培养目标及其实现路径 下载:48 浏览:573

雷洪德 黄敏 《教育研究与发展论坛》 2020年11期

摘要:
目前,中国院校研究人员初具规模,但流动性较大,专业化程度不高。走向成熟的中国院校研究迫切需要专业人员,在人才培养上需要树立三个层次的目标。为实现这些目标,需要健全中国院校研究人才培养体系,努力做到以课程与教材建设为突破口,推进正规教育的专业化;以关键人员培训为突破口,提高在职培训的有效性;以研究习惯培养为突破口,提高工作实践的研究性。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