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外周血Treg和Th17水平及意义 下载:62 浏览:365

林昌海 黄露迷 冀晓辉 王春梅 王东林 李代蓉 《肿瘤研究》 2018年2期

摘要: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外周血中Treg和Th17细胞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收集40例NSCLC患者和20名健康对照的外周血样本,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中Treg和Th17细胞占CD4+T细胞的比例,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法检测TGF-β和IL-17水平。[结果]肺癌患者外周血中Treg细胞和Th17细胞比例均显著性高于健康对照组(分别为6.65%±3.70%vs 4.06%±1.23%和1.20%±1.19%vs 0.44%±0.13%,P<0.05)。外周血Treg和Th17细胞表达与NSCLC患者分期等无相关性(P>0.05)。肺癌患者外周血TGF-β和IL-17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分别为25.05±3.19 vs 15.96±3.65和4.36±2.79 vs 2.01±1.83,P<0.05)。[结论]NSCLC患者外周血中Treg和Th17细胞以及相关细胞因子均高表达,Treg细胞以及Th17细胞参与了肺癌的发生和发展。

丁樱教授从血论治儿童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经验 下载:41 浏览:419

秦亚丹1 代彦林1 邢楠楠1 张霞2 丁樱 《中国儿科杂志》 2020年12期

摘要:
丁樱教授基于伏邪理论,从血论治儿童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采用清血中伏毒、祛瘀活血、凉血宁血、补血养血之法进行治疗,疗效满意。附典型案例1则,以资验证。

Annexin V-FITC/DAPI细胞凋亡检测法 下载:81 浏览:511

刘钰妮1 王世恩1 汪湘1 任雪1 夏燕2 孙鹏3 曹春雨1 《生物技术研究》 2020年10期

摘要:
建立新的荧光染料DAPI与FITC标记Annexin V联合的细胞凋亡流式细胞术检测方法,以用于具有橙红色荧光的药物处理细胞的流式细胞术凋亡检测。[方法]以倒置荧光显微镜成像和流式细胞仪分别检测不同浓度DAPI对活和死细胞的标记作用。以荧光酶标仪检测不同浓度DAPI处理细胞的荧光信号,并进行相关性分析。以流式细胞术比较Annexin V-FITC/DAPI双染法与Annexin V-FITC/PI双染法对无色和含红/橙色荧光药物导致的细胞凋亡。[结果]DAPI标记可用于区分死细胞和活细胞,DAPI标记死细胞的荧光信号和DAPI的浓度呈线性正相关。Annexin V-FITC/DAPI双染法与Annexin V-FITC/PI双染法相比,二者对不含红橙色荧光药物诱导的多种肿瘤细胞的凋亡检测结果无显著差异。与Annexin V-FITC/PI双染法相比,Annexin V-FITC/DAPI双染法可有效避免药物自身荧光与PI通道重合导致的流式检测干扰。[结论]成功建立了新的Annexin V-FITC/DAPI双染法用于细胞凋亡的流式细胞术检测,该方法能够避免具有红、橙色荧光基团的药物对的干扰检测凋亡。

基于便携拉曼光谱仪和双层纸芯片的头发皮质醇超高灵敏检测 下载:59 浏览:413

高志刚1 郑婷婷1 邓九1 李晓瑞1 曲玥阳1 陆瑶2 刘婷娇3 罗勇1 赵伟杰1 林炳承1 《应用化学学报》 2019年11期

摘要:
人头发中的皮质醇是反映现代人长期精神压力累积的主要临床标记物.建立了一种人发皮质醇的超高灵敏检测方法.方法基于表面增强拉曼光谱、免疫分析和双层纸芯片.纸芯片的第一层用于滤除人发提取液中的头发残渣(样品前处理),第二层用于实施竞争性免疫反应和拉曼检测.固定在纸表面的皮质醇抗原和游离的头发皮质醇竞争结合能产生拉曼信号的皮质醇单克隆抗体,通过检测结合在纸表面的皮质醇抗原-抗体复合物的拉曼信号进行游离头发皮质醇的定量.在便携式拉曼光谱仪上,皮质醇抗体的拉曼信号经过优化,方法的检测限可以达到1 pg/mL,平行测定相对标准偏差为8.38%(n=6).进行了两例实际样品检测,液质检测结果分别为0.771和0.153 ng/mL,本方法检测结果分别为0.63和0.247 ng/mL,两种方案的结果在一个数量级,证明了方法的实用性.利用此方法,一块芯片可以同时测定48个样品,专属性和准确性很好,特别适合于人群精神压力的普查.

清热凉血方联合西药治疗儿童过敏性紫癜风热伤络型42例临床观察 下载:13 浏览:139

唐中为1 欧绪森2 《中国儿科杂志》 2019年11期

摘要:
目的观察清热凉血方联合西药治疗儿童过敏性紫癜风热伤络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7年2月收治的过敏性紫癜风热伤络型患儿8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联合中药清热凉血方治疗。治疗1月并随访2周后,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免疫球蛋白水平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1.4%,治疗组为95.2%,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治疗前IgA、IgG、IgM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2组治疗后IgM水平无明显变化,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gA、IgG水平下降显著,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下降更明显(P<0.05)。2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清热凉血方联合西药治疗儿童过敏性紫癜风热伤络型临床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患儿的免疫功能,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清热凉血方联合西药治疗儿童过敏性紫癜风热伤络型42例临床观察 下载:24 浏览:250

唐中为1 欧绪森2 《中国儿科杂志》 2019年10期

摘要:
目的观察清热凉血方联合西药治疗儿童过敏性紫癜风热伤络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7年2月收治的过敏性紫癜风热伤络型患儿8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联合中药清热凉血方治疗。治疗1月并随访2周后,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免疫球蛋白水平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1.4%,治疗组为95.2%,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治疗前IgA、IgG、IgM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2组治疗后IgM水平无明显变化,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gA、IgG水平下降显著,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下降更明显(P<0.05)。2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清热凉血方联合西药治疗儿童过敏性紫癜风热伤络型临床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患儿的免疫功能,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玉屏风散对过敏性紫癜患儿激素应用时间及免疫功能调节的影响 下载:25 浏览:267

马晓慧1 罗晓明2 陈小红1 《中国儿科杂志》 2019年5期

摘要:
目的探讨玉屏风散对过敏性紫癜(HSP)患儿激素应用时间及免疫功能调节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2月至2017年12月在海宁市中心医院治疗的HSP患儿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对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给予玉屏风散治疗。2组均治疗4周后,观察和记录临床疗效、临床症状缓解时间、免疫功能、激素应用减少时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3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在紫癜、胃肠道症状、关节肿痛、皮疹缓解时间及激素应用减少时间方面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IgA、IgE、IgG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与同组治疗前比较,治疗后2组IgA、IgE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降幅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 2组治疗前后IgG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组和对照组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分别为13.33%,9.99%,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玉屏风散辅助治疗HSP患儿,不仅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免疫功能,而且还可减少激素应用时间和提高疗效,安全性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人肺炎链球菌快速检测胶体金试纸的研制 下载:86 浏览:479

李杰1 程雨洁1 宋慧茹1 任萌1 王毅1,2,3 杨波1,2,3 胡征1,2,3 《生物技术研究》 2020年1期

摘要:
研制一种快速检测人肺炎链球菌(S. pneumoniae)的免疫胶体金层析试纸。[方法]对肺炎链球菌表面蛋白A(pneumococcal surface protein A,PspA)基因序列(Gen Bank:U89711)作生物信息学分析,选取抗原表位强、种内同源性高的片段克隆表达纯化重组蛋白rPspA,并免疫BALB/c小鼠制备单克隆抗体;以双抗夹心法制备胶体金免疫层析试纸,并对其特异性、灵敏度以及稳定性进行验证分析。[结果]制备的胶体金试纸对rPspA最低检测限达到0. 1pg/m L,可在15min内完成对肺炎链球菌的检测,与其他10种重要呼吸道病原菌无交叉反应;试纸条在25℃条件下保存6个月仍具有良好的重复性和稳定性。[结论]PspA蛋白具有高度的表面暴露性和较强的抗原性,可作为Sp的检测标志物,以其抗体为基础制备的胶体金免疫层析试纸,适用于Sp菌感染的临床快速检测。

两种不同免疫检测技术在乙肝病毒血清检验中的价值分析 下载:80 浏览:431

林伟琦 《诊断医学》 2020年3期

摘要:
目的比较酶联免疫吸附法与胶体金法在乙肝病毒血清检验中的作用及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2月~2019年5月我院肝病门诊收治的100例疑似乙肝患者为研究对象,经病理检查共确诊50例乙肝,同时所有患者均进行酶联免疫吸附法与胶体金法检测分析,并对两种不同方法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酶联免疫吸附法的阳性检测率高于胶体金法,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乙肝表面抗原的灵敏度、特异度明显高于胶体金法(P<0.05)。结论酶联免疫吸附法相较于胶体金法对乙肝病毒血清表面抗原的检测具有更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对乙肝的检出率和准确率更高,具有明显的临床应用优势,值得推广及应用。

玉屏风颗粒联合氯雷他定治疗小儿过敏性鼻炎36例临床观察 下载:36 浏览:379

吴婷婷1,2 颜伟朝2 杨明华3 《中国儿科杂志》 2019年2期

摘要:
目的观察玉屏风颗粒联合氯雷他定治疗小儿过敏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诊治的过敏性鼻炎患儿7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6例。对照组口服氯雷他定,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口服玉屏风颗粒,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细胞免疫水平、不良反应和复发率。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2.2%,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4周后的IgE和辅助性T细胞(Th1/Th2)水平均较同组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且治疗2,4周后治疗组的IgE和Th1/Th2水平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和复发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玉屏风颗粒联合氯雷他定治疗小儿过敏性鼻炎疗效确切,可提高患儿的免疫力,降低复发率,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玉屏风散加味辅助治疗小儿过敏性鼻炎的临床疗效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下载:25 浏览:262

王可超 《中国儿科杂志》 2019年1期

摘要:
目的观察玉屏风散加味辅助治疗小儿过敏性鼻炎(AR)的临床疗效及对患儿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9月至2017年9月耳鼻喉科门诊收治的240例AR患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120例。对照组给予西替利嗪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给予玉屏风散加味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14 d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比较2组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评分、不良反应及对血清白细胞介素-4(IL-4)和白细胞介素-12(IL-12)的影响。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为75.8%,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2组治疗后临床症状评分均显著降低,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治疗组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 2组治疗后IL-4水平降低明显,IL-12水平升高显著,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降低或升高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5.0%,对照组为5.8%,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玉屏风散加味辅助治疗能够促进AR患儿免疫功能由Th2型免疫反应向Th1型转化,降低IL-4水平,升高IL-12水平,纠正患儿Th1/Th2免疫失衡,改善患儿免疫状态,提高治疗效果。

玉屏风颗粒联合氯雷他定治疗小儿过敏性鼻炎36例临床观察 下载:25 浏览:264

吴婷婷1,2 颜伟朝2 杨明华3 《中国儿科杂志》 2018年12期

摘要:
目的观察玉屏风颗粒联合氯雷他定治疗小儿过敏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诊治的过敏性鼻炎患儿7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6例。对照组口服氯雷他定,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口服玉屏风颗粒,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细胞免疫水平、不良反应和复发率。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2.2%,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4周后的IgE和辅助性T细胞(Th1/Th2)水平均较同组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且治疗2,4周后治疗组的IgE和Th1/Th2水平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和复发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玉屏风颗粒联合氯雷他定治疗小儿过敏性鼻炎疗效确切,可提高患儿的免疫力,降低复发率,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玉屏风散加味辅助治疗小儿过敏性鼻炎的临床疗效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下载:24 浏览:252

王可超 《中国儿科杂志》 2018年12期

摘要:
目的观察玉屏风散加味辅助治疗小儿过敏性鼻炎(AR)的临床疗效及对患儿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9月至2017年9月耳鼻喉科门诊收治的240例AR患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120例。对照组给予西替利嗪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给予玉屏风散加味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14 d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比较2组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评分、不良反应及对血清白细胞介素-4(IL-4)和白细胞介素-12(IL-12)的影响。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为75.8%,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2组治疗后临床症状评分均显著降低,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治疗组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 2组治疗后IL-4水平降低明显,IL-12水平升高显著,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降低或升高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5.0%,对照组为5.8%,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玉屏风散加味辅助治疗能够促进AR患儿免疫功能由Th2型免疫反应向Th1型转化,降低IL-4水平,升高IL-12水平,纠正患儿Th1/Th2免疫失衡,改善患儿免疫状态,提高治疗效果。 还原

对细胞膜质蛋白共定位染色方法的改良 下载:62 浏览:474

狄安洁1 吴庆瑜1 谭剀2 徐双悦1 兰天舒3 王逸难1 庄国洪1 闫国良1 《生物技术研究》 2019年11期

摘要:
将流式细胞术染色方法进行改良用于T细胞膜质蛋白共定位的共聚焦显微镜检测,在共定位表达于细胞膜上的CD4和细胞质内表达的TIPE2蛋白较常规镜检免疫荧光染色法可提高实验效率。[方法]取小鼠脾脏T细胞,用流式细胞术的染色方法代替实验室常规免疫染色法,对细胞膜上的CD4与细胞质内的TIPE2蛋白进行染色,制片并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结果]小鼠脾脏CD4+T细胞上出现了TIPE2蛋白的共表达,符合实验预期,同时实验效率从原有10%提高到90%。[结论]采用该染色方法后突破了常规免疫荧光染色必须要在载玻片上进行的局限,简化了操作,保证了实验的有效性,提高实验效率。

不同参数对蛋白免疫印迹法结果的影响 下载:63 浏览:471

卢进1 周东东1 杨永清1 尹磊淼2,3 《生物技术研究》 2019年11期

摘要:
探讨曝光时间、洗脱时间等参数对蛋白免疫印迹法结果的影响。[方法]通过测量灰度值,比较不同曝光时间(6 s和21 s)、洗脱时间(30 min和8 h)以及图像处理软件(Image J和Imagequant TL)对蛋白免疫印迹法结果的影响。[结果]上样量比值为2∶1的蛋白曝光6 s的灰度值读数分别为14766±724和7171±577(n=3),均数比值为2. 1∶1。延长曝光至21 s后相同样品灰度值分别为14932±1198和11994±616(n=3),均数比值减小为1. 2∶1;洗脱30 min和8 h后的曝光结果相比,上样量为1. 64μg蛋白灰度值分别为23713±1895和22892±571(n=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Image J和Imagequant TL两种软件对倍比梯度上样的蛋白样品读值,比值分别为1∶0. 56∶0. 41∶0. 22和1∶0. 59∶0. 40∶0. 15;对两组读值进行直线回归分析,可得斜率分别为0. 13和0. 14,提示两组读值趋势一致。[结论]曝光时间对蛋白免疫印迹法结果有明显影响,高丰度蛋白需要低曝光时间,才能保持确切的倍比关系;洗脱时间超过30 min对蛋白免疫印迹法灰度值结果没有直接影响;不同图像处理软件对灰度值结果分析趋势一致。

先天性肾积水与肾间质纤维化研究进展 下载:14 浏览:149

王秀丽 吴玉斌 《中国儿科杂志》 2018年4期

摘要:
先天性肾脏和尿路畸形(CAKUT)是引起儿童慢性肾脏病(CKD)的主要病因,先天性肾积水是CAKUT常见类型,通常在胎儿期通过超声检查被发现。严重的先天性肾积水会导致肾实质损伤及最终发生终末期肾病(ESRD)的不良后果。先天性肾积水的成因复杂,涉及多种基因的异常表达。人体组织标本及动物模型研究显示,氧化应激、慢性炎症及凋亡等机制导致肾小管萎缩及肾纤维化。通过蛋白质组学等先进的生物学技术,新的生物学标志物不断涌现,为早期诊断监测此类患儿的病情提供了有力手段。

人Smurf1基因真核表达质粒的构建和表达 下载:64 浏览:475

李莎莎1 贺虹2 崔冠一1 欧丽娜1 邓博1 王梅林1 《生物技术研究》 2019年10期

摘要:
构建人Smurf1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并检测其表达和细胞亚定位。[方法]PCR法从人胚肾细胞HEK-293T中扩增Smurf1基因的ORF序列,将其插入到带Flag标签的p CMV5真核表达载体,插入位点为限制性内切酶SalⅠ和XbaⅠ之间。酶切并测序鉴定该质粒的正确性。将成功构建的质粒Flag-Smurf1转染HEK-293T细胞和Hela细胞,Western Blotting检测Smurf1蛋白的表达情况;转染Mv. 1. Lu细胞,免疫荧光检测Smurf1蛋白在细胞中的亚定位。[结果]成功扩增出Smurf1基因的ORF序列;连入p CMV5中获得了质粒Flag-Smurf1;酶切鉴定得到2. 2 kb大小的片段,测序结果显示连入的是Smurf1基因的c DNA序列正确。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该质粒可在HEK-293T细胞和Hela细胞中表达,表达大小约为80 k Da,符合预期。免疫荧光实验结果显示过表达的Smurf1主要定位在细胞膜上。[结论]成功构建了带Flag标签的人Smurf1基因的真核表达质粒,该质粒可在细胞中顺利表达。

儿童周期热-阿弗他口炎-咽炎-淋巴结炎 下载:24 浏览:257

张志勇 赵晓东 《中国儿科杂志》 2018年3期

摘要:
周期热-阿弗他口炎-咽炎-淋巴结炎(pediatric fever,aphthous stomatitis,pharyngitis and adenitis,PFAPA)是儿童期最常见的周期性发热性疾病。典型病例往往5岁前起病,具有周期性发热、阿弗他口炎、咽炎和淋巴结炎等临床表现。目前PFAPA发病机制尚不清楚,天然免疫反应和T细胞活化异常可能是主要病因。地中海热基因突变可改变PFAPA病情。诊断标准除了传统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外,需要重视生物学指标,如C反应蛋白、维生素D、CD64、CXC趋化因子配体10(CXCL10)及其他非特异的炎症因子。由于PFAPA具有自限性,目前尚无公认的确切治疗方案。PFAPA治疗包括单剂糖皮质激素、扁桃体切除术及白细胞介素(IL)-1抑制剂等,治疗选择需要个体化。未来需要通过更大样本研究,探索PFAPA遗传学背景及特异的生物学标志,规范PFAPA诊治过程,提高患儿生活质量。

甲羟戊酸激酶缺乏症 下载:14 浏览:158

杨军 翁若航 《中国儿科杂志》 2018年2期

摘要:
甲羟戊酸激酶缺乏症(MKD)是一种罕见的自身炎症性疾病,属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根据甲羟戊酸激酶(MVK)活性和临床表现不同,MKD又分高Ig D伴周期性发热综合征(HIDS)和甲羟戊酸尿症(MA)两种亚型。文章系统阐述MKD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标准、治疗原则及预后,以提高临床医生对疾病的认识。

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周期性发热综合征 下载:24 浏览:256

孙金峤 王晓川 《中国儿科杂志》 2018年2期

摘要:
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周期性发热综合征(tumor necrosis factor receptor-associated periodic syndrome,TRAPS)属于自身炎症性疾病,由TNFRSF1A基因突变所致,其临床表现多样,有发热、肌痛、关节痛、皮疹等,个体差异较大,为进一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文章就其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