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乌灵胶囊联合经颅磁刺激治疗帕金森病伴发抑郁的临床效果研究 下载:64 浏览:427

杨东琴 林昆明 《医学研究前沿》 2020年12期

摘要:
目的:探讨乌灵胶囊联合重复低频经颅磁刺激(r-TMS)治疗帕金森病伴发抑郁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笔者所在医院2016年11月-2019年11月100例帕金森病伴抑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均给予乌灵胶囊治疗,观察组在乌灵胶囊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重复低频经颅磁刺激治疗,然后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价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治疗1个月、2个月后HAMD均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1个月末及2个月末,观察组HAMD均低于同期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TMS是治疗帕金森病伴抑郁的又一个有效手段,为进一步改善帕金森病患者抑郁症状提供了新的治疗思路。

清胃散加减治疗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的效果研究 下载:71 浏览:436

邱跃洪 廖彩凤 《医学研究前沿》 2020年7期

摘要:
目的:探讨清胃散加减治疗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2018年11月-2019年11月收治50例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5例。对照组给予地氯雷他定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清胃散加减治疗。比较两组生活质量评分、症状积分、治疗效果、症状改善时间及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治疗后SF-36量表评分高于对照组,症状积分均低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症状改善时间短于对照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患者采用清胃散加减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面部症状,加速症状的缓解,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水平,降低复发率。

多样性护理改善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血糖水平和心功能状态的临床效果研究 下载:81 浏览:433

王佑 《医学研究前沿》 2020年1期

摘要:
目的:探讨多样性护理改善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血糖水平和心功能状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于2019年3月-2020年3月临床收治的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98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研究组(给予多样性护理干预)和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每组49例。对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血糖指标和心功能状态指标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护理后,研究组患者的血糖指标均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研究组患者的心率低于对照组,左室射血分数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总满意度为93.8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1.4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样性护理能够改善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血糖水平,提升患者心功能状态,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效果,具有推广意义。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持续性康复指导的效果研究 下载:44 浏览:330

黄芳菲 李婧 孙义波 何继红 谭艳 谢兴 《现代康复医学》 2020年3期

摘要:
目的:探讨对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在术后至出院前进行持续性康复指导的康复效果。方法:来自100例本院心血管内科的50~65岁中老年AMI患者,均进行了PCI术,并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均给予常规护理、基础内科治疗和健康教育,试验组再增加持续性心肺运动训练及心理康复指导,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疾病不确定感量表(MUIS)、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医学应对方式量表(MCMQ)于术后及出院前对患者进行调查。结果:出院前检测发现,试验组在HAMA、HAMD、MUIS、SSRS、MCMQ中的表现均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持续的康复指导能增加PCI术后患者对疾病的认识、减少疾病不确定感、改善其焦虑抑郁情绪、增加社会支持度。

全方位护理对鼻咽癌患者放疗致口腔黏膜反应的效果研究 下载:90 浏览:478

陈勤莲 《医学研究前沿》 2018年3期

摘要:
目的:分析研讨全方位护理对鼻咽癌患者放疗致口腔黏膜反应的效果。方法:随机从笔者所在医院2016年2月-2017年10月收治的鼻咽癌患者中抽取280例纳入到讨论中,回顾分析其病历资料,依按照其护理方式分两组,对照组140例接受常规护理,研究组140例接受全方位护理,观察两组患者口腔黏膜反应和生活质量,并比较。结果:研究组口腔黏膜炎0级、Ⅰ级发生率(52.86%、32.86%)均高于对照组(7.86%、17.86%),Ⅱ级、Ⅲ级、Ⅳ级发生率(10.00%、4.29%、0)均低于对照组(47.86%、17.86%、8.5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溃疡发生时间为放疗后(5.8±0.5)周,晚于对照组的(2.1±0.5)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患者QLQ-C90评分,包含社会功能、情感功能、认知功能、角色功能、躯体功能、总体健康等方面,护理前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研究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全方位护理模式应用于鼻咽癌患者中,有利于缓解放疗所致口腔黏膜反应,延缓口腔黏膜炎发生时间,改善生活质量。

手术室护理工作中应用舒适护理的临床效果研究 下载:67 浏览:449

黄丽兰 《现代康复医学》 2018年9期

摘要:
目的:探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应用舒适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6年3月2017年3月于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试验组则采用舒适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SAS、SDS评分的变化,并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后,试验组SAS、SDS评分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满意度为96.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8.00%(P<0.05)。结论:手术室护理工作中舒适护理的应用效果较好,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老年脑出血患者实施整体护理干预康复期的效果研究 下载:166 浏览:2004

刘婧 《现代康复医学》 2023年9期

摘要:
目的:老年脑出血患者实施整体护理干预康复期的效果研究。方法:以我院在2022年3月到2023年2月收诊的64例老年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按照收诊时间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整体护理干预措施实施价值分析。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应激性溃疡、肺部感染、其他、总发生率3.13(1/32)、3.13(1/32)、0.00(0/32)、6.25(2/32)和6.25(2/32)、3.13(1/32)、6.25(2/32)、15.63(5/32),有差异,(P<0.05)。护理前、护理后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生活质量对比,护理后有差异,(P<0.05)。结论:老年脑出血患者康复期实施整体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有效的降低患者发生并发症的概率,患者的生活质量也明显提高,这种护理措施有推广价值。

抗精神病药物联合心理治疗在精神疾病康复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下载:117 浏览:1504

钱新民 《现代康复医学》 2023年5期

摘要:
本研究旨在探讨抗精神病药物联合心理治疗在精神疾病康复中的应用效果。通过采用混合研究设计,我们招募了300名精神疾病患者,并将其随机分为两组,一组接受抗精神病药物联合心理治疗,另一组接受抗精神病药物治疗。我们收集了量化和定性数据,并进行了综合分析。研究结果显示,联合治疗组在症状改善、生活质量提高、认知功能改善和心理健康方面表现出显著优势。这些发现支持了联合治疗作为精神疾病治疗的有效选择。然而,研究也存在一些局限性,需要进一步研究。抗精神病药物联合心理治疗为精神疾病患者提供了更全面、个性化的康复途径,有望改善他们的生活质量和心理健康。这一治疗方法的研究将有助于精神卫生领域的治疗实践和未来研究。

手外伤康复中作业治疗的应用效果研究 下载:118 浏览:1494

王璟涛 《现代康复医学》 2023年1期

摘要:
目的: 研究作业治疗在手外伤康复中的具体应用效果。方法:采用我院2021年7月-2022年7月我院收治的77例手外伤患者,其中40例实行常规治疗的患者为对照组,另外37例加以作业治疗的患者为观察组,对治疗后患者手指灵活度及不良情绪评分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手指灵活度评分高于对照组,不良情绪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作业治疗在手外伤康复中应用效果良好,改善患者不良情绪,提高手指灵活度,利于手部外伤康复。

循证护理干预模式在在慢性肾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下载:63 浏览:654

汤梦雨 陈冬萍 赵丹 《中国护理学报》 2025年4期

摘要:
目的:探索在慢性肾炎患者中实施循证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本研究选取50例慢性肾炎病人,按抽签法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各25名。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循证护理。然后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护理满意度、SAS评分、住院天数和生存质量进行评价。结果:(1)观察组的临床缓解率为68.00%,比观察组的缓解率为96.00%,有显著性差异(P<0.05);(2)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护理满意度明显提高,观察组 SAS得分明显降低,住院天数也明显缩短,有显著性(P<0.05);(3)观察组的生存质量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结果表明,循证护理对慢性肾病患者具有较好的疗效,可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值得推广和使用。

手术室细节护理在确保手术室护理安全中的效果研究 下载:61 浏览:665

赛伟 王玉芹 《中国护理学报》 2025年4期

摘要:
目的:探讨手术室细节护理在提高手术室护理安全性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180例外科手术病人,根据手术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140人,观察组40人,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术后进行细节护理,然后再对两组病人的手术效果及满意程度进行对比。结论:观察组的治疗时间、护理员形象和职业素质评估、手术中护理管理综合得分、护理满意度与满意程度超过对照组,差异性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在手术室进行细致的护理是保证手术安全性和病人满意度的重要保证

介入护理在脑血管介入治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下载:67 浏览:645

古悦明子 陆小霞 赵鲜蓝 覃玉铁 《中国护理学报》 2025年2期

摘要:
目的:研究脑血管介入治疗中介入护理配合的临床效果。方法:将符合研究要求行脑血管介入治疗患者76例随机划分组别后(对照组/研究组,38/38),于2021.07~2023.05期间行对比性护理研究,介入治疗期间,对照组行常规护理配合,研究组行介入护理配合。组间比较: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介入治疗并发症发生率;自我管理能力评分。结果:经介入护理实施后,研究组出院当日情绪管理、饮食管理、康复锻炼、治疗管、病情监测能力评分升高,且NIHSS评分及护理期间治疗相关并发症发生率(5.26%)降低,差异显著,P<0.05。结论:介入护理在脑血管介入治疗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配合,可在积极维护患者神经功能健全同时,有效控制治疗临床并发症风险,优化患者术后自护行为能力水平,效果确切。

心理健康护理在妊娠高血压护理中的运用效果研究 下载:63 浏览:657

魏玫 《中国护理学报》 2025年2期

摘要:
目的:探析为妊娠高血压患者科学实施心理健康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自本院相继收治的妊娠高血压患者中抽选76例,时间2022年9月至2023年12月止,运用双色球法将样本分为实验组、对比组,各含38例。对比组会规范实行常规护理,实验组则会在此基础上科学实行心理健康护理。分析其效果。结果:在干预实施后,实验组患者的舒张压、收缩压数据较之对比组均显著偏优(P<0.05),同时实验组患者的SDS、SAS分数比之对比组也显著偏少(P<0.05)。结论:临床为妊娠高血压患者妥善开展心理健康护理既能够使得其血压水平获得良好控制,又可改善患者的心绪状态,建议参考。

玉米秸秆低温高效降解菌GF-20的应用效果研究 下载:47 浏览:487

胡万吉 孙继颖 青格尔 胡树平 《农业学报》 2018年9期

摘要:
试验通过尼龙网袋埋入法模拟玉米秸秆还田,研究秸秆降解菌降解速率及土壤养分释放特征,分析其对玉米产量及品质特性的影响,以期为玉米秸秆资源合理利用及菌剂应用提供技术支撑。结果表明:施用降解菌的玉米秸秆,其降解率显著高于未施用秸秆降解菌处理;不同时期土壤养分呈先升高后下降趋势,各时期均以施用秸秆降解复合菌GF-20土壤养分含量最高,施入30 d后土壤碱解氮、土壤速效磷、土壤速效钾、土壤有机质较不施菌剂处理(CK1)分别增加21.39 mg/kg,6.86 mg/kg,62.82 mg/kg,4.41 g/kg,均达到差异显著水平;施用秸秆降解菌GF-20处理的玉米行粒数和千粒重都有明显的提高,分别比不施用菌剂处理提高16.36%和3.16%,施用秸秆降解菌处理的玉米籽粒的蛋白质、淀粉含量显著高于秸秆不还田处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玉米产量及品质。

种植绿肥作物对河套灌区盐碱土改良效果研究 下载:84 浏览:484

景宇鹏1,2 张建中1 李秀萍1 杜二小1 赵强3 白勇兴3 陈强3 刘梅3 伊风艳1,4 赵沛义1 《农业学报》 2019年12期

摘要:
为探求不同绿肥作物对盐碱土的改良效果,以内蒙古河套灌区盐碱土为研究对象,研究田菁、草木樨2种绿肥作物对盐碱土的改良效果。结果表明:连续种植2年绿肥作物均不同程度地降低土壤容重,增加土壤孔隙度和土壤养分含量,其中种植田菁对改善土壤物理性质较为显著,土壤容重下降4.08%、总孔隙度增加5.08%;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分别较对照(CK)提高49.0%~49.4%,36.8%~68.4%,40.7%~43.8%,36.7%~44.8%,26.2%~36.5%。因此,在河套灌区通过种植田菁、草木樨可改善土壤物理结构,降低盐碱危害,提高土壤养分含量,其中种植田菁对土壤的改良效果优于种植草木樨。

农村医疗保险精准扶贫效果研究 下载:83 浏览:512

王华 单丹 彭苹 《农业研究进展》 2019年11期

摘要:
在大力推进精准扶贫政策的背景下,农村医疗扶贫是其中重要的一环,打好脱贫攻坚战,解决农村人口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问题,是实现小康奋斗目标的有力保障。本文从医疗保险的视角切入,分析其在精准扶贫方面发挥的作用效果和存在的问题,结合目前成功的范例思考讨论相应的解决方案,为后续医保扶贫的精准落实提出合理意见。

迷向丝对苹果蠹蛾的防治效果研究 下载:71 浏览:300

赵丽君1 郑强2 王道勇2 杨春霞3 《农业学报》 2019年2期

摘要:
为了减轻苹果蠹蛾的危害,采用迷向技术进行防治试验,结果表明:悬挂1次迷向丝防效达86.71%,增加收入11 353元/hm2,经济效益显著。悬挂2次迷向丝蛀果率仅为0.60%,迷向率高达94.86%,防效达95.83%。因此,悬挂2次迷向丝可以较好地控制苹果蠹蛾的危害,提高防效。

对肝胆外科手术患者开展围术期精细化管理的效果研究 下载:209 浏览:2886

钟良梅 《医学研究杂志》 2021年3期

摘要:
目的:研究分析对肝胆外科手术患者开展围术期精细化管理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9年2月至2020年9月肝胆外科手术患者80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开展肝胆外科手术围术期常规护理管理,研究组开展围术期精细化管理,就两组患者舒适度、整体治疗效果、治疗安全性等进行评定对比。结果:护理后研究组GCQ量表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整体治疗优良率高于对照组,治疗安全性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肝胆外科手术患者开展围术期精细化管理有助于提升患者舒适度,提高整体治疗效果与安全性。

不同治疗方案对幽门螺旋杆菌根治治疗的临床效果研究 下载:295 浏览:2592

刘龙 《医学研究杂志》 2021年8期

摘要:
目的:研究临床根治幽门螺旋杆菌(Hp)时采取不同治疗方案的治疗效果。方法:试验病例共90例,均为Hp阳性,就诊于2019.01~2020.10内,按随机法分3组对照,30例/组,然后展开用药试验。甲组用药为克拉霉素、阿莫西林、泮托拉唑等3药联用,乙组在甲组方案上加胶体果胶铋,丙组在甲组方案上加甲硝唑。对照3组不良反应占比、Hp根治占比及胃镜、症状等积分。结果:对照显示乙、丙组Hp根治占比较甲组更高,且丙组皮肤瘙痒、头痛等占比较乙组更低(P<0.05)。对照显示,疗程后乙、丙组胃镜、症状等积分较甲组更低(P<0.05)。结论:临床根治Hp时采取克拉霉素、阿莫西林、泮托拉唑、甲硝唑等4药联用的疗效更优良,既能有效根除Hp,还可减少不良反应,具有更高安全性,可进一步借鉴研究。

督促还是淘汰:博士生中期考核机制形成及其实施效果研究 下载:79 浏览:510

徐岚1 陶涛2 《教育研究与发展论坛》 2018年9期

摘要:
中期考核是控制博士生培养过程质量的重要手段。以一所研究型大学为例,对中期考核的决策过程和实施效果进行质性分析,发现低淘汰率是传统文化背景中的策略选择,学科特征不同导致考核形式多样化,实施效果的影响因素包括学生个人因素(如动机和对学术活动的投入程度)、导师指导、院系氛围、培养制度和结构的规范化等。完善中期考核实践应注重提高导师指导质量,尊重多元化需求,探索如何有效评价科研能力,通过考核反馈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