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心血管病高危人群的隐匿性高血压检出率及相关筛查指标研究 下载:76 浏览:499

李雪1 龚开凤1 丁森华1 陈燕双1 陈伟伟2 汤松涛1 《心脑血管病研究》 2020年11期

摘要:
目的通过调查心血管病高危人群的隐匿高血压检出率和相关危险因素,探索适用于筛查的可靠策略。方法根据《中国心血管病预防指南(2017)》,筛查符合高危并行有效动态血压监测的对象有787人,分析其中262人无高血压史且诊室血压<140/90 mmHg的对象,采用单因素比较和多因素回归分析隐匿性高血压的影响因素,分别计算相关指标不同截断值用于筛查隐匿性高血压的敏感度、特异度。结果高危人群隐匿性高血压检出率为56.5%(148/262),诊室收缩压、舒张压和体质量指数是主要的影响因素[OR(95%CI)=1.430(1.032~1.982)、1.451(1.156~1.822)、1.102(1.018~1.192),P <0.05]。三者分别取124 mmHg、74 mmHg和26 kg/m2为筛查阈值时,可获得最大的正确指数,三者任意一项高于阈值为筛查指标时敏感度为91.9%,但特异度为41.2%。结论心血管病高危人群的隐匿性高血压患病率高,对诊室血压正常偏高或超重肥胖高危对象进行动态血压监测,可以有效检出隐匿性高血压患者。

儿童保健应用中医特色儿童保健管理模式的有效性评价 下载:26 浏览:394

陈少兰 郑尧 叶琼 《中医研究杂志》 2025年3期

摘要:
目的:此文探究儿童保健中应用中医特色儿童保健管理模式的有效性。方法:选取2023年6月-2024年6月期间,在我社区进行保健的110例儿童作为研究对象,对比不同保健管理模式两组儿童的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的儿童各项发育指标均高于对照组,但疾病发病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对比P<0.05,组间存在对比性。结论:中医特色儿童保健管理模式在儿童保健领域展现出了独特的优越性和广阔的发展前景,不但能促进孩子的生长发育,还能疾病的发生率,对儿童成长发育起着积极的作用。

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对急性心源性脑卒中伴吞咽功能障碍患者的临床疗效 下载:114 浏览:1349

温馨 《心脑血管病研究》 2024年10期

摘要:
目的:浅析急性心源性脑卒中伴吞咽功能障碍患者采用肠内营养支持治疗进行住院期指导,为患者早日康复提供建议。方法:选取2023年8月至2024年3月收治的急性心源性脑卒中伴吞咽功能障碍患者60例,对照组采用基础护理;观察组采用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对比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营养指标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此外,在神经功能缺损以及APACHEⅡ评分中观察组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针对急性心源性脑卒中伴吞咽功能障碍患者实施肠内营养支持治疗的效果显著,有助于改善患者的吞咽障碍,促使胃肠道功能恢复,干预效果确切。

延续性护理对冠心病伴高血压患者的远期效果 下载:76 浏览:934

黄瑞 《心脑血管病研究》 2024年9期

摘要:
目的:观察冠心病伴高血压患者的延续性护理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22年11月-2023年9月收治的76名冠心病伴高血压患者,应用抽签法将患者均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比护理后两组患者心脏功能与血压水平。结果:延续性护理干预后实验组患者心脏功能相关的HR、LVEF、LVEDD指标均优于对照组,t值分别为4.066、5.150、6.208,P均小于0.05。实验组患者收缩压和舒张压水平优于对照组,t值分别为12.390、7.428,P均小于0.05。结论:延续性护理在冠心病伴高血压患者中应用的远期效果良好,延续性护理可以改善患者心脏功能,使患者血压逐步回归到相对正常的水平,延续性护理可以进一步推广。

电针干预对尾部悬吊小鼠比目鱼肌Foxo3a蛋白及mRNA表达的影响 下载:70 浏览:489

季传婷1 虎力2 梁永瑛3 温佩彤4 徐平5 《中医研究杂志》 2020年5期

摘要:
目的:观察电针干预对尾部悬吊小鼠比目鱼肌Foxo3a蛋白及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将28只小鼠随机分成4组,即正常组、尾吊组、提前电针组和电针组,每组7只。正常组全程常规饲养;尾吊组前14 d常规饲养,后14 d尾部悬吊造模;提前电针组为在尾吊组处理基础上于前14 d加用每天电针;电针组为在尾吊组基础上于后14 d加入每天电针干预。电针每日1次,每次15 min。28 d后分别取两侧比目鱼肌,采用蛋白质印迹(Western blot)法检测小鼠比目鱼肌Foxo3a蛋白的表达,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法检测Foxo3a mRNA的表达。结果:尾吊组与正常组比,Foxo3a的Western blot蛋白表达和mRNA的表达升高(P<0.05);电针组与尾吊组比Foxo3a的Western blot蛋白和mRNA表达下降(P<0.05),提前电针组与尾吊组比Foxo3a的Western blot蛋白和mRNA表达亦下降(P<0.05),但两组仍较正常组高(P<0.05);Foxo3a蛋白和mRNA表达在电针组和提前电针组间比较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电针对可能参与骨骼肌萎缩的Foxo3a有一定干预作用。

不同心血管疾病风险积分系统预测老年人群10年期心血管疾病风险的差异 下载:87 浏览:498

施美芳1 沈逸枫2 沈隽霏2 王蓓丽2 郭玮2 李钢1 潘柏申2 《国际检验医学》 2018年11期

摘要:
目的评估上海市宝山区友谊社区老年人群心血管疾病流行病学特点并比较不同心血管疾病风险积分系统预测该人群10年期心血管疾病风险的差异。方法以上海市宝山区友谊社区为调查点,随机选取该社区60岁以上老年人,共1 983名。收集基础的流行病学资料并采集空腹静脉血检测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将各风险积分系统[Framingham风险积分系统、缺血性心血管疾病(ICVD)简易评估工具、Reynolds风险积分系统、SCORE风险积分系统(西班牙)、SCORE风险积分系统(芬兰)、QRISK2风险积分系统]建立队列的基线资料与友谊社区老年人群进行比较。分别采用Framingham、Reynolds、SCORE 3种风险积分系统及《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2016年修订版)》中的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风险分层计算友谊社区老年人群10年期心血管疾病风险积分并比较其差异。结果在1 983名受试者中,88例有心脑血管疾病病史,其中32例(1.61%)发生脑血管疾病事件、56例(2.82%)发生心脏疾病事件。友谊社区老年人群与各风险积分系统建立队列的主要风险因子基线水平存在较大差异。Framingham风险积分系统、Reynolds风险积分系统预测友谊社区老年人群发生10年期心血管疾病的平均概率分别为28.73%、13.95%,SCORE风险积分系统预测友谊社区老年人群发生10年期心血管疾病死亡的平均概率为7.29%(以高危地区计算)、4.14%(以低危地区计算)。根据相关指南,对Framingham、Reynolds及SCORE(高危地区)3种风险积分系统的心血管疾病风险比计算结果进行分层,友谊社区老年人群中仅有11.29%的受试者风险分组相同,其余88.71%的受试者在风险组别划分上存在差异。结论上海市宝山区友谊社区老年人群是心血管疾病高危人群,Framingham、Reynolds、SCORE 3种风险积分系统预测该社区人群的10年期心血管疾病风险存在明显差异。

一氧化氮、内皮素-1和同型半胱氨酸对冠心病的辅助诊断价值 下载:94 浏览:523

杨雪松1 孙奋勇2 李泽兵1 王建3 《国际检验医学》 2018年10期

摘要:
目的探讨血清一氧化氮(NO)、内皮素-1(ET-1)及同型半胱氨酸(Hcy)检测对冠心病的辅助诊断价值及与冠心病的关联性。方法检测264例冠心病患者和90名体检健康者(正常对照组)血清NO、ET-1和Hcy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NO、ET-1、Hcy对冠心病的辅助诊断价值,根据得出的最佳临界值确定3项指标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引入常规危险因素(年龄、性别、糖尿病、高血压、血脂异常、吸烟、肥胖)进行校正,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NO、ET-1、Hcy作为冠心病危险因素的价值及与冠心病的关联强度。结果冠心病组血清NO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01),而ET-1、Hcy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01)。NO、ET-1、Hcy辅助诊断冠心病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23、0.742、0.718。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NO、ET-1、Hcy的比值比(OR)分别为2.254、5.116、2.308,95%可信区间(CI)分别为1.028~4.938、2.498~10.479、1.038~5.131,与冠心病的关联强度由高到低依次为ET-1、Hcy、NO。结论血清NO、ET-1、Hcy对冠心病有一定的辅助诊断价值,是冠心病的危险因素。

江苏省基层医疗机构护士核心能力的调查研究 下载:11 浏览:286

孙海燕1 刘洋1 周滋霞1 夏立平1 孙国珍2 2018年5期

摘要:
目的调查江苏省基层医疗机构护士对核心能力的重要性评价和执行频率,旨在为制订基层护理人员的培养方案提供借鉴。方法采用注册护士核心能力量表调查江苏省593名基层护士对核心能力的重要性评价和实际执行频率。结果基层护士对核心能力的重要性评价总得分为(4.45±0.73)分,执行频率总得分为(4.26±0.69)分,不同职称的护士对临床护理、人际关系、领导能力、专业发展维度的重要性评价得分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职称的护士对临床护理、人际关系、伦理和法律实践、评判性思维和科研维度执行频率得分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职称和不同级别医疗机构的基层护士对核心能力重要性评价与执行频率的得分存在差异。结论江苏省基层护士的核心能力得分不高且发展不平衡,核心能力的重要性评价与执行频率间有差异,医院管理者应该规范护士培训制度,完善职业发展路径,提高和改善基层护士核心能力。

江苏省基层医疗机构护士核心能力的调查研究 下载:14 浏览:3352

孙海燕1 刘洋1 周滋霞1 夏立平1 孙国珍2 《国际检验医学》 2018年5期

摘要:
调查江苏省基层医疗机构护士对核心能力的重要性评价和执行频率,旨在为制订基层护理人员的培养方案提供借鉴。方法采用注册护士核心能力量表调查江苏省593名基层护士对核心能力的重要性评价和实际执行频率。结果基层护士对核心能力的重要性评价总得分为(4.45±0.73)分,执行频率总得分为(4.26±0.69)分,不同职称的护士对临床护理、人际关系、领导能力、专业发展维度的重要性评价得分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职称的护士对临床护理、人际关系、伦理和法律实践、评判性思维和科研维度执行频率得分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职称和不同级别医疗机构的基层护士对核心能力重要性评价与执行频率的得分存在差异。结论江苏省基层护士的核心能力得分不高且发展不平衡,核心能力的重要性评价与执行频率间有差异,医院管理者应该规范护士培训制度,完善职业发展路径,提高和改善基层护士核心能力。

老年心脑血管病患者发生院内感染的相关影响因素及防治措施 下载:88 浏览:511

甘灵玲1 陈力锋2 《心脑血管病研究》 2019年1期

摘要:
目的探讨老年心脑血管病患者发生院内感染的相关影响因素及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桂东人民医院治疗老年心脑血管病患者456例,依据在住院期间是否发生医院感染分成感染组和非感染组,其中感染组105例,非感染组351例。收集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观察两组患者的医院感染发生率,总结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和防治措施。结果在性别、年龄、吸烟史、饮酒史、糖尿病史等指标上,两组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感染组在脑血管意外、大小便自理、气管切开手术、意识不清等指标上与非感染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组105例患者中,呼吸道感染发生56例(53.33%),泌尿系统感染发生34例(32.38%),胃肠道感染发生9例(8.57%),其他类型感染发生6例(5.71%);感染组105例患者标本中培养得到病因菌株152株,其中革兰阴性菌92株(60.53%),其中鲍曼不动杆菌46株(30.27%),肺炎克雷伯菌24株(15.79%),铜绿假单胞菌22株(14.47%);革兰阳性菌38株(25.00%)均为金黄色葡萄球菌;真菌22株(14.47%);将是否发生医院感染作为因变量,把大小便自理情况、血管意外、气管切开术以及意识情况作为自变量,大小便自理情况、血管意外、气管切开术以及意识情况是发生医院感染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脑血管意外、大小便自理情况、气管切开手术、意识不清等因素是老年心脑血管病患者医院感染的主要影响因素,并且老年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医院感染的病原微生物主要是革兰阴性菌;可以采取减少侵入性操作、加强医院病房的空气流通、时刻关注患者的病情变化、加强卧床患者的护理、控制抗菌药物的使用等防治措施。

早期康复治疗对小量脑出血病人功能恢复的影响研究 下载:24 浏览:772

何荣玲 《医学研究杂志》 2025年3期

摘要:
目的:探析小量脑出血病人接受早期康复治疗对病人功能恢复情况的影响。方法:将我院收治的小量脑出血病人3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早期康复护理,以Barthel指数与Fugl-Meyer评分评估,监测患者的血清VWCF与循环EPCs水平,对两组康复效果进行评估对比。结果:观察组的Barthel指数评分与Fugl-Meyer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清VWCF水平与循环EPCs水平改善程度优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量脑出血病人接受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有利于患者各功能恢复,促进患者早日痊愈康复。

基于CiteSpace探讨中医护理预防高血压的可视化分析 下载:31 浏览:374

周娅玲 张少朋 周楚虹 黄恺 《中医研究杂志》 2025年1期

摘要:
目的:基于CiteSpace分析国内有关中医护理预防高血压相关文献的研究现状及热点。方法:检索中国知网(CNKI)有关中医护理预防高血压的相关文献,检索时限为2005年9月1日至2024年7月30日,采用NoteExpress和CiteSpace软件对文献进行管理及可视化分析。结果:共纳入932篇文献,文献发表量趋势为先上升又下降,发文量最多的作者来自浙江中医药大学,形成了以沈翠珍为主导的核心研究团队,但不同团队之间联系不够紧密;发文期刊多为中医药杂志,发文量最多的期刊位《内蒙古中医药》;高频关键词为高血压、中医护理、耳穴贴压、临床疗效、针灸疗法、穴位贴敷和生活质量;关键词形成8个聚类,近年突现词为“生活质量”“推拿”“高血压“穴位贴敷”。结论:未来的研究应着眼于加强跨机构合作,拓展研究范围,探索更多种类的中医护理方法,并持续关注如何通过中医护理提高高血压患者的生活质量,从而为高血压的预防提供更多有效的手段。

加强饮食护理干预,改善胃炎胃溃疡患者治疗效果 下载:33 浏览:1390

王芳 《中国医学研究》 2025年3期

摘要:
胃炎胃溃疡属于临床性多发消化系统常见病,且近年来患病率有明显的逐年递增态势。据许多科学研究表明,幽门螺杆菌感染是引起胃炎胃溃疡产生的最主要因素,同时该病的产生还与自身机体抵抗力不足、日常生活环境和饮食习惯等诸多原因有关。发病后如果患者病情没有及时得到合理管理,则由于疾病的进一步加剧可造成胃黏膜遭受很大损害,日常食物减少,机体营养状况将遭受负面影响,从而大大降低了生存品质。所以,在胃炎胃溃疡的临床诊疗中需要高度重视合理护理方法和科学膳食护理与干预措施的配合。

健康教育干预,改善慢性胃炎治疗效果 下载:32 浏览:1389

王芳 《中国医学研究》 2025年3期

摘要:
临床治疗慢性胃炎多是对患者进行针对性分析,多是由于患者长时间不良生活习惯以及饮食习惯所致,导致胃肠粘膜受到损伤、抵抗力下降,再加上病原菌侵袭,最终出现的病变。临床目前除了为患者提供良好的治疗措施外,还会在其临床接受治疗的过程中为患者制定有效的护理方式,帮助患者快速恢复慢性胃病症状。健康教育是临床公认的有效护理方法,在患者治疗基础上帮助患者更加了解疾病的发生和治疗机制,提升患者的治疗、护理依从性,从基础护理上改变了疾病宣教的模式和角度,保证护理全面化,且在临床使用过程中患者接受度很高。

老年人在门诊静脉输液安全护理对策 下载:51 浏览:571

安淑容 苗宗玲 侯岭岭 《老龄研究进展》 2025年4期

摘要:
随着身体生理特征的变化和机能的衰退,老年人日常患病的次数越来越多,一些基础的疾病比如感冒发烧等都可以通过输液来快速消退,老年人在门诊进行静脉输液则是很常见的一种现象,对于老年人来说,在这个过程中进行安全护理尤为重要。文章通过对老年人在门诊进行静脉输液时的安全隐患做了分析,并提出了一系列相关的护理对策,旨在为行业相关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

家庭医生团队个性化健康管理模式在社区老年高尿酸血症患者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下载:67 浏览:773

胡萍 《老龄研究进展》 2025年3期

摘要:
分析家庭医生团队个性化健康管理模式在社区老年高尿酸血症患者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洪庙社区60岁及以上老年高尿酸血症患者33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管理)和观察组(家庭医生团队个性化管理),比较两组管理前后血尿酸、肌酐、血糖、甘油三酯、胆固醇水平,以及患者的疾病知识掌握度和服务满意度。结果:管理后,观察组患者的血尿酸、肌酐、血糖、甘油三酯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且疾病知识掌握度和服务满意度更高(P<0.05),两组血胆固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家庭医生团队个性化健康管理模式能有效改善社区老年高尿酸血症患者的各项生化指标和生活质量,提升患者满意度,具有推广价值。

中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骨质疏松的影响因素 下载:325 浏览:3674

庞京萍 《医学研究杂志》 2022年8期

摘要:
目的:研究中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出现骨质疏松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在研究期内择取140例患者(中老年2型糖尿病,2020.3-2022.3)作为观察对象,利用双能X线法对患者的骨密度展开测定,根据测定结果进行分组,存在骨质疏松者纳入至骨质疏松组(n=65),非骨质疏松患者则纳入至非骨质疏松组(n=75)。对以上患者的病历资料、临床检验指标水平展开分析,统计各项指标的差异,就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单因素开展回归分析。结果:骨质疏松组患者的病程明显长于对照组,糖化血红蛋白、血肌酐水平均高于对照组,体质量、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均低于对照组,P<0.05;回归分析提示糖尿病病程、患者体质量以及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水平同骨质疏松发生和发展之间有密切关联。结论:导致中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骨质疏松的主要因素为病程、体质量和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水平。

蒙药珍宝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痰瘀互阻证54例临床观察 下载:89 浏览:534

易文明1 张芳芳2 王颖1 孙宏峰1 胡燕1 吴淑馨1 刘铜华3 《当代中医药》 2019年1期

摘要:
目的评价蒙药珍宝丸干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痰瘀互阻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DPN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患者均进行糖尿病基础治疗,包括饮食控制、运动治疗、药物控制血糖及对症治疗。治疗组口服珍宝丸,每次3. 0 g,每日2次,对照组口服硫辛酸胶囊,每次0. 6 g,每日1次,两组疗程均为24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密歇根糖尿病神经病变积分(MDNS)、双侧正中神经和腓总神经的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NCV)和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NCV)以及血糖、血脂水平。结果与本组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MDNS积分均明显降低(P <0. 05),且治疗组中医证候积分、MDNS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 <0. 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治疗组正中神经、腓总神经MNCV和SNCV明显提高(P <0. 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治疗组正中神经、腓总神经MNCV和SNCV明显提高(P <0. 05)。两组治疗前后及治疗后血糖、血脂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蒙药珍宝丸能明显改善DPN患者症状,提高正中神经和腓总神经神经的传导速度。

雷贝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疗老年反流性食管炎的研究 下载:151 浏览:1669

赵晓楠 《老龄研究进展》 2024年10期

摘要:
探讨雷贝拉唑与莫沙必利联用于反流性食管炎老年患者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取因反流性食管炎就医的老年患者70例,于2023.4~2024.4就医,经随机分2组后,分别采取单用雷贝拉唑和联合莫沙必利作为治疗方案,评估疗效差异。结果:观察组的反酸、烧心、咽部异物感及胸骨后疼痛感消失时间低于对照组(P<0.05),2组用药后不良反应率差异小(P>0.05)。结论:经过雷贝拉唑与莫沙必利的联合用药治疗,患者的症状能够迅速缓解,同时该治疗方法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因此推荐临床应用。

三阴交穴位注射丹参注射液治疗原发性痛经30例临床观察 下载:74 浏览:485

徐勤芳 《当代中医药》 2018年10期

摘要:
目的观察三阴交穴位注射丹参注射液治疗原发性痛经的疗效。方法将90例原发性痛经患者随机分为穴注丹参组(双侧三阴交穴位注射丹参注射液各1ml,1个月经周期1次)、穴注盐水组(双侧三阴交穴位注射生理盐水1 ml,1个月经周期1次)和口服滴丸组各30例(口服元胡止痛滴丸每次30丸,每日3次,连续3天),治疗均从月经周期行经第1天开始,1个月经周期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第3个月经周期结束)及随访时(停止治疗3个月经周期后)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对痛经程度进行评价。结果穴注丹参组及口服滴丸组治疗后及随访时疼痛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下降(P<0.05),而穴注盐水组各时间疼痛评分均无明显变化(P>0.05)。穴注丹参组及口服滴丸组治疗后及随访时疼痛评分与穴注盐水组同时间比较均降低(P<0.01)。随访时穴注丹参组疼痛评分较口服滴丸组降低(P<0.05)。结论三阴交穴位注射丹参注射液治疗原发性痛经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且远期效果较好。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