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探讨高校经管专业经济法课程教学改革 下载:56 浏览:404

蓝岚 《当代市场营销》 2019年9期

摘要:
随着社会主义法治社会建设不断推进和完善,对于高校经管专业学生的培养要求不断提高。许多高校开始依据自身情况为经管专业学生设置相应的经济法课程,不断探索和创新教学模式,以期培养知法懂法的优秀经济管理人才。本文主要介绍了现阶段高校经管专业经济法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合理的改革建议。

我国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适用范围的不足及其完善 下载:59 浏览:478

胡静 范毓 《可持续发展与创新》 2019年12期

摘要:
我国现有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遗漏了利用危险废物的活动,应当将危险废物利用纳入许可证管理;危险废物收集经营许可证适用范围过于狭窄,应当拓展其适用范围;危险废物产生单位自行处置没有纳入许可证管理,应对自行处置行为设定许可。

论物保与人保并存纠纷中债权实现之顺位——以近五年来类案实证研究为基础 下载:54 浏览:385

赵旭东 徐佳咏 《经济与管理学报》 2020年1期

摘要:
在物保与人保并存纠纷中,当事人之间约定不明、约定歧义较为凸显,类案不同判现象频发。对近五年类案进行实证研究,探寻合理解释当事人约定的路径,统一纷乱的裁判尺度。物保绝对优先理念符合公平正义的普遍期待,尽管《物权法》第176条融入了意思自治的衡平要素,但对当事人约定的解释应以有利于保证人为原则。关于保证人是否放弃物保优先抗辩权,须综合考量案件事实、约定条款、提示说明义务等因素,全面公正地加以裁断。应当明确的是,保证人放弃物保优先抗辩权,并不能赋予债权人实现担保顺位的选择权,保证人以承担并行连带责任为限。

“宽进严管”下市场主体监管新挑战和新对策 下载:58 浏览:468

卢代富1 刘云亮1,2 《经济与管理学报》 2018年5期

摘要:
宽进严管,是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主体准入制度的根本要求,也是强化市场监管,保障经济自由公平竞争的内在要求。宽进是指放松市场主体准入、简化住所登记手续,实行注册资本认缴登记制、改革营业执照年度检验制度、优化营商环境。准入后强化监管,是对市场主体经营活动进行严管。宽严相济,正是市场竞争自由与有序相结合的表现。宽进之下市场主体监管面临严峻挑战,表现为监管形势峻然、严管压力骤然、严管机制茫然、严管平台未然等。可尝试出台严管新举措,如构建严管机制新模式新平台、出台顺应严管新手段新措施、创新市场严管新规制新责任、链接市场严管亟需新数据新信息等等。

论商事信用视角下我国企业“黑名单”制度的完善 下载:54 浏览:431

华忆昕1 林泰2 《经济与管理学报》 2018年4期

摘要:
企业"黑名单"制度是我国企业信用及商事信用制度的重要内容之一。作为失信惩戒机制的重要手段,其应有商事功能包括激活现行立法中的"僵尸条款"、增加违法失信企业的交易成本并为商事信用制度的构建进行先行探索。当前,企业"黑名单"制度已在各地区、各行业制定并实施。然而,实践中该制度的运行却面临着制定和实施主体不明确、列入和实施标准不统一的问题。由此,应从实践需求角度出发,完善我国企业"黑名单"制度,明确"黑名单"制度和实施主体,统一列入条件、完善信息共享和评价互认机制并实施联动惩戒机制,使违法失信企业"一处失信,处处难行"。

中国商法学实证研究测评——基于2000年至2015年的法学核心期刊论文 下载:57 浏览:273

林少伟1,2 林斯韦3 《法学学报》 2018年2期

摘要:
法学实证研究的测评普遍存在结论互相矛盾、忽略学科异质性的测评困境。困境因测量失范而生,概念先定、叙述杂糅是其具体表现。受柯林武德的历史哲学和顾颉刚的"古史层累说"启发,商法学实证研究的测评应采取"先测量、后定性、再测量"的新路径,从材料、问题、方法三层面测评2000年至2015年法学核心期刊的商法研究论文,归纳出商法学实证研究的现实定义,以助商法学实证研究共识的形成。测评结果表明,当前我国商法学实证研究广受经济学影响,并伴有管理学和政治学等学科的影子。商法学实证研究现实定义的形成有着深刻的机理,是由商法学者知识结构的缺陷、核心期刊追逐热点共同造成。未来,中国商法学实证研究应当面向更密切的学科互动、更恰当的学术评价体系以及本体意识的觉醒等三个维度。

大数据时代经济法的完善策略 下载:55 浏览:549

朱力超 《现代经济研究进展》 2025年2期

摘要:
在大数据时代,数字化技术的快速发展带来了海量的数据。这些数据的产生、收集和分析对经济法提出了全新的挑战和机遇。数据的快速传输和分析能力可以提供更加精确的经济法律咨询和预测,同时也引发了隐私保护和数据安全等法律问题。因此,必须思考如何完善经济法以适应大数据时代的变革,本文提出大数据时代经济法的完善策略。

项目化教学法在经济法课程中的应用与实践 下载:84 浏览:943

尹艺云 《中国经济》 2024年11期

摘要:
项目化教学法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通过让学生参与到实际的项目中,以完成具体任务的方式进行学习。在经济法课程中,该方法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法律应用能力。本文旨在探讨项目化教学法在经济法课程中的具体应用与实践,分析其在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方面的优势,并提出相应的实施策略。

浅析经济法下专利侵权保护制度 下载:123 浏览:1269

宋一晨 《中国经济》 2024年3期

摘要:
创新是我国的新发展战略内容之一,而知识产权的发展又是创新战略的要求之一。在对于我们国家的知识产权司法案件进行分析后,发现存在较多专利侵权案件,存在取证困难、权属不明确、专利权侵权依法不正当竞争现象频发等问题,亟待解决。研究我国关于专利权侵权保护制度立法现状后,同时对于美国和德国的专利侵权保护制度的内容进行了分析借鉴。鉴于此,有必要通过充分发挥立法和司法保护功能、利用数字信息技术明确权利主体、健全专利权大数据管理机制、司法解释完善专利侵权惩罚性赔偿适用标准和明确专利权侵权损害赔偿的数额限度的措施来对专利侵权行为进行制约,保障合法权利人的利益,维护社会公平秩序,激发创新活力,推动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经济法理念缺失问题及对策浅析 下载:1406 浏览:1427

李华 《中国经济》 2024年1期

摘要:
经济法是指调整和规范经济社会关系的法律体系,其目的是促进市场经济的健康有序发展。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对经济法及相关法规的制定和运用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然而,随着我国经济从高速发展向高质量发展转变,经济法理念的缺失问题逐渐凸显,本文加以探讨并提出对策。

字经济时代下的算法价格歧视问题破解路径探析 下载:177 浏览:1707

吴科迪 《中国经济》 2023年9期

摘要:
随着互联网、大数据等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我国已经进入数字经济时代,各大商业平台以及其他经营者都善于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能力对消费者或者一般用户进行算法评估,通过对消费者或者一般用户的消费习惯、消费选择、消费倾向进行算法分析,从而因人制宜地推出针对特定人群的定价策略。算法分析过程中,由于存在算法歧视,可能会导致出现损害消费者权益、影响经营主体公平竞争、抑制市场创新等问题,如何破解算法歧视难题是本文要探讨的问题。

关于经济法在企业发展中发挥的作用相关思考 下载:187 浏览:1880

施宇通 《中国经济》 2023年4期

摘要: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民众的经济意识普遍有了提升。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企业逐渐增多,企业的规模也在不断扩大。经济立法可以维护社会的公平公正,能够补充市场的不足,引导市场有序地发展。经济法从企业的建立到企业的经营,企业的发展以及企业破产清算等环节都有相对应的法律条文对其进行约束。文中分析制约经济法在企业发展中发挥作用的因素,对有效发挥经济法在企业发展中作用的策略进行探讨。以供相关单位和个人参考借鉴。

经济法背景下的精准扶贫——以山东省商河县为例 下载:238 浏览:2470

黄伟峰 《中国经济》 2022年11期

摘要:
近年来,精准扶贫、脱贫攻坚一直是政府工作报告的关键词,随着我国脱贫攻坚工作进度的逐步深入,在取得诸多显著成就的同时在地方也暴露出了诸如工作措施粗放不精准、责任落实不到位,缺乏有效的法律监管等问题,而这些问题刚好与经济法所具备的部分功能相契合,所以笔者从经济法的角度对山东省商河县扶贫工作中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浅谈经济法在其中应该发挥着何种作用。

互联网环境下电信诈骗治理路径及经济效益 下载:253 浏览:2630

夏博伦 《中国经济》 2022年9期

摘要:
根据公安部数据,2019年,全国一共侦破了20万起的电信诈骗案件,抓获犯罪嫌疑人16.3万人。这是一个庞大的数据,其中犯罪嫌疑人有国内的,也有将诈骗点设在境外的。在新时代下,为了能够保证人民生活的稳定,经济运行的公平和和谐,就必须要深入进行探究。本文主要阐述了互联网环境下电信诈骗治理存在的困境,分析互联网环境下电信诈骗治理路径,提出互联网环境下电信诈骗治理的经济效益。

浅析经济法调整对象中的社会连带关系 下载:354 浏览:3141

白子岳 《中国经济》 2021年9期

摘要:
经济法调整的目标应该是国民经济关系,而不是经济关系,这种关系具有社会凝聚力的特征,这两种方式整合在一起可以总结出来两个概念。一是非特定主体之间的联盟合作关系;二是由特定个体之间形成的中心结构和非特定个体之间形成的周围结构组成。宏观经济调控法和市场调控法是调节国家经济关系的两种法律。在国民经济的不同部门可以看到共同和个别的社会关系,区域间的协调关系、产业间的合作关系、企业间的合作关系,都体现出共同性和多样性的特点。

网约顺风车市场的经济法规制 下载:357 浏览:3031

杨超 《中国经济》 2021年9期

摘要:
当前进入互联网时代,网约车是一种新兴事物,属于共享经济中的类型,对于社会车辆资源进行充分利用,可以为人们的出行提供更多便捷,但同时,网约车的出现也引发了各种社会问题和法律风险。因此,本文阐述网约车市场中顺风车的运营模式及其特征,对网约顺风车市场规制的经济法理论进行分析,探讨当前网约顺风车市场规制过程中的立法现状,对所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提出建议。明确网约顺风车市场规制过程中所遵循的科学原则,从运营商的角度对于经济法进行规制,并结合服务商的标准,对于税收主体的负担进行减轻,明确所应承担补充责任。

经济法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实践价值刍议 下载:369 浏览:3310

刘丽华 《中国经济》 2021年6期

摘要:
在我国市场经济不断发展和进步的全新背景下,经济法以其具备的独特价值,在复杂的法律体系中,占据了非常有利的位置,为市场经济实现繁荣发展而不断地发展和完善。因此,当前可以从社会经济发展与经济法之间存在的实际关系开始了解,结合经济法在社会发展中的实际应用情况,对经济法的具体作用和价值进行分析。这不仅是确保经济法更加有效地发挥出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作用的一种途径,同时也是人们对经济法价值进行深入认知的重要方式。

从深交所主板与中小板合并浅谈经济法价值 下载:364 浏览:3022

李天宇 《中国经济》 2021年5期

摘要:
经济法具有协调和干预的价值,在经济运行中充分发挥经济法的作用,协调经济运行中的各个因素,对于防范金融风险具有重要意义,在资本市场中发挥经济法监管金融市场的价值和作用,是当前社会防范金融风险的重要方式,有助于促进金融市场稳定运行。本文主要从深交所主板与中小板合并简要延申,探讨经济法的价值。

我国商业秘密保护的经济法规制 下载:396 浏览:3291

傅绍东 《中国经济》 2021年4期

摘要:
改革开放四十二年以来,中国商业经济处于持续、稳定、快速发展的状态。企业在市场经济中的竞争越演越烈,而处于知识信息的时代中,知识经济的迅速发展使得商业秘密成为一种重要的无形资产和经济竞争中的核心资源,被称之为“秘密武器”。因此商业秘密的保护对于企业自身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与此同时,有些人为了获得巨额利润或者其他目的,而采取非法手段获取商业秘密,侵犯商业秘密的现象越来越复杂,侵权主体的多元化,以及客体认定的复杂化,经营者、非经营者、单位或者是个人都有可能侵犯商业秘密合法持有人权益。侵犯商业秘密的案件数目日趋上升,侵犯涉及的标的额越来越大,后果日益严重。

中职经济法教学中的能力培养问题 下载:388 浏览:3129

张雁南 《中国经济》 2021年2期

摘要:
经济法是中职教学体系中的一门重要学科,旨在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提升价值观念。帮助学生更好地认清经济发展的方向,把握经济动态,为他们今后的就业和进一步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然而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在中职经济法教学中不少教师仍采取“满堂灌”的方式,让学生死记硬背知识点,使课堂教学陷入低效,因此,探究中职经济法教学的有效性就成为广大中职教师研讨的主要话题。结合多年教学实践,提出了提高经济法教学有效性的教学策略。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