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运脾厚肠鱼胶汤治疗小儿迁延性腹泻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学指标的影响 下载:24 浏览:265

林国彬1 黄又新1 林秋甘1 朱锦善2 《中国儿科杂志》 2019年8期

摘要:
目的观察运脾厚肠鱼胶汤治疗小儿迁延性腹泻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学指标的影响。方法将60例迁延性腹泻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予妈咪爱和十六角蒙脱石(思密达)治疗,治疗组采用运脾厚肠鱼胶汤治疗,2组均治疗5 d后统计疗效。结果 2组治疗前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一氧化氮(NO)、锌值、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治疗后2组血清IL-6、NO水平均较同组治疗前明显降低,锌值、SOD水平明显升高(P<0.05),且治疗组较对照组降低或升高更显著(P<0.05)。结论运脾厚肠鱼胶汤治疗小儿迁延性腹泻,可明显改善患儿的症状、体征,降低血清IL-6、NO,提高锌和SOD水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术健脾颗粒治疗小儿肺炎喘嗽肺脾气虚证126例临床观察 下载:24 浏览:261

胡香玉1 刘坦1 杨翠平2 《中国儿科杂志》 2019年7期

摘要:
目的观察参术健脾颗粒治疗小儿肺炎喘嗽肺脾气虚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34例肺炎喘嗽肺脾气虚证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108例和治疗组126例,对照组口服玉屏风颗粒,治疗组口服参术健脾颗粒,2组均连续治疗1周后观察疗效,第2,3,4周复诊。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8.9%,治疗组为99.1%,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复发16例(12.8%),对照组复发32例(33.3%),2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参术健脾颗粒治疗小儿肺炎喘嗽肺脾气虚证疗效显著,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清胃散加味辅助治疗小儿复发性口腔溃疡脾胃伏火型42例临床观察 下载:31 浏览:330

伊燕军 王真 徐旭 《中国儿科杂志》 2019年6期

摘要:
目的观察清胃散加味辅助治疗小儿复发性口腔溃疡脾胃伏火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4例复发性口腔溃疡脾胃伏火型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2例。对照组予以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联合清胃散加味治疗,2组均治疗2周后比较临床疗效、溃疡愈合时间、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以及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变化情况。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8.57%,治疗组为95.24%,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溃疡愈合时间为(5.68±1.02) d,治疗组为(3.78±1.02) d,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2组治疗前疼痛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后2组疼痛VAS评分均显著下降,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且治疗组下降更明显(P <0. 05)。2组治疗前CD4+、CD8+、CD4+/CD8+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后2组CD4+、CD4+/CD8+明显升高,CD8+明显降低,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且治疗组升高或降低更显著(P<0.05)。结论清胃散加味辅助治疗小儿复发性口腔溃疡脾胃伏火型临床疗效显著,可明显缩短口腔溃疡愈合时间,减轻疼痛程度,提高免疫功能。

从脾论治小儿抽动秽语综合征 下载:33 浏览:351

唐香倩 唐明珠 刘如鹏 张云洲 《中国儿科杂志》 2019年6期

摘要:
小儿抽动秽语综合征病位在肝,脾虚为本,分为脾虚肝亢型、脾虚痰凝型、脾胃阴虚型、心脾两虚型。将"扶土补脾"贯穿于治疗小儿抽动秽语综合征的始终,重视调整脏腑及其相互之间的平衡与协调,分别采用补脾抑木、柔肝息风,运脾化湿、涤痰定志,滋补脾阴、平息肝风,健脾养心、宁神息风等方法辨证论治,临床疗效满意。附典型案例1则,以资验证。

推拿治疗小儿厌食症脾失健运型43例临床观察 下载:36 浏览:381

厉佳艳 《中国儿科杂志》 2019年4期

摘要:
目的观察推拿治疗小儿厌食症脾失健运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中医儿科2016年7月至2017年10月收治的86例厌食症脾失健运型患儿随机分为推拿组和对照组,各43例。推拿组采用推拿治疗,对照组采用自拟消食健脾合剂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4周后统计疗效。结果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1.40%,推拿组为86.05%,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中医证候总有效率为93.02%,推拿组为90.70%,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63%,推拿组为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推拿与自拟消食健脾合剂治疗小儿厌食症脾失健运型临床疗效相当,但推拿可减少药物的使用及药物相关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向希雄教授运用藿朴夏苓汤治疗小儿脾系疾病经验 下载:26 浏览:273

张明 向希雄 《中国儿科杂志》 2019年3期

摘要:
向希雄教授通过对藿朴夏苓汤方证及小儿生理病理特点的分析,认为小儿体禀纯阳,生机蓬勃,脏气清灵,对各种治疗反应灵敏,加之小儿宿疾较少,病因相对单纯,在辨证施治、异病同治的指导思想下,方药藿朴夏苓汤配入健脾醒胃、理气行滞之品,广泛运用于小儿脾系疾病,疗效满意。附典型案例3则,以资验证。

郭亚雄主任医师运用丹栀逍遥散治疗儿科疾病举隅 下载:16 浏览:180

李泽龙 郭亚雄 《中国儿科杂志》 2019年3期

摘要:
郭亚雄主任医师认为脾虚肝亢为儿科多种病证的基本病机,治疗重调和肝脾、疏理气机,运用丹栀逍遥散治疗,疗效显著。附小儿遗尿症、儿童多动症、小儿厌食症3则案例,以资验证。

李秀亮教授治疗小儿癫痫经验 下载:36 浏览:381

杨翠玲 张晶金 李秀亮 《中国儿科杂志》 2019年3期

摘要:
介绍了李秀亮教授治疗小儿癫痫的经验,李教授认为该病为本虚标实之证,指出痰为癫痫发作的主要因素,标实多为痰邪,本虚则为脾肾不足,故在治疗上实证多从痰论治,虚证多从脾肾论治,治疗以豁痰息风、健脾补肾为主。附典型案例2则,以资验证。

消食健脾合剂辅助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脾虚型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胃动素、神经肽、5-羟色胺的影响 下载:25 浏览:262

张惠玲 《中国儿科杂志》 2019年2期

摘要:
目的观察消食健脾合剂辅助治疗小儿功能性消化不良(FD)脾虚型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胃动素(MOT)、神经肽(NPY)、5-羟色胺(5-HT)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FD脾虚型患儿84例,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复方阿嗪米特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联合消食健脾合剂治疗,1月后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清MOT、NPY、5-HT的水平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1.4%,治疗组为95.2%,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MOT、NPY、5-HT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后2组MOT、NPY水平明显升高,5-HT水平明显下降,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升高或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2组在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消食健脾合剂辅助治疗小儿FD脾虚型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儿MOT、NPY、5-HT水平,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消食健脾合剂辅助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脾虚型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胃动素、神经肽、5-羟色胺的影响 下载:15 浏览:155

张惠玲 《中国儿科杂志》 2018年12期

摘要:
目的观察消食健脾合剂辅助治疗小儿功能性消化不良(FD)脾虚型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胃动素(MOT)、神经肽(NPY)、5-羟色胺(5-HT)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FD脾虚型患儿84例,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复方阿嗪米特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联合消食健脾合剂治疗,1月后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清MOT、NPY、5-HT的水平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1.4%,治疗组为95.2%,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MOT、NPY、5-HT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后2组MOT、NPY水平明显升高,5-HT水平明显下降,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升高或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2组在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消食健脾合剂辅助治疗小儿FD脾虚型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儿MOT、NPY、5-HT水平,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温胃补脾汤联合奥美拉唑治疗脾胃虚寒型消化性溃疡的效果观察 下载:65 浏览:433

黎安菊 龙太荣 刘华美 《医学研究前沿》 2020年10期

摘要:
目的:探讨对脾胃虚寒型消化性溃疡患者联合实施奥美拉唑和温胃补脾汤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现对临床收治的82例脾胃虚寒型消化性溃疡的患者展开研究,入院时间在2018年6月-2019年10月,所有患者均予以奥美拉唑治疗,参照均等单盲法将82例患者分为常规组和试验组,各41例,其中试验组在奥美拉唑治疗的基础上联合服用温胃补脾汤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90.24%,明显高于常规组的78.05%,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和常规组治疗前血清中胃泌素(GAS)、丙二醛(MDA)、白介素10(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GAS、MDA、IL-10、TNF-α水平明显低于常规组治疗后的水平,而SOD水平则明显高于常规组治疗后的水平,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脾胃虚寒型消化性溃疡患者实施中西医联合治疗的方式可以有效调节机体的免疫反应,改善机体的炎症症状,从而显著提高治疗效果,值得推广实施。

经典药膳食疗方调养脾气虚证老年人群效果观察 下载:42 浏览:368

童文琴1 杨春梅1 朱莹1 林川2 《现代康复医学》 2020年7期

摘要:
目的:评价经典药膳食疗方补虚正气粥对社区居家养老人群脾气虚证改善效果,探究适宜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开展中医药膳养生保健食疗服务模式。方法:依托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入组年龄≥60岁,符合脾气虚证老年人64例,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对照组予以日常膳食教育,试验组在此基础上予以补虚正气粥调养,5天为1个疗程,间隔3天继续食用,连续2个疗程,两组均在干预第15天进行证候疗效评定。结果:两组人群在性别、年龄、干预前症状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干预前后症状评分比较,两组Cohen's d值对比,试验组(2.917)效果优于对照组(0.825);干预前后证候疗效比较,试验组改善总有效率为84.38%,高于对照组的15.63%;对倦怠乏力、食欲减退单项疗效评定,试验组在两项中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结论:补虚正气粥对脾气虚证老年人调养有效。

固冲汤加减用于46例脾气虚型崩漏治疗的效果 下载:77 浏览:454

林艺娜 《医学研究前沿》 2018年10期

摘要:
目的:研究固冲汤加减治疗46例脾气虚型崩漏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以随机数字表法将92例脾气虚型崩漏患者分为两组,分别接受固冲汤加减治疗(观察组46例)及雌孕激素序贯治疗(对照组46例),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效果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面色苍白、神疲气短、面浮肢肿、小腹坠胀、纳呆便溏5项症状积分与对照组患者相比均明显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止血治疗有效率(95.7%)与对照组患者(82.6%)相比明显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调经治疗有效率(93.5%)与对照组患者(78.3%)相比明显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卵泡刺激素、促黄体生成素、雌二醇、孕酮水平与对照组患者相比均明显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固冲汤加减治疗脾气虚型崩漏患者效果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月经不调、异常出血症状,同时能积极改善患者各项临床症状及体内激素水平,值得临床推广。

健脾理气法与常规化疗联合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效果及对消化道反应的影响 下载:80 浏览:445

包玉花 李伟兵 《医学研究前沿》 2018年9期

摘要:
目的:研究健脾理气法与常规化疗联合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效果及其对消化道反应的临床影响。方法:本次所选病例均为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共60例;根据治疗方法划分组别,单纯行常规化疗的30例为对照组,另与健脾理气法联合的30例为研究组,对比两组疗效。结果:研究组症状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KPS评分、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FACT各领域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且研究组消化道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健脾理气法与常规化疗联合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效果显著,且消化道反应发生率较低,可推广。

艾灸联合穴位按摩治疗肝郁脾虚型脑卒中后抑郁临床疗效观察 下载:69 浏览:461

张晨 靳萍 姜尤 《现代康复医学》 2018年7期

摘要:
目的:观察艾灸联合穴位按摩治疗肝郁脾虚型脑卒中后抑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0月~2015年11月收治的肝郁脾虚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108例,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4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抗抑郁治疗(口服黛力新,每日1次,每次1粒,晨服)并进行情志护理,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给予艾灸联合穴位按摩治疗,以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HAMD)减分率评定疗效,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4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11,P<0.05)。结论:在常规抗抑郁治疗基础上采用艾灸联合穴位按摩,可使肝郁脾虚型脑卒中后抑郁的治疗效果更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摩腹捏脊疗法对小儿肺脾气虚型慢性咳嗽康复护理效果的影响 下载:92 浏览:1149

赵敏 《现代康复医学》 2024年5期

摘要:
目的 探讨摩腹捏脊疗法对小儿肺脾气虚型慢性咳嗽康复护理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收治的50例肺脾气虚型慢性咳嗽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编号分组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给予常规治疗和摩腹捏脊疗法,对比分析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各项指标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摩腹捏脊疗法对小儿肺脾气虚型慢性咳嗽的临床效果更好,既能够有效提高治疗有效率,又能够使患儿的生活质量得到改善,建议积极推广和应用。

基于补肾健脾化瘀法在糖尿病性骨质疏松中的临床研究 下载:34 浏览:503

田琦 《临床医学杂志》 2025年3期

摘要:
目的:研究补肾健脾化瘀法对于糖尿病性骨质疏松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来自遵义市中医院代谢内分泌科住院患者中符合条件的60例糖尿病骨质疏松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2组均安排常规治疗,对照组仅予基础钙剂和维生素D,治疗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予补肾壮骨方。以3个月为1个疗程,分别观察对比两组临床症状及检验、检查指标等。结果:治疗后,治疗组的临床综合疗效以及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骨密度水平以及血糖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和治疗前(均P<0.05)。结论:选择补肾健脾化瘀法治疗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疾病可以取得确切疗效,能够显著改善症状,调整骨密度及血糖水平,效果十分突出。

探讨中医综合护理技术在脾胃虚寒型胃脘痛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下载:31 浏览:394

刘玉燕 《中医研究杂志》 2025年3期

摘要:
目的:分析中医综合护理技术在脾胃虚寒型胃脘痛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1月~2023年12月我院收治的60例脾胃虚寒型胃脘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应用中医综合护理技术护理)和对照组(30例,采用常规西医护理),对比两组干预前后中医证候评分和焦虑抑郁评分改善情况以及总体疗效、患者满意度。结果:两组干预前各项中医证候评分和焦虑抑郁评分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各项中医证候评分和焦虑抑郁评分均显著改善(P<0.05),且观察组胃脘痛患者各项中医证候评分和焦虑抑郁评分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胃脘痛患者总体疗效、患者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胃脘痛患者(P<0.05)。结论:中医综合护理技术在脾胃虚寒型胃脘痛患者中具有良好的效果,能显著改善患者的各项证候评分和焦虑抑郁心理,并有利于提升患者的满意度,值得在胃脘痛患者中推广应用。

益肾健脾利湿方对乙硫氨酸诱导的非酒精性脂肪肝小鼠的保护作用 下载:40 浏览:252

李先行1 杜昊炎2 《中医研究杂志》 2020年9期

摘要:
目的:研究益肾健脾利湿方对乙硫氨酸诱导的非酒精性脂肪肝小鼠的保护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40只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脂肪肝模型组、益肾健脾利湿方组和二甲双胍组,每组10只。脂肪肝模型组、益肾健脾利湿方组和二甲双胍组小鼠灌胃DL-乙硫氨酸7 d,建立非酒精性脂肪肝模型。造模成功后各组小鼠灌胃相应药物,连续14 d。末次给药后,称定小鼠体质量和肝湿质量,计算其肝系数;并测定小鼠肝脏组织中TC、TG含量和血清中TC、TG、ALT、AST含量。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脂肪肝模型组小鼠肝脏系数显著升高(P<0.01);肝脏组织中TC、TG含量显著增加(P<0.05,P<0.01);血清中TC、TG、ALT、AST含量显著增加(P<0.01)。与脂肪肝模型组比较,益肾健脾利湿方组和二甲双胍组小鼠肝脏系数显著降低(P<0.01);肝脏组织中TC、TG含量显著降低(P<0.01);血清中TC、TG、ALT、AST含量显著降低(P<0.01)。结论:益肾健脾利湿方对小鼠非酒精性脂肪肝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与降低肝脏组织中TC、TG水平及血清中TC、TG、ALT、AST水平有关。

健脾活瘀方抑制IL-6/JAK1/STAT3信号通路抗胃癌前病变的机制研究 下载:33 浏览:256

郭敏1 王晓鸽1 杨国红1 曾震军1 刘香丽1 彭小利2 张樾亚2 《中医研究杂志》 2020年9期

摘要:
目的:观察健脾活瘀方对胃癌前病变大鼠白介素6介导的Janus激酶/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Janus kinase1/Signal transducer and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 3,JAK1/STAT3)通路的影响,探讨该方干预胃癌前病变及阻断"炎-癌"转化的作用机制。方法:将48只雄性SD大鼠按随机数表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替普瑞酮组和健脾活瘀方高、中、低剂量组,每组8只。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均采用单功能烷化剂甲基硝基亚硝基胍(MNNG)、乙醇、雷尼替丁、0.9%氯化钠造模,造模时间为30周,各组采用相应药物治疗10周后处死大鼠。苏木精-伊红染色法(HE染色法)观察胃窦病理形态;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检测血清IL-6水平;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胃黏膜JAK1、STAT3 mRNA表达;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胃黏膜JAK1、STAT3、生存素(Survivin)、原癌基因(cancer-myc,c-Myc)、细胞因子信号转导抑制分子3(Suppressor of cytokine signaling,SOCS3)水平。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胃黏膜出现萎缩及异型增生改变,且JAK1 mRNA及STAT3 mRNA水平均增加(P<0.05);与模型组比较,健脾活瘀方高剂量组未见萎缩及异型增生,中剂量组及替普瑞酮组未见异型增生但有萎缩,低剂量组有轻度异型增生及萎缩,且各组的JAK1 mRNA水平较模型组降低(P<0.05),健脾活瘀方高、中剂量及替普瑞酮组的STAT3 mRNA水平降低(P<0.05);与替普瑞酮组比较,健脾活瘀方高剂量组的JAK1 mRNA及STAT3 mRNA表达水平无差异(P>0.05)。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的IL-6、JAK1、STAT3、Survivin、c-Myc表达均显著增加(P<0.05),但SOCS3水平明显下降(P<0.05)。与模型组相比,健脾活瘀方高、中、低剂量组的JAK1、STAT3、Survivin、c-Myc蛋白表达显著下降(P<0.05),SOCS3蛋白表达明显上升(P<0.05);与替普瑞酮组相比,健脾活瘀方高、中剂量组JAK1、STAT3、Survivin、c-Myc、SOCS3蛋白含量无差异(P>0.05)。结论:健脾活瘀方能够干预胃癌前病变,具有阻断炎-癌转化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其干预IL-6/JAK1/STAT3通路有关。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