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高中课程改革背景下大中学物理教育面临的困境与思考 下载:74 浏览:353

黄绍书 《物理进展》 2019年8期

摘要:
高考改革往往是紧跟高中课程改革(以下简称课程改革)同步进行的。改革必须与实际情况相吻合,否则将会产生诸多不良效应。即将普遍实施的"3+3"高考模式,其评价机制不够完善也不甚健全。从浙江和上海率先推行的实践结果可以预想,这一举措必将造成高中学校选择学物理的学生严重偏少,而高等院校物理类相关专业直接面临招生困难的境地。然而,若能进一步健全和完善"3+3"高考模式的评价机制,那么,由此引起的矛盾是可以调和的。这样,改革也必将良性发展。

基于审美教育的高中音乐鉴赏教学策略探究 下载:214 浏览:1046

郭诚 《国际教育论坛》 2024年11期

摘要:
基于审美教育的高中音乐鉴赏教学,是一种基于培养学生审美情趣与音乐素养的教育模式。这种教学方法注重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欣赏能力和审美体验,使其能够主动、深入地理解和感知音乐作品。通过引导学生进行主动地听、看、思考和感受的过程,培养他们的审美思维和情感体验能力。因此,本文将进行高中音乐鉴赏教学策略探究,希望能够让学生深入理解音乐的内涵和表达方式,提升他们的审美水平和音乐素养。

国产引进型300 MW汽轮发电机组汽机优化工作和高中压缸改造的可行性分析 下载:87 浏览:331

潘炜 《能源学报》 2020年5期

摘要:
通过组织实施《#1机组热力系统优化》、《#2机组热力系统优化》二个技改项目和《高压缸排汽温度高原因分析》和《汽轮机高中压缸改造的可行性评估》二个科技项目,大幅度提高了机组的经济性。对汽轮机高中压缸改造的可行性进行科学的评估,得出重要结论。

“生长素的生理作用”一节的教学设计 下载:71 浏览:487

殷跃 《生物学报》 2020年10期

摘要:
科学探究和科学思维是生物学核心素养体系的重要部分。在"生长素的生理作用"一节课的教学中,通过引导学生设计并完成实验,将教材上抽象的概念转换成感性的认识,再利用数学方法进行理性分析,最终阐明生长素的生理作用概念并用以分析生产实践问题。整个教学过程重实践,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发展科学思维,逐渐形成稳态和平衡观。

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生物学实验学科交叉教学——以“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为例 下载:74 浏览:488

李贝贝 李宗芸 《生物学报》 2020年9期

摘要:
为了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其综合能力,从高中生物学实验教学的角度,阐释学科交叉教学的必要性,以"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教学为例,挖掘蕴藏于其中的学科交叉点,综合运用相关学科知识解释生命现象。

基于实验的科学概念构建教学设计——以“植物细胞的叶绿体从太阳光中捕获能量”为例 下载:67 浏览:481

卢晓华1 乔文军2 周有祥3 《生物学报》 2020年7期

摘要:
在"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与分离"实验教学中,以落实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为目标,采用实验探究策略进行概念构建教学。改进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流程,节约实验时间,增设实验结果分析与拓展实验环节。通过实验结果分析加深对实验原理的理解,充分利用创新的拓展实验环节激发兴趣,引发学生积极参与讨论与思考。用事实和证据构建光合作用相关概念,为理论课的学习做好充分的铺垫与准备。

用问题引领科学思维训练的尝试 下载:64 浏览:474

李永加 《生物学报》 2020年6期

摘要:
课堂教学中科学设计问题串,能引领和发展学生的科学思维、提高教育教学效率。结合基于科学思维培养的教学实践,例谈在生物学课堂教学中进行连环式提问的方式、方法,并提出相关的教学建议。

减氮配合增效剂和缓释肥对玉米田土壤温室气体排放和产量的影响 下载:27 浏览:401

孙磊 王丽华 高中超 佟玉欣 张磊 常本超 王爽 郝小雨 《土壤研究》 2020年2期

摘要:
为了明确适宜的氮肥管理措施、减少旱地黑土温室气体排放和提高氮肥利用率,采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研究了减氮配合施用肥料增效剂和缓释常量氮肥对玉米田温室气体排放、产量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结果显示,增效70%常量氮肥的平均N2O排放通量显著低于常量施肥;各试验处理均比常量施肥的平均CO2排放通量低;增效70%常量氮肥表现为吸收CH4,增效70%常量氮肥和增效常量氮肥较常量施肥和缓释常量氮肥处理明显降低N2O排放系数、全球变暖潜能值和温室气体排放强度。增效常量氮肥较常量施肥处理增产2.5%,70%常量氮肥、增效70%常量氮肥和缓释常量氮肥分别较常量施肥处理减产7.23%、4.53%和5.87%。缓释常量氮肥处理氮肥表观利用率最高,达36.70%,增效70%常量氮肥处理的氮肥表观利用率27.28%,均明显高于常量施肥。在本实验条件下,减氮30%并添加氮定NMAX肥料增效剂在保证玉米产量的同时,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效果优于其他施肥措施,适合推广使用。

“基因工程”教学中模型的制作与应用 下载:76 浏览:471

张姝玉 《生物学报》 2020年3期

摘要:
基因工程的基本工具和操作步骤是高中生物学教学的重、难点。在"基因工程"一节教学中,对教材中原有的模型制作进行改进,帮助学生更准确理解工具酶的作用位点,并更深入理解提高重组DNA比例的方法和原因,较好地突破重、难点,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基于“深度思维”的高中生物学课堂教学模式构建 下载:72 浏览:479

张伟 《生物学报》 2019年12期

摘要:
以人教版高中生物学必修3第4章第2节"种群数量的变化"一节新授课为例,从探索的缘起、探索的意义、激发深度思维的策略、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和实践反思5个方面,就构建基于"深度思维"的高中生物学课堂教学模式进行实践和思考。

罕见病概念与高中生物学中的遗传病案例 下载:74 浏览:480

曹燕来1 谢冰洁2 《生物学报》 2019年10期

摘要:
罕见病的概念无论是在医学还是制药领域近年非常热门,它是一个基于流行病学的概念。高中阶段遗传学内容中所涉及的很多遗传病的案例与罕见病相关,将罕见病的概念纳入高中生物学课程,可帮助学生将理论学习与现实生活中罕见病的概念、发生发展、治疗等相联系。

新课程标准理念下的高中生物学建模教学策略 下载:74 浏览:479

赵萍萍1,2 刘恩山2 《生物学报》 2019年7期

摘要:
《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强调发展学生的科学思维等4个方面的核心素养,建模教学策略在促进模型与建模等科学思维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以人教版高中生物学《遗传与进化》模块为例,从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视角剖析建模教学策略在促进素养达成中的具体实施过程和作用,旨在帮助教师理解如何通过建模教学将发展核心素养落实到具体的课程内容中,为教学提供参考。

基于5E教学模式的高中生物学教学情境设计 下载:83 浏览:484

​司薇娓 《生物学报》 2019年4期

摘要:
以"DNA的分子结构"为例,论述在5E教学模式下教学情境设计的方法和策略,重点阐述科学史情境和论辩情境的设计。

溪七鳃鳗体态变型及产卵群体和幼体的观测研究 下载:83 浏览:485

杨树勋1 杨育杉2 李绍文3 杨雨壮1 《生物学报》 2019年5期

摘要:
选取溪七鳃鳗非产卵态体型(性腺Ⅳ期)和产卵态体型(性腺Ⅵ期)2组样本,分别对20项躯体各部位可量性状和比例性状进行统计测量,并用t检验查看差异显著性程度,揭示出了产卵时期与两背鳍由产前相分离到相连接同步发生的躯体各部位形态性状具体变化的奥秘,借以加深对其成体体态变型的认识以图纠正过往文献片面误述的错误,同时提供产卵期、产卵群体和幼体的观察资料及各类体态的体长、体重关系式。

高中生物学“酸奶的制作”实验教学探究 下载:83 浏览:482

陈亮 温馨 《生物学报》 2019年4期

摘要:
根据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以酸奶的发酵为例,试图找到一整套适合班级教学的实验实施方案。研究结果显示,市售5菌型乳酸菌粉在实验室条件下的适宜培养温度为40℃左右,时间为8 h左右,每1 000 mL市售无菌纯牛奶添加乳酸菌粉量以5 g左右为最佳,并给出适合班级开展实验教学的具体建议方案。

高中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之社会责任:内涵、进阶及教学建议 下载:83 浏览:482

​李瑞雪 王健 《生物学报》 2019年4期

摘要:
高中生物学学科社会责任是科学的社会责任的组成部分,在发展学生责任担当素养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在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中占有重要地位。通过回溯源头,沿责任、社会责任、科学的社会责任、生物学学科的社会责任路径,对高中生物学学科社会责任作了梳理,从内涵界定、内容分析、发展进阶等方面对生物学学科社会责任进行分析,提出针对性的教学建议。这有助于对生物学学科社会责任整体把握和深入理解,为在生物学教学中培育学生社会责任奠定了基础。

利用银边天竺葵贯穿初、高中光合作用教学 下载:84 浏览:482

​孙娟 于长红 《生物学报》 2019年2期

摘要:
通过实验证实,银边天竺葵的光合作用产物主要集中在叶片绿色部位。绿色部位叶绿体含量丰富且含有相对较多的4种光合色素,黄色部位叶绿体含量极少且几乎只含有少量胡萝卜素。本实验将初、高中光合作用知识有机地相结合,学生在探索光合产物分布不均的本质原因过程中,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和科学素养都得到了提升。

中、德、英3国高中生物学教材难度比较研究(1) 下载:75 浏览:483

​杨铭 赵萍萍 刘恩山 《生物学报》 2018年11期

摘要:
教材是核心教学材料,也是教学研究的重要对象。教材难度是影响教材质量的重要因素,也是教材研究中的一个方向。基于北京师范大学生物学教育团队开发出的分析工具,以中国、德国和英国高中生物学教材为研究对象,对教材的广度、深度及难度进行定量分析,为进一步修订我国高中生物学教材提供参考。结果表明:中国高中生物学教材难度、广度及深度均居中;德国教材难度及广度最高、深度最深;英国教材难度及广度最低、深度最浅。我国高中生物学教材在"实验及生物技术""进化""遗传学""人体与动物生物学"模块可考虑加强相关概念的内容,适当增加生态学主题的内容深度。

基于高中生物学课程资源进行STEM项目的设计思路与案例 下载:75 浏览:494

​付鑫 《生物学报》 2018年8期

摘要:
基于高中生物学课程资源,利用基于项目的学习思路,融合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STEM)为学生提供实践科学探究的机会。依据分析学校环境与学生需要、分析高中生物学课程的适宜资源、组织课上与课下的衔接内容、学生成果的评价与分析的思路进行项目设计与实践,以"尿糖试纸的设计"和"植物插条生根的实验探究"为案例进行展示,体现本研究的成果与价值。

“生物入侵”概念辨析及其教学建议 下载:76 浏览:498

​陈雨艳 李德红 《生物学报》 2018年7期

摘要:
针对普通高中人教版生物学教材《稳态与环境》教学过程中所涉及的"生物入侵"问题进行规范讨论,从生物学科核心素养角度提出教学建议,为现今生物学教学及新教材编排提供一定参考。
[2/20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