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三叉树弧形分形偶极子天线的优化设计与实现 下载:54 浏览:507

张小红1 南晓晓1 杨义先1,2 《建模与系统仿真》 2019年6期

摘要:
设计了一种基于弧形三叉树状结构的RFID分形偶极子贴片天线,该天线采用相对介电常数εr=4.4,介质损耗角正切tanδ=0.035的环氧玻璃板为介质基片,利用简单的微带巴伦结构进行馈电,通过平行双线结构实现更优的阻抗匹配。软件HFSS电磁性能仿真分析结果表明,该分形天线的回波损耗RL比二叉树弧形分形天线的16 d B更高,可以达到36 dB,阻抗匹配效果比较理想。对天线进行实物加工与测试,天线输入反射系数S11和方向图实测结果与软件仿真非常吻合。利用三叉树弧形分形结构的空间填充性,设计出的天线尺寸比二叉树弧形分形天线尺寸减少了80%,同时辐射面积相对二叉树有所提高,辐射性能均匀可靠。

220kV分区运行对地区电网理论线损的影响分析 下载:69 浏览:487

李晓军1 梁纪峰1 宋楠2 于腾凯1 《电力技术学报》 2020年4期

摘要:
针对220 kV电网结构调整与地区间分区运行的特点,研究电网理论线损电量的变化量,以新建一座500 kV变电站和地区电网220 kV分区运行为研究对象,提出地区电网线损理论计算电量的变化趋势,以及对全网理论线损率的影响。通过电网结构变化前后的理论线损计算结果分析,指出区域电网结构调整和分区运行对电网理论线损的影响程度,为全网理论线损分析及降损研究提供方向。

基于D-S证据理论的光伏发电量预测 下载:56 浏览:352

李英姿1 曾万昕1 戴玉2 郭俊杉3 胡亚伟4 《电气学报》 2019年3期

摘要:
结合北京地区实际环境因素和某光伏并网发电系统运行数据,对光伏系统发电功率进行预测。利用决策树算法,设环境温度、组件温度和辐射量为系统特征,发电量为决策标签,得到特征的分类主次关系,进而将原始数据划分为数个集合作为D-S证据理论中的证据。提取集合中的权重系数并将其等效为证据理论中的基本信任分配函数,并进行证据的融合,最终得到预测结果。最后对比分析经过D-S证据理论融合的预测数据和平均值法得到的预测结果,并计算分析绝对误差和相对误差,验证了D-S证据理论预测的准确性,所预测的光伏发电功率可指导光伏并网发电生产。

考虑配电网发展匹配度及均衡度的投资策略优化研究 下载:95 浏览:513

刘莹1 潘伟2 《电力技术学报》 2020年1期

摘要:
投资分配策略以配电网关键评价指标体系为基础,通过现状电网发展水平和投入产出评价分析,找准配电网发展存在的突出问题。投资分配体系引入"最优化理论",结合未来电网发展规模需求,建立考虑配电网发展匹配度及均衡度的投资策略综合决策方法。创新提出基于问题导向的精准投资量化计算方法,从宏观层面多维度分析确定配电网投资重点领域,最终实现精准投资目标。

思想政治理论课价值性和知识性探析 下载:33 浏览:453

郭榆 《中国教育研究》 2020年10期

摘要:
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坚持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不仅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本质属性的内在规定,而且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发挥强优势、承担新使命的必然要求。坚持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需要以价值性引领知识性,把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历史使命;以知识性支撑价值性,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科学底蕴。在二者的辩证互动中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实效,实现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应立足于"教师主导——内容为王——方法保障"的课程建设逻辑,有效提升教师综合素养,深化教学内容建设,加强教学方法创新。

基于二分网络的分布式;服务组合系统建模研究 下载:57 浏览:426

郝耀辉1,2 韩继红1 郭虹1 刘树新1 《建模与系统仿真》 2018年11期

摘要:
分布式服务组合系统在军事、通信等领域被广泛地应用,为深入理解系统的特性,基于二分网络模型的结构形式对其进行了建模研究,使用平均场理论分析了负载均衡和随机选择两种连边方式下,服务节点度分布与终端节点满足Poisson分布的期望值、终端节点申请的任务量大小、局域世界大小3个因素之间的关系,发现在随机选择连边方式下,局域世界因素对服务节点度分布无影响的特性。仿真模拟实验的结果进一步验证了理论推导结论的正确性。

微尺度悬臂管颤振的研究 下载:71 浏览:490

郭勇 谢建华 《动力技术研究》 2018年10期

摘要:
本文基于修正的偶应力理论并考虑Lagrange应变张量所给出的几何非线性,运用Hamilton原理建立了微悬臂管的平面振动微分方程.通过对线性方程的特征值分析,得到了微管的前四阶复频率及临界流速—质量比曲线(临界流速曲线)对材料长度尺寸参数的依赖关系;并且发现宏观管和微尺度管(或者具有不同材料长度尺寸参数的微管)的临界流速曲线可能会相交.运用基于中心流形—范式理论的投影法,计算了临界流速处系统的第一李雅普诺夫系数和退化特征值关于流速的变化率,以此为基础论证了分岔的超临界性质;并对临界流速曲线上的滞后部分及不同尺度管的该曲线的交点处的动力学性质作了探讨,发现了不同的分岔方向.

基于信息熵与DS证据理论的电网故障诊断方法 下载:70 浏览:411

易妍1 方磊1 谢骏2 《电气学报》 2018年11期

摘要:
为解决传统故障诊断方法在准确性、完备性和容错性等方面的不足,在分析电气量信息特征的基础上,将信息熵理论应用于电力系统故障诊断,得到了故障度熵和Hilbert边际谱熵两类指标,结合DS证据融合理论综合表述电网元件的故障支持度。算例表明,该方法能提高对故障诊断结果的支持度以及故障诊断的准确性与容错性,为基于信息融合原理的故障诊断方法提供了一种有效的信息源。

三种正义理论视域下的乡村儿童阅读教育 下载:56 浏览:452

郭晓莹1 周志平2 《中国教育研究》 2020年6期

摘要:
儿童阅读教育是达成乡村教育公平的较好途径之一。当前我国乡村儿童阅读教育工作存在可利用开展的阅读资源有限、阅读共同体缺少支持、学生阅读能力需要提升等问题。基于分配正义、承认正义、能力正义的原则,乡村儿童阅读教育需要渗透于教育全过程的制度、条件和实践,需要政府、企业、机构(含公益组织)共同介入,合理分配资源,引领正确理念,提供政策支持与帮助,提升学生阅读能力和素养。

基于扎根理论的小学全科教师能力结构模型构建研究 下载:75 浏览:478

程翠萍1 田振华2,1 《中国教育研究》 2020年2期

摘要:
小学全科教师的能力结构是衡量其专业素质的关键要素。文章以扎根理论为研究路径,对52名小学全科教师进行深度访谈,利用Nvivo8.0软件实现访谈数据的编码分析,初步建构小学全科教师能力结构模型,包含融合教学、协调交往、学习创新三个维度,实践、组织、应变等16项能力。该模型可为小学全科教师的评价考核、专业培养提供参考依据。

幼儿园教师生气事件应对能力及对虐童现象的启示 下载:74 浏览:480

林媛媛1 孟迎芳2 《中国教育研究》 2020年2期

摘要:
对幼儿园教师生气事件应对能力结构的探索有助于推导出教师在生气情绪下行为失当背后的能力缺失,对幼儿园教师虐童现象有一定的启发意义。研究借助NVivo11.0对226个事件数据进行了包含三级编码和模型优化的扎根理论质化分析,提出幼儿园教师生气事件应对能力由问题认知能力、行为控制能力和情绪调节能力构成,模型结果有良好的信效度。基于相关数据及结果,认为对幼儿园教师虐童现象,在紧张忧虑的同时应有积极认识、在关注结果的同时应关注形成、在强化道德防御的同时应重视专业性养成、在警惕教师生气情绪的同时应给予理性理解与关怀。

自组织课程理论对混合式教学的启示 下载:80 浏览:476

欧阳国 庆王游 《中国教育研究》 2020年1期

摘要:
混合式教学具有个体目标不确定、强调师生间平等对话和教学设计向师生赋能授权等特点。解决混合式教学与现代课程范式在教学目标、教学途径和教学管理等方面的冲突,既要从自组织理论以及多尔自组织"丰富性""回归性""关联性"和"严密性"的课程理论中汲取营养,也要反思和批判后现代相对主义、重估一切价值、教育无目的性等思想。混合式教学要警惕在知识论问题上走极端,警惕教学内容碎片化导致教育质量下降,警惕淡忘教育立德树人之初心。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技术化倾向及其超越 下载:82 浏览:479

叶荣国 《中国教育研究》 2020年1期

摘要:
当前,在信息技术的驱动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存在技术应用的"异化"现象。审思看似"价值无涉"的技术背后潜隐的认识偏差,走出"无技术不教学"的实践误区,让教学回归本真,教师要把颠倒的目的与手段再颠倒过来,追求教学与技术的深度融合;实现从"独奏者"到"伴奏者"的角色转换,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坚守"教学技术"走向"教学艺术"的教育理想,让课堂教学充满生命的律动。

需要层次理论下幸福课堂构建研究 下载:38 浏览:437

宋韬 《中国教育研究》 2019年12期

摘要: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中心环节。文章根据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逐层分析课堂中师生的幸福状况,提出通过恪守差异性公平、面向生命关爱、遵守相互尊重原则和实施发展性评价等路径构建幸福课堂。

共情理论视角下师幼互动策略研究 下载:35 浏览:433

罗青 《中国教育研究》 2019年11期

摘要:
师幼互动是幼儿园人际互动的基本形式,其互动质量会对幼儿的发展和成长产生重要影响。教师与幼儿间的共情是构建积极有效师幼关系的基础。但是,当前幼儿园教师存在倾听能力不高、互动意识缺乏,观察能力不足、互动先入为主,对话能力欠缺、互动质量不高等问题,其主要原因在于幼儿园教师的教育观念不新、共情素养不足和缺乏有效的家园沟通等。为提高共情能力,促进与幼儿开展积极有效的师幼互动,教师可从以下方面入手:树立科学的育儿观念,增强互动意识;与幼儿开展有效合作,扩宽互动渠道;有效反馈幼儿的言行,增强互动能力;加强与家长的沟通,提高互动质量。

生态系统理论视域下我国特殊儿童融合教育发展路径探析 下载:39 浏览:446

杨银 赵斌 《中国教育研究》 2019年9期

摘要:
融合教育旨在建立平等、参与的融合社会,是特殊儿童社会融入的重要途径,其顺利进行和有效实现必然依赖于融合生态环境的建构。基于生态系统理论,文章在反思我国融合教育不同层面发展现状的基础上,研究融合教育生态系统下特殊儿童、家庭、学校及社会的主体诉求,以责任为导向,立足为特殊儿童成长发展服务的理念,从构建融合共生的文化环境、完善法制保障、搭建育人平台、加强资源支持等层面创设良好的融合教育生态系统。

基于抛物线理论考虑多跨窜移时货运索道运行轨迹的研究 下载:97 浏览:516

文曙东1 杨荣2 景文川3 马青3 《电力技术学报》 2018年2期

摘要:
输变电工程施工中采用长距离多跨货运索道运输货物,考虑索道的钢索可以在鞍座中窜移,采用抛物线理论确定钢索的线型,分析货物通过时钢索窜移后的运行轨迹,用以判断货物是否在运行中拖地,为索道设计提供依据。

基于空间句法理论的旅游小城镇空间形态分异研究 下载:54 浏览:465

陈歆颐 张熹 《中国建筑》 2020年10期

摘要:
该文将云南地区旅游小城镇就开发模式分为博物馆式、半开发式和全开发式三种类别,以空间句法视角对四个开发程度不一的案例古镇进行空间分析,对不同小城镇的空间节点及街巷分布特征进行变量对比研究,分析不同开发程度的旅游小城镇空间分异特征,探寻旅游小城镇空间营造策略和特色构建方法。

林政资源管理与林业生态建设探讨 下载:76 浏览:493

谢纯 《中国农业》 2019年7期

摘要:
森林是生态系统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在社会城市化进程中,人们不断开采森林资源,使得自然生态系统受到一定影响,因此发展林业是非常有必要的。此外,林业也是国民经济的组成部分,部分地区通过种植、开采林木发展经济,通过高效科学的林政资源规划和管理,提高林业生态发展速度。

浅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践行 下载:47 浏览:365

朱可 《中国社会科学学报》 2025年3期

摘要:
思想建党、理论强党是百年大党永葆生机活力的关键所在,党员干部要坚定不移用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涵养品格、指导实践,坚定不移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践行者。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