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最新录用
中国古代文学研究新思路探析 下载:120 浏览:1243
摘要:
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一直是学术界的重要领域,近年来出现了一些新的思路,为这一领域带来了新的探索方向。其中,社会历史背景的考察成为研究的重要途径。通过对古代社会制度、经济状况、思想观念等方面的深入研究,不仅可以为文学作品的解读提供更为准确的背景知识,还能够揭示文学作品与时代背景的互动关系。本文以“重写文学史”“现代转换”、大文学视域、文体研究为切入点,对中国古代文学研究新思路进行简要探析,期望为相关人员提供积极的借鉴意义。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中指示代词的研究综述 下载:131 浏览:1344
摘要:
学界对少数民族语言指示代词的研究大多是从编写《简志》开始,对指示代词做简单的描写。但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开始从多种视角探究指示代词,如语言类型学、比较语言学、语言接触等,从对指示代词进行单一描写到逐步开始比较不同语言的指示代词,揭示指示代词的内部语法特点。
实现儿童文学的小学语文教育价值实践研究 下载:163 浏览:1497
摘要:
在小学阶段,儿童文学是一种渗透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本文通过对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教育价值进行了剖析,提出了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效果的对策,并指出了加强语文阅读教学模式的建议,合理选择儿童文学读物,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阅读。
高等专科学校传承中国古代文学的价值研究 下载:324 浏览:2144
摘要:
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国家,古代文学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和思想内涵。高等专科学校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重任。在当今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的背景下,高等专科学校传承中国古代文学不仅是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保护,更是培养学生人文素养、审美能力和跨文化交流能力的有效途径。因此,研究高等专科学校传承中国古代文学的价值具有重要意义。
高师音乐专业和声学课程学习兴趣的培养 下载:81 浏览:430
摘要:
高等师范音乐院校的学生,大多在意学生自己的专业课,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钢琴、声乐以及其他器乐专业小课,究其原因,是什么促使学生注重专业课的学习,而忽略了音乐学专业中的共同课、公共课的学习,这是值得我们教育工作者深思的问题。
外国文学分析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功能研究 下载:69 浏览:303
摘要:
在落实素质教育的过程之中,我国许多高校开始站在宏观发展的角度,通过对学生学习能力以及学习兴趣的分析建立完善的教学体系。作为我国高校教育体系中的重点学科,英语对提高学生的交流能力、培养国际性的复合型人才有着关键的作用。但是从目前来看,长期的应试教育导致我国许多大学英语教师在实践教学的过程之中无法充分突破传统教育模式的不足,难以有效地促进学生学习兴趣以及学习方面的提升,在灌输式教学模式之下,学生只能机械地在教师的指导之下被动学习,这种现实情况不仅影响了我国英语教学水平的提升,还导致大量的教学资源被浪费。本文立足于外国文学,分析大学英语教学的实际情况,了解目前大学英语教学的现状,针对外国文学分析的功能以及作用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以期为我国大学英语教学水平的提升提供一定的借鉴。
指向思维品质培养的英语文学阅读比较和对比训练策略 下载:64 浏览:489
摘要: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的创新之举是将思维品质列为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之一。阅读教学是中学英语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使学生能够得到有效思维训练并使用所学语言进行真实交际是阅读教学的研究重点。本文以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为目标,结合实际教学案例,对文学阅读教学中比较和对比训练展开研究,旨在为教师设计比较和对比训练提供可借鉴的途径和方法。
在英语教学中开展读写结合教学的意义及实施途径 下载:381 浏览:458
摘要:
近年来,通过读写多维度关联的教学活动提高英语教学效果的实践引起了广大一线英语教师的关注。但是很多教师对读与写的关系、读写教学的意义及实施途径还缺乏深入的认识,在实践层面也存在不少困惑。本文在探讨读写关系及其教学意义的基础上,对一线教师如何在实践中实施读写结合的教学提供了一些思路,并通过参考案例加以展示和说明。
基于主题意义探究的初中英语故事绘本教学实践例析 下载:71 浏览:446
摘要:
本文以绘本《阳光英语》第10级The Three Wishes一节展示课为例,介绍了如何在主题意义的统领下,通过识读图片和自主阅读,挖掘绘本内容的育人价值,为学生设计有情境、有层次、有实效的活动,使学生在自主概括、分析和推理信息的过程中,感受完整的故事情节,与作者对话,产生积极的共鸣和主动表达的欲望,并进行写作输出。
多媒体环境下英语语法课堂教学模式探讨 下载:45 浏览:213
摘要:
语法教学的焦点从"要不要教"变为了"怎么教""教什么"。本文探讨了多媒体教学环境下显性和隐性教学理念相结合的课堂教学模式以实现语法教学的功能和效果。
任务驱动型高考作文的命题特点与教学策略 下载:72 浏览:498
摘要:
任务驱动型高考作文在近几年高考作文命题中占据主流地位,其内涵是通过设定明确的写作任务、特定的写作对象和写作目的,让学生在一定的情境中提出解决问题的想法和策略。任务驱动型高考作文具有如下命题特点:题目均是材料加任务的形式,材料呈现的是具体的生活情境,有规范的写作样式,写作立场均为当代青年学生。在任务驱动型高考作文教学中,目前存在学生应付考试、审题不透彻、立意有偏差等一些问题。对此,教师应采取如下教学策略:从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任务意识、生活意识以及读者意识着手,提高学生应对任务驱动型高考作文的能力。
跨越族裔的文化传承:专访华裔美国作家邝丽莎 下载:44 浏览:444
摘要:
邝丽莎是当代华裔美国文学中具有商业影响力的一位作家。她凭借多部讲述华裔美国人历史的作品蜚声美国社会,其作品因关于人物细微情感的传神描写和对华裔美国人历史的细致爬梳赢得众多读者的喜爱。本篇采访稿以邝丽莎较出名的几部作品《雪花秘扇》《上海女孩》和《中国娃娃》为例,围绕创作动机、主题刻画、人物描写、华裔身份和文学批评五个维度对她进行采访,展示了邝丽莎作为拥有华裔血统的商业作家独特的创作理念与风格,也首度阐述了她对于华裔美国文学的认识。
阅读教育:生命意义的阐释 下载:92 浏览:515
摘要:
阅读是人的重要的生活方式,阅读教育对学生的阅读起着重要的作用。阅读教育的意义不仅限于阅读本身,还有对生命意义的阐释。首先,阅读教育通过意义期待、理解生成和视域融合等环节,促进学生对文本生命意义的构建。其次,阅读教育可以帮助学生从自我、社会和自然等维度探寻个体生命的意义。最后,阅读教育通过学生与学生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和师生与校外人群之间的交往互动,促进群体生命意义的整合。
英语学习中如何提升阅读水平——浅谈精读课的教学 下载:65 浏览:508
摘要:
精读课的教与学是英语学习中的重要一环,如何通过精读课提高阅读水平对于英语学习者来说至关重要。本文首先结合笔者自己的教学实践和对精读课的认识来解释如何分析精读课文,即通过对语言现象的分析来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态度、意图和情感;其次通过具体事例论述了阅读在英语学习中的重要性;最后提出精读课所教和学的文章应该来自文学经典作品,阐述了理由的同时也提供了方法。
数字教科书在语文学科中应用的冷思考 下载:49 浏览:498
摘要:
数字教科书是动态的纸质教科书,它依据课程标准设计但更具开放性,是一种新的复合型课程资源。在语文学科中,数字教科书是开展群文阅读的高效载体,是加强语文实践性的有效工具。它为语文教学带来了便利,但同时也带来了易脱离文本、忽视人际交往的不利影响。数字教科书的多媒体技术应用削弱了学生与文字的联结,忽略了语言应用的最近现场。
新文科背景下地方本科院校新闻学专业课程建设探析 下载:68 浏览:412
摘要:
在新文科建设的背景下,地方本科院校在新闻学专业课程建设中需要转变人才培养的定位,体现学科融合和先进媒介技术应用,对接地方媒体进行能力模块化培养,建构面向融媒体的课程体系,开展创新和应用实践能力的全过程培养,与地方媒体合作打造校媒合作"金课",提高课程考核方式的针对性,从而培养熟悉融媒体发展和新技术应用的毕业生。
数字阅读对青少年学习力的影响及教育对策研究 下载:56 浏览:396
摘要:
数字阅读给青少年带来学习的便利,但同时又对他们的学习力产生一些负面影响。阅读品位的走低和网络小说阅读成瘾削弱了他们的学习动力,数字浅阅读也可能导致思维平面化、注意力分散、阅读能力弱化,进而影响他们的学习能力,而娱乐化、快餐化阅读则使他们变得没有耐性、缺乏学习毅力。对此,应从阅读内容和阅读方式两个方面加强数字阅读指导,充分利用数字阅读的优势,提高青少年的学习力。
语文学习中的负迁移现象及对策 下载:63 浏览:522
摘要:
语文学习在认知结构与学习方法中都存在负迁移现象。语文认知结构的负迁移现象表现于张冠李戴、囫囵吞枣和先入之见等方面,应该采取归类分类、辨别比较、调整学习程度等对策。语文学习方法的负迁移有用心不专、不善总结、被动"吸收"、盲目"复制"等表现,需要加强学法指导、分步纠正偏颇、借鉴"他山之石"等措施予以改善。
潘光旦“位育”教育的基本内涵及育人价值 下载:89 浏览:521
摘要:
潘光旦的“位育”教育是以安所遂生为目的、以务本为价值取向、以注重个体差异为特色、以顺应自然为教育原则、以服务人为最终追求的教育。“位育”教育具有历史性、普世性、示范性、奠基性。借鉴"位育"教育理念,做好育人工作,要坚定"位育"的教育理念,构建完善的"位育"教育机制,强化教师的主导及示范作用。
基于大数据的高校人才集聚机制研究 下载:73 浏览:506
摘要:
随着国家创新驱动和"双一流"战略的推进,国内城市间"人才争夺战"日益升级,高校人才争夺进入"白热化"。大数据时代,催生了人才集聚观念、策略及方式的大变革,充分认识大数据对人才集聚机制的影响,利用大数据技术实现人才集聚机制战略转型,按需谋划、精准引才、优化师资,成为高校人才集聚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当前,主要存在思想认识和准备不足,数据管理人才紧缺;数据资源收集手段落后,信息资料不完备;国际人才大数据平台建设滞后,人才国际化流动与共享不足等。大数据时代的人才集聚机制的变革与创新,要基于大数据构建人才集聚科学决策机制、完善引进机制、优化数据分析系统、建立杰出人才预测与培养机制、创新人才服务与保障机制。

版权所有 © 2025 世纪中文出版社  京ICP备202408603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