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二维MoS2纳米材料及其复合物在水处理中的应用 下载:30 浏览:317

刘阳1 张新波1 赵樱灿2,3 《应用化学学报》 2020年8期

摘要:
纳米材料和纳米技术的快速发展为水处理及资源化技术的开发带来了全新的发展机遇,作为一种典型的类石墨烯结构的二硫化钼以其层状结构和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能在众多纳米材料中受到重点关注。本文梳理和归纳了二维二硫化钼纳米材料及其复合物在水处理中吸附、膜分离、催化、抗菌和检测等方面的应用,重点介绍了其在吸附和膜分离方面的研究进展,以实现对水中各种离子、染料、抗生素、致病菌等多种环境污染物的高效去除。最后,对二硫化钼及其复合物在水处理中的应用作出了评价,探讨其未来发展方向以及面临的挑战,以期为解决水环境污染和水资源紧缺等问题提供一种新型的材料和技术手段。

罗汉果复合饮料泡腾片的研制 下载:88 浏览:341

刘素连 张锐锐 许有瑞 《中国食品与营养》 2020年8期

摘要:
以液体罗汉果复合饮料为原料,经喷雾干燥微粉化,研制一种新型固体饮料——罗汉果复合饮料泡腾片。以出粉率、含水量、pH及感官评价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喷雾干燥最佳工艺条件;同时利用正交试验优化原辅料配比,采用粉末直接压片法制得泡腾片。结果表明:喷雾干燥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助干剂添加量125%、进风温度150℃、进样流速15%、雾化压力40mm;该工艺条件下出粉率达84.11%,含水量为4.73%。泡腾片的最佳配方为:罗汉果复合饮料原料粉55%、酸碱总量35%(酸碱配比0.50:0.50)、甘露醇10%。采用该工艺和配方生产的泡腾片崩解迅速、呈弱酸性、香甜可口,具有原饮料的风味,该研究可为罗汉果复合饮料的深加工提供理论参考。

ZIF-8纳米颗粒的粒径调控及生物医学应用 下载:28 浏览:309

胡强强 郭和泽 窦红静 《应用化学学报》 2020年8期

摘要:
沸石咪唑酯骨架材料(Zeolitic Imidazolate Framework-8, ZIF-8)是由锌离子与2-甲基咪唑配位自组装成的多孔结晶材料,其比表面积大、孔隙率高、合成便捷、尺寸可控,在功能物质的包封与输运中具有突出的优势。与此同时,这类材料更具备优异的生物相容性,且其结构在生理条件下具有良好的稳定性,而在酸性条件下解体,对于与恶性肿瘤等多种疾病相关的弱酸性环境具有响应性,是控制药物运输与释放的理想载体,因而在生物医学上有很大的应用潜力。事实上,ZIF-8不但能高效负载阿霉素、5-氟尿嘧啶等小分子化疗药物,而且可以充当抗体、核酸等生物大分子的保护层。ZIF-8的粒径等性能对于相应的生物医学应用非常关键,而如何实现ZIF-8功能性的精准调控将是实现其生物医学应用的重要挑战,基于此,本文就ZIF-8的制备机理、性能调控及其生物医学应用进行综述和展望。

基于碳纳米管的复合型材料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应用进展 下载:94 浏览:497

黄玉霞 赵涛 何金兴 《中国食品与营养》 2019年1期

摘要:
碳纳米管(Carbon nanotubes,CNTs)因其独特的结构、性质和巨大的应用潜力,引起了学术界和工业界的兴趣。将碳纳米管组装成具有理想结构和性能的材料应用于食品安全检测,可以缩短检测时间,提高检测效率。文章主要介绍了碳纳米管的制备方法以及基于其复合型材料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应用,主要从增加材料多孔性、选择性和敏感性的多孔材料、电化学传感器材料、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材料和拉曼光谱材料等方面进行了综述,并对其以后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二维MoS2纳米材料及其复合物在水处理中的应用 下载:33 浏览:329

刘阳1 张新波1 赵樱灿2,3 《应用化学学报》 2020年6期

摘要:
纳米材料和纳米技术的快速发展为水处理及资源化技术的开发带来了全新的发展机遇,作为一种典型的类石墨烯结构的二硫化钼以其层状结构和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能在众多纳米材料中受到重点关注。本文梳理和归纳了二维二硫化钼纳米材料及其复合物在水处理中吸附、膜分离、催化、抗菌和检测等方面的应用,重点介绍了其在吸附和膜分离方面的研究进展,以实现对水中各种离子、染料、抗生素、致病菌等多种环境污染物的高效去除。最后,对二硫化钼及其复合物在水处理中的应用作出了评价,探讨其未来发展方向以及面临的挑战,以期为解决水环境污染和水资源紧缺等问题提供一种新型的材料和技术手段。

ZIF-8纳米颗粒的粒径调控及生物医学应用 下载:31 浏览:316

胡强强 郭和泽 窦红静 《应用化学学报》 2020年6期

摘要:
沸石咪唑酯骨架材料(Zeolitic Imidazolate Framework-8, ZIF-8)是由锌离子与2-甲基咪唑配位自组装成的多孔结晶材料,其比表面积大、孔隙率高、合成便捷、尺寸可控,在功能物质的包封与输运中具有突出的优势。与此同时,这类材料更具备优异的生物相容性,且其结构在生理条件下具有良好的稳定性,而在酸性条件下解体,对于与恶性肿瘤等多种疾病相关的弱酸性环境具有响应性,是控制药物运输与释放的理想载体,因而在生物医学上有很大的应用潜力。事实上,ZIF-8不但能高效负载阿霉素、5-氟尿嘧啶等小分子化疗药物,而且可以充当抗体、核酸等生物大分子的保护层。ZIF-8的粒径等性能对于相应的生物医学应用非常关键,而如何实现ZIF-8功能性的精准调控将是实现其生物医学应用的重要挑战,基于此,本文就ZIF-8的制备机理、性能调控及其生物医学应用进行综述和展望。

聚吡咯及其纳米复合材料在光热治疗领域的应用 下载:31 浏览:299

黄晚秋 高苗苗 窦红静 《应用化学学报》 2020年5期

摘要:
光热治疗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治疗方法,具有靶向性强、适应性广的特点。在光热治疗中,通过光热剂对光的吸收将光能转化为热能,从而实现治疗作用,因而光热剂的光热转化性能直接决定了光热治疗的效果。光热剂的种类丰富,涵盖由无机到有机等组成和性能各异的多种材料。其中,聚吡咯具备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优异的光稳定性以及光热转化性能,在光热治疗领域受到广泛关注,是一种拥有巨大应用潜力的光热剂,然而其在光热治疗领域的发展趋势及前景却鲜有报道。本文综述了聚吡咯及其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详述了聚吡咯及其纳米复合材料在光热治疗领域中的应用情况,包括聚吡咯基纳米材料的自身性能和实际光热治疗的效果,指出以聚吡咯为基体或修饰材料来制备具有CT、磁共振、光声显影及光热治疗性能的聚吡咯基复合材料已成为发展趋势。在此基础上,本文还总结了聚吡咯基纳米复合材料在制备和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并分析了其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挑战以及在生物医学应用中的前景。

碳在锂离子电池硅碳复合材料中的作用 下载:31 浏览:316

张伟1,2,3 齐小鹏1,2 方升1,2 张健华1,2,3 史碧梦1,2 杨娟玉1,2,3 《应用化学学报》 2020年4期

摘要:
随着低比容量硅碳复合材料(<500 mAh/g)在锂离子电池中的商业化应用,硅基负极材料也从实验室研究走向了产业化发展。近年来的研究工作中,许多方法被用来解决硅在循环过程中体积变化(>300%)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在材料结构方面,从最初的硅材料纳米化、硅与其他材料复合等技术手段转变到了硅碳复合材料二次颗粒的结构设计、表面包覆层设计等方法;在应用性能方面,除了早期文献报道的材料比容量、循环性能等参数外,还增加了材料比表面积、振实密度、首次及循环库仑效率等更符合电池实际应用要求的性能参数研究,从而极大地推动了硅基负极材料的商业化应用进程。本文首先综述了近年来硅碳复合材料组成、结构设计的发展脉络,进一步分析了由石墨、软碳、硬碳、碳纤维和石墨烯等碳源合成的硅碳复合材料的结构特点,并对其电化学性能进行分析对比,总结了碳在硅碳复合材料结构及其性能上发挥的作用。最后,对硅碳复合材料制备过程中的结构设计要求和碳材料的选择进行了分析和展望。

大气“霾化学”:概念提出和研究展望 下载:36 浏览:303

楚碧武1,2 马庆鑫1,2 段凤魁3 马金珠1,2 蒋靖坤3 贺克斌3,2 贺泓1,2 《应用化学学报》 2020年3期

摘要:
大气污染是人类面临的重大环境挑战。我国大气污染具有高度的复合污染特征,其形成过程既有高强度的颗粒物均相成核现象,又有多介质非均相致霾过程,同时耦合了强的大气氧化性以及O3污染,是不同于洛杉矶光化学烟雾和伦敦烟雾的新型"霾化学"烟雾污染。"霾化学"区别于并突破现有的理论认识,是解析我国典型多介质复合污染环境下PM2. 5成因以及PM2. 5与O3污染间非线性复杂关系,综合研究气、液、固多介质非均相过程的大气污染化学。研究"霾化学"过程对精准控制我国乃至其他国家大气复合污染意义重大。本文提出和总结了大气"霾化学"概念,并对"霾化学"理论的完善和发展进行了展望。

基于成分共享的英汉小句对齐语料库标注体系研究 下载:30 浏览:332

葛诗利1 宋柔2 《当代中文学刊》 2020年11期

摘要:
英汉小句对齐语料库服务于英语和汉语小句的语法结构对应关系研究和应用,对于语言理论和语言翻译(包括人的翻译和机器翻译)有重要意义。前人的语法理论和相关语料库的工作对于小句复合体和小句的界定缺乏充分研究,在理论上有缺陷,难以支持自然语言处理的应用。该文首先为英汉小句对齐语料库的建设做理论准备。从近年提出的汉语小句复合体的理论出发,该文界定了成分共享的概念,基于话头共享和引语共享来界定英语的小句和小句复合体,使小句和小句复合体具有功能的完整性和单一性。在此基础上,该文设计了英汉小句对齐的标注体系,包括英语NT小句标注和汉语译文生成及组合。语料库的标注表明,在小句复合体层面上英汉翻译涉及到的结构变换,其部件可以限制为英语小句和话头、话体,无须涉及话头和话体内部的结构。基于这些工作的英汉小句对齐语料库为语言本体研究和英汉语言对比、英汉机器翻译等应用提供了结构化的标注样本。

涂布复合胶辊失效及受力的数值研究 下载:51 浏览:369

蔡雨辰 郑永强 《中国设备》 2019年10期

摘要:
以涂布复合机的复合胶辊为研究对象,针对胶辊使用过程中出现的失效和损坏问题,分析胶辊的应力应变分布,建立弹性胶辊与钢性辊轮接触的数学模型,最后使用仿真软件ABAQUS对胶辊在不同硬度和不同压痕宽度下的应力—应变和Mises应力进行分析。

复合酶解牦牛乳酪蛋白工艺优化及抗氧化性的研究 下载:73 浏览:434

马宇骥 李键 王洪志 陈炼红 《中国食品与营养》 2018年7期

摘要:
为了优化牦牛乳酪蛋白酶解工艺,研究其产物抗氧化活性,选用中性蛋白酶、碱性蛋白酶、胃蛋白酶、胰蛋白酶和木瓜蛋白酶,在其最适条件下酶解牦牛乳酪蛋白,以水解度(DH)、DPPH·自由基清除率和超氧阴离子清除率为评价指标,筛选出2种效果最优的单酶进行复配,采用单因素试验及L9(34)正交试验确定最优酶解工艺。结果表明:中性蛋白酶和胰蛋白酶比例为1:2效果最佳,最佳酶解工艺条件为底物浓度5%(w/v),温度42.5℃,p H值7.5,复合酶添加量3%,作用时间150 min,酶解产物抗氧化活性最高,DPPH·自由基清除率达到了64.26%±0.18%,超氧阴离子清除率达到40.34%±0.92%。

无肌松药下靶控输注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对腹腔镜手术患者生命体征及术后苏醒情况的影响 下载:33 浏览:172

张朋 《诊断医学》 2020年11期

摘要:
目的探讨无肌松药下靶控输注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对腹腔镜手术患者生命体征及术后苏醒情况的影响。方法选择收治的144例行腹腔镜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2例,对照组给予静脉注射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观察组给予无肌松药下靶控输注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对比两组生命体征及术后苏醒情况。结果 T3时,观察组收缩压、舒张压及心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0、T1、T2时,两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自主呼吸恢复、睁眼、定向力恢复、拔管及离室时间均较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肌松药下靶控输注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用于腹腔镜手术中对患者生命体征影响较小,术毕苏醒质量佳,安全性更高。

复合顶板大断面开切眼支护分析 下载:88 浏览:474

王丽弘 《中国能源进展》 2019年2期

摘要:
结合具体工程实际,分析了复合顶板大断面开切眼围岩变形的控制对策,针对大断面开切眼支护方案开展了优化设计,并对其应用效果做出分析。实践结果表明,优化的方案实现了对大断面复合顶板开切眼巷道围岩变形的有效控制,为矿井生产安全提供了坚实保障。

分层注水用柔性复合管系统设计及应用分析 下载:69 浏览:406

李召勇 崔晓轩 孟庆义 《中国机械研究》 2019年3期

摘要:
油田注水用钢制管线因腐蚀、结构等问题一直严重影响采油效率和采油成本,通过对原有井下用柔性复合管性能的进一步优化,研发出适应分层注水用的柔性复合管,并成为国内首例现场试验成功的针对分层注水用柔性复合管及封隔器等配套工具的试验,明显的降低了管线的腐蚀和结垢速率,有效的降低了现场施工作业的劳动强度,证明了井下用柔性复合管在分层注水领域的可实施性。

锂硫电池先进功能隔膜的研究进展 下载:61 浏览:403

黄佳琦1,2 孙滢智2,3 王云飞2 张强2 《应用化学学报》 2019年10期

摘要:
随着电子设备和电动汽车对储能设备性能要求的不断提高,锂硫电池因其多电子转化化学赋予的高能量密度受到广泛关注.当前锂硫电池的实用化受到库伦效率低、正极容量快速衰减、负极循环性能差等问题的制约.针对锂硫电池上述瓶颈,设计多功能电解质系统有望大幅提升活性材料的利用效率及循环寿命.本文综述了近年来锂硫电池中多功能隔膜系统的研究进展,具体包括面向抑制副反应的选择性透过隔膜、面向正极的低界面电阻隔膜以及面向稳定负极界面的隔膜.并展望了锂硫电池多功能隔膜系统面临的科学挑战与未来发展的机遇.

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与钛合金钻孔技术研究 下载:79 浏览:486

高晓星 《中国设备》 2018年12期

摘要:
随着航空事业的快速发展,对于强度高、耐腐蚀性强的材料需求量越来越大,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和钛合金等质量轻、强度大、耐腐蚀性强的优良特性等都符合航空制造材料的需求,虽然钛合金的各项性能特点都比较好,但是由于加工性能相对较差,因此严重影响相关产品的加工和应用。

纳米金属有机框架材料在药物递送领域的应用 下载:65 浏览:415

赖欣宜 王志勇 郑永太 陈永明 《应用化学学报》 2019年10期

摘要:
金属有机框架材料(Metal-OrganicFrameworks,MOFs)是一类由金属离子及有机配体自组装而成的多孔材料,具有孔隙率高、比表面积大和结构多样化等独特优点,广泛应用于气体储存、物质分离和催化等领域。纳米尺寸金属有机框架材料(NanoscaleMetal-OrganicFrameworks,NMOFs)既保持了传统MOFs的规整性,也具有纳米颗粒的特殊性质,在生物医药领域中是绝佳的药物载体。相比于传统纳米药物载体,NMOFs与药物的结合方式丰富,展现了多种药物装载模式,可以满足不同药物的制备需求,也可引入不同功能分子优化性能。最近,有越来越多的研究报道了多功能化NMOFs应用于药物递送领域,并实现刺激响应性的可控释放。本文将着重对NMOFs材料作为药物载体负载抗癌药物、光敏剂和核酸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有机催化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 下载:55 浏览:422

李宁 胡欣 方亮 寇佳慧 倪亚茹 陆春华 《应用化学学报》 2019年10期

摘要:
过渡金属催化的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是合成结构可控聚合物的重要方法之一,尽管一系列改进ATRP方法可将催化剂的浓度降至ppm级,但不可避免的金属残留仍然是制约ATRP应用的主要瓶颈。近年来,科学家提出并发展了有机催化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O-ATRP),从根本上规避了金属催化剂的使用与残留。本文对有机催化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的概念、催化体系和聚合机理进行了介绍,同时综述了该新聚合方法在高分子合成与材料制备方面的应用。

液态聚碳硅烷的固化及陶瓷化 下载:61 浏览:248

朱世步 张强 孟祥利 杨星 闫联生 张晓虎 崔红 《中国航空航天科学》 2019年7期

摘要:
采用非等温DSC、TG等研究了SiC陶瓷先驱体-液态聚碳硅烷(LPCS)的固化、陶瓷化行为,运用FTIR、XRD、SEM等手段表征了LPCS先驱体在不同温度的裂解产物结构和微观形貌。通过Kissinger、Ozawa及Crane方程得到LPCS先驱体的固化动力学参数:活化能Ea=96. 84kJ/mol,反应级数n=0.94。LPCS先驱体的失重反应主要发生在400~800℃阶段,先驱体中有机官能团逐渐减少,基本完成无机化转变。XRD结果表明,在1000℃以下裂解得到的产物为表面致密的非晶态SiC结构,而在1500℃下裂解产物发生了晶化转变,得到的陶瓷产物主要为β-SiC相。LPCS具有较低的室温粘度(0.25Pa·s)、良好的室温稳定性,适于用作PIP工艺制备SiC基复合材料的先驱体。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