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疫情背景下实施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 下载:61 浏览:366

张先义1 章文凤2 《国际教育论坛》 2020年8期

摘要:
疫情下的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已成为促进学生心理发展的重要抓手。但因受专业队伍、课程建设、工作方式和评价机制等因素制约,其效果尚未实现效益最大化。基于实践,推进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有序开展,需要从强队伍、优课程、精水平和实评价四个方面着手改进。

中小学青年心理健康教师专业认同的路径探索 下载:35 浏览:183

刘菲菲 《国际教育论坛》 2019年10期

摘要:
中小学青年心理健康教师专业发展的困境主要在于教师身份的边缘化和心理健康尴尬的学科地位,这使心理教师对所从事职业的内在价值产生怀疑,出现放弃学科发展或转学科的意愿及行为。为此,相关部门要构建学习共同体,实践O2O教研活动,探索基于项目的学习及撰写教师职业发展规划,以突破心理教师发展困境。

探索校园文化建设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 下载:18 浏览:214

杨淼 《中国教育探索》 2025年4期

摘要:
本文旨在探讨校园文化建设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通过对校园文化的各个方面,包括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等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关系进行深入分析,阐述了如何利用校园环境、活动、课程等元素,将心理健康教育自然地融入其中。同时,结合实际案例,探讨了这些途径在提升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方面的作用和效果,为学校开展相关工作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新时代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难点与对策研究 下载:20 浏览:238

刘仲宇 《中国教育探索》 2025年4期

摘要:
心理健康教育是高校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强化学生心理素质、解决学生心理危机、培育学生综合素质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新时代背景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提升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成为高校教育质量全面提升的应有之义。文章简要论述新时代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意义,分析心理健康教育的难点,重点从渗透压力管理策略,搭建网络教育平台,面向学生全面发展三大方面阐述新时代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

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在高中阶段的探索 下载:23 浏览:260

何晓枫 《中国教育探索》 2025年3期

摘要:
积极心理学是心理学领域的一场革命,也是人类社会发展史中的一个新的里程碑。它的创始人是马丁·塞利格曼、谢尔顿、劳拉·金。它用科学的原则和方法研究幸福,倡导心理学的正向发展,用以探讨正向的心理品质,关注人类的健康和幸福。积极心理学倡导班主任与任课教师积极合作,促进学生人格心理的健康发展,本研究探讨积极心理学在普通高中教学中的应用策略以达到我们对学生的人才培养和品质教育,从而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学生。

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思政的探索与实践 下载:19 浏览:219

时佳欣 《中国教育探索》 2025年3期

摘要: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使命,而思政课又是“立德树人”的重要环节,更是备受瞩目。“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思政课建设,并作出了明确的部署和部署。中职学生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期,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和思想品德素质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中等职业学校的思政课教师,在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等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中职要强化思想政治理论课师资,深化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改革与创新,推动“大思政”工作,形成思想政治工作合力,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浅谈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探索 下载:17 浏览:209

刘丽丽 《中国教育探索》 2025年1期

摘要:
我国科教兴国的教育战略下,社会对学生的理论与实践教育加强,培育力度和水平的提高也在推动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但在注重提升学生学习能力的同时,也应注意到逐渐在小学生群体中普遍出现的心理问题,小学生尚处人生初级阶段,人生经验不丰富,内心和思想较为稚嫩,易受外界影响产生难以独立解决的甚至影响人生发展的心理问题,所以及时发现并解决其心理问题极为必要,本研究将针对于对小学生心理问题的基本状况和解决对策展开。

小学班主任有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探索 下载:21 浏览:237

潘凤华 《中国教育探索》 2025年1期

摘要:
目前,未成年人的心理健康已引起了全社会的高度重视。在小学阶段,班主任在进行课堂管理时,既要重视对学生的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也要重视对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身心健康发展。通过对小学生进行心理辅导,促进其正面心态的形成。为了给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使他们能够更好地发展,文章对此进行了探讨。

思政元素融入高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的策略 下载:22 浏览:478

王萍 《中文研究》 2025年3期

摘要:
思政教育与高职心理健康教育有着天然契合之处,在高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中融入思政元素,是提升教学质量,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点,本文重点分析思政元素融入高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的策略。首先总结两者在教育目标与方法上的内在联系,评价相互融入的时代意义,最后提出基于教育目标生成式融入、基于教学方法互动式融入、基于教育需求嵌入式融入等有机融合策略,助力学生思想意识形态与心理健康的双重提升。

积极心理学视域下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路径研究 下载:24 浏览:484

李娜燕 《中文研究》 2025年3期

摘要: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逐步推行,对中职院校的教育提出了更高要求。其中,不仅要求中职院校落实对中职生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培训,还需要照顾中职生的心理健康发展。积极心理学作为一种探究积极健康向上力量的心理学,很适合运用于中职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中。基于此,文章一方面分析了积极心理学对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另一方面为积极心理学视域下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提供相应路径,以供相关从业者参考。

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与幼儿发展研究方略 下载:51 浏览:548

欧阳莎莎 《教育研究与发展论坛》 2025年4期

摘要:
《中国儿童心理健康教育》一书以此为基础,展开了详细的研究,首先阐述了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概念和重要意义,然后对当前我国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对此提出了相应的分析方法和案例研究,作者认为《中国儿童心理健康教育评估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幼儿认知、情绪和社会技能的发展。这项研究结果表明,儿童的自我认知能力、情绪管理能力和社交能力都能在系统的心理健康教育中得到明显提高。本研究还提出了针对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的改进策略,包括完善教育体系、加强师资培训、提升家长参与度以及构建良好的教育环境。本研究对促进幼儿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实施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导。

浅谈循证心理健康教育下的心理咨询伦理 下载:54 浏览:603

荆效闫 《心理学研究》 2025年3期

摘要:
循证心理健康教育是在循证运动下逐渐发展的新兴产物。本文主要从循证心理健康教育下的四大主体,即管理者、研究者、咨询师、来访者,以及一个载体互联网入手,阐述在循证心理健康教育体系下所建立的心理咨询伦理准则以及数据库,为四大主体提供了一个可参照的标准,把心理咨询伦理变得可操作化、具体化、实践化,让其在各自的领域中各司其职,建立一个统一战线。

浅谈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学班主任工作中的渗透策略 下载:32 浏览:260

张蓉 《心理学研究》 2025年2期

摘要:
在信息化时代,小学生面临的内容密度与学习要求都出现了显著的变化。由于诸多现实因素的影响,学生个体可能会积攒过多的心理压力,导致出现认知问题或行为偏差现象,不利于未来的健康发展。在这一过程中,班主任需要深入研究并分析班级内部的学生状态,通过针对化设计方案,对学生进行渗透心理教育,使他们能建立自身的正确认知,达到良好的发展目标。

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班会研究 下载:66 浏览:533

高焕飞 《心理学研究》 2025年1期

摘要:
初中阶段是人一生中身体发育和智力发育的黄金时期,也是人格形成和塑造的关键时刻。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初中生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本文通过对初中生存在心理问题及产生的原因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主题班会对策来提高初中生心理健康水平。

高中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探析 下载:110 浏览:803

黄映丽 《心理学研究》 2024年12期

摘要:
从当前高中教育特点的角度来看,班主任不仅应该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更肩负着向学生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其形成良好心态的责任。本文就高中班主任工作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融入展开了一系列的分析

小学语文班主任如何正确实施心理健康教育 下载:174 浏览:1002

陈珊 《心理学研究》 2024年12期

摘要:
小学语文班主任作为班级管理者,应该坚持素质教育的理念,充分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开展的重要性,而且要选择科学合理的教育方式,通过课堂教学正确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并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引导,在潜移默化之中促进小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基于此,本文主要针对小学语文班主任如何正确实施心理健康教育进行了探究,以供参考交流。

试析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体验式教学的运用 下载:130 浏览:903

周志东 《心理学研究》 2024年12期

摘要:
提高课程的实效性,以体验式教学理论为基准,结合教学实践,尊重小学生身心需要,探索体验式教学模式在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堂中的运用。本文从生活场景创设、和谐氛围营造、交流分享引入、撰写心得运用的环节,浅谈如何推动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与体验式教学的融合。

浅析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有效策略 下载:160 浏览:975

斯庆毕力格 《心理学研究》 2024年12期

摘要:
随着社会各界更加重视德育,教师也应该与时俱进,除了传授学生课本上的文化知识外,也要重视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道德素质低下的人大多都是后天受到错误思想的引导,导致心理扭曲,没有得到纠正才会引发最后的悲剧。由此可见,心理问题和道德问题之间是有一定联系的。令人发指的新闻屡见不鲜,这些看似是因为父母管教不当或者是父母意外去世等原因导致孩子犯错,但其实主要是孩子们的心理扭曲,没有正确的价值观引导。我们开展心理活动主要就是帮助孩子洗涤自己的心灵,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避免出现意外情况,让每一个孩子都有着健康积极的心理,在家能体贴父母、尊敬长辈,在校能尊敬师长,与同学们和睦相处,共同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本文立足于小学教育教学角度,分析了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有效策略,希望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新时期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策略 下载:120 浏览:922

万新华 《心理学研究》 2024年12期

摘要:
近年来,随着我国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小学生所接触到的事物越来越广泛,由于小学生辨别是非能力亟待进一步提高,难免会被不健康信息所影响。与此同时,小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以及价值观念形成的重要阶段,他们在发展自我的过程中,容易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过程中存在各种困惑与难题。在这些影响因素下,小学生心理问题就必须得到重视。因此本文对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进行研究。

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策略研究及实施路径探索 下载:135 浏览:896

李颖婷 《心理学研究》 2024年12期

摘要:
进入人生过渡期的初中生生理、心理和社会状况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他们思维活跃,对知识有强烈的渴望,但他们容易极端,自我控制能力差,心理逐渐显示出“封闭性”,不易表达内心真实想法。初中学生逐渐步入青春期,这一阶段的青少年普遍会存在焦虑紧张、烦躁容易冲动、心理状况不稳定等方面的问题,因而做好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十分重要。本文对初中心理健康教育存在问题做简要分析,其次就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策略以及实施路径做重点探究,希望能为相关工作带来些许帮助。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