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煤矿通风安全稳定性评价研究 下载:55 浏览:364

李强 《煤炭技术研究》 2019年1期

摘要:
本文以煤矿通风系统的安全稳定性评价体系建设为研究对象,对现代化煤矿通风系统影响因素进行分析,采用层次分析法对其分级量化,建立煤矿通风安全稳定性评价指标体系,为进一步提高煤矿企业通风安全、监管优化提供支持和依据。

海绵社区综合实施效能的评价研究——以青岛案例海绵社区为例 下载:56 浏览:421

强小飞 孙梦 梁浩 肖传晶 刘志强 《可持续发展与创新》 2020年7期

摘要:
海绵社区是海绵城市建设的重要载体,其综合实施效能评价将综合反映海绵城市的建设成效。本文以从事青岛市海绵城市建设的专家经验、项目运行效果为依据,借助网络分析法原理,建立了青岛市综合实施效能评价体系,并以青岛某海绵社区的实施情况为基础,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进行了综合实施效能评价,获得了较为合理的评价结论。

吉林省品种杨品种(系)抗虫性评价研究 下载:57 浏览:378

赵天生1 李鹏辉2 王新天2 郭志新2 陆志民3 冯博3 高方连4 陈建军3 《林业研究》 2020年6期

摘要:
对参试的品种杨88个品种(系)苗期和幼龄期的抗虫性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抗白杨透翅蛾的品种(系)为白城5号杨、白林3号杨、白林2号杨,是品种杨杂交育种较理想的抗白杨透翅蛾亲本;抗青杨天牛的品种(系)为白林2号杨、白城41号杨、迎春5号杨、格尔里杨、107号杨、中黑防2号杨、88-04杨、吉林加拿大杨、白城1号杨、晚花杨、加雌杨、健杨、白城2号杨、88-13杨、摩里柏林杨、81-10杨、白林3号杨、5号杨、小×钻杨,是品种杨杂交育种较理想的抗青杨天牛亲本。

南京某化工企业搬迁场地土壤有机污染调查及健康风险评价研究 下载:52 浏览:386

王甫洋1,2 田珺3 夏晶1,2 陈华3 刘宁1,2 《环境科学研究》 2020年3期

摘要:
对南京某化工企业搬迁场地进行了有机污染物监测,并进行了健康风险评价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污染物修复目标值。结果表明:该场地有机污染物超标的有苯并a芘(BaP)、1,2二氯丙烷、1,2,3-三氯丙烷、氯仿和双(2-氯异丙基)醚; 1,2,3-三氯丙烷、氯仿、双(2-氯异丙基)醚等物质存在致癌风险; 1,2二氯丙烷、1,2,3-三氯丙烷、氯仿三种物质存在非致癌风险;经计算BaP、1,2二氯丙烷、1,2,3-三氯丙烷、氯仿和双(2-氯异丙基)醚基于人体健康的修复目标值分别为0. 063 mg/kg、0. 890 mg/kg、0. 005 mg/kg、0. 290 mg/kg和0. 210 mg/kg;场地内风险最大的区域是堆桶区,生产区、办公区、厂房和储罐区未检测到超标物质;单个物质污染程度随土壤深度无明显规律。

基于GRA-CV的非洲西海岸主要港口竞争力评价研究 下载:46 浏览:477

陈汨梨1 封学军2 陆玉华2 蒋柳鹏2 《交通技术研究》 2018年9期

摘要:
在分析港口竞争力影响因素的基础上,结合非洲实际情况,构建非洲西海岸港口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变异系数法(CV)和灰色关联度分析法(GRA)相结合的评价方法,对非洲西海岸22个主要海港进行评价和排序。结果显示:投资和运营拉各斯港、卡萨布兰卡港等竞争力强的港口应为中资企业的优先选择。研究可以为中资企业在非洲进一步开展港口合作,如选择投资对象等决策时提供参考依据。

北部湾城市群旅游竞争力评价研究 下载:78 浏览:464

李志勇 黄宝龄 《地理研究进展》 2018年12期

摘要:
旅游竞争力评价是推进北部湾区域旅游产业协同发展的重要基础工作。基于城市旅游竞争力相关理论,构建了包括3个层次、5大要素、24个指标的北部湾城市旅游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北部湾城市群旅游综合竞争力及要素竞争力进行定量评价。评价结果表明:南宁、湛江、茂名、海口和玉林为区域内旅游竞争力较强城市,阳江、北海、崇左、钦州和防城港是旅游竞争力中等城市,儋州、东方、澄迈、临高和昌江属于竞争力较弱城市。在定量评价和分类的基础上,分别提出了三类城市旅游竞争力的提升策略。

基于文献计量学的环境影响评价研究趋势分析 下载:72 浏览:482

杨龑 林国俊 蔡金洲 《环境科学研究》 2018年5期

摘要:
从文献计量学的角度对环境影响评价研究进行分析。以Web of Science(SCI、SSCI、CPCI-S、CPCI-SSH)数据库中1981~2016年收录的全球环境影响评价相关文献信息为基础,从(1)文献出版量,(2)文献的国家分布情况,(3)H因子,(4)作者关键词频次和扩展关键词频次等4个方面分析该领域研究趋势和研究热点。"生命周期评价"、"可持续发展"和"能源"可能将成为该领域的研究热点。

矿尘迁移致生态系统损害级联传播评价研究 下载:62 浏览:442

黄光球 何通 陆秋琴 《建模与系统仿真》 2020年3期

摘要:
为了解决矿尘迁移致矿区生态系统损害级联传播评价问题,采用矿尘迁移路径构建迁移网络,明确潜在的危害来源路径,给出了生态系统损害级联传播Petri网仿真模型(PN-EDCP)的定义,阐述了将迁移路径网络抽象为Petri网模型的一般方法。通过向Petri网模型中引入库所对象属性与方法的概念,使得模型真实含义清晰,具备对生态系统对象间逻辑关系及损害级联传播路径的描述和分析能力,能够将矿尘迁移现象损害生态系统的过程直观展现出来。在实例研究中,使用PN-EDCP模型完成了仿真分析,并对损害度变化趋势及与之相关的级联路径进行了深入讨论。

页岩气钻屑固化填埋池监测与评价研究 下载:92 浏览:501

张春 刘璞 梅绪东 熊德明 王丹 徐烽淋 《环境科学研究》 2018年2期

摘要:
为了探讨钻屑固化填埋池对周围土壤及水体环境的影响,以西南某页岩气田为例,分别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水基钻屑固化填埋池和油基灰渣固化填埋池,先对钻屑固化处置方式和效果进行了评价,再对钻屑固化填埋池土壤径流液及土壤进行了监测,分析了固化填埋池对周边土壤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钻屑固化体浸出液达到GB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一级排放标准,钻屑固化填埋池土壤径流液满足GB5084-2005《农田灌溉水质标准》旱作标准;水基钻屑固化填埋池和油基灰渣固化填埋池上覆土壤重金属综合污染指数分别是0.42、0.45,周边土壤重金属综合污染指数分别是0.45、0.54。钻屑固化填埋池各项监测指标均未超标,土壤重金属综合污染指数均小于0.7,钻屑固化填埋暂时未对周边土壤造成影响,属于清洁水平。短期内钻屑固化填埋效果较好,对周围土壤环境影响较小。

海南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研究 下载:65 浏览:507

詹达斌 《地球科学探索》 2018年1期

摘要:
地下水是人们可以选择发展的重要物质资源之一,也是比较重要的自然资源。对于海南来说,地下水不仅作为区域发展的主要资源,也是城市发展的战略资源以及物质保障。根据相关的统计数据得知,当前我国97%的地下水受到了污染,其中40%的地下水污染程度不断上升,所以地下水资源的流动比较缓慢,交替速度很慢,自净能力不强。因此地下水资源受到污染的话就不能够很好的恢复,所以地下水污染风险的评价以及区域划分工作是水资源保护的重要决策依据,本文主要是从地下水污染的现状入手建立了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对于海南地下水污染的风险进行了评价。

高校纵向科研项目管理评价研究 下载:36 浏览:264

赵峪杰 《航空航天学报》 2018年7期

摘要:
高校是我国科学研究的重要阵地,随着国家创新战略的实施,高校将会承担更多的科研创新任务,在高校科研任务量增加的情况下,对科研项目进行行之有效的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在高校纵向科研项目管理工作中应用项目管理评价体系也就成为一种必然的选择。本文以H高校为研究对象,探讨高校纵向科研管理中引入项目管理绩效评价体系的效果和意义。

C程序设计翻转课堂教学中学生学业评价研究 下载:77 浏览:432

方磊 武瑞婵 《计算机研究与应用》 2018年8期

摘要:
以核心价值为判断标准,学业评价可以划分为四种不同的模式,根据翻转课堂学业评价的多重价值目需求,提出基于多种价值目标的多元化评价方法及评价内容,并在高等学校C语言程序设计教学中进行实践。学业评价帮助教师改进教学,有效地帮助学生自我发展,还倡导民主、平等、协商的理念。

智慧教育背景下中小学校本评价研究 下载:44 浏览:448

耿丹青 1许世红2 《中国教育研究》 2020年8期

摘要:
文章梳理了中小学校本评价的主要内容,针对我国中小学校本评价在评价体系、可操作性、评价队伍三个方面存在的问题,结合现阶段智慧教育环境建设和智能技术应用,指出智能技术的应用能使校本评价数据来源全面客观、评价工具方法精准智能、评价结果分析科学高效、助推评价体系建设,并从完善校本评价标准体系、搭建智慧教育软硬件设施、探索产学研用一体化机制和提升师生信息化能力素养四个方面提出智慧教育背景下实施校本评价的路径建议。

绿色建筑建设工程施工管理及评价研究 下载:42 浏览:252

张铁成 《中国科学与管理》 2025年3期

摘要: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城市现代化进程日益加快,我国建筑工程数量与日俱增,人们生活水平质量日益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环境保护的问题,我国鼓励绿色施工,做好低碳环保,在保证建筑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实现环境保护的目的。对绿色建筑的工程管理进行深入的探讨,在此基础上对构建有效的管理评价进行初步的分析,为绿色建筑的管理实施提供一些参考。

基于POI数据的城市15分钟社区生活圈便利度评价研究——以武汉三区为例 下载:49 浏览:452

庄晓平1 陶楠2 王江萍1 《中国建筑》 2020年10期

摘要:
根据2018年12月1日实施的《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的规定,生活圈是城市居民日常出行范围对公共服务的基本需求,构建15分钟社区生活圈,将生活圈作为居住区公共资源配置和社会治理的基本单元,已经成为评价城市宜居程度的重要一环。其中社区生活圈便利度是评价宜居城市的重要影响因素,居民社区生活圈便利度主要指居民日常利用公共服务设施的便利程度。本次研究,以武汉市武昌区、汉口区、汉阳区这三个中心城区主要区域为研究范围,以三区的小区生活圈便利度为研究对象。基于开放POI数据,统计分析三区的小区15分钟生活圈内的设施点类型和数量,评价各片区内的生活圈便利程度,为设施的配套完善、社区生活品质的提升提供一定的依据。

面向低碳的城市空间结构优化评价研究——以南京市为例 下载:50 浏览:456

熊薇 《中国建筑》 2020年9期

摘要:
在城市转型发展的背景下,要求规划从"增量"转向"存量",外延扩张转向内部提升,更加注重推进经济、社会、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而低碳城市是中国可持续发展的集中体现,是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可持续发展之路。据研究,城市空间结构对城市的碳排放和可持续发展具有一定的锁定作用。该文选择城市为研究层次,研究城市空间结构与城市碳排放之间的关系,对低碳的城市空间布局优化规划提供技术支撑。

基于室内环境舒适度的图书馆建筑评价研究——以福州大学旗山校区图书馆为例 下载:54 浏览:466

张杨1 马越2 《中国建筑》 2020年9期

摘要:
对高校图书馆建筑设计的评价多停留于设计阶段,对建筑运行情况和室内环境效果,需要进行使用后的分析评价研究。通过对福州大学旗山校区图书馆的问卷调查、实地调研与实测分析,从建筑空间设计、使用者偏好、光环境和湿热环境等各个方面的满意度、舒适度,进行主客观评价分析。在对比讨论和原因分析的基础上,得到图书馆室内环境舒适度的整体、综合评价。

通用设计理念应用于台北地下步行街的评价研究 下载:68 浏览:465

黄媖露1,2 《中国建筑》 2020年8期

摘要:
研究将通用设计理念应用于台北地下街评价要素研究为目的。首先通过文献回顾,整理出影响地下步行街空间设计的五大影响因素,包括安全性、可及性、舒适性、可识别性和包容性,同时归纳出五大因素下所涵盖的29项可能影响因子,最后通过模糊德尔菲法选出9项评价准则,以作为地下步行街管理改善的设计依循和未来方案设计的参考。

基于亮度评价指标下的天然采光舒适度评价研究 下载:68 浏览:470

王嘉维 《中国建筑》 2020年7期

摘要:
传统采光评价指标主要有静态和动态两类评价体系组成,静态体系以采光系数为代表,动态体系则以全自然采光百分比和有效天然采光照度百分比为代表,这两个评价体系基于以水平面为主传统办公模式可以进行采光性能测试评价,然而现代办公模式下大量使用计算机以后,使用者对于天然采光的要求也将发生了很大改变,该文试图从人眼视觉角度出发,对办公人员基于大量使用计算机屏幕这一背景下进行充分调研及数据搜集,探索出了一套以亮度指标为基准的新型采光舒适度评价方法。

农田水利建设管理政策绩效的评价研究 下载:39 浏览:1328

刘丹 《当代管理》 2025年3期

摘要:
众所周知,农业在我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现阶段农田水利建设管理呈现出精细化绩效评价的发展趋势,在农田水利建设趋于饱和的区域,为提高水利设施的利用效率应加强对管护措施与整体协调的运作管理;通过采取管理维护与充分发挥社会资本积极参与等措施进一步建设农田水利实施,从而提升区域水资源调度整体运作能力。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