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国外第二居所研究特征、阶段与热点——基于CiteSpace的可视化分析 下载:72 浏览:464

赵重 黄薇薇 苏勤 《地理研究进展》 2019年8期

摘要:
基于CiteSpace的可视化分析,并结合高被引文献的阅读,总结了国外第二居所研究的特征、阶段与热点;国外第二居所研究呈现出总量上波动上升、学科上呈交叉融合、区域上由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扩散的趋势,欧洲、北美与南非是第二居所研究的核心区域,该领域的研究已形成两个核心学术共同体;第二居所的研究可以划分为3个阶段:初始复兴期(1996年~2003年),研究成果较少;快速复兴期(2004年~2012年),研究成果迅速增加,研究视角趋于多元化;全面复兴期(2013年~2018年),研究区域不断向欠发达地区扩张,新的热点不断出现。主要研究热点包括第二居所的概念体系与理论辨析,第二居所旅游影响,第二居所业主行为特征与情感依恋。

全球集成电路设计、晶圆代工业、封装测试业的发展状况分析 下载:81 浏览:466

王龙兴 《电路系统研究》 2018年7期

摘要:
扩展产能和新技术开发是半导体产业两大投资方向。2016年全球新增5条12英寸晶圆生产线投产。全球集成电路主流技术为16/14 nm,2016年年底三星和台积电导入10 nm技术,2017年第一季度进入量产。由于10 nm是过渡性节点,2017年全球技术领先厂商将提前展开7 nm技术研发竞争。2016年全球IC设计业规模为774.9亿美元,衰减3.2%;封测业规模为509.7亿美元,微增0.02%;晶圆代工业规模为500.5亿美元,大增11.4%,显示出勃勃生机。

混合式高压直流断路器内部组件电气状态仿真与分析 下载:70 浏览:466

杜林1 严涵1 吴学光2 谭亚雄1 常莎1 欧阳文敏2 《电网技术研究》 2020年12期

摘要:
混合式高压直流断路器融合了机械开关、半导体器件、避雷器等多种组件,组件状态与断路器的开断可靠性密切相关。通过分析混合式高压直流断路器的暂态参量时序及故障电气特性,建立了级联全桥型混合式高压直流断路器的开断仿真模型,分析了断路器内部控制信号异常、避雷器劣化及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nsulated gate bipolar transistor,IGBT)衰老退化等3种类型组件故障状态与暂态电气参量的关系,提取了各模块及支路间的电压比值Ku、Ku0、电流比值Ki、K_t、避雷器吸能比KQ及电流延迟时长σi、电压延迟时长σu等作为反映不同故障或缺陷的电气特征参量,并总结了不同故障状态对于断路器内部均压、均流、吸能特性的影响情况。结果表明,对于不同类型的组件故障,故障特征参量有较大的差异,可以体现内部组件及支路的均压、均流特征,反映不同组件故障状态特性。

电网电压对称骤升下双馈风力发电系统的改进控制策略研究 下载:69 浏览:476

邹乐1 吴学光2 寇龙泽2 李威1 《电网技术研究》 2020年11期

摘要:
该文基于双馈风电机组(doubly-fed induction generator,DFIG),在电网电压对称骤升下,对电网电压与转子电流之间的暂态过程进行详细的理论推导,提出一种有效抑制转子过电流的控制策略,并针对网侧变换器传统控制方法作出相应的改进。在不增加任何硬件设备的情况下,转子侧和网侧分别附加转子电流抑制(rotor current suppression,RCS)和外环电网电压控制(grid voltage suppression,GVS)措施,并给出详细的控制框图。该控制方法不仅可以减少Crowbar装置频繁动作致使转子侧变换器快速短接的问题,而且充分发挥风电机组自身的动态无功支撑能力,保证风电机组在电网电压故障骤升期间不脱网运行,有效提高双馈风力发电机的高电压穿越(high voltage ride through,HVRT)能力及风电机组运行的可靠性。最后,在PSCAD/EMTDC中对所提出的控制策略进行仿真建模分析,验证了该控制方案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利用慢特征分析法提取二维非平稳系统中的外强迫特征 下载:68 浏览:302

范开宇1 王革丽2 李超1 潘昕浓2 《气候变化研究》 2018年5期

摘要:
慢特征分析法(Slow Feature Analysis,SFA)是一个从快变的信号中提取慢变特征的有效方法,它的提出丰富了人们对非平稳系统外强迫特征的重建手段。本文以Henon映射为基础,构造二维非平稳系统模型,尝试SFA方法在二维复杂非平稳系统中重建外强迫特征的能力。试验表明,SFA方法能够较好地从单时变参数Henon映射中提取出外强迫信号;通过结合小波变换技术,可以还原双时变参数Henon映射中的外强迫信号。另外,本文利用SFA方法重建了北京市气温的外强迫信号,分析其外强迫信号的尺度特征及其可能的物理机制。这些工作将为气候系统驱动力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对中美双边贸易利益结构的测算与分析——基于WWZ方法的测算与实证研究 下载:54 浏览:395

董虹蔚 孔庆峰 《经济与管理学报》 2019年9期

摘要:
随着全球价值链分工与贸易的发展,在增加值视角下重新测算与分析中美双边贸易的利益结构,对解释2018年中美贸易摩擦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应用双边/产业层面的贸易增加值核算方法,从前向生产联系和后向生产联系两个角度对中美双边贸易利益结构进行国家层面和产业层面的研究,并对中国增加值出口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检验。主要结论有:增加值视角下的中美贸易顺差严重缩水,美方发布的贸易逆差数据严重失真;中国在全球价值链中的位置落后于美国,导致贸易顺差在中国,但结构性收益在美国;中国服务业在中美贸易中的获利能力远不及制造业,2000—2014年中国主要的顺差产业未发生较大变化;参与全球价值链对我国制造业和非制造业增加值出口的影响不同,吸引外资对中国产业增加值出口具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

全球环境治理中的环境智库:国际情况与中国方案 下载:63 浏览:460

汪万发 《可持续发展与创新》 2019年7期

摘要:
全球环境问题日益严峻,当代全球环境治理正处于加速发展的过程,是一场知识范式和治理转型的变革,环境智库日益走近全球环境治理舞台中央,持续为全球环境治理做出新贡献。通过研究《全球智库报告》及具体环境智库的情况,全球总共95家知名环境智库纳入榜单,美国和德国环境智库占据领导地位。环境智库是全球环境治理的纽带,是环境治理国际话语权、领导力和国际形象的组成部分,也是推动全球环境治理进程的重要力量。中国环境智库数量和质量不断提升,但在专业性、国际性和影响力方面存在短板。在共建"一带一路"、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和全球环境治理持续变革的新形势下,需要加强中国特色新型环境智库建设,充分发挥自身特色和优势,找准切入点、结合点、着力点,让中国环境智库在全球环境治理进程中发挥应有的作用,提高中国在全球环境治理中的引领者地位,为人类命运共同体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客户集中度与企业投资效率 下载:76 浏览:507

王丹1,2 李丹3 李欢4 《会计研究杂志》 2020年2期

摘要:
本文从企业供应链客户风险的角度,研究了大客户集中度对企业投资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客户集中度高会使得企业面临大客户依赖风险,管理层决策会趋于保守进而公司投资效率降低,主要表现为投资不足的程度和概率加大。进一步研究发现当公司失去大客户的风险较低(如大客户为关联企业或重复购买客户)、大客户财务困境风险较小(如上市公司客户的比例较大)或者公司自身议价能力较强(如企业在同行业中市场份额高)时,客户集中度对企业投资不足的正向影响得以缓解。我们发现上述结果并非由于大客户存在使得上市公司面临融资约束所致,反而这类企业为了规避客户集中风险,预防性地持有更多现金;此外,上述结果也并非由于企业缺乏投资机会所致,该结果无论在投资机会多或者少的样本组中均成立。本文为系统性理解大客户集中度对企业运营产生的影响提供了启示。

时间尺度分离在华南夏季极端高温预测中的应用 下载:74 浏览:374

陈思思1 张井勇2 黄刚3.4 《气候变化研究》 2018年3期

摘要:
基于高温日数存在受不同物理因子影响不同时间尺度变率的特征,应用滤波对华南夏季高温日数进行时间尺度分离,得到高温日数的年代际分量和年际分量。统计分析高温日数总量、年代际分量和年际分量在各自对应时间尺度上的影响因子,采用"向前"交叉检验逐步回归法,分别建立高温日数总量、年代际分量和年际分量的回归模型。高温日数总量的回归模型即为高温日数不区分时间尺度的直接回归模型,而两个分量回归模型拟合结果的叠加,即为高温日数时间尺度分离统计模型对总量的拟合。利用十折交叉检验法,对高温日数直接回归模型和时间尺度分离统计模型的拟合结果进行比较:相比高温日数直接回归模型,时间尺度分离统计模型的年代际分量均方根误差由2.6降低到2.3,与观测数据的相关系数由0.69提高到0.73(显著性水平α=0.01);年际分量均方根误差由3.2降低到2.9,与观测数据的相关系数由0.4(α=0.1)提高到0.48(α=0.01);高温日数总量均方根误差由4.1降低到3.7,与观测数据的相关系数由0.48提高到0.62(α=0.01)。1979~2010年拟合时段华南夏季高温日数的回报结果表明:两模型回报结果与观测数据均存在明显相关(α=0.01),直接回归模型的相关系数为0.57,时间尺度分离统计模型提高到0.72。2011~2013年独立检验时段的预测结果表明:直接回归模型预测结果的平均均方根误差为26.4%,时间尺度分离统计模型降低到12.3%。初步结果表明,两模型对华南夏季高温日数均有一定的预测能力,而时间尺度分离统计模型的预测结果有所改进。

基于电压变化率故障检测的高压直流断路器保护策略 下载:71 浏览:489

李威1,2 吴学光1,2 常彬3 刘栋4 邹乐1,2 《电网技术研究》 2019年8期

摘要:
快速检测故障并准确实现故障隔离是柔性直流电网的基本运行要求。为提高直流电网运行的可靠性,以典型的4端口柔性直流输电工程为研究对象,针对工程中应用的高压直流断路器提出了一种就近检测电压变化率(rateofchange of voltage,ROCOV)的高压直流电网保护控制策略,通过对保护原理的分析提出了保护所需要的故障判据,并给出了动作阈值的整定方法。此外在目前的直流电网保护策略基础上进行了改进,针对易发生保护误动的情况具体地提出了抗扰动的方法和区分区内区外故障的控制策略,最后在PSCAD/EMTDC中搭建了4端口柔性直流输电模型,对不同的工况和故障进行仿真,验证了方法的准确性以及保护动作的选择性、可靠性和速动性,并证明了该方法具有一定的抗干扰性和抗过渡电阻的能力。

混合式高压直流断路器型式试验及其等效性评价 下载:77 浏览:491

丁骁1 汤广福2 韩民晓1 高冲3 王高勇3 《电网技术研究》 2018年6期

摘要:
混合式高压直流断路器型式试验的目的是检验断路器的功能性是否满足设计要求。混合式高压直流断路器型式试验设计及试验等效性评价原则展开研究。首先基于断路器工作原理和运行工况并通过断路器PSCAD/EMTDC器件级运行数字仿真模型解析了分断过程和换流过程相关应力特性和影响因子,然后在应力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断路器型式试验关键项目,最后提取了混合式高压直流断路器型式试验等效性评价方法的核心,即具备工程实践意义的断路器应力等同关键参数。文中建立了基于整机应力和部件应力核心参数以及核心参数之间独立性和相关性联系的等效性评价方法,该方法能够正确评估断路器型式试验的等效性。

基于遗传编程的卫星降水量校准方法研究 下载:70 浏览:480

李曼 徐楠楠 《计算机研究与应用》 2020年8期

摘要:
卫星降水产品已广泛应用于各种生产和研究领域。然而,高分辨率卫星降水产品在时空分布方面的精度仍存在不确定性,需要进一步研究构建算法进行改进。植被是影响降水空间分布的重要因子。根据卫星降水观测和气象站的降水量、地形、季节和植被类型之间的关系,利用遗传编程对2016年全国各地的全球降水观测(GPM)日尺度降水数据进行校准。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较好地对我国湿润地区和温暖季节的日降水量进行校正。将植被类型考虑在内,卫星降水数据的校准精度有明显提高。所研究的结果不仅表明遗传编程对我国GPM日降水数据有良好的校准能力,而且在考虑植被对GPM降水产品影响的基础上,对降水检索算法进行进一步的改进。

全球主要国家天然气水合物研究进展 下载:54 浏览:471

萧惠中1,2 张振1,2 《海洋研究》 2023年4期

摘要:
天然气水合物是一种高效清洁的新能源,分布广、规模大,势必成为未来的主流能源。在当前能源紧缺和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的影响下,世界各国都对潜力巨大的天然气水合物产生了浓厚兴趣。文章对全球主要国家的天然气水合物研究进展进行阐述,并提出:对我国天然气水合物重点目标区加大研究力度;加大海域和陆域天然气水合物的资源调查力度,寻找更多可供试采的水合物矿区;与国际接轨,加强国际合作;考虑经济问题,以期实现低成本、高效率的开发模式;把环境安全放在突出位置,尽可能避免水合物开采带来的环境及地质灾害问题等建议。以期能为未来我国天然气水合物的勘查试采工作提供有益帮助。

基于海洋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深海战略新疆域建设 下载:59 浏览:256

史先鹏 邬长斌 《海洋研究》 2022年3期

摘要:
为加快我国深海事业的发展,促进全球海洋命运共同体的构建,文章基于海洋命运共同体理念,分析深海战略新疆域的内涵、地位及其与海洋命运共同体的关系,并提出发展建议。研究结果表明:深海是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潜在战略基地和全人类共有的资源宝库,是开展科技创新和推动科技进步的新场所,是保障国家安全和维护国际海洋秩序的重要领域,是深度参与全球治理和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的新领域;我国应充分履行勘探合同承包者的义务、持续开展深海科技创新、加强深海支撑保障能力建设和系统开展深海战略问题研究。

高水平行业特色型高校全球胜任力人才国际化培养的可持续性研究——基于CIPO模型 下载:69 浏览:414

郑淳 《中国教育探索》 2020年10期

摘要: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培养具有全球胜任力的人才将是各国抢占关键发展资源、主导全球治理话语权体系的重大战略举措,而保证此类人才培养的可持续性则更为重要。基于CIPO模型,高水平行业特色型高校应从资源投入、目标确定、产出监控、结果提升、影响塑造等五大层面入手,积极探索构建基于全球胜任力的人才国际化培养可持续发展体系,发挥好国际化工作的关键驱动力效应,为"一带一路"倡议等重大发展议题提供高质量、可持续的人力资源供给。

中国大学生课堂积极表达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 下载:51 浏览:534

张华峰1 史静寰2 《教育研究与发展论坛》 2020年3期

摘要:
以课上主动提问、参与讨论和质疑教师观点为主要表现的课堂积极表达行为,有助于学生获得更高水平的学习成果,也是衡量本科教学质量微观且重要的因素。基于2016年和2017年"中国大学生学习与发展追踪研究"调查项目的10万多个样本数据,通过描述性统计和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分析发现:学生课堂积极表达行为既受基于传统文化形成的、较为稳定的教与学信念的影响,也受具有更强可干预性的教与学实践的影响。促进学生课堂积极表达行为应完善高校软环境,转变师生传统观念,改善教与学的相关实践。

全球合作项目“深度学习新教学法”述评与建议 下载:75 浏览:450

董丽丽 《教师教育与创新》 2020年7期

摘要:
深度学习是当前全球教育改革的热点。以全球合作项目"深度学习新教学法"(New Pedagogies for Deep Learning,简称NPDL)为案例,对NPDL项目的产生背景、核心概念和深度学习设计等内容进行了深入剖析。研究发现:NPDL项目致力于培养全球公民,丰富了深度学习的内涵;建立伙伴关系和开展好奇心驱动的学习活动是激活深度学习的重要策略;以革新学习过程为核心的深度学习教学法反映了教育变革的新方向;嵌入式的协同探究形成了深度学习从实践走向理论的研究新范式。

中国海洋中心城市高质量发展水平测度研究 下载:26 浏览:372

徐胜1 高科2 《中国海洋学报》 2022年6期

摘要:
以中国九个全球海洋中心城市为研究对象,对海洋中心城市高质量发展水平进行综合测度分析。选取2010—2019年相关数据,构建海洋中心城市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等四种方法对指标体系进行联合评价、确定指标权重,得到综合评价结果,并进一步利用灰色预测模型对海洋中心城市的未来发展进行预测。研究结论如下:(1)全球海洋中心城市高质量发展水平总体呈现上升趋势,其中,上海市建设水平尤为突出,厦门市和舟山市增长较为迅猛,天津市和大连市增长缓慢,影响其海洋中心城市建设;(2)九个全球海洋中心城市高质量建设发展的侧重点各不相同,其中,大连市在创新性层面、上海市在开放度和集聚度层面、舟山市在协调性层面、厦门市在共享度层面、深圳市在辐射性层面表现突出。

基于语料库的中国特色海洋话语译传研究:框架、内容与原则 下载:30 浏览:390

周忠良1 任东升2 《中国海洋学报》 2022年6期

摘要:
中国特色海洋话语是经由国家生产、被国家认定、为国家所用、体现国家权威、具有中国本土气质的海洋话语,是国家倡议“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蓝色伙伴关系”“海洋命运共同体”等国家海洋治理理念的核心内容。在国家大力推动海洋强国建设的背景下,中国特色海洋话语的全球化构建与传播成为中国提升国际海洋治理权、构建海洋文明大国形象、传播中国海洋文化、实施对外海洋叙事的重要手段。本文从国家海洋文本翻译风格和外媒中国特色海洋话语传播策略与机制两个方面探讨中国特色海洋话语体系的全球化构建议题、内容和原则,以期为中国特色海洋话语译传语言策略、文化过程、认知机制研究提供借鉴,并为国家相关部门推动中国特色海洋话语的对外传播工作提供参考。

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建设评价指标体系优化及其比较分析—以大连、青岛、上海、宁波、厦门、深圳为例 下载:32 浏览:388

狄乾斌 周杰 《中国海洋学报》 2022年4期

摘要:
打造“全球海洋中心城市”是提升我国对外开放水平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战略途径,我国部分沿海城市已陆续提出要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的目标。论文通过对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内涵和特征的探讨,在借鉴国内外关于海洋城市、中心城市和全球城市评价体系等相关研究成果基础上,对全球海洋中心城市指标体系进行优化,构建了包含海洋综合实力、中心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三个子系统的全球海洋中心城市评价指标体系。以目前已经提出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建设目标的大连、青岛、上海、宁波、厦门、深圳六个沿海城市为例,采用熵值法和模糊物元模型对样本城市的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建设水平进行综合评价与比较,引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对全球海洋中心城市三个子系统协调发展的程度进行耦合评价。研究结果表明:(1)六个城市在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建设水平综合排序中相对稳定,上海、深圳位于前两位,城市间三个子系统的评价值差异性比较显著;(2)除上海外,其他五个城市整体耦合协调水平不够高,多处于濒临失调或失调状态;(3)该指标体系能够有效地反映出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建设水平的实际状况,具有一定的实用性。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