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论新时代高校实践育人的创新发展 下载:68 浏览:464

杜先伟 《中国教育探索》 2019年2期

摘要:
强化高校实践育人是推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改革创新的要求之一,也是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任务,更是高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要切实提高高校实践育人质量,就必须深刻理解实践育人的理论蕴含,切实把握实践育人的客观实在性、主观能动性和社会发展性等基本特征;要充分认识高校实践育人的时代意义,积极创新高校实践育人有效路径,如创新理念、创新内容、创新方法和创新机制等。

“一核三极”模式提升教育硕士培养质量的探索 下载:45 浏览:476

杜钦芝1 雷诗雨2 陈时洪2 《国际教育论坛》 2020年1期

摘要:
公费师范生教育硕士的培养作为公费师范生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其培养质量对充实基础教育教师队伍、实现基础教育均衡发展以及提高基础教育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西南大学学科教学(化学)专业为例,针对目前公费师范毕业生教育硕士培养的现状,提出了"一核三极"培养模式,以期有效解决教育硕士培养中所存在的问题,提高其培养质量。该模式可为全面提高各专业公费师范生教育硕士培养质量提供参考,为公费师范生教育改革和实践助力。

新时期下高校留学归国人员思政引领工作探析 下载:18 浏览:183

季燕萍 《国际教育论坛》 2019年7期

摘要:
随着国内高校"双一流"建设步伐加快,留学归国人员人数日益增加,准确把握新时期下留学归国人员思想特点,进一步做好高校留学归国人员思想政治工作的措施和对策:做好政治审查,把好政治关口;突出思政教育,加强政治引领;坚持党管人才,强化政治吸纳;完善统战制度,推行文化宽容;创新交流平台,提高引领实效。

液相还原法制备不同粒度分布的规则球形纳米银粉研究 下载:51 浏览:465

樊新 黄可龙 刘素琴 《纳米技术研究》 2022年5期

摘要:
采用液相还原法,分别以水合肼、次磷酸钠和硼氢化钠为还原剂,聚乙二醇和聚乙烯吡咯烷酮为分散剂和保护剂,硝酸银被还原制备球形纳米银粉.通过透射电镜(TEM)和X射线衍射(XRD)进行表征,得到在10~60 nm之间不同粒度分布的规则球形、纯相面心立方晶系纳米银粉。

“互联网+”模式下物理化学课程考核体系研究 下载:22 浏览:258

李丽丽1 所艳华2 张微3 李金莲4 《现代物理学报》 2025年1期

摘要:
本文提出全面化,互联网学习平台辅助的物理化学考核体系,全面地衡量学生素质,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改善学生学习被动化的问题,并培养他们自学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在有限课时的条件下保证教学质量,达到提高实践能力。

BA-MMA-AA三元共聚物和TPT复合改性纳米Si3N4粉体研究 下载:87 浏览:530

殷守华 章于川 方胜阳 何璟 《纳米技术研究》 2023年6期

摘要:
采用自制的BA-MMA-AA三元共聚物和四异丙氧基钛(TPT)对纳米Si3N4进行表面包覆处理,利用红外光谱分析、TEM、粒径分布、接触角等手段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在纳米Si3N4粉体的表面包覆了有机物,并与其发生了化学作用,有效地阻止了纳米Si3N4粉体的团聚;处理过的Si3N4粉体粒径明显减小,在有机溶剂中的分散稳定性显著增加,表面自由能明显降低,改善了纳米Si3N4粉体在聚合物基体中的分散。

不同成型方法对纳米Y-TZP陶瓷烧结性能的影响 下载:87 浏览:519

​范基骏 范玉涛 陈荣民 韦卓君 《纳米技术研究》 2021年5期

摘要:
用低温强碱法并掺入稳定剂Y2O3制成了纳米ZrO2(3Y)粉体,室温条件下用钢模和橡胶模具,在不同压力下把这些粉体进行成型压成素坯,然后在常压下于1000℃、1100℃、1200℃和1300℃四个温度中烧结.结果显示,由于橡胶模具成型的素坯受力均匀,烧结效果较钢模具优越,烧结的素坯体具有相对密度大、显微结构致密、气孔率低、显微硬度高的优点.采用400MPa橡胶等静压成型(RIP)方法,可在1300℃烧结出相对密度达到98%的优质纳米陶瓷。

纳米二氧化硅改性PVA胶粘剂的研究 下载:84 浏览:506

​范基骏 李理弦 陈荣民 丛日竹 《纳米技术研究》 2021年4期

摘要:
采用聚乙烯醇(PVA)为基料,用纳米二氧化硅对其进行改性,制备出了成本低、无毒、水溶性的乒乓球拍胶粘剂.通过检测表明,胶粘剂对海绵与胶皮、木材也有很好的粘结效果,粘成的乒乓球拍有较好的弹性。

多壁碳纳米管薄膜离子敏特性的研究 下载:85 浏览:511

​白玉峰1 张云怀1 肖鹏2 徐小丁1 贺建1 《纳米技术研究》 2020年6期

摘要:
对多壁碳纳米管薄膜传感器的离子敏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经化学修饰的多壁碳纳米管薄膜对离子性气体吸附性能良好,由此而设计的传感器表现出良好的灵敏度和快速的响应。

纳米氮化硅/丁腈橡胶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下载:51 浏览:454

夏茹1 朱清仁2 章于川3 李方山3 董前年3 周琨3 夏迎松4 何仕生4 蔡佩亮4 张海潮4 《纳米技术研究》 2022年1期

摘要:
用粒径为20nm的纳米氮化硅(Si3N4)填充丁腈橡胶(NBR)制备纳米橡胶复合材料,用16#大分子偶联剂对纳米Si3N4进行表面处理,研究了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和热老化性能等.结果表明,纳米Si3N4的加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NBR的撕裂强度、拉伸强度、耐磨性等,明显降低内耗,改善了橡胶的动态力学性能和耐热老化性能;初步的台架试验显示,添加0.5~1.5质量份左右纳米Si3N4的NBR油封制品使用寿命得到大幅提高.

耐高温纳米抗菌剂的研究 下载:89 浏览:511

​​王志义1 崔作林2 《纳米技术研究》 2020年2期

摘要:
以ZnO为纳米异质复合相,采用共沉淀法对nano-TiO2粉体进行了复合改性,并对改性后的nano-TiO2粉体的耐温性能、光催化性能、抗菌性能及复合结构形态进行了表征和研究.结果表明:改性后的nano-TiO2粉体经950℃煅烧后,仍完全以锐钛矿晶型存在,晶粒呈球形,分散较均匀,粒度分布较窄,且粒径较小,平均在30~40nm左右,而且具有与纯nano-TiO2粉体(500℃)基本相同的光催化效能和抗菌性能,是一种新型纳米高温抗菌剂。

AI技术在元素无机化学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下载:157 浏览:1583

刘广宁 《应用化学学报》 2024年5期

摘要: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其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特别是在元素无机化学这一传统学科的教学中,AI技术的应用为提升教学质量、促进个性化学习和激发学生兴趣提供了新的可能性。本文将探讨AI技术在元素无机化学教学中的应用现状、面临的挑战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无机化学》中课程思政的融入研究 ——以卤素 氟为例 下载:125 浏览:1407

许翠霞 赵浩宇 翟腾 《材料科学研究》 2023年9期

摘要:
课程思政是完成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无机化学》是化学专业学生进入高等院校进修的专业基础课程之一。本文挖掘高等教育出版社《无机化学》第四版教材中蕴含的思政元素,探索思政教育融入《无机化学》课程的切入点,结合专业知识将课程思政无形地融入到《无机化学》课程中。同时,本文以《卤素 氟》为例,探讨课程思政在《无机化学》课程中的教学设计思路与方法。为化学专业课中融入思想政治内容提供指导和相关参考,以进一步提升育人质量。

无机化学课程混合式教学的探索与思考 下载:290 浏览:3022

赵丽1 关淑霞2 张微3 苑丹丹4 纪德强5 《应用化学学报》 2022年5期

摘要:
无机化学专业是化学专业学生以及中学必修的基本学科,是培养学生化学实际能力的核心内容,在面向素质教育造就高层次技能型人才的今天,由于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目前的化学教学方法已无法适应人才发展的实际需要,化学教学改革已势在必行。目前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推动,混合式教学已成为中国教学模式变革的热门话题,通过运用互联网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方法,积极的变革与探索,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学习者为中心,提高了学习者综合能力的培养水平。本文以无机化学课程教学的现状为切合点,剖析了构建混合式教学模式的价值内涵,并指出了无机化学混合式教学模式实现的具体对策,还研究了化学混合教学方法的保障举措。

应用化学实验教学体系改革与创新型人才培养 下载:387 浏览:3253

刘云1 李杰2 刘英杰2 《应用化学学报》 2021年6期

摘要:
本文通过完善实验教学计划,优化实验内容;精选实验题目增加大型实验项目;培养学生实验方案设计能力;加强实验技术队伍建设的方法来培养创新型人才。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