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脊尾白虾隐花色素基因cry1的克隆及其功能分析 下载:88 浏览:481

朱佶轩1 戴琴1 高威1 段健诚1 宋崇阳1 张攀1 阎斌伦1,2,3 高焕1,2,3 《水产研究进展》 2021年5期

摘要:
为探究隐花色素基因(cry1)在甲壳类中的节律调节功能,实验根据脊尾白虾转录组序列,利用RACE技术获得了脊尾白虾cry1的cDNA序列全长并对其进行功能分析。脊尾白虾cry1全长2190bp,开放阅读框1845bp,5′端非编码区为241bp,3′端非编码区为104bp,共翻译出614个氨基酸,预测蛋白质的分子质量为70.5ku,理论等电点为5.09。同源性分析显示,脊尾白虾cry1与凡纳滨对虾的同源性最高,为71.6%。荧光定量分析结果显示,脊尾白虾cry1在眼柄、鳃、心脏、胃、肝胰腺、性腺、肌肉、肠道和腹索神经中均有表达,其中眼柄的表达量最高,性腺和心脏次之;不同时段的表达结果发现,其表达量在日节律(24 h)中表现出先下降再上升的趋势。不同光色条件下RNA干扰(RNA interference, RNAi)结果显示,注射小干扰RNA(siRNA)后3~6 h蓝光光照下脊尾白虾cry1的表达量显著高于白光光照,9~24 h蓝色和白色光照下的表达量无显著差异,而RNA干扰组的表达量显著低于对照组,此结果表明cry1可能主要响应蓝光周期节律。目前对甲壳类生物钟的研究较少,该研究为深入探究甲壳类生物钟基因的调控机制提供帮助。

蜂窝网中干扰感知的基于D2D通信上行链路联合资源分配算法研究 下载:53 浏览:448

郭超平 崔玉萍 解东宏 高梅 《天线研究》 2019年6期

摘要:
在蜂窝网中进行D2D通信已被证明是一个有效的增加系统频谱效率的通信方式。借助于这种通信方式,D2D发送者在直达链路上与其接收者进行通信时与蜂窝链路共享相同的频率资源。在本文中,提出一个用户设备配对和功率控制的方案。它在满足每个D2D对设备以及每个蜂窝用户设备的信干噪比要求下,最小化D2D链路和蜂窝链路的总干扰。基站采用图论的方法为每个蜂窝用户设备和每个D2D设备分配最优的功率,使用修正Hungarian算法选择一个最优的蜂窝用户设备与D2D对进行配对。仿真结果表明,文中提出的方案不仅能够降低D2D用户和蜂窝用户产生的干扰,而且能够增加允许的D2D连接。

胸腔积液γ-干扰素释放试验对结核性胸腔积液诊断价值的Meta分析 下载:105 浏览:508

李慧敏 马清光 李洪英 《国际检验医学》 2018年4期

摘要:
目的评价胸腔积液γ-干扰素释放试验(IGRA)对结核性胸腔积液的诊断价值。方法使用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Medline、The Cochrane Library(2015年第6期)、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和维普网,全面收集胸腔积液IGRA诊断结核性胸腔积液的相关研究,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至2016年7月1日。由2位评价员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和评价纳入研究的方法学,采用Meta-Disc 1.4软件进行Meta分析。计算合并敏感性、合并特异性、合并阳性似然比、合并阴性似然比、合并诊断优势比,绘制汇总受试者工作特征(SROC)曲线并计算曲线下面积(AUC)。结果最终纳入27项研究,共涉及胸腔积液患者2 072例。胸腔积液IGRA诊断结核性胸腔积液的合并敏感性、合并特异性、合并阳性似然比、合并阴性似然比、合并诊断优势比、AUC分别为0.85[95%可信区间(CI)0.83~0.87)]、0.85(95%CI 0.83~0.88)、5.37(95%CI 3.38~8.53)、0.16(95%CI 0.09~0.26)、41.31(95%CI 17.48~97.61)、0.930 0。结论胸腔积液IGRA对结核性胸腔积液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电气化供电系统电磁干扰对铁路信号的影响分析 下载:191 浏览:1952

闫俊 《信号处理与图像分析》 2022年11期

摘要:
电气化供电系统是电气化铁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借助于先进电气化设备来改善铁路供电系统的性能,是铁路安全稳定运营的关键。但在电气化供电系统运行过程中,由于电磁环境相对复杂,易对铁路信号带来干扰,这也需要重视铁路信号的电磁干扰防控工作,以此来保证列车稳定、安全的运行。文中分析了电气化供电系统电磁干扰方式,并进一步阐述了电气化供电系统电磁干扰对铁路信号影响的控制措施。

中短波广播接收信号干扰问题探讨 下载:199 浏览:2036

黄靖玲 《信号处理与图像分析》 2022年11期

摘要:
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水平的日益完善,使人民群众越来越注重精神的需求,精神世界的塑造,与此同时也使得文化生活越来越多样化,所以在这样的需求和推动之下,为了得到越来越多听众的认可,广播电台也将目光放到了节目质量的提升上,并希望借助接收质量的提高,信号稳定性的增强,来保证节目实际的播出效果。与此同时,也可以借助于其他媒体技术的高度融合,来更好的助力于我国中短波广播行业的发展,进而通过对相关问题的有效解决,来避免外部信号以及无用信号的干扰。基于此,本文以中短波广播接收信号的干扰因素为切入点,来进一步分析提高中短波广播接收信号质量的相关措施,希望能为我国在该领域提供一些有建设性的意见。

干扰素抗肿瘤机制的研究 下载:301 浏览:3265

李方敏 李艳红 陈曦 《医学研究杂志》 2019年11期

摘要:
细胞因子干扰素(IFN)已得到广泛生产并应用,干扰素作为一类可调节机体免疫功能以及拥有抗病毒、抗肿瘤等多种作用的蛋白质, 是机体防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人和其他动物来说至关重要。该文主要就干扰素通过抑制肿瘤细胞增生、调控癌基因的转录和表达、引发肿瘤细胞程序性死亡机制、诱导肿瘤细胞的分化、阻碍肿瘤血管生成、提高机体免疫力、与其他抗癌药物互作可抑制血液循环中肿瘤及其实体瘤的抗肿瘤机制来一一阐述近年来抗生素抗肿瘤的研究。

防空电子战中对机载雷达的干扰研究 下载:61 浏览:759

贾北平 《中国航空航天科学》 2025年4期

摘要:
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以及城市化建设的持续深入,社会已经进入到了全新的发展进程中,这也为各大行业的发展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而站在军事领域发展的角度上来看,目前的现代化战争中,并非只是单纯的依靠数量就可以取得胜利,电子站在其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电子战所指的主要就是敌我双方对电磁频谱控制权以及使用权所进行的一种斗争,主要涉及到了电子欺骗以及电子隐身等多方面内容,特别是在现阶段的发展进程中,电子对抗也拓展到了通信对抗与雷达对抗等多方面内容上,尤其是在防空电子战当中,更要在明确各类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实现对于机载雷达的高效干扰。

小儿EB病毒感染联合应用干扰素与更昔洛韦治疗的临床疗效 下载:21 浏览:234

戚文斌 《中国医学研究》 2018年9期

摘要:
目的探讨小儿EB病毒感染联合应用干扰素与更昔洛韦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50例EB病毒感染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25例。对照组患儿采用更昔洛韦静脉滴注治疗,研究组患儿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应用干扰素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临床症状及体征缓解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白细胞计数、ALT及AST等实验室指标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IgA、IgG及IgM等免疫功能指标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干扰素与更昔洛韦联合应用可有效改善EB病毒感染患儿的临床症状及体征,提高免疫力,临床疗效显著,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光纤连接器表面自识别降噪技术分析 下载:135 浏览:2224

朱宗安 王春生 卢永福 朱春燕 石柳 《光电子进展》 2024年11期

摘要:
针对光纤连接器表面检测中存在的噪声干扰问题,提出了一种有效的自识别降噪技术。首先,通过对大量光纤连接器表面图像进行深度学习,让系统自动识别出信号与噪声,并自适应调整降噪算法参数。其次,采用先进的波段选择和适应性滤波方法,有效地识别和消除噪声。研究结果表明,该自识别降噪技术明显提高了光纤连接器表面检测的准确性,有效的降低了误判和漏判的概率。为光纤通信行业提供了一种有效的质量检测手段,这将大大提升光纤通信行业的质量控制效率和精度。

浅析光电抗干扰技术的应用研究 下载:164 浏览:2795

曲志明 逯志华 金志鹏 《光电子进展》 2024年5期

摘要:
光电抗干扰技术在光通信、光传感、光计量和光测量等领域中具有广泛的应用。本论文旨在对光电抗干扰技术的应用研究进行浅析。首先,介绍了光电抗干扰技术的基本概念和目标。其次,分析了光电抗干扰技术在抵御电磁干扰、光纤抗干扰、光电子元件抗干扰和信号处理方面的应用研究进展。最后,总结了当前的研究热点和挑战,并展望了未来光电抗干扰技术的发展方向。

光电探测技术在红外成像中的应用研究 下载:168 浏览:2844

强冠杰 《光电子进展》 2025年4期

摘要:
随着科技的发展进步,光电探测技术在红外成像中的应用得到了广泛研究。本研究以探索光电探测技术在红外成像领域的应用为目标,通过文献调研和实验分析,总结了红外成像中的光电探测技术的优势和挑战。结果表明,光电探测技术在红外成像中具有高灵敏度、高分辨率和抗干扰能力等优点,并可应用于军事侦察、夜视设备和安防监控等领域。然而,仍面临探测距离有限、成本高昂和环境干扰等挑战。

γ-干扰素释放试验和结核杆菌抗体检测在儿童结核病中的诊断价值分析 下载:85 浏览:1357

刘阳 《中国儿科杂志》 2025年2期

摘要:
研究在儿童结核病的诊断当中应用γ-干扰素释放试验( IGRAs)、结核杆菌抗体检测(TB-Ab)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择自2021年3月至2022年3月期间在我院就诊的96例高度疑似结核病的儿童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取患者空腹状态下的血液作为样本行IGRAs和TB-Ab检测。结果:在参与本次研究的96例儿童患者当中,确诊为肺结核、肺外结核的患者分别有56例(58.33%)、29例(30.21%)。IGRAs检测确诊人数是83例,确诊率是89.25%;TB-Ab检测结果当中,确诊人数是78例,确诊率是83.87%;两种方法联合检测确诊人数是85例,确诊率是91.40%。在56例肺结核患者当中,IGRAs检测结果呈阳性的有55例,确诊率是98.21%;在29例肺外结核患者当中,IGRAs检测结果呈阳性的有28例,确诊率是96.55%。结论:IGRAs对于儿童结核病的诊断率高,与TB-Ab联用能够提高诊断准确率,可以作为临床上儿童结核病的重要诊断方法,值得推广和使用。

通过传输工程技术优化广播电视信号传输质量研究 下载:58 浏览:887

王海华 《信号处理与图像分析》 2024年11期

摘要: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广播电视信号传输质量的提升已成为保障信息传递准确性和高效性的关键问题。本文探讨了通过无线电传输工程技术优化广播电视信号传输质量的各类措施与方法。通过对无线电传输路径、干扰问题、信号增强和数字化技术应用等方面的研究,提出了一系列能够有效改善广播电视信号传输质量的策略。这些策略的核心在于增强传输的稳定性、清晰度以及抗干扰能力,同时借助先进的数字技术如OFDM(正交频分复用)和MIMO(多输入多输出)等手段,进一步优化信号的覆盖范围和接收效果。本文还对未来广播电视信号传输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认为通过进一步整合5G通信、云计算等新兴技术,有望实现广播电视信号传输的全新优化。

基于传输工程技术优化无线电广播信号传输质量研究 下载:96 浏览:919

王海华 《信号处理与图像分析》 2024年11期

摘要:
无线电广播作为信息传播的重要媒介,其信号传输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着广播效果及受众体验。随着无线电广播技术的发展,传统的传输方式逐渐暴露出信号干扰、衰减等问题,限制了广播信号的覆盖范围和传输效果。本文基于传输工程技术的最新进展,探讨了如何通过先进的传输工程技术优化无线电广播信号的传输质量。文章详细分析了无线电信号传输过程中的各种技术问题,如信号衰减、噪声干扰、频率偏移等,并提出了通过传输工程技术优化这些问题的具体策略。研究发现,采用信号增强、调制优化、干扰抑制等技术可以显著提升无线电广播信号的传输质量。最后,本文结合实际案例,验证了这些技术在提升无线电广播信号传输中的有效性。

电气传动控制器局部干扰信号自动识别研究 下载:82 浏览:797

陈振宁 《信号处理与图像分析》 2024年10期

摘要:
在工业生产自动化、智能化水平逐年提高的背景下,电气传动控制器这种智能装置应用范围也逐步扩展到钢铁冶金、新能源汽车、工业机器人等领域。但是,受到工业生产恶劣工况条件的影响,电气传动控制器的控制精度与可靠性倍受考验,一旦控制精度出现较大误差,势必会给工业生产过程造成诸多不利影响。为此,本文将着重围绕电气传动控制器局部干扰信号自动识别技术与方法予以阐述,旨在强调识别和消除干扰信号在提高电气传动控制器控制精度方面起到的关键性作用。

传输工程在广播电视信号传输中的应用效果评估研究 下载:62 浏览:877

王海华 《信号处理与图像分析》 2024年10期

摘要: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无线电技术和传输工程在广播电视信号传输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本研究旨在探讨传输工程在广播电视信号传输中的应用效果,并通过具体案例评估其在信号稳定性、传输效率、抗干扰能力等方面的表现。本文将结合国内外现有的研究和实践,分析当前广播电视信号传输中的挑战和技术进步,探讨未来发展的方向。研究发现,传输工程技术的应用有效提高了广播电视信号的传输质量,但仍存在一些需要优化的技术瓶颈。本论文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与建议。

仪器仪表测控系统的干扰源及抗干扰技术研究 下载:67 浏览:699

张刚勇 《中国仪器》 2024年11期

摘要:
随着现代工业与科技的飞速发展,仪器仪表测控系统在各类工业生产和科研实验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然而,在实际应用中,仪器仪表测控系统常常受到各种干扰源的影响,导致测量数据不准确、系统稳定性下降,甚至可能引发安全事故。因此,本文深入研究仪器仪表测控系统的干扰源及抗干扰技术,旨在提高系统稳定性、准确性、安全性,推动仪器仪表测控系统抗干扰技术的不断发展。

电气甲板自动化中的传感器应用与优化 下载:77 浏览:756

张伟文 陈鹏 《传感器研究》 2024年8期

摘要:
传感器是电气甲板自动化的核心组件这些要素对船舶自动化和安全至关重要,电气甲板自动化进展及传感器角色为论文研究主题,论文分析了系统中传感器故障的主要因素,如信号干扰、数据准确性不足等,提出了增强传感器应用效果的多项措施,包括采用先进的滤波技术、提高传感器数据处理能力等,实际案例展现了优化技术的有效性,系统的稳定性及数据可靠性得到了显著提升,展望了未来传感器技术在电气甲板自动化中的发展方向和潜力。

无线电干扰的原因分析和排查处置 下载:67 浏览:839

姜斌 《信号处理与图像分析》 2024年7期

摘要:
无线电干扰是指在无线电通信过程中,由于外部电磁场、设备故障、频率冲突等原因导致的信号质量下降或通信中断现象。无线电干扰可能对民航空管通信导航监视系统的正常运行造成严重影响,因此排查和解决无线电干扰问题显得尤为重要。

地铁信号传输过程中的干扰因素分析与对策 下载:69 浏览:887

宋晓峰 《信号处理与图像分析》 2024年6期

摘要:
本文针对地铁信号传输过程中的干扰因素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地铁信号传输对于地铁运行的安全和效率至关重要,其系统主要由信号传输线路、信号编码和调制方式等组成。在实际传输过程中,发现电磁干扰、信号传输线路的特性阻抗不匹配、信号传输过程中的衰减和延迟、设备故障和维护不当等因素对信号传输质量、传输速率、传输稳定性以及地铁运行安全产生了显著影响。针对这些干扰因素,提出了一系列防治措施,如针对电磁干扰的防治措施、提高信号传输线路的质量、选用合适的信号编码和调制方式等。通过对具体案例的分析,发现这些对策的有效性和可行性,并对其局限性和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探讨。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