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电池玻纤隔膜废水处理工程 下载:83 浏览:435

高彦杰 《能源学报》 2018年7期

摘要:
电池隔膜制品产生的废水呈酸性,含玻璃纤维,含胶体呈乳白色,废水投加絮凝剂极易容易形成絮体,针对该类废水采用中和沉淀+溶气气浮系统处理工艺,出水达到《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三级排放标准,污泥处理后含水率≤80%。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发展现状及展望 下载:83 浏览:429

郑睿明 刘晓霖 林佳 《能源学报》 2018年6期

摘要:
基于有机-无机杂化钙钛矿材料的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因其高光吸收系数、长载流子寿命以及制造工艺简易等优点受到了广泛的关注。目前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最高光电转换效率已经达到了22.1%,其发展速度令人惊讶。文中主要对钙钛矿材料的结构、光电性质、制备等做了系统性的总结,详细说明了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工作原理及其几种典型结构,同时总结了钙钛矿太阳能电池领域近期的重要成果,并对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未来的发展趋势做了展望。

某研究堆应急电力系统设计 下载:34 浏览:329

覃甫军 李昌顺 张颖 金阳 郑婷婷 《核工业与技术》 2019年8期

摘要:
为保证我国正在新建的某研究堆安全运行,通过介绍该研究堆应急电力系统的设计准则、系统结构、功能、设备组成等,分析系统的柴油发电机组、不间断电源(UPS)以及安全级蓄电池组的容量确定过程中应考虑的关键要素,并设计了一套应急电力系统作为反应堆的专设安全设施,对其容量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该系统的柴油发电机组容量1000 kV·A、不间断电源最大容量600 kV·A、安全级蓄电池组最大容量5000Ah,在2路外电源丧失后能不间断地向反应堆安全系统供电72h。因此,该应急电力系统能够保证反应堆安全运行。

微生物燃料电池能量收集技术研究进展 下载:14 浏览:411

付承彩1 马凤英1 杨亲正2 《传感器研究》 2018年8期

摘要:
微生物燃料电池(MFC)是一种将有机物中的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在废水处理和新能源开发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MFC产电功率密度过低且不稳定,构成回路的外部电阻是一种耗能元件,能量均以热能的形式消耗,无法正常驱动电子器件。在实际应用中,需要考虑设计一种适用于微生物燃料电池的能量收集系统包括静态管理系统和动态最大功率点跟踪系统是MFC发展和实际应用的关键。能量收集系统可以将MFC产生的微弱能量存储变换,以合适稳定的输出间歇驱动负载,使MFC低能量输出具有了实际应用价值。重点阐述了针对于微生物燃料电池的能量收集技术及研究现状,并对未来研究方向和面临的挑战进行了展望。

面向广义负荷的电池储能系统等效建模研究 下载:89 浏览:502

屈星1 李欣然2 盛义发1 肖金凤1 文娟1 邓攀1 《电网技术研究》 2020年8期

摘要:
随着电池储能系统在电网中应用日益广泛,配电网综合负荷特性应当计及电池储能系统的动态特性,建立适用于广义负荷建模的电池储能系统仿真模型。基于软件仿真环境搭建了电池储能系统并网仿真平台,研究了电池储能系统在并网母线处的动态特性,提出了一种含电压源、电阻以及惯性环节的电池储能系统的外特性等效模型;分析了提出模型在泛化能力方面的不足及其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模型参数修正的改进模型结构。仿真结果表明,提出的模型能较好地描述电池储能系统的动态特性,而改进模型则有效提高了提出模型的泛化能力。

铅蓄电池制造项目竣工自主环保验收监测问题探讨 下载:76 浏览:439

唐兆军 俸强 廖翀 刘兵 《可持续发展与创新》 2019年9期

摘要:
铅蓄电池制造行业因其排污涉重金属、社会关注度高等特点,在该行业环保竣工自主验收监测实际工作中存在不少问题亟待解决。通过归纳该行业验收监测技术难点,本文针对标准选择适用、工况负荷核算、环境检查关键要点、污染物总量核算、污染因子识别等问题进行探讨分析并提出对策建议。

废旧电池的回收现状及新形势下的回收模式探讨 下载:36 浏览:417

武进 王西亭 陈容容 贾挺挺 《可持续发展与创新》 2018年4期

摘要:
废旧电池在当前传统的回收模式现状下,其回收率一直维持在1%2%,本文总结当前废旧电池的回收现状,在借鉴国内外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对互联网+和生产责任延伸制的新形势下的回收模式进行改进与补充,探讨新型模式的关键因素。

含1,8-萘啶环和噻吩环的1,3,4-噁二唑的合成及抗菌活性研究 下载:24 浏览:251

雷英杰1 丁玫1 张国春2 《化学研究前沿》 2018年8期

摘要:
以2-氨基吡啶-3-甲醛和取代乙酰乙酸乙酯Friedlander缩合反应生成1,8-萘啶-3-基甲酸乙酯,经肼解反应得到1,8-萘啶-3-基甲酰肼为原料,对甲苯磺酸催化芳酰肼与噻吩-2-基甲醛缩合反应形成N-酰基腙中间体;该中间体不需要分离,二氯二氰基苯醌氧化条件下环合反应制备得到新型1,3,4-噁二唑衍生物,合成收率为83~91%,化合物结构经IR、1HNMR、MS和元素分析等测试技术加以确证;初步的活性测试结果表明,目标产物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枯草杆菌等有一定的抗菌活性。

光伏-蓄电池联合供电水泵系统用集成式单管DC/DC变换器 下载:86 浏览:457

候虚虚1 秦岭1 熊俊峰2 王亚芳1 罗松1 钱科军3 《电网技术研究》 2018年4期

摘要:
提出了一种用于光伏-蓄电池联合供电水泵系统的Buck+开关电感Buck-Boost集成式单管DC/DC变换器,分析了该变换器在不同工作模式下的输出电压调节能力;探讨了前级电路采用脉冲频率调制(pulse-frequency-modulation,PFM)控制且工作在恒压充电模式下时太阳能电池的稳定工作区;提出了基于PFM控制的最大功率点跟踪(maximum power point tracking,MPPT)和蓄电池恒压充电双模式自由切换控制策略;给出了电感参数设计准则,以确保系统在整个光照、温度和负载变化范围内均正常工作;最后通过24 W样机进行了实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该集成式变换器具有结构简单、输出电压调节范围宽、效率和可靠性高等优点。

基于嵌入式操作系统uC/OS-Ⅱ的BMS软件设计 下载:33 浏览:225

李倩1 刘森1 刘茂盛1 梁瑜2 《电气学报》 2020年3期

摘要:
电池管理系统(BMS)的可靠稳定运行,为实现车辆安全可靠运行提供了重要保障。在这种情况下,为了确保电动汽车电池的高效安全运行,并减少软件开发时间周期,实时操作系统十分必要。实时操作系统(RTOS)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可靠性并易于移植的优点,基于此在软件开发中引入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uC/OS-Ⅱ,并对电池管理系统的软件整体构架进行了划分设计,包括任务分配、优先级设定和任务周期等方面,完成了软件设计、代码移植及实验测试,结果表明该电池管理系统可以稳定运行,为后续进一步进行在线SOC算法的性能评估和验证提供了软件支持。

氢燃料电池系统在未来装甲车辆上的应用研究 下载:76 浏览:491

陈潇 王一拓 李中华 《动力技术研究》 2020年8期

摘要:
对氢燃料电池在车辆领域的运用进行了阐述,从功率匹配性、能量匹配性、系统安全性、环境适应性4个方面分析氢燃料电池成为未来装甲车辆驱动电能源的可行性,最后从车辆吨位、续航要求、体积功率比等方面分析预测了氢燃料电池系统应用带来的技术突破和作战效能变化.

基于卡尔曼粒子滤波算法的锂电池SOC估计 下载:47 浏览:423

夏飞1 王志成2 郝硕涛3 彭道刚1 余贝丽4 黄毅敏1 《建模与系统仿真》 2020年2期

摘要:
基于UTS分容柜所测得的实验数据,建立了18650锂电池的三阶Thevenin模型。将扩展卡尔曼滤波算法(Extened Kalman Filter,EKF)作为粒子滤波算法(Particle Filter,PF)的重要密度函数形成了扩展卡尔曼粒子滤波算法(Extened Kalman Particle Filter,EKPF)。对于EKPF算法在重采样过程中存在的样本退化、多样性丧失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通过权值排序的优胜劣汰粒子选择算法。采用通过该方法改进的EKPF算法对所建立的三阶Thevenin模型进行电池荷电状态(State of Charge,SOC)估计,实验结果表明,改进EKPF算法的SOC估计精度优于EKF算法和PF算法的SOC估计精度。

锂电池极片涂布机NMP回收系统的红外辐射研究 下载:66 浏览:467

肖艳军 杨欢 康炎平 《建模与系统仿真》 2020年1期

摘要:
目前锂电池极片涂布过程中NMP回收系统的结构面临很大问题,其中包含了真空以及红外辐射加热技术。针对真空系统,分析了其对涂布机工艺的影响,通过对NMP回收系统的烘干需求分析,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最适合本系统的红外辐射加热器类型;对回收气态NMP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得到了系统流畅性能的仿真结果;通过红外辐射加热器加热极片的多组小实验及数据图表对烘干的时间、布置方式等参数进行了确定。对NMP溶剂的回收稳定及效率、干燥的效果及极片导电性能有重大的影响。

光伏电池最大功率点跟踪的仿真研究 下载:77 浏览:480

储海兵 《计算机研究与应用》 2019年10期

摘要:
为了提高光伏发电系统的发电效率,在光伏发电最大功率跟踪过程中,针对传统的固定步长扰动观察法在跟踪速度与跟踪精度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变步长变占空比扰动观察法。基于此,分析扰动观察法、变步长变占空比扰动观察法的跟踪原理,并建立MATLAB仿真模型。通过在MATLAB/Simulink中建立仿真模型,对MATLAB仿真结果进行比较分析,进一步说明变步长变占空比扰动观察法具有更加良好的动态性能,能够较好地改善跟踪速度与跟踪精度。

基于电致发光的太阳能电池检测方法研究 下载:58 浏览:289

马桂艳 张红妹 史金超 李翠双 《光电子进展》 2020年4期

摘要:
介绍了运用晶硅太阳能电池电致发光成像法检测分析太阳能电池组件缺陷的方法。基于晶体硅电池的电致发光理论,分析电致发光强度与少数载流子扩散长度、开路电压之间的关系,并对电池组件电致发光图像缺陷进行理论分析和实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使用合格的电池、在合格的组件制造环节中封装的组件,电池片开路电压的差异会造成组件EL图像的明暗差异。

基于LED阵列照明光分布和光伏电池阵列的高速可见光通信技术 下载:27 浏览:299

刘峰1,2 何锡源1,2 郑代顺1,2 曹小兵1,2 郑臻荣1,2 《光电子进展》 2020年4期

摘要:
研究分析Si-PvCA物理结构、光电特性与其电路拓扑结构等关键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利用LED阵列照明空间光分布和电池板可细分重构特征,改善信噪比,实现空分多址(Spac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SDMA)多输入多输出并发VLC,为LED阵列照明与Si-PvCA的VLC应用发展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和框架。

黑硅反射率对太阳能电池电性能的影响 下载:75 浏览:386

张晓朋 李翠双 史金超 张东升 王静 《光电子进展》 2020年2期

摘要:
多晶黑硅电池较传统酸制绒生产的电池效率有明显的提升。黑硅技术能很大程度地降低硅片表面反射率,从而增加了光的吸收,提升了太阳能电池的转换效率。反射率用D-8绒面反射仪测量,选取反射率为14.5%、16.5%、18.5%的三组电池片,比较绒面形貌和电池参数。实验结果表明:反射率为16.5%的一组短路电流明显高于其他两组,转换效率较其他两组高0.1%以上。

MoP纳米粒子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 下载:67 浏览:448

肖雅丹 靳晓哲 黄昊吴 爱民高 嵩刘佳 《材料科学研究》 2019年8期

摘要:
用直流电弧等离子体法制备金属钼纳米粉体再使其与赤磷发生固相反应,用两步法制备出磷化钼纳米粒子。使用X射线衍射(XRD)和透射电镜(TEM)等手段表征磷化钼纳米粒子的结构并进行了电化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MoP纳米粒子呈球状,粒径为20~50 nm;在电流密度为100 mA/g的条件下MoP纳米粒子负极材料的首次放电比容量达到746 m Ah/g,50次循环后放电比容量为241.9 mAh/g;电流密度为2000 mA/g时放电比容量为99.90 m Ah/g,电流密度恢复到100 mA/g其放电比容量仍然保持247.60 mAh/g。用作锂离子电池的负极材料,MoP纳米粒子具有优异的稳定性和可逆性。

二维钙钛矿光电材料的光学性质 下载:48 浏览:411

张云雁 《光电子进展》 2019年2期

摘要:
相同的晶体结构导致二维和三维钙钛矿具有不同的光学性质。相对于三维钙钛矿材料,在同等条件下,二维钙钛矿稳定性显著提高。实验发现,可通过将剥离晶体的二维钙钛矿无机层中八面体[MX6]4-层数(n)从5减小到1,使能隙从1.85eV单调增加到2.42eV,且二维有机无机杂化钙钛矿的瞬态光调制光谱可用来测量Rashba分裂。最后讨论了二维钙钛矿将来可能的研究方向。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