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冷库输氨管道氨气泄漏扩散特性分析及事故后果研究 下载:51 浏览:503

齐晗兵1,2 吴亦萌1 王迪1 王秋实1 李栋1,2 《中国环境保护》 2020年5期

摘要:
针对冷库输氨管道老化腐蚀从而发生泄漏问题,建立开放空间氨气泄漏计算流体力学模型,分析了泄漏时间、泄漏速度和环境风速对氨气在开放空间浓度分布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泄漏时间对氨气浓度分布影响很大,随着时间增长,空间各点氨气浓度总体逐渐增大后稳定不变,不同点浓度增大的路径不同,浓度达到稳定的时间也不同;泄漏速度越大,氨气在同一时间内扩散范围越大,对大气环境危害更严重;风速越大,扩散区域有所偏移,但区域内氨气浓度变化不大。研究结论可为冷库氨泄漏事故处理提供借鉴。

P2结构层状复合金属氧化物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 下载:31 浏览:317

刘建文1 姜贺阳1 孙驰航1 骆文彬1 毛景2 代克化1,3 《应用化学学报》 2020年11期

摘要:
目前,碱金属(锂、钠、钾等)离子电池中的锂离子电池已经广泛应用于社会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有力地支撑了社会的自动化、信息化和智能化。然而,由于锂在地壳中的丰度较低,以较高丰度的钠为基础的钠离子电池引起了研究者和社会的广泛关注。其中,正极材料是制约钠离子电池实用化的重要因素之一,人们需要开发出面向实际应用的正极材料。P2结构层状复合金属氧化物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具有资源丰富、制备简单、结构稳定、放电容量高、倍率性能好和循环稳定性较好等优点,获得了研究者的广泛关注,具有实用化前景。这一系列材料由于涉及到多种过渡金属元素的组合,较为复杂。本文针对含单一过渡金属、二元组分过渡金属、三元及以上组分过渡金属的P2结构材料及其优化改性进行了系统性梳理,力求厘清研究脉络,梳理研究思路,并给出了今后发展的方向与预测。P2结构材料的主要问题是提高其初始放电容量,氧还原的应用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方向。此外,优化材料组分及采用具有丰富储量、低成本、高安全性和环境友好性的原材料是进一步降低成本并保护环境的重要研究方向。

城市河泥与城市废炭结合资源化处理的探讨 下载:53 浏览:365

王忠强1 解萌萌1 吴良欢2 胡浩南2 《中国环境保护》 2019年8期

摘要:
清淤河泥是城市水体治理的重要内容,河泥急需合理资源化处理;而以厨余垃圾、工农业加工业有机废料和园林修剪物为主的城市废"炭"的处理也是城市管理的难题,将两者作为无机成分和有机成分结合的资源化处理用于城市生态建设,将有助于两大废物的就地解决和消减。文章综述了城市河泥和废炭资源化处理现状,就二者结合资源化利用的方式方法进行探讨。

石油类污染物在季节性冻土中迁移转化规律研究 下载:59 浏览:376

张雷1 张帝1 谯兴国2 周宝山3 韦远征3 赵奇1 《中国环境保护》 2019年7期

摘要:
土壤地下水石油类污染依然普遍且严重。季节性冻土区土壤经历冻-融-冻过程,石油类污染物与土壤地下水作用过程更为复杂。文章综述了冻融交替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以及由此引起的土壤中石油类污染物吸附解吸、生物降解过程变化,为季节性冻土区石油类污染物迁移转化的研究治理提供支持。

酶法修饰对乳蛋白功能性质的影响 下载:96 浏览:376

张李伟1 赵昀晗2 张英华2 《中国食品与营养》 2020年10期

摘要:
该试验研究了酶法修饰对乳蛋白功能性质的影响。乳清蛋白的单酶和双酶修饰产物的乳化活性并没有显著的升高或降低,但乳化稳定性相比于原料乳清蛋白分别下降了18.1%和28.55%。脱脂乳粉的2种酶修饰产物的乳化活性及乳化稳定性都与原料脱脂乳粉基本保持同一水平,无明显差异。模拟体外消化过程检测结果显示,与原料乳清蛋白相比,经酶法修饰后的乳清蛋白产物一步消化和两步消化后释放的肽量均有所增加,并且单酶修饰乳清蛋白比双酶修饰乳清蛋白的消化性更好。疏水性检测结果显示,单酶体系和双酶体系修饰的乳清蛋白和脱脂乳粉的表面疏水性都明显高于相应的原料蛋白,其中,单酶体系修饰的乳清蛋白表面疏水性要比双酶修饰乳清蛋白略高,而双酶体系修饰脱脂乳粉高于单酶体系修饰脱脂乳粉,结果与固有荧光性分析的结果一致。该研究目的是确认单酶及双氧化酶体系修饰乳蛋白的可行性,阐明其对乳蛋白功能性质的影响,为乳蛋白功能性质的改善提供一种新途径,对拓宽乳蛋白在食品加工产业中的应用具有实际的理论指导意义和应用价值。

卢梭的三组范畴对现代文明的重写 下载:62 浏览:461

田冠浩 《哲学研究进展》 2019年1期

摘要:
卢梭开创了现代政治哲学的三个重要例外。他将自然的简朴、自足和恒久视为评判文明的标准和塑造文明的范本;他深刻意识到了理性的脆弱,转而强调德性对于政治社会和幸福人生的根本重要性;他蔑视和抨击古典经济学,主张保留经济的道德和政治品性,并通过重塑公民的欲望和荣誉感,使现代经济回归对简朴幸福和高尚人生目的的追求。卢梭思想的这些独特方面对反思和挽救现代文明的危机,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行动控制风格对情绪与空间工作记忆关系的调节效应 下载:47 浏览:346

冯墨女1,2 刘晓明1 《心理学研究》 2019年11期

摘要:
以90名大学生为被试,探讨行动控制风格对情绪与空间工作记忆关系的影响。采用3(情绪体验:中性、积极、消极)×2(行动控制风格:行动导向、状态导向)混合实验设计,进行延迟匹配记忆任务实验。研究发现,中性与积极情绪体验下,行动导向与状态导向空间工作记忆的反应时与正确率均无显著差异;消极情绪体验下,行动导向与状态导向空间工作记忆结果差异显著,行动导向的反应时更短,正确率更高。结果表明,消极情绪体验下,行动控制风格对情绪与空间工作记忆的关系起调节作用。

开关型Pickering乳液体系 下载:34 浏览:306

田诗伟 毛国梁 张珈瑜 历娜 姜梦圆 吴韦 《应用化学学报》 2020年4期

摘要:
Pickering乳液以胶体尺寸的固体粒子代替传统表面活性剂作为稳定剂,具有超稳定,生物相容性好以及对环境友好等优点。开关型Pickering乳液可随pH值、CO2/N2浓度、温度、磁场强度及光强度等条件的变化而改变固体乳化剂的表面润湿性,实现在"乳化"与"破乳"之间的快速转换,在非均相催化、乳液聚合等诸多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文全面总结了近年来开关型Pickering乳液的研究进展及其在界面催化系统、液膜处理有机废水、药物的包封与释放等方面的应用。

明清帝制农商社会说的问题意识与研究取径 下载:66 浏览:397

赵轶峰 《中国社会科学学报》 2019年7期

摘要:
明清帝制农商社会说讨论的根本问题是明清中国的社会结构与历史趋势,旨在通过在世界历史的视野下考察明清中国的基本组织、运行方式,阐明其类型特征及其与现代社会的关联。中外学术界以往的相关研究,各有所见,也各有局限。其中,停滞论、单一因素决定论、欧洲中心主义是普遍的问题。明清帝制农商社会说注重结构分析、实证、文明史观,是在对已有方法进行批评性审视基础上做出"综合修正"的尝试。该说主张:明清时代的中国社会并没有陷入停滞,而是发生了多方面的发展,并与该时代的全球化运动相关联;明清帝制农商社会的重要特征是,农商经济共同构成社会基础且与帝制国家体制形成共生格局,其继续演进有更大规模市场经济化的前景,中华文明内聚运动接近完成,而与西欧同时发生的社会演变不在同一轨道上;明清中国呈现为一种学术界以往熟知的各种理论、模式说都不曾具体阐释的形态。对于学术界针对此说提出的一些质疑,本文也做了回应。

少数民族青少年的中华民族认同:路径、制约因素及建议 下载:48 浏览:361

洪晓畅1,2 《中国社会科学学报》 2019年3期

摘要:
少数民族青少年形成中华民族认同的路径主要包括家庭熏陶、学校教育、传媒渗透、个人阅历影响和重大事件激发等五个方面。经济因素、政治因素、文化因素和社会因素成为影响少数民族青少年中华民族认同的主要制约因素。倡导和普及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共识,着重建设和物化凝聚各民族文化的中华文化,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认同的坚实基础上建构和提升中华民族认同,促进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形成良性互动,组织开展青少年民族团结教育交流活动,全面正确地执行落实党的民族政策,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以及积极构建正面引导的全媒体渠道,有效抵御民族分裂势力的影响成为提升少数民族青少年中华民族认同的主要着力点。

完善社会救助统筹体系研究 下载:53 浏览:340

王雄 《中国社会科学学报》 2018年12期

摘要:
中国现行社会救助体系在实际的政策执行中面临着职能分散、资源分散、政策碎片化以及相关制度衔接不畅,政府间社会救助权责不明确,社会救助与社会保险等相关制度之间缺乏衔接和互补,动态管理不足等问题。因此,必须深化社会救助体制改革,不断完善社会救助统筹体系建设,从制度、资金、信息、部门等领域统筹,增强完善社会救助统筹体系的动力。因此,明确各项社会救助的功能定位,建立不同类型社会救助功能彼此互补的模式,推进制度统筹;以完善社会救助预算管理制度为重点,推进资金统筹;以建立统一、互通互联的社会信息平台为依托,推进信息统筹;以联席会议或部门协调机制为抓手,推进部门统筹管理,这些都是推进社会救助体系建设的有效路径。

面向神经机器翻译的集成学习方法分析 下载:44 浏览:454

李北1 王强1 肖桐1 姜雨帆1 张哲旸1 刘继强1 张俐1 于清2 《当代中文学刊》 2019年9期

摘要:
集成学习是一种联合多个学习器进行协同决策的机器学习方法,应用在机器翻译任务的推断过程中可以有效整合多个模型预测的概率分布,达到提升翻译系统准确性的目的。虽然该方法的有效性已在机器翻译评测中得到了广泛验证,但关于子模型的选择与融合的策略仍鲜有研究。该文主要针对机器翻译任务中的参数平均与模型融合两种集成学习方法进行大量的实验,分别从模型与数据层面、多样性与模型数量层面对集成学习的策略进行了深入探索。实验结果表明在WMT中英新闻任务上,所提模型相比Transformer单模型有3.19个BLEU值的提升。

阀门检修技术 下载:64 浏览:462

马学孔1 王云龙2 邓信文3 许志萍4 许伟东5 《中国设备》 2020年8期

摘要:
根据吐哈油田阀门使用和维修情况,对现场阀门检修技术进行研究,简述阀门检修过程中的主要内容和难点。

基于CL-TOPSIS法的我国高技术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研究 下载:73 浏览:428

符峰华1 尹正江2 唐纯武2,3 《中国科学与管理》 2018年6期

摘要:
基于高技术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综合指标体系构建分析,针对传统TOPSIS模型运用概念格加权群决策方法进行有效改进,试图通过实证分析深入剖析和系统识别高技术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关键影响因素,旨在为高技术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内在因素相关研究在方法论层面提供有益借鉴,对未来更深入的研究奠定理论基础和准备。

初创型众包平台协同激励机制实现路径研究——以“青春号”为案例 下载:58 浏览:460

彭玄子 孙新波 王雅馨 李明芯 吴雨亭 《中国科学与管理》 2018年3期

摘要:
本研究以中国工业淘堡网旗下"青春号"众包平台为研究对象,从协同激励理论的视角探讨了初创型众包平台的协同激励机制实现路径。本研究识别了"青春号"众包平台与国内其他成熟的众包平台的区别;探讨了"青春号"众包平台分别对于发包方与接包方存在的激励机制;构建了接包方为在校大学生情境下的协同激励模型。本文深化了对三个激励序参量的研究,明晰了初创型众包平台协同激励机制实现路径。

“同宗分流”——广州灰塑与山东鄄城砖塑艺术比较的四个维度 下载:45 浏览:380

李书增 刘冰 《当代艺术》 2018年10期

摘要:
广州灰塑和山东鄄城砖塑堪称我国南北方民间传统建筑装饰艺术的两大重要典型,造型精妙、工艺精湛、文化内涵浓郁、地域特色鲜明。本文以"环境决定论"为观照域,以田野材料为基础,基于民间传统造物艺术功能的"同宗性"与具体造型系统的"非同宗性"展开工艺技法、造型样式、艺术风格、造物思想四个维度的比较,从中揭示不同环境下两地民间传统建筑装饰艺术生成、发展的外部生态与内在机理。

动物面孔的识别优势:一项基于快速扫视任务的研究 下载:68 浏览:465

黎兵1 韩瑞卿1 王武2 鲁学明3 《心理学研究》 2019年2期

摘要:
为了检验视觉注意分配的类别性偏好,采用快速扫视任务,以首次扫视的正确率和反应时作为指标,探寻动物是否有和面孔类似的注意捕获优势;如果有,则该优势发生在基本类别层次还是上位类别层次。结果发现:(1)相对于非动物而言,动物更容易捕获观察者注意;(2)当动物(狗)作为目标刺激,匹配同领域基本层次的动物(猫)作为分心刺激时,注意捕获优势消失;(3)动物的注意优势是领域间效应。

耐烧蚀材料对无阻燃剂三元乙丙橡胶材料烧蚀性能的影响 下载:30 浏览:216

张帆 付立行 王瑶 《中国航空航天科学》 2018年9期

摘要:
为了提高固体火箭发动机绝热层材料耐烧蚀性能,采用三元乙丙橡胶、芳纶短纤纤维、硼酚醛树脂、过氧化二异丙苯为无阻燃剂绝热层材料的基本体系,研究了空心微珠、陶瓷微珠、玻璃鳞片、聚碳酸酯、苯并噁嗪树脂、甲基苯基硅树脂等耐烧蚀填料对三元乙丙橡胶烧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无机填料(空心微珠、陶瓷微珠、玻璃鳞片各10份)、聚碳酸酯15份、苯并噁嗪树脂15份、甲基苯基硅树脂15份,线烧蚀率依次减少,分别为(0.203~0.222)mm/s、0.185mm/s、0.165mm/s、0.154mm/s,甲基苯基硅树脂是最理想的耐烧蚀填料,对无阻燃剂耐烧蚀三元乙丙橡胶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面向神经机器翻译的模型存储压缩方法分析 下载:42 浏览:426

林野 姜雨帆 肖桐 李恒雨 《当代中文学刊》 2019年2期

摘要:
模型存储压缩,旨在在不改变模型性能的同时,大幅度降低神经网络中过多的模型参数带来的存储空间浪费。研究人员对于模型存储压缩方法的研究大多数在计算机视觉任务上,缺乏对机器翻译模型压缩方法的研究。该文在机器翻译任务上通过实验对比剪枝、量化、低精度三种模型压缩方法在Transformer和RNN(recurrent neural network)两种模型上的模型压缩效果,最终使用剪枝、量化、低精度三种方法的组合方法可在不损失原有模型性能的前提下在Transformer和RNN模型上分别达到5.8×和11.7×的压缩率。同时,该文还针对三种模型压缩方法在不同模型上的优缺点进行了分析。

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大截面导线防振分析 下载:74 浏览:537

王鹏 《电力研究》 2020年12期

摘要:
介绍了导线自阻尼特性,在对自阻尼条件下导线振动强度及防振效果评估分析的基础上,对2种1 250mm2大截面导线进行了防振锤布置方案研究,给出了防振锤安装位置的计算方法。通过对导线JL1/G3A-1 250/70和JL1/G2A-1 250/100的防振研究,在确保防振方案安全可靠基础上,结合防振试验计算结果并预留一定安全裕度,推荐出切实可行的特高压直流线路大截面导线防振锤布置方案:铰链式第一个防振锤距线夹出口2.08m(JL1/G3A-1 250/70)和2.16m(JL1/G2A-1 250/100),预绞式第一个防振锤距线夹出口2.28m(JL1/G3A-1 250/70)和2.26m(JL1/G2A-1 250/100),其他防振锤基于第一个防振锤的计算安装距离采取等距安装原则布置。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