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基于心脏瓣膜手术同期射频消融治疗心房颤动的临床效果观察 下载:272 浏览:2674

崔丛丛1 赵娜2 徐婷婷3 《医学研究杂志》 2021年9期

摘要:
目的:观察心脏瓣膜病(VDH)合并心房颤动(AF)采取射频消融(RFA)与心脏瓣膜手术同期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试验病例共80例,疾病名称均为VDH合并AF,就诊于2021.01~2022.10内,按排号均分为2组(40例/组),双号对应乙组,单号对应甲组。甲组给予心脏瓣膜手术治疗,乙组在前组手术前提下给予RFA同期治疗。对照心功能项目、心率水平及窦性心律恢复占比等情况。结果:对照处理术后半年时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左房内径(LAD)等项目,乙组各结论水平优于甲组(P<0.05)。对照处理术后运动及静息时心率项目,乙组各结论水平均低于甲组(P<0.05)。对照处理术后窦性心律恢复占比项目,乙组各结论水平均高于甲组(P<0.05)。结论:VDH合并AF采取RFA与心脏瓣膜手术同期治疗的效果优良,可改善心功能,快速恢复窦性心律,可进一步借鉴推广。

胃功能三项,肿瘤标志物联合13C呼气试验在胃早癌筛查体检中的临床效果分析 下载:136 浏览:1344

聂野 《医学研究杂志》 2023年11期

摘要:
目的:评估胃早癌筛查体检中胃功能三项、肿瘤标志物以及13C呼气试验的价值。方法:在2022年4月-2023年4月实施调查,调查样本为43例胃早癌患者以及43例胃良性病变患者,分别被纳入癌症组和良性组,入选后均检测三项胃功能指标、肿瘤标志物,并指导各患者实施13C呼气试验,统计各项检查结果,并调查各检查方式对胃早癌的阳性检出率。结果:三项胃功能指标检验后均有意义,其中G-17、PGII等指标在癌症组高于良性组,而PGI在癌症则低于良性组,P<0.05。检测五项肿瘤标志物,各指标检验后均有意义,癌症组均高于良性组,P<0.05。13C呼气试验结果有差异,阳性检出率在癌症组高于良性组,分别为83.72%、34.88%,P<0.05。在胃早癌筛查中联合检验的检出率达到97.67%,高于胃功能三项的检出率81.40%,高于肿瘤标志物的检出率86.05%,高于13C呼气试验的检出率83.72%,均有意义,P<0.05。结论:联合使用三项胃功能指标、13C呼气试验、肿瘤标志物后能得到较高的阳性检出率,可为胃癌做出相对准确的早期筛查,建议在体检中推广。

心理护理干预模式对脑出血围术期患者神经功能临床效果观察 下载:93 浏览:1350

米秋香 《心脑血管病研究》 2024年5期

摘要:
目的:观察心理护理干预模式对脑出血围术期患者神经功能临床效果。方法:病例选取时间开始于2018年3月结束于2019年7月,研究样本定义为64例我院收治的脑出血围术期患者,根据入院时间分为两组(研究组与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为常规干预模式,研究组在常规干预下行心理护理。对比围手术期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神经功能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研究组患者神经功能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生理职能、精神情绪、社会功能、健康情况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可促进脑出血围术期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提高生活质量,保持乐观情绪,发挥了重要作用。

子宫腺肌症患者放置曼月乐的临床效果及超声评估 下载:236 浏览:2866

宋瑞聪1 于新亭2 于翠松3 《医学研究杂志》 2021年8期

摘要:
目的:探讨子宫腺肌症(AM)患者接受曼月乐放置的超声评估及临床效果。方法:试验病例数共60例,疾病名称均为AM,就诊于2019.01~2020.12内,按排号均分为2组(30例/组),对应甲组(单号)和乙组(双号)。甲组采取米非司酮口服,乙组采取曼月乐放置于子宫内,2组均采取超声于治疗前后评估子宫体积。对比疗效结局、不良反应、痛经评分及子宫体积变化。结果:试验后对照处理总有效率项目,乙组结论中数值优于甲组(P<0.05)。试验后对照处理不良反应率项目,乙组结论中数值优于甲组(P<0.05)。试验后对照处理治疗半年时痛经评分及子宫体积等项目,乙组结论中各数值均优于甲组(P<0.05)。结论:AM患者接受曼月乐放置的确切,可减少不良反应,缩小子宫体积,还可减轻痛经程度,利于进一步推广和借鉴。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前急诊护理中实施个性化护理的临床效果 下载:321 浏览:3714

杨华 《医学研究杂志》 2022年7期

摘要:
目的:探究实施个性化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前急诊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1年1月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90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在院前急诊护理中实施常规院前急诊护理,观察组行个性化护理。比较2组患者急救时间、出诊反应时间、急救成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对照组患者急救时间、出诊反应时间均长于观察组(P<0.05);对照组患者转运成功率为88.89%、急救成功率为86.67%,分别低于观察组的100.00%、95.56%(P<0.05);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92.31%,低于观察组的100.00%(P<0.05)。结论: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前急诊护理中实施个性化护理可有效减少患者急救时间,提高急救成功率和护理满意度,改善患者预后,具有推广价值。

黄芪桂枝五物汤联合温针灸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效果 下载:248 浏览:2390

王君兰 《医学研究杂志》 2021年8期

摘要:
目的:研究黄芪桂枝五物汤联合温针灸治疗慢性盆腔炎的效果。方法:抽取我院2021年3月-2022年3月收治的7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分为研究与对照两组,各35例。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较高,治疗后,研究组中医证后积分较低,炎症因子(TGF-β1较高,MCP-1、WBC及 N/L 、CRP、IL-6、TNF-α较低),血液流变学指标(HBV、PV、Agrbc、Hct较低),生活质量评分较高,与对照组有着明显差异,P<0.05。结论:慢性盆腔炎患者应用黄芪桂枝五物汤联合温针灸治疗效果更明显,值得推广应用。

全面护理对帕金森病患者生活质量及抑郁症状的影响研究 下载:213 浏览:2496

张应琼 《医学研究杂志》 2021年6期

摘要:
目的:探讨全面护理对帕金森病患者生活质量及抑郁症状的影响并进行研究。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1月~2020年11月这一时间段入院就诊的40例帕金森病患者。根据患者入院时的就诊卡单双号将40例患者分为传统组与研究组,其中传统组20例,研究组20例。传统组患者在治疗期间使用常规护理方法,研究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则使用全面护理的临床护理的方法,最后将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进行比对。结果:护理前两组的患者的抑郁情况相差较小,而护理结束后传统组患者的抑郁情况明显高于研究组患者,且研究组患者的生活质量也优于传统组患者[1]。研究组患者在治疗后的护理满意率为95%,传统组患者在治疗后的护理满意率为65%,研究组患者数值优于传统组患者,数据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帕金森病患者使用全面护理后,患者的生活质量有了较为明显的上升,并且患者的不良情绪显著降低,同时患者对于护理的满意程度也大大提升,因此全面护理的护理方式适用于对帕金森病患者的临床推行。

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治疗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的临床效果观察 下载:31 浏览:1559

陈三姗1 陈小青2 《生物学报》 2025年3期

摘要:
目的:观察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治疗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余姚市妇幼保健院产后压力性尿失禁患者88例(2020年8月至2021年12月),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的对照组(44例)与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治疗的观察组(44例),观察盆底肌力、尿流动力学、盆底功能、盆底肌电值。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盆底肌力大,尿流动力学改善好,盆底功能改善好,盆底肌电值高,P<0.05。结论:给予产后压力性尿失禁患者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治疗,能改善患者盆底

介入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其对神经功能的影响 下载:40 浏览:433

熊严全 戚靖羚 周航 余云湖 《中国医学研究》 2020年11期

摘要:
目的探讨介入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其对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4月至2019年4月我院收治的7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电脑随机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静脉溶栓治疗,试验组给予介入溶栓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神经功能评分降低,肢体功能评分升高,且试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均升高,且试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的血管再通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介入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可有效提升治疗有效率,促进其血管再通,改善神经功能受损情况,促进肢体功能恢复。

华法林辅助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对肺功能指标的影响 下载:30 浏览:340

廖建军1 高焕2 《中国医学研究》 2020年11期

摘要:
目的分析华法林辅助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对肺功能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1月至2018年12月我院呼吸内科收治的87例COP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成对照组(44例)和观察组(4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对症治疗措施,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应用华法林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8.37%(38/4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6.82%(25/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急性加重期发生率为11.63%(5/4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3.18%(19/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FEV1、FVC、FEV1/FVC、D-D、Fib水平及6 min步行距离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FEV1、FVC、FEV1/FVC、D-D、Fib水平及6 min步行距离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华法林用于COPD患者中的疗效可靠,能明显改善患者肺功能指标、凝血指标水平,并增加6 min步行距离,值得推广... 更多

宫腔镜与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肌壁间肌瘤的临床效果比较 下载:45 浏览:437

吴进 阎庆江 《中国医学研究》 2020年10期

摘要:
目的比较宫腔镜与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肌壁间肌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46例子宫肌壁间肌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利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宫腔镜组(23例,宫腔镜手术治疗)和腹腔镜组(23例,腹腔镜手术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宫腔镜组的手术时间、下床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腹腔镜组(P<0.05)。术后1、3、5 d,腹腔镜组的血清TNF-α、IL-6及IL-8水平均明显高于术前,并于术后1、3、5 d逐渐下降(P<0.05);术后1、3 d,宫腔镜组的血清TNF-α、IL-6及IL-8水平明显高于术前,并于术后1、3、5 d逐渐下降(P<0.05);术后1、3、5 d,宫腔镜组的血清TNF-α、IL-6及IL-8水平均明显低于腹腔镜组(P<0.05)。宫腔镜组术后6个月肌层完全愈合率明显高于腹腔镜组,肌层完全愈合时间明显短于腹腔镜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腔镜手术治疗子宫肌壁间肌瘤创伤小,对机体造成的炎症损伤小,术后恢复较快,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应用。

NB-UVB联合卡泊三醇倍他米松治疗老年中重度银屑病患者的临床效果 下载:46 浏览:481

谢建锋 《中国医学研究》 2020年9期

摘要:
目的探究窄谱中波紫外线(NB-UVB)联合卡泊三醇倍他米松治疗老年中重度银屑病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50例年龄≥60岁的银屑病患者,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A、B、C组,每组50例,A组给予NB-UVB光疗联合卡泊三醇倍他米松软膏,B组单用NB-UVB光疗,C组单用卡泊三醇倍他米松软膏。比较三组治疗前、后的血清免疫指标、炎性指标水平、DLQI评分、PASI评分、临床疗效及用药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三组IL-6、IL-22、IL-23、IFN-γ、TNF-α水平均降低,且A组低于B、C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三组DLQI评分和PASI评分均降低,且A组低于B、C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于B、C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用药期间均未出现影响治疗的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NB-UVB联合卡泊三醇倍他米松治疗老年患者银屑病患者可有效调节细胞免疫功能,降低效应免疫因子和炎症因子水平,改善症状,疗效较单一治疗有所提高,且不增加不良反应,有临床推广价值。

腹部外伤大出血抢救患者中应用优质手术室护理配合的临床效果观察 下载:230 浏览:2217

冯碧玉 《医学研究杂志》 2020年12期

摘要:
目的:探究腹部外伤大出血抢救患者中应用优质手术室护理配合的临床效果。方法:2019.3-2020.4,选取100例腹部外伤大出血患者进行研究,基于单双数法分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应用常规手术室护理配合、优质手术室护理配合,对比两组结局。结果:观察组抢救成功率96.00%大于对照组80.00%,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率2.00%小于对照组16.00%(P<0.05)。结论:腹部外伤大出血患者抢救期间实施优质手术室护理配合,可提升抢救成功率,降低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率,值得推广。

无创正压通气联合氨茶碱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效果 下载:32 浏览:334

李洁 魏霞 《中国医学研究》 2020年7期

摘要:
目的探究无创正压通气联合氨茶碱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我院收治的14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为观察对象,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70,常规治疗)和观察组(n=70,常规治疗+无创正压通气+氨茶碱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心率、呼吸频率、pH、PaO2、PaC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 d后,两组患者的心率、呼吸频率、pH、PaO2、PaCO2均明显改善,且观察组心率、呼吸频率、PaO2、PaCO2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创正压通气联合氨茶碱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临床效果确切,具有协同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宫腔镜电切术联合孕激素治疗早期子宫内膜癌的临床效果 下载:49 浏览:514

胡家萱1,2 王朕华1,2 《中国医学研究》 2020年7期

摘要:
目的分析宫腔镜电切术联合孕激素治疗早期子宫内膜癌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河南省人民医院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70例子宫内膜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式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5例。研究组采用宫腔镜电切术联合口服醋酸甲地孕酮(MA)治疗,对照组单纯口服MA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妊娠情况。结果研究组的完全缓解率为80.00%,复发率为17.86%,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的54.29%、68.4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妊娠率为96.4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8.4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足月分娩率为85.1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6.1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腔镜电切术联合孕激素治疗早期子宫内膜癌的效果优于单纯孕激素治疗,可以提高患者的妊娠成功率,且复发率较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不同时间窗rtPA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 下载:35 浏览:373

刘志刚 孙红玲 《中国医学研究》 2020年5期

摘要:
目的研究不同时间窗rtPA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8年4月至2019年4月我院的4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根据给药时间不同分为试验组(20例,发病至给药时间<3.0 h)和对照组(20例,发病至给药时间在3.0~4.5 h)。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治疗前、后mRS、NIHSS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5.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m RS及NIHSS评分均降低,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上消化道出血及颅内出血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采用rtPA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过程中,发病至给药时间<3.0 h时间窗治疗的疗效确切且安全。

纤维支气管镜支气管肺泡灌洗联合局部加注抗生素治疗老年重症支气管扩张合并感染患者的临床效果 下载:20 浏览:230

邓淑娇 雍文穆 《中国医学研究》 2020年4期

摘要:
目的观察纤维支气管镜支气管肺泡灌洗联合局部加注抗生素治疗老年重症支气管扩张合并感染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采集我院呼吸内科2017年7月至2018年7月收治的120例重症支气管扩张并感染的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按随机数字表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行纤支镜支气管肺泡灌洗+抗生素局部加注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血气指标及炎症因子水平。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PaO2、SaO2水平均升高,PaCO2、hs-CRP、TNF-α、IL-4、IL-23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取纤支镜支气管肺泡灌洗联合局部加注抗生素治疗老年重症支气管扩张合并感染的效果显著,既能提高疗效、改善血气指标,又能减轻炎症反应。

医学影像诊断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及临床效果 下载:66 浏览:791

郭自强 《诊断医学》 2025年4期

摘要:
目的:本文调研的重点在于为冠心病的病患进行临床医治的过程当中,使用医学影像进行病症的诊断操作对病症医治产生的价值。方法:调研过程使用的是回顾性分析的方法,调研的时间段是在2018年12月份到2019年9月份之间,这个阶段调研人员将病患的一般资料以及临床资料进行提取之后,展开对比分析操作。其中常规组的病患使用常规冠脉造影技术方式来进行病症的检查和诊断,而调研者病患就是使用CT技术来进行病症的检查和诊断,即多层螺旋CT,最终对两组病患的诊断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通过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调研组病患最终的病症检出率都明显优于常规组的病患,其中调研组病患的检查灵敏度为97%,特异度为91%,检出率为93%。常规组病患的灵敏度为87%,特异度为81%,检出率为90%。结论:在对患有冠心病的病患进行临床医治时,如果医疗工作者能够使用CT检查技术的方法,对病患具体的患病情况进行分析,那么最终的医治成效能够得到明显的提升,因为这种检查方法对该病症的了解情况更加深入。

护理干预对促进糖尿病患者远期康复的临床效果分析思路构架实践 下载:231 浏览:2174

王伟伟 《医学研究杂志》 2021年5期

摘要:
目的:对糖尿病患者加强护理干预,并分析其对患者远期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3月-2020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32例糖尿病患者,按照随机分组原则,将其分为2组,每组16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观察组加强护理干预。评价患者干预前后的血糖指标、自我护理能力,比较其随访期间(18个月)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干预6个月后,观察组患者FBG、2hPG、HbAlC水平均较对照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ESCA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8个月,观察组并发症率为6.25%,对照组并发症率为3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糖尿病患者加强护理干预能够提高其血糖控制效果,提高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减少其远期并发症发生,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两种不同内固定方式在复杂性胫骨平台骨折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比较 下载:30 浏览:315

喻元 喻宙 屈增辉 郑坤 袁超 邬仁杰 邓永军 《中国医学研究》 2020年3期

摘要:
目的比较两种不同内固定方式在复杂性胫骨平台骨折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3月至2017年3月于我院行手术治疗的86例复杂性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时间将其分为观察组(43例,锁定钢板内固定)和对照组(43例,双侧钢板内固定)。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胫骨平台内翻角(TPA)、后倾角(PA)、膝关节活动度及临床疗效。结果两组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骨折愈合时间和完全负重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6个月,两组的TPA、PA及膝关节活动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观察组的关节功能优良率为95.35%,略高于对照组的86.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锁定钢板内固定较双侧钢板内固定可进一步缩短患者骨折愈合和完全负重时间,对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积极意义。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