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稠油开采技术及研究进展 下载:70 浏览:376

刘晓瑜1,2 赵德喜1 李元庆1 郭健1 齐从温2 《石油科学研究》 2018年3期

摘要:
介绍了稠油开采技术,包括热采方式和冷采方式。热采方式有蒸汽吞吐、多元热流体吞吐、蒸汽驱油、蒸汽辅助重力卸油、火烧油层、THAI、微波加热采油;冷采方式有适度出砂冷采、化学驱、CO2采油、微生物采油。对各种稠油开采技术的原理、特点及适用情况进行了综合分析,并对稠油开采技术的研究方向提出了建议。

地质体建模技术在庙沟铁矿的运用 下载:74 浏览:473

刘晓蕊 吕刚 《矿山工程与技术》 2018年11期

摘要:
分析了庙沟铁矿建模地质体的基本概况。从数据收集、地质数据库的建立、地表模型的建立、矿体模型的建立、块体模型的建立和巷道模型的建立六个方面,阐述地质体建模技术在庙沟铁矿的具体运用,并介绍了地质体建模技术在庙沟铁矿的运用效果。

ATHLET程序低压下过冷沸腾模型评价和修正 下载:83 浏览:385

李飞1 刘晓晶2 沈峰1 《核工业与技术》 2018年5期

摘要:
针对低压下过冷沸腾流动提出一种新模型,该模型考虑了一维热工水力模型程序中对空泡份额影响较大的本构关系,如壁面蒸发模型和漂移流模型。将新模型应用于ATHLET/MOD2.1A版本,新修改的程序与公开发表的一系列低压过冷沸腾实验数据和ATHLET原程序进行对比验证,对比结果显示与实验数据符合很好。

地质体建模技术在庙沟铁矿的运用 下载:82 浏览:464

刘晓蕊 吕刚 《矿山工程与技术》 2018年10期

摘要:
分析了庙沟铁矿建模地质体的基本概况。从数据收集、地质数据库的建立、地表模型的建立、矿体模型的建立、块体模型的建立和巷道模型的建立六个方面,阐述地质体建模技术在庙沟铁矿的具体运用,并介绍了地质体建模技术在庙沟铁矿的运用效果。

海口市生活垃圾分类实施要点研究 下载:65 浏览:480

陈海滨 刘晓华 段家栋 余威 朱斌 宋飞 李贵敏 柳道武 吕露 《可持续发展与创新》 2018年10期

摘要:
海南省省会海口市是国家指定的第一批生活垃圾强制分类试点城市之一,为进一步理顺全面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制度所面临的任务、存在困难与问题、实施要点及对策措施,就相关议题进行了专项研究。在利用多种途径进行广泛调查和针对性问卷调查、实地踏勘和不同产生源分类试验的基础上,找出当前垃圾分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困难,提出工作目标与主要控制性指标,明确推进海口市垃圾分类工作的若干切入点。

曹妃甸海积软土微观结构特征试验研究 下载:49 浏览:429

刘晓立 侯定贵 杨桂华 《航空航天学报》 2020年2期

摘要:
海积软土的微观结构可反映其物理力学性质,滨海地区公路工程施工中受具有特殊微观结构的海积软土的影响较大。以曹妃甸海积软土为研究对象,运用扫描电镜(SEM)微观结构试验方法,获得200kPa、250kPa、300kPa、350kPa、400kPa、600kPa下曹妃甸海积软土土样的微观结构扫描图像,定量计算土样微观结构参数并分析其演变规律特征。研究表明,曹妃甸海积软土为絮凝结构,在逐渐加压作用下,土样结构单元逐渐破碎且形状发生变化,但结构单元与孔隙的分布特征变得有一定相似性,曹妃甸海积软土的压密施工过程为土样结构单元和孔隙由初始无序状态向定向和有序性的演变过程。

燃煤电厂烟气元素汞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 下载:25 浏览:278

姚杰1 刘晓萌1 张杨1 朱跃1 郭金2 朱玉华1 《化学研究前沿》 2019年5期

摘要:
燃煤电厂烟气治理引发了社会各界关注,汞由于其剧毒性和生命体易富集性一直以来是烟气检测中最重要的元素之一。EPA、MESA、HEST和OHM等传统取样检测技术采样困难和抗干扰能力弱限制了其应用。近年来,基于光谱法和化学传感器技术建立的在线检测技术发展显著。光谱法精度高,应用广泛,但操作复杂且仪器昂贵。化学传感器检测技术具有高选择性、操作简单和价格低廉等优点受到广泛关注。本文以检测汞为目的,介绍了目前主要的取样检测技术和在线检测技术,并对未来的汞检测技术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采场边坡次生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系统研究 下载:76 浏览:444

吕刚 刘晓蕊 许雁超 《矿山工程与技术》 2018年2期

摘要:
概述了采场边坡地质灾害类型,从承压水预警系统、边坡位移预警系统两个方面介绍综合监测预警系统。阐述了综合监测预警系统在某铁矿的实践应用,并介绍了综合监测预警系统指标体系。

含硫铁矿石中全铁含量测定方法的改进研究 下载:46 浏览:347

刘晓辰 韩汝超 王莉芃 金宇峰 《矿山工程与技术》 2018年1期

摘要:
针对含硫铁矿石全铁含量的原有测定方法进行改进探索,发现溶解样品时以高氯酸代替硫酸能有效降低对溶样温度的要求,缩短反应时间,减少高温下的液体崩溅,准确性高,分析周期短,测试成本低,能适应实验室对高硫铁矿样检测降本增效的需求。将改进后的方法应用于实验室选矿试验中有代表性的高硫铁矿样进行重现性和准确度的对比验证,结果令人满意。

Ti-62A合金动态软化速率异常的热力学解释及其应变补偿本构方程 下载:72 浏览:472

王敬忠1,2 丁凯伦1 杨西荣1,2 刘晓燕1,2 《材料科学研究》 2020年8期

摘要:
使用Gleeble-3800热模拟试验机研究了Ti-62A合金在变形温度为800~950℃、应变速率为0.001~10 s-1条件下的热压缩变形行为。结果表明,随着变形温度的提高出现Ti-62A合金的动态软化率降低的反常现象。(α+β)双相钛合金中Mo、Cr等β稳定元素的原子活性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逐渐降低和β相比例增大,Jmatpro软件的热力学计算表明(α+β)双相钛合金的这一现象与此有密切关系。而α钛合金和β钛合金出现动态软化速率降低,与加工温度升高β相比例增大的关系更密切。从800℃升高到950℃,Ti-62A合金中β相的比例由32.1%提高到84.3%,Mo、Cr活性的降幅均达到64%。这些因素使变形过程中Ti-62A合金的晶界迁移速度和动态软化速率均随变形温度升高而降低,其950℃的真应力-应变曲线多为典型的动态回复型。α相的含量随着变形温度的提高而降低,且在较高的变形温度下β相的晶粒尺寸也较为粗大。构建的基于应变补偿的Ti-62A合金Arrhenius变形抗力模型,能较好地预测合金的流变应力行为,其相关系数R达到0.990,预测值与实测值的平均相对误差为8.983%。

超细晶纯钛疲劳裂纹的扩展行为 下载:64 浏览:476

刘晓燕 柳奎君 杨西荣 王敬忠 罗雷 《材料科学研究》 2020年8期

摘要:
对纯钛进行2道次室温等径弯曲通道变形(ECAP)、等径弯曲通道变形加旋锻复合变形(ECAP+RS)并在旋锻后在300℃和400℃退火1 h,制备出4种具有不同组织的超细晶纯钛。对这4种超细晶纯钛进行疲劳裂纹扩展实验并观察分析超细晶纯钛的显微组织和疲劳断口的形貌,研究了裂纹的扩展行为。结果表明:显微组织对超细晶纯钛的疲劳裂纹扩展门槛值和近门槛区有显著的影响;超细晶纯钛的疲劳裂纹扩展门槛值随着塑性变形量的增大而增大,随着旋锻后退火温度的提高而降低;疲劳裂纹扩展速率曲线因超细晶纯钛晶粒尺寸和强度的影响出现转折,转折前ECAP+RS复合变形纯钛的抗疲劳裂纹扩展能力比ECAP变形强,且随着退火温度的提高而降低;转折后4种超细晶纯钛的疲劳裂纹扩展速率相差较小,呈现出相反的结果。疲劳裂纹扩展寿命中转折前近门槛区裂纹扩展寿命占绝大部分,因而转折前的门槛值与近门槛区的扩展速率对抗裂纹扩展能力更为重要。

具有动态步长和发现概率的布谷鸟搜索算法 下载:59 浏览:483

刘景森1,2 刘晓珍2 李煜3 《建模与系统仿真》 2020年3期

摘要:
为了进一步改善算法搜索过程中存在的求解精度偏低、收敛速度缓慢等现象,提出具有动态步长和发现概率的布谷鸟搜索算法。该算法通过引入步长调整因子动态约束每一代种群的莱维移动步长,使算法的莱维飞行机制具有自适应性。在发现概率上,使用具有均匀分布和F分布特性的随机惯性权重,改变发现概率的固定取值,加强种群的多样性,保持算法全局搜索、局部探索之间的平衡状态。通过实验证明,所提算法具有良好的可行性,其寻优结果、收敛速度均有提高。

初中音乐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下载:257 浏览:2596

刘晓姣 《中国音乐学报》 2023年12期

摘要:
作为一门重要的美术课,它可以提高初中生的综合素质。在初中音乐教育中,要注重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创造性思维。在初中阶段,应充分利用自己的主导地位,注重对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训练。在实施特定的音乐教育中,对学生进行持续的指导,以提高其创造性思维。

电动汽车用户选择充电站最佳经济途径的方法研究 下载:50 浏览:338

徐天奇1 冯培磊1 李琰1 曹富2 刘晓欣3 《电气学报》 2019年5期

摘要:
电动汽车将电能转化为驱动汽车的动能,绿色、环保且无污染。政府积极提倡发展电动汽车,电动汽车的数量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当电动汽车的电量不能够满足用户的需求时,要对其进行电量的补充。如何合理有效地选择充电站进行充电是一个非常值得研究的问题。针对区域内电动汽车用户如何选择充电站提出一种经济的选择方法。通过搭建电动汽车用户与各个充电站的信息交互平台,引入排队论数学模型,计算电动汽车到达充电站时间成本的同时,进一步计算里程成本。基于前期研究成果,在区域内电动汽车的充电站布局合理的情况下,确定单目标函数选择充电站,从而确定最经济的途径,电动汽车用户以经济成本最低来选择充电站进行充电。

一种基于神经网络的仿真优化方法 下载:56 浏览:473

吴诗辉1 刘晓东1 邵悦2 张发1 杨闽湘1 《建模与系统仿真》 2018年10期

摘要:
为提高仿真优化问题求解效率,提出了一种基于神经网络的仿真优化方法。利用神经网络对非线性输入输出关系的逼近能力,由神经网络输出值代替仿真结果以减少所需仿真次数。按照提出的3种样本选择策略,由仿真模型产生一定数量的样本,借助广义回归神经网络在学习速度、网络稳定性、参数选取方面的独特优势,对样本进行训练,生成能够反映仿真模型输入输出关系的回归曲面,以实现用神经网络输出值代替仿真结果,利用优化算法对回归曲面进行寻优。通过对典型测试函数进行实验,证明了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青岛市海洋空间开发现状与强度初探 下载:61 浏览:388

王琰 刘晓东 许瑞军 徐承芬 牟秀娟 《海洋研究》 2023年6期

摘要:
文章基于青岛市最新遥感影像和海域权属数据,从海域使用率、用海类型、用海方式、海岸线开发强度和海域开发强度等方面,客观分析青岛市海洋空间开发现状及其强度,并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建议。研究结果表明:青岛市的用海类型基本齐全,用海多样性南高北低,用海规模不均衡,用海方式以开放式为主;海洋空间开发活动集中于海岸线及其临近的海湾、滩涂和浅海区域,即墨区、市区和黄岛区的海岸线开发强度为超载,且近岸海域开发强度亦为超载或临近超载;应通过岸线分级分类管控、生态化改造和发展海洋生态牧场等方式,提升青岛市海洋综合利用效益和海洋空间资源承载能力。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方法研究 下载:21 浏览:831

刘晓双 《水资源研究进展》 2025年4期

摘要:
伴随着经济的飞速进步及城市化进程的提速,水利水电工程在国家基础设施建设领域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施工过程的复杂多变使得施工质量控制成为了保障工程质量的关键所在。水利水电工程的质量关乎供水、发电等基本民生需求的实现,因此,对其质量控制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当前,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控制面临诸多挑战和问题,如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监管不足导致材料质量问题、施工工艺缺陷等。为此,本文将探讨一种系统性的施工质量控制策略,以提升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并为相关从业者提供参考和指导。

基层党校培训中红色教育资源的应用研究 下载:162 浏览:2695

刘晓曦 《中国教育研究》 2022年11期

摘要:
当前,为深入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发扬革命优良传统,传承红色基因,铭记历史,增强党员爱党、爱国情感,激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大精神力量,各级党校进行了红色文化教育。红色教育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旺盛的活力,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源源不渴的动力;红色资源的存在能够使其成为推动民族复兴的不竭的催化剂;因此,将红色教育资源应用到基层党校培训中,有利于丰富基层党校的内容与形式,提升其吸引力,激发学员的学习兴趣,增强党性意识,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促进基层党建工作的开展与完善。

佩皮劳人际关系模式下影响护理研究生建立和谐导学关系的因素研究 下载:62 浏览:648

邱笛 郭慧玲 刘晓丽 陈叶玲 胡猛 《中国护理学报》 2025年2期

摘要:
目的 从学生的视角出发,探究在佩皮劳人际关系模式下影响护理研究生建立和谐导学关系的影响因素。方法 运用问卷调查法,对520名全日制护理研究生进行匿名问卷调查,分析影响护理研究生建立和谐导学关系的影响因素。结果 导师与学生一致性会减少因为性别产生的距离感,导师初次见面时做自我介绍可以促进学生更快的了解认识自己的导师;导师提共良好的科研条件、导师提出合理且具体的学习目标、学生也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可以更快的让导师与学生达成一致的目标,以使更好的建立导学关系;导师拥有良好的性格和品德、能平等的对待学生、鼓励学生、肯定和认可学生的能力,可以让学生更加信任导师;在学生需要帮助的时候导师能及时给与帮助,学生也能将所学及时反馈给导师,这些行为可以促进导学关系的发展;导师会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导师对学生以后的人生观价、值观所及从事的工作都有很大的影响。结论 师生性别一致、导师有做自我介绍、导师的科研能力强与个人成就高、导师提供良好的科研环境、导师与学生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导师拥有良好的性格和品德、能平等对待学生、鼓励学生、认可学生、在学生需要帮助时能及时给与帮助以上因素都是影响护理研究生建立和谐导学关系的因素。

新技术支持的在线教学评价方法 下载:54 浏览:406

刘晓斌1,2,3 黄鑫1 靳莉宁1 《英语教学》 2020年12期

摘要:
本文结合《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中有关教学评价的重要理念,结合疫情期间在线教学的问题,从技术支持的角度出发,介绍了利用技术对教学过程与教学效果进行评价的工具和方法。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