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小学音乐教学的多元化评价
许靓瑾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许靓瑾,. 新课标下小学音乐教学的多元化评价[J]. 当代音乐研究,2025.3. DOI:10.12721/ccn.2025.157493.
摘要: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不断推进和实施,教育教学也在不断改革和创新。小学音乐教育作为培养学生审美情感、音乐素养和音乐技能的重要环节,也需要适应新的教学理念和要求,开展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全面促进学生的发展。本文旨在探讨如何有效地运用多元化评价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促进小学音乐教育的发展。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为小学音乐教师提供一些有益的评价策略和实践经验,推动小学音乐教学的创新与提升。
关键词: 多元评价小学音乐教学
DOI:10.12721/ccn.2025.157493
基金资助:

前言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小学音乐教育迎来了全新的发展机遇。新课标注重学生的全面素质培养,强调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创造性思维和综合能力。在这一背景下,如何进行多元化的评价成为了当前小学音乐教学改革中的重要议题。通过多元化评价,可以全面了解学生的音乐学习情况,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提高音乐教学效果。

一、小学音乐课堂评价的必要性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大多数的小学音乐课堂评价都是围绕着歌唱进行的,而评判一个人的音乐表现是否走调、节奏是否稳定、歌词是否熟练,评价内容单一,形式单一,方法陈旧。评价过程缺乏灵活性和全面性,不能从发展的角度来进行评价,忽视了对音乐的感受力、表现力和创造性,这种课堂评价方法违背了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发展为目标的艺术教学特征。因此,建立以音乐核心素质为基础的系统、科学的、规范的、可操作的小学教师的音乐课堂评价方法已成为当务之急。音乐课堂评价是衡量学生音乐成绩的一种有效方法,它对提高教学质量具有监督作用。学习评价具有诊断、激励、改善等作用,只有采用科学的学习评价方法,才能使其更好地理解自己所学的知识和技巧,从而提高学习的信心和动力,提高学习效率;帮助父母了解学生在学校的音乐学习状况,并鼓励和扶持学生进一步学习;帮助老师及时调整学习内容,改进教学方法,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素质,改进学校的教学管理,推进学校的建设与发展。

二、小学音乐课堂评价方式

(一)善用赏识性评价和指正性评语

小学生年纪小,思维简单,他们更喜欢赞美和激励的话语。比如,在音乐课上,音乐老师可以在适当的时候,对学生进行表扬,比如:“这个想法很好”“这首歌你学得很快”“演奏得很好”“相信自己一定可以完成”等,也可以用赞许的眼神、竖起大拇指等身体语言来向学生传达正面的信息,让他们对自己产生自信。与此同时,小学生的心理承受力较弱,当他们犯了错误的时候,应该用幽默睿智的方法,将他们的缺陷指出来,让他们在不会感到受到打击的情况下,接受批评意见,并对自身的缺点进行改进。

比如,一个学生唱《摇篮曲》,他嗓音太大,但是他的学习态度很好,老师可以指出他是认真学习的,要配合老师的教学,而另一方则委婉地告诉这个学生:“想象一下你的同学在午睡的时候喜欢听哪一首《摇篮曲》。”这时,此时让其他同学配合趴在课桌上假装午睡,这个同学就会知道这首歌曲应该用柔和的歌词来唱,这样不仅可以肯定这个学生的学习热情,还可以纠正这个学生的错误唱法。

(二)他人对比评价与自我对比评价有机结合

他人对比评价和自我对比评价是两种不同的评价方法,其根本目的是为了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促使他们不断地努力,不断地提高自己,获得一种成就感。所以,恰当地运用别人的比较评估与自己的比较评估是非常重要的。在实际的教学评估过程中,因为学生们的心理特点和学习状况是不同的,因此,老师可以把别人的评价和自己的评价相结合,在合适的时候采用合适的方式,这样才能更好地保证评价的效果。当学生的学习能力很强,学习成绩很好的时候,老师可以使用别人比较评估的方法,让他们发现自己的缺点,避免他们骄傲自大。对于那些学习成绩不好,自尊心很强的学生,老师可以通过自评来帮助他们发现自己的优点,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在音乐教育过程中,因为学生们的学习能力和音乐天分都是有差别的,对音乐知识的接受程度也有所不同,如果采用传统的方式进行评价,由于学生在起点处就存在差异,所以评价效果必然具有一定的片面性,很难顾及到每一个学生的真实状况,也就失去了评估的意义,很难实现评估的基本目标。多元评价强调个体差异,需要教师在合适的位置上恰当地运用别人的对比评价和自己的对比评价,因此,它是一种鼓励,可以达到更好的结果。

 (三)现状评价与预期评价有机结合

现状评价是指教师基于学生当前的学习状况、学习动机等方面的评估,而期望评价是指教师基于当前的情况对学生的期望发展做出的评价。两种评估方法都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为目标。在对学生演唱时的音准和节奏等专业层面的内容进行评估时,可以运用现状评估的方法,使学生认识到自己的缺点,从而达到激励的目的;在评估学生的音乐情感、联想、练习等方面时,可以运用期望评估法来评估学生,使学生产生某种努力的动力,实现评估的有效性。比如,在《口哨与小狗》这一课中,老师可以通过对学生在学习中出现的诸如音准等音乐技能方面的问题做出评估,对学生演唱时的音乐情绪和相关的联想做出期望的评估,以此来激发学生们的积极性。

(四)展示学生的自身特长,设立小舞台

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老师们能够看到,不同的同学对于音乐的表现程度是不同的,有些人喜欢唱歌,有些人喜欢表演,有些人对音乐的理解水平很高。因此,老师要组织各种比赛,比如:全明星舞蹈竞赛、我是歌手、音乐知识大赛等,让学生们在这样的课堂活动中展示自己的特长,加强自己的学习能力和优势偏好。在音乐课堂活动中,可以通过自我评价、互相评分等方式,使学生能够表达出自己的思想和情感。例如,一名歌唱得非常出色的同学,在老师和同学的鼓励下,终于展现出了自己的才华,演唱完毕之后,同学们都给予了充分的认可和支持。也正是这些赞美,让很多同学充满了自信,变得更加乐观,更加热爱音乐,更加热爱生活,更加热爱自己,甚至还与同学们一起唱歌,并且取得了很好的结果,同时,学生们的特长也在这一刻展现了出来。在学生相互评价的过程中,老师也要在一旁真诚地提出意见,帮助学生纠正自己的不足之处,使他们在逐步提升的同时,掌握更多的音乐方面的知识,促进他们的音乐素养的提升。

结语

在日益增长的社会经济浪潮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从而培育出适应新世纪需要的优秀人才,是广大教师不懈奋斗的目标。以核心素质为基础开展的课程课堂评价,能够密切注意每个同学的发展,并透过评价系统来提升学生在教室和校内的参与程度,同时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要实现“如何育人”“为谁育人”的奋斗目标。未来,对小学的音乐课程进行评价,不仅会成为一项重要的教育内容,而且会成为促进学生提高学习效率的新的目的,同时也会成为教师教育改革与优化的一个新的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杜宏斌.“浙江省中小学学科教学建议”案例解读(音乐)[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15.

[2]王耀华,王安国,吴斌.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解读[M].北京:北京师范小学出版社,2012.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Z].2014(4).

[4]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Z].2015(9).

[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小学音乐课程标准(2017年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