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一起变压器突发压力继电器动作跳机的分析 下载:74 浏览:332

陈光伟1 王旭辉2 何刚1 《能源学报》 2020年7期

摘要:
基于某发电厂#4高厂变突发压力继电器动作,机组故障停运,通过分析得出以下结论:高厂变突发压力继电器密封盖呼吸器处防雨帽长时间缺失,继电器接点受潮起卤,常开动静触头间绝缘被击穿,是机组故障停机的主要原因之一;高厂变突发压力保护定值出口方式由"跳闸"改为"发信"执行不到位,是停机事故发生的又一关键因素。针对上述问题提出相应整改措施,全面检查厂内各变压器,旨在杜绝类似事件发生,望能给各发电企业提供参考。

蒸汽蓄热器技术在烟草行业中的应用 下载:68 浏览:378

孙小明 杨跃武 《能源学报》 2020年3期

摘要:
在当前能源紧张时期,蒸汽蓄热器技术已日益显出其重要性,其在众多领域中有着广泛推广应用的前途。文中介绍了蒸汽蓄热器的发展历史、概念及工作原理、在供热系统中的主要作用及适用范围、蓄热器系统的构成。并通过蒸汽蓄热器技术在烟草行业的工程应用案例,介绍了蓄热器的工程设计及工程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

基于“压力-状态-响应”模型的西安市小城镇生态安全评价研究 下载:61 浏览:387

王非 党纤纤 《城镇建设与科学》 2019年8期

摘要:
小城镇生态安全是区域乃至国家生态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西安市小城镇为研究对象,结合当地自然环境特征与经济发展水平,依据"压力—状态—响应"模型构建评价指标体系,量化评价了小城镇生态安全状态,揭示了小城镇生态安全地理分布规律,提出了基于生态安全的小城镇发展建议,为确保小城镇建设与生态环境相适宜提供评价方法与科学依据。结果表明,西安市小城镇总体处于临界安全状态,且小城镇生态安全与地形地貌存在耦合性,其生态安全指数总体呈现自山地、台塬、丘陵、平原渐次递减规律。

基于CFD的压力交换器压力能转换效率及内部流动特性研究 下载:44 浏览:418

方勇1,2,3 马光飞1,2,3 《水资源研究进展》 2018年2期

摘要:
为分析压力交换器的压力能交换效率及内部流动特性,本文采用计算流体动力学(CFD)的方法,对不同进、出流管道半径R和不同转速下压力交换器的流场进行数值模拟计算。通过分析发现:进、出流管道半径越小,压力转换效率越低,高压管路进出口压差越大,高、低浓度盐水的掺混率越高;转速对转换效率的影响并不具有唯一确定性,转速对压力器压力能交换效率的影响程度具有周期性,但是每个周期的幅度不同,其中转速n=1000r/min时压力转换效率最低;转速越小转换效率越高,但是存在转子转速不适应能量转换效率的转速存在,即n=1000 r/min时,不能适合实际应用需求;在给定设计流量和转速情况下,本文设计的压力交换器可以用于压力交换,但效率有待提高,需要进行模型优化。

分布式变频供热系统网路压力工况分析 下载:84 浏览:490

卢春萍1 秦君如2 《交叉科学研究》 2018年3期

摘要:
结合工程案例,针对地势悬殊或平坦、二级用户泵设在供水管上或设在回水管上的不同模拟条件,绘制水压图,对系统网路进行运行、停运时的压力工况分析,获得了一些有益的结论.

压力容器故障检测装置研究 下载:94 浏览:446

刘继文 祁增慧 李家玮 《交叉科学研究》 2018年2期

摘要:
针对压力容器特殊的工作环境,可能引起爆炸或中毒等危害性较大事故,加强对压力容器的检测,提出了一种基于单片机的压力容器故障检测装置,怎样尽量缩短检测所用的时间,减少检验的成本费用,可以准确无误的发现生产中的缺陷危险,可以大大减少或者杜绝这些危险事故的发生,从而保证压力容器的安全运行,这是本文研究与解决的焦点问题.

汽轮机变工况下调节级压力预测模型及应用 下载:22 浏览:234

罗云1,2 陈雪林1 李瑞东3 苏永健1 徐义巍1 晁俊凯1 李鹏竹1 任海彬1 《发电技术与研究》 2019年5期

摘要:
为监视汽轮机通流部分的健康状况和进行故障早期诊断,以汽轮机变工况计算为理论基础,基于弗留格尔公式和Weierstrass逼近定理,建立了调节级压力的多元回归模型。根据某660MW间接空冷机组大修后的运行数据对模型进行回归分析和验证,结果表明:模型具有很高的拟合度,自变量对因变量影响显著;稳态工况时,预测结果与实测值趋势一致,相对误差约为1.2%,实现了变工况下调节级压力软测量。将模型应用于电厂分布式控制系统中,建立了汽轮机通流部分故障的预警系统。

页岩气井增压时机的确定——以四川盆地长宁区块为例 下载:67 浏览:496

张大双 周潮光 王学华 《天然气进展》 2020年10期

摘要:
针对页岩气田需要不断补充新井,井口压力和地面管网压力不断变化的特点,为了快速准确地确定页岩气井的增压时机,以长宁页岩气田N201井区为研究对象,利用气藏-地面一体化分析方法,通过气藏工程和地面工程联合计算分析来确定目标气井和增压时间节点。按照N201井区初始井口压力进行分类,根据气井压力递减的快慢抽提出四种类别气井的压力预测曲线,通过幂指数模型参数的横向平移,拟合页岩气井快速递减期的压力,校准压力预测模型;然后再根据地面集输管网建模分析,预测地面管网节点压力,最后通过预测井口压力和管网节点压力的比对来确定需要增压的页岩气井和增压时机。研究结果表明:①在页岩气持续补充新井的模式下,井口压力和地面管网压力在不断动态变化,增压时机的确定需要将气藏工程和地面集输工程联合起来进行分析;②通过建立页岩气井压力预测模型和页岩气地面集输管网模型,将两个模型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可确定增压目标和时间节点;③实例计算结果表明,长宁页岩气区块的气井井口压力递减至高于输压0.5~1.0 MPa大概需要10~14个月时间,即在页岩气井投产一年左右时就需考虑进行增压。

基于MSP430的高精度熔体压力变送器设计 下载:12 浏览:414

唐德红 肖博文 《传感器研究》 2020年4期

摘要:
为了提高传统压力变送系统的测量精度和响应速度,设计了一种高精度熔体压力变送系统。该系统以MSP430为控制核心,采用高精度金属电阻应变式压力传感器实时检测熔体中的压力值,采用16位高精度A/D转换器对传感器输出的电压信号进行模数转换,采用新型分段式标定法对系统输出的电压-压力曲线进行标定,通过LCD显示屏实时显示测得的压力值,除此之外,系统还预留标准4~20m A电流输出接口供其他工业仪表使用。实际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检测精度高,测量误差小于2%,具有较高的稳定性,符合设计预期。

基于MSP430的高精度熔体压力变送器设计 下载:10 浏览:414

唐德红 肖博文 《传感器研究》 2020年4期

摘要:
为了提高传统压力变送系统的测量精度和响应速度,设计了一种高精度熔体压力变送系统。该系统以MSP430为控制核心,采用高精度金属电阻应变式压力传感器实时检测熔体中的压力值,采用16位高精度A/D转换器对传感器输出的电压信号进行模数转换,采用新型分段式标定法对系统输出的电压-压力曲线进行标定,通过LCD显示屏实时显示测得的压力值,除此之外,系统还预留标准4~20m A电流输出接口供其他工业仪表使用。实际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检测精度高,测量误差小于2%,具有较高的稳定性,符合设计预期。

基于绝对式的压力电测系统准静态校准方法分析 下载:10 浏览:421

陈静1 孔德仁2 郭彬1 陈金刚3 褚俊英1 项璟1 《传感器研究》 2020年1期

摘要:
压力电测法能反映压力随时间变化的全过程,数据实时性强,含有的信息量大,应用于武器系统的设计、研制及理论弹道学的分析中。国内外广泛采用的压电式压力电测系统虽然具有动态特性良好等优点,但由于其低频或零频特性比较差,因此需对电测系统进行准静态校准以获取测试系统的工作特性参数等指标。文中简要介绍了准静态校准装置,即落锤液压动标装置的工作原理,阐述了绝对式准静态校准的原理,通过建立力-压力动力学理论模型,从理论上推导出力与压力之间的关系式,从而证明了力监测压力的可行性。

基于MEMS电阻式压力传感器的设计 下载:402 浏览:409

杜志1 贺建波2 《传感器研究》 2019年12期

摘要:
设计了一种应用于岩土工程中电阻式压力传感器。借助于微机械工艺(MEMS)在高弹性体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内部嵌入微流孔,并填充新型液态金属(eGaIn)作为传感器的核心区域。结果表明:相对于传统压力传感器,采用软光刻技术微流孔尺寸可以达到μm级,精度更高;采用无毒,导电性好的新型材料液态金属,其适用性更广。

基于MEMS电阻式压力传感器的设计 下载:402 浏览:409

杜志1 贺建波2 《传感器研究》 2019年12期

摘要:
设计了一种应用于岩土工程中电阻式压力传感器。借助于微机械工艺(MEMS)在高弹性体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内部嵌入微流孔,并填充新型液态金属(eGaIn)作为传感器的核心区域。结果表明:相对于传统压力传感器,采用软光刻技术微流孔尺寸可以达到μm级,精度更高;采用无毒,导电性好的新型材料液态金属,其适用性更广。

一种改进型梁-岛-膜压力传感器的研究与设计 下载:18 浏览:303

郝建红 范宗皓 李艺 《传感器研究》 2019年9期

摘要:
研究了一种量程为800 kPa的改进型梁-岛-膜结构MEMS压阻式压力传感器,通过与常见的C型和E型结构进行仿真对比,证明这种改进型结构的传感器灵敏度得到了很大提高。采用IntelliSuite仿真分析最大等效应力、挠度和输出电压,得出在中心膜尺寸为2.6 mm×2.6 mm×60μm,梁尺寸为400μm×200μm×60μm,岛尺寸为1.3 mm×1.3 mm×370μm的情况下,该结构具有较高的线性度和灵敏度,同时进行了制版与加工流程定义。为了实现结构的优化,设计了压敏电阻的尺寸和阻值,通过对改进型结构的仿真,确定了获得最大电压输出时压敏电阻的尺寸;并分析比较了同一硅杯尺寸下3种结构不同压力下的最大等效应力、挠度和输出电压分布图,得出改进型结构灵敏度最佳。

基于多孔PDMS薄膜介电层的柔性压力传感器 下载:20 浏览:401

李玲1 岳凤英1 乔霖2 申恒瑞1 索艳春3 《传感器研究》 2019年8期

摘要:
提出一种基于多孔弹性体薄膜介电层的电容式压力传感器。该多孔弹性体薄膜是由液体相位分离原理制作而成。首先将去离子水与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以一定比例均匀混合,随后将溶剂蒸发后形成多孔复合弹性薄膜。以ITO为电极材料,PET为柔性基底,多孔弹性体薄膜为介电层,将两电极面对面层压封装,得到电容式柔性压力传感器。由于均匀孔结构的存在,薄膜介电层在压力作用下能发生较大形变。研究结果表明,基于多孔薄膜介电层的压力传感器的灵度为0.58 kPa-1,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重复性;传感器阵列能够准确地检测表面压力分布。制作的柔性压力传感器具有高灵敏度、低成本的特点,可用于人机交互界面、电子皮肤传感和细微压力变化监控等方面。

高灵敏度MEMS压力传感器的设计与模型仿真 下载:71 浏览:450

李阳 曹民 胡秀娟 《数据与科学》 2018年2期

摘要:
针对人工智能领域,研究人员对高灵敏度的的微型压力传感器的迫切需求,设计基于惠斯通电桥的MEMS压力传感器。相比于其他传感器,微机电压力传感器尺寸更小,灵敏度更高。传感器表面的压敏薄膜中制有惠斯通电桥电路,电桥的输出电压与应力大小呈线性关系,输出电压的大小则表示压敏薄膜的灵敏度高低。通过ANSYS软件建模仿真来研究压敏薄膜的尺寸,材料与结构,找出薄膜参数与传感器灵敏度的数据关系,借助数据分析得出最优的设计选择。

放空点火工艺的改进设计及应用效果 下载:78 浏览:352

彭峻峰 《天然气进展》 2019年5期

摘要:
针对川渝地区终端燃气公司配气门站、撬装转供站的放空点火装置存在工艺缺陷及对操作人员的安全风险的问题,提出点火工艺自动化连锁优化方案,将设计方案细化为4点:①在管道、设备上安装压力变送器采集并监控运行压力的变化情况;②在管道、设备上安装安全阀和手动放空设备,采取自动和就地手动并用的方式进行泄压放空;③须在放空管口加装电子点火头确保放空气在放空管口被顺利点燃;④正确合理实施电子点火头控制逻辑。应用效果表明:①将城市配气门站、撬装转供站的放空点火工艺改进为自动和手动并用并加装电子点火头实施放空安全可行;②工艺改进后,现场操作人员的人数减少且不再需要靠近放空立管点火作业从而大大降低了安全风险;③工艺改进后保证放空气完全燃烧以减少环境污染。

油气管道SPRT泄漏检测定位技术 下载:50 浏览:421

王盼锋 王全德 《天然气进展》 2019年2期

摘要:
随着油气管网的快速发展,管网泄漏检测技术显得日益重要。为了解决油气管网现有的泄漏检测技术存在的问题,有必要对前沿的天然气泄漏检测技术进行分析,研究出更准确的检测方法,保障天然气顺利输送、安全供应、管网优化等的实现。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对一种与管道模型无关的新型检测方法——序贯概率比(SPRT)泄漏检测定位技术进行总结和分析。首先对SPRT理论进行数学描述,建立基于SPRT理论技术的天然气管线泄漏检测数学模型,然后介绍分析了求解模型方法,并在对比分析国内外SPRT泄漏检测定位技术理论和应用的异同基础上提出了改进的时间差定位方法及多序贯概率比检验法。结论表明:(1)多序贯概率比检验法理论上能够适合各程度的泄漏检测,且检测速度较快、准确率高;(2)改进的时间差定位方法能够有效地降低延迟效应,定位精度较高,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并且可基于负压波检测原理进行泄漏定位,降低漏报率和误报率。

基于DWDM技术的光纤光栅压力测试仪的研究 下载:14 浏览:368

杨洋1,2 杨洋1,2 刘兵2 王宗和1,2 郑昊2 张思睿2 《传感器研究》 2019年5期

摘要:
现有的压力测试仪难以适应石油石化等对高等级防爆要求的特殊行业的技术需求,文中采用独立设计的波登管光纤光栅压力传感器与密集型波分复用器(DWDM)解调技术相结合,并与微光探测技术、光电开关技术进行有效集成,同时借助自行开发的信号处理软件,研制出一种完整的全光纤压力测试仪。该测试仪系统集成性强、自动化程度高,压力测试仪的传感器波长调谐灵敏度为0.28 nm/MPa,引用误差为1%。

常温压力存储液化烃覆土式储罐建造及施工技术 下载:77 浏览:486

王涛 夏巍 《石油科学研究》 2020年11期

摘要:
在分析常温压力存储液化烃的覆土式储罐结构形式特点的基础上,研究了覆土式储罐的基础和沙床、储罐制造、无损检测、液压试验、防腐涂敷及阴极保护、覆土层施工等建造及施工技术,对覆土式储罐的整体建造、分段制造及现场组焊、分片制造及现场组焊三种不同的建造及施工方法进行了探讨,对比和分析了三种建造及施工方法的优缺点和适用性,对研究覆土式储罐的建造及施工技术有借鉴意义。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