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日本国立大学法人化改革及启示 下载:84 浏览:505

杨素萍 朱勇见 《教师教育与创新》 2018年9期

摘要:
自2004年日本国立大学法人化改革方案出台以来,社会各界对此次改革既有赞成的,也有反对的,这些赞同和反对意见与高等教育发展史上两股重要的哲学思潮,即高等教育的认识论和政治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持续争论的实质是双方想要通过三角关系的调整获取更多的权益。然而根据三角协调理论,仅有政府与大学双方的争论是毫无意义的,引入市场机制才是法人化改革的初衷。只有发挥各方职能,即政府的调控与监督、市场的适当竞争与调节、大学有限的自治和学术自由,通过三方协作方能达到高等教育的完美平衡。日本国立大学法人化改革的这一重要经验对推动我国高等教育健康、持续、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发达国家教师津补贴政策的实践及对我国的启示——以日本、美国、法国为例 下载:23 浏览:445

付卫东1,2 沙苏慧3 《国际教育论坛》 2019年12期

摘要:
师资力量薄弱是各国乡村教育的一大短板,而为乡村教师提供差异化的津补贴是提高乡村师资力量的有效方法。日本、美国、法国等国前后采取了一系列办法促进乡村教师津补贴的落实,并取得了一些成果。对这些国家的乡村教师津补贴政策进行梳理分析,借鉴其先进的教育理念、完善的法律保障、科学的激励措施,可进一步完善我国乡村教师津补贴政策。

教师减负的路径探索——日本中小学教师减负述评 下载:58 浏览:495

王建梁 韩书亚 《教师教育与创新》 2019年6期

摘要:
随着社会环境的日益复杂化,学校面临许多新的变化和挑战,教师减负便是其中之一。中小学教师超时工作已成为日本一个不容忽视的严峻问题,为此,日本文部科学省积极提供政策指导,大力敦促各都道府县和政令指定都市的教育委员会制定相关行动方针,围绕清晰界定教师工作范围、有效管控教师工作时间、改善学校组织架构等内容,对学校工作方式进行改革。此项改革呈现出"多手段结合、多主体参与、多举措保障"等特点,为我国中小学教师减负提供了如下启示:减少教师非教学性工作占比、优化学校人员配置、注重学校与家庭和社区的协作。

日本教育体系中的教师及教师教育 下载:92 浏览:505

山崎博敏1 吕光洙2 《教师教育与创新》 2018年2期

摘要:
1949年,日本出台了教师资格证法,同时,高等院校也开始举办教师教育。国立、公立及私立4年制高等院校和短期大学为中学提供了大量师资,国立大学的教师培养学部则是小学教师的主要提供者。日本教师教育机构的类型和功能呈现出多样化的发展趋势:私立的儿童学部等开始供应更多的小学教师;教职研究生院开设了研究生层次的职前和职后教师教育课程。日本新任教师必须通过考试才能获得相应的教师资质。正是因为实行了开放的教师聘用制,日本的师资水平才得以稳步提升。日本教师属于政府职员,因此其社会地位能够得到保障。日本社会为教师提供了各种培训机会。日本所有教师都聚集在大型职员室进行校际实践及共同研究,这不仅有助于教师技能的提升、专业知识的巩固,还能够促进教师之间的团队合作,并对学校管理产生积极影响。

日本海神蛤人工繁殖及早期生长发育 下载:72 浏览:493

霍忠明 赵雯 肖友翔 车宗豪 刘括 闫喜武 《水产研究进展》 2021年4期

摘要:
为探究日本海神蛤规模化人工苗种繁育的可行性,在国内首次开展了日本海神蛤人工繁殖及早期生长发育研究。结果显示,日本海神蛤繁殖盛期为5月和10月,单次产卵量为300~500万粒/个,卵径为75~85μm。春季人工将水温升至18.6~19°C,6~9日龄和15~18日龄幼虫生长缓慢,壳长生长速率仅为1~3μm/d。其他各日龄幼虫壳长生长速率为9~15μm/d。日本海神蛤变态后再经过30~40 d培育,平均壳长可达(4.94±0.93) mm,稚贝壳长生长速率为50~167μm/d,平均苗种产量为2 695粒/m3。秋季水温17.4~13.2°C条件下,日本海神蛤幼虫相对春季生长发育较慢,经过148 d的培育,稚贝平均壳长可达(2.88±0.47) mm,平均苗种产量为6 666粒/m3,再经室外池塘中间育成后生长为平均壳长(13.22±2.39) mm的幼贝。通过比较发现,在我国北方秋季可培育出适于底播养殖的大规格苗种,且培育成本较低。本研究为我国日本海神蛤苗种繁育、高效养殖及资源修复提供了科学依据。

基于GLM和GAM的日本鲭太平洋群体补充量与产卵场影响因子关系分析 下载:79 浏览:484

武胜男1,2 陈新军1,2,3,4,5 《水产研究进展》 2020年2期

摘要:
依据日本渔业机构提供的1980—2016年日本鲭太平洋群体资源丰度(补充量和亲体量)数据,对补充量的自然对数进行正态性检验,通过正态性检验的时间为1980—1999年,再结合产卵场海洋环境数据,利用广义线性模型(GLM)和广义加性模型(GAM)对1980—1999年日本鲭太平洋群体产卵场的海表面高度(sea surface height,SSH)、海表面盐度(sea surface salinity,SSS)、海表面温度(sea surface temperature,SST)、亲体量[ln(spawning stock biomass),ln(SSB)]与补充量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GLM模型结果显示,考虑因子的综合效应,影响程度依次为ln(SSB)×年、ln(SSB)、SSS×年、SSS对补充量的影响最显著;考虑单因子对补充量的影响,影响程度依次为产卵场SST、SSH、年份、ln(SSB)和SSS。GAM模型研究表明,基于赤池信息准则,包含年份、产卵场SST和SSH的GAM模型为最优模型,模型中各因子的影响程度由大到小依次为年份、产卵场SST、产卵场SSH;考虑单因子对补充量的影响,GAM模型中影响程度依次为年份、产卵场SSS、ln(SSB)、产卵场SST和SSH,补充量的适宜SSH范围为62~65 cm,适宜SSS范围为34.72~34.74和34.78~34.83,适宜SST范围为20.2~20.6°C。当ln(SSB)>6.0时,补充量处于较高水平。

海表温度变化时近海日本鲭栖息地时空分布预测 下载:89 浏览:493

陈爽1 郭爱1,2 陈新军1,2,3,4,5 《水产研究进展》 2019年5期

摘要:
海表水温变化影响着中上层鱼类栖息地分布。本研究根据2003—2012年7—12月的近海日本鲭生产统计数据,结合海表温度(SST)数据,利用正态函数分布的方法,分别以作业次数和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获量(CPUE)为指标建立基于水温的适应性指数(SI),取二者平均值作为栖息地适应性指数(HSI)。在气候变化背景下,假设SST上升或下降0.5、1、2°C时,对各月近海日本鲭最适宜栖息地(HSI>0.8)空间和面积变化情况进行预测。结果显示,SST上升时,近海日本鲭适宜栖息地有明显的北移现象,7—12月最适栖息地面积增减比重为–73.1%~44.7%;SST下降时,有明显的南移现象,7—12月最适宜栖息地面积增减比重为–54.9%~123.4%。该研究结果可用于在SST上升等气候变化背景下,以及近海海况发生变化等情况下,对日本鲭栖息地和作业渔场时空分布进行预测。

一例日本囊对虾暴发性死亡的病原分析 下载:92 浏览:518

韩琳1,2 王秀华2 杨冰2 万晓媛2 武和英2 张庆利2 黄倢2 《水产研究进展》 2018年5期

摘要:
为了阐明山东省潍坊市一对虾养殖场发生日本囊对虾暴发性死亡的原因,采用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对发病对虾进行了白斑综合征病毒(white spot syndrome virus,WSSV)、桃拉综合征病毒(Taura syndrome virus,TSV)、黄头病毒(yellow head virus,YHV)、传染性皮下及造血组织坏死病毒(infectious hypodermal and hematopoietic necrosis virus,IHHNV)、传染性肌肉坏死病毒(infectious myonecrosis virus,IMNV)、偷死野田村病毒(covert mortality nodavirus,CMNV)及急性肝胰腺坏死病(acute hepatopancreatic necrosis disease,AHPND)7种病原的检测,且对发病对虾进行了常规组织病理学观察。同时采用16S r DNA细菌鉴定方法及浸泡回接感染实验对分离自发病对虾体内的可疑病原菌进行了分子鉴定及毒力测试。结果显示,发病对虾样品核酸检测呈现WSSV强阳性,IHHNV和CMNV为弱阳性,其他4种病原为阴性。组织病理学观察发现,在对虾的胃、鳃等上皮组织中存在WSSV包涵体,头部肌肉纤维出现离散。对分离编号为2901、2902、2903的3株优势可疑病原菌鉴定结果显示,3株菌分别与印度格里蒙菌、交替单胞菌及溶藻弧菌相似,相似度分别为99%、99%及100%。攻毒结果显示,3株可疑病原菌的LC50分别为9.8×107、1.1×108与2.3×108 CFU/m L,各细菌毒力均较弱,非导致对虾出现暴发性死亡的病原。研究表明,导致本次日本囊对虾暴发性死亡的病因与混合感染病原WSSV、IHHNV、CMNV有关,其中WSSV感染是造成日本囊对虾暴发性死亡的主因,研究结果可为解析当前养殖日本囊对虾疾病暴发及其成因提供参考。

日本经方本原剂量研究溯源 下载:82 浏览:511

崔衣林 傅延龄 常爱文 张林 《当代中医药》 2020年6期

摘要:
通过文献考据的方法,对历代日本医家对于经方本原剂量的研究源流进行了追溯。日本汉方医学对于经方本原剂量的研究可分为"模仿-消化-独创-回顾"四个阶段,即通过遣隋使、遣唐使等直接引进中国医学的模仿阶段,包括飞鸟、奈良、平安、镰仓时代;随着后世派、古方派等流派的兴起,各流派提倡不同观点的消化阶段,包括室町、战国、安土桃山时代及江户时代初期及中期;锁国后考证派兴起,并提出了多种与中国医学界不同观点的独创阶段,包括江户时代后期及明治维新时期;近代通过药物重量实测以及实验室研究等科学方法重新分析经方本原剂量的回顾阶段。现代日本经方研究结果认为,经方1两的量值为14g,这一研究结果与历史和现实最为相符,与中国"1两约合13.8g"研究结果基本一致。

世界主要海洋国家四种海权模式的特征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下载:44 浏览:378

高兰 《中国海洋学报》 2021年2期

摘要:
世界主要海洋国家形成了四种不同的海权模式。第一种模式"世界性海洋霸权大国",典型国家是英国与美国。第二种模式"挑战世界海权的传统型海洋强国",典型国家是日本与俄罗斯。第三种模式"崛起中的新兴海洋大国",典型国家是印度。第四种模式"发展中的海洋国家",典型国家是菲律宾、越南、印尼、马来西亚、文莱等东南亚国家。上述四种海权模式对中国海权模式的建构带来了极大的参考意义。作为崛起中的新兴海洋大国,中国海权模式具有稳步渐进、安全发展、开放包容、渐进发展等特征,努力实现作为地区海洋大国的"有限海权"目标,致力于实现"海洋命运共同体"的远大蓝图。

近年来日本海洋政策决策机制的转型:背景、制度设计与局限 下载:64 浏览:492

王竞超 《中国海洋学报》 2018年5期

摘要:
近十几年以来,在首相官邸职能不断强化、原有机制弊端日益凸显等背景下,日本大力推动海洋政策决策机制的转型,力图将首相官邸确立为新的主导方。为了实现这一转型,日本政府进行了严密的制度设计,完成了决策机构与法律体系的双重构建。在决策机构上,日本政府建立了海洋政策本部,并与各省厅共同组成了新的决策机构体系。而在海洋法律方面,日本政府于2006-2010年渐进地完成了以《海洋基本法》为核心的法律体系的构建。尽管革除了原有机制诸多弊端,但因政策制定能力有限、族议员与利益集团等势力的牵制、片面迎合国家右倾化政策等原因,新的日本海洋政策决策机制总体上仍存在很大的局限。日本海洋政策决策机制的转型将明显扩大以安倍为核心的首相官邸权力边界,对日本在钓鱼岛、印太战略、南海等重要涉海议题上的政策走向以及未来的亚太安全局势都将产生深远影响。

日本和智利沿岸渔业共同管理制度研究 下载:91 浏览:506

苏萌 《中国海洋学报》 2018年4期

摘要:
渔业共同管理将利益相关者纳入规则的制订和实施中,以提高渔业管理的合法性和效率。共同管理是日本和智利沿岸渔业开发避免"公地悲剧"、实现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关键因素之一。日本和智利沿岸渔业共同管理各具典型特点,在深入剖析两国渔业共同管理制度的基础上,总结两国渔业管理之所以能够取得成功的共性因素,以期为我国沿岸渔业管理的制度建设提供有益借鉴。

弃老与日本人的山岳信仰——深泽七郎《楢山節考》的文化意义 下载:94 浏览:487

郭晓丽 《中国海洋学报》 2018年1期

摘要:
日本弃老型民间故事或起源于古老的墓葬制度,因其死亡主题是人类永远无法逃避的命题而具有了持久的影响力。深泽七郎的小说《楢山節考》借用日本及亚洲地区自古流传的"弃老"故事框架,加上独特的艺术创造,获得了读者共鸣。主人公阿林在严酷生存条件下主动"上楢山"的行为,体现了日本庶民阶层以种族繁衍为第一要义的生存伦理,引起了日本社会对近代伦理的反思。小说把弃老地设定在"楢山",这与日本传统山岳信仰是一致的。

日本老龄化所产生的“护理离职“现象及解决措施 下载:327 浏览:3440

黄鹤鹤 《老龄研究进展》 2022年6期

摘要:
在全球老龄化的进程中,日本是较早进入老龄化的国家之一,本文对日本近年由于老龄化导致的“护理离职“现象的状况、原因及政府的对处方式进行研究,希望通过本文对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的我国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日本传统盆栽艺术的造型之二 下载:69 浏览:2058

秦仪 《当代艺术》 2024年10期

摘要:
本文论述了日本盆栽艺术设计的半“悬崖”式、完全“悬崖”式、不完全“悬崖”、 “垂柳”式、“筏吹”式,“文人”式造型,及其艺术设计特点。

浅谈中国文化对日本书法史及其书论体系的影响 下载:43 浏览:498

​​聂歆然 《国学研究》 2025年3期

摘要:
概观日本书法史,可以看出它深受中国书法影响。汉字的传入促进了日本文化的极大发展,同时也是日本书法的生命源泉。日本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尊重与喜爱,使得他们几乎在各个领域都在模仿与学习中国,书法如此,书论也是如此。

中国思想对日本文学的影响 下载:421 浏览:3136

​张彬 《文学研究》 2021年5期

摘要:
在中国文学的发展过程中,儒、道、佛三家思想对创作理论起过深刻影响。在唐朝,三家思想并用,但是对文学创作中的艺术现象、审美认识、审美现象影响都很深远。为此,中国文学中蕴藏着浓厚的儒家和道教思想。由于日本受中国文化的影响极为深远,中国思想对日本文学也产生了深刻而全面的影响。

日本女性社会地位的考察研究 下载:243 浏览:2569

林晓瑜 何梓瑶 林丽茵 《交叉科学研究》 2023年2期

摘要:
本研究旨在深入探讨日本女性的社会地位,通过收集和分析相关数据,揭示日本女性在各个领域所面临的挑战和取得的进步。我们考察了历史、法律、教育、就业、家庭和社区等多个方面,以期全面理解日本女性地位的现状。研究发现,尽管日本女性在许多领域取得了显著进步,但仍面临诸多挑战,如教育机会不平等、就业歧视、家庭责任过重等。

日本人的自然观及其成因 下载:352 浏览:3637

刘宁 《交叉科学研究》 2021年8期

摘要:
日本特殊的自然条件、地理环境培养了日本人特殊的对待自然的态度,即对于自然,日本人非常地热爱、亲近,寻求和自然相融合、和自然的一体化。在这样的自然条件下形成的日本古代宗教泛神论自然观使一种思想深深扎根于人们的心中,即人类和其他万物一样都属于自然的一部分,所以对待其他事物的态度应该和对待自然的态度保持一致。

“当代日本社会”课程混合式教学的实践与研究 下载:191 浏览:2102

李帅 周悦 《社会科学研究进展》 2022年10期

摘要:
混合式教学指的是通过线上慕课等平台资源进行自主学习的同时,结合线下指导的一种教学方式。既可以推动现代教育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又能活跃课堂,易于学生接受,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当代日本社会”是首次获批我校混合式教学的试点课程。通过线上自主学习和线下翻转课堂,既可以及时把握学生的线上学习情况,也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为学生提供展现平台,提高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但在实施过程中,时常总结发现问题,是完善这一授课方式的必要过程。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