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低温胁迫对凡纳滨对虾胸腺肽基因功能的影响 下载:13 浏览:255

张毅1 靳奎峰1 李文慧1 杨颖璨1 来辉1,2 刘文广3 《中国水产学报》 2024年5期

摘要:
低温是影响凡纳滨对虾养殖的重要因素。为探明凡纳滨对虾在应对低温胁迫下的分子机制,通过RACE方法对凡纳滨对虾胸腺肽(Lvthy)基因进行克隆,并对其序列特征进行分析,并通过荧光定量PCR对其组织分布表达及低温胁迫下的表达谱进行分析,最后通过siRNA干扰的方法对其表达量进行敲降,对其在凡纳滨对虾低温胁迫下的功能进行验证。Lvthy基因cDNA全长1765bp,开放阅读框长度729bp,编码242个氨基酸。组织分布分析结果显示,Lvthy基因在对虾不同组织中均有表达,在胃组织中表达量最高,其次是在肠道、心脏和脑组织。低温胁迫试验结果显示:Lvthy基因在低温刺激1h后表达量开始上调;3h后表达量达到最高,是正常状态下的2.7倍;随后Lvthy基因表达量开始下降。RNAi干扰试验结果显示,敲降Lvthy基因后,凡纳滨对虾在低温胁迫下的存活率仅为31%,显著低于对照组存活率(83%)。试验结果表明,胸腺肽在凡纳滨对虾响应低温胁迫的生理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本试验结果可为胸腺肽在甲壳动物应对低温胁迫下的适应机制研究奠定基础。

深度学习背景下“历史年表”的选用策略例谈 下载:58 浏览:384

谢有亮 李文巍 《现代教育教学研究》 2020年10期

摘要:
"历史年表"是高中历史复习走向深度学习的重要支撑。我们应遵循唯物辩证法事物联系普遍性与多样性的原理,根据教学主题的呈现需要,对教材文本提供的时空节点进行大胆因革损益,合理选用不同类型的历史年表,突出重大历史事件之间的显性联系,挖掘重大历史事件之间的隐性联系,指导学生自主刻画教学主题发展脉络,学会科学建构历史认知模型,提升自身历史学习的整体性,促进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

新时代呼唤有教育思想的教师 下载:42 浏览:431

李文送 《国际教育论坛》 2019年11期

摘要:
教育思想是教师为人和为师的灵魂,是教师成长为经师和人师的基石。有思想的教师具有独立而自由的精神,对教育教学有着自己的理想和信念,是教育的主人,不会沦为教育的奴隶;对课程和教学内容有着自己的理解,不会成为教材和教参的搬运工,而把教书当责任,视育人为生命,是学生身心发展和精神成长的导师,不跪着教书,活出职业的尊严,教有激情、有艺术、有方法,且乐此不疲。思想的诞生离不开学习、思考和实践,同时需要教师写作,采取总结、梳理、归纳和概括等方式进行提炼和表述。做一个有思想的教师,至少要做到"一心四善",即拥有一颗诚和善的心,以及善于学习、思考、实践和写作。

两种单色鲤皮肤转录组特征分析 下载:49 浏览:297

史东杰1,2 张强3 伍仕弘4 高坚5 魏东6 张欣1,2 王赛赛1,2 孙砚胜1,2 姜巨峰7 李文通1,2 杨昊坤1,4 《中国水产学报》 2023年2期

摘要:
为了探究全红鲤(Cyprinus carpio)和全黄鲤的基因资源,采用Illumina Hi-seq测序技术对两种单色鲤的皮肤进行转录组测序,并对差异表达基因进行注释和富集分析。结果表明:对体长为(33.42±0.24)cm的全红鲤和体长为(38.75±0.43)cm的全黄鲤皮肤测序,分别获得干净数据(clean reads)为129 222 850和130 869 572个;与Nr、Nt、COG、GO、KEGG、Pfam和Uniprot数据库中已知基因进行比对,分别有58 782、61 490、11 468、31 206、31 581、61 385和51 805个基因获得注释,7个数据库中均有注释的基因数为8 378个;在全红鲤和全黄鲤皮肤中存在4 822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显著上调1 929个,显著下调2 893个;取其中9个差异表达基因进行qRT-PCR验证,证实了转录组数据结果的可靠性;在差异表达基因中,筛选获得了部分参与体色调控的基因,包括mitfa、ednrA、wnt7、agouti和mif等;KEGG分析发现,差异表达基因极显著富集在甘露糖与果糖代谢、糖酵解/糖原异生途径、碳代谢、磷酸戊糖途径和酪氨酸代谢等43条通路;对酪氨酸代谢和黑色素合成通路分析发现,与红色素和黄色素合成相关的基因mif、mif4g、agouti、ednrA和ednrB等显著上调,与黑色素合成相关的基因tyr、tyrp1、mitfa和wnt7等显著下调;差异基因变异分析发现,全红鲤和全黄鲤中均存在的单核苷酸多态性标记(SNP)共388 673个。研究表明,两种单色鲤皮肤组织中差异表达基因主要富集在能量代谢、生长和免疫等通路中,获得的转录组信息可为今后锦鲤分子标记的开发及功能基因的克隆、编辑和功能分析等提供基础数据。

鸭绿沙塘鳢仔稚鱼发育观察及饥饿不可逆点的确定 下载:59 浏览:298

李文康 骆小年 段友健 李姣 吴晨 《中国水产学报》 2023年2期

摘要:
为研究鸭绿沙塘鳢(Odontobutis yaluensis)仔稚鱼发育特点,并确定仔鱼最佳投饵时间及饥饿不可逆点(point of no return, PNR),在水温19.7~26.7℃下,研究了饥饿胁迫对鸭绿沙塘鳢仔鱼生长、形态和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鸭绿沙塘鳢仔稚鱼发育较独特,鳍条在胚胎期已完全分离,鳞片初发生时卵黄囊未完全消失;根据鳞片形成的特点,将鸭绿沙塘鳢仔稚鱼发育划分为仔鱼期(孵化后0~14日龄)和稚鱼期(孵化后15~44日龄);初孵仔鱼全长为(7.72±0.09)mm,卵黄囊体积为(0.74±0.04)mm3,口张开,肛门贯通,尾骨上翘,耳石、鳃弓、鳃丝、齿及各鳍鳍条均可见;孵化后1日龄仔鱼开口,4日龄仔鱼卵黄囊消耗50%,15日龄仔鱼鳞片首先出现在尾柄中轴线附近,发育进入稚鱼期,18日龄稚鱼卵黄囊消耗90%,30日龄稚鱼卵黄囊及油球消失,44日龄稚鱼头顶部和鳃盖处的鳞片覆盖形成,鳞被完全,发育进入幼鱼期;鸭绿沙塘鳢全长与孵化后日龄呈二次多项式函数关系,卵黄囊体积与孵化后日龄呈对数函数关系;鸭绿沙塘鳢孵化后1日龄仔鱼开口率为40%,2~8日龄仔鱼开口率达最高值100%,9日龄仔鱼开口率开始下降,12~13日龄仔鱼到达饥饿不可逆点(PNR),13~14日龄饥饿仔鱼累计死亡率达50%,18日龄饥饿稚鱼全部死亡;投喂组仔鱼的全长、眼径、尾柄高、卵黄囊体积和鳔体积,分别从6、8、5、1、5日龄起显著高于饥饿组(P<0.05),饥饿仔鱼的全长、眼径、尾柄高和鳔体积,分别从14、13、13、10日龄起出现负增长,这表明饥饿对仔鱼生长发育有延迟作用。研究表明,鸭绿沙塘鳢在仔鱼期器官发育较完善是对栖息地山区河流生态适应的结果,其最佳开口时间为孵化后1~2日龄,PNR为12~13日龄。

ICU肿瘤患者转出方案对家属迁移应激的影响研究 下载:12 浏览:481

赵静 陈蕾 李文莉 迟园园 衣香莉 强万敏 2019年6期

摘要:
制订ICU肿瘤患者转出方案,并探讨其对降低家属迁移应激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52例ICU肿瘤患者家属,随机分成两组,试验组26例,对照组26例。试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以ICU肿瘤患者和家属为中心、由迁移联络护士为主导的ICU肿瘤患者转出方案,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采用基本情况调查表、家属迁移应激量表、状态焦虑量表、家属照顾能力量表调查ICU肿瘤患者转出方案实施前后ICU患者家属的迁移应激水平、焦虑程度及家属照顾能力。结果方案实施前,两组患者和家属基本情况、迁移应激水平、焦虑和照顾能力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方案实施后,两组家属迁移应激总分和各维度得分、焦虑程度、照顾能力量表总分和分量表得分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ICU肿瘤患者转出方案能有效降低家属迁移应激的水平和焦虑程度,提高家属照顾能力。

血管内压力差对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患者血管内治疗的指导价值研究 下载:81 浏览:514

​陈大伟 石进 尹延伟 杨芬 李文平 赵发国 宋琛 张卫清 李金花 《神经科学研究》 2019年8期

摘要:
探讨血管内压力差对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SSS)患者血管内治疗的指导价值。方法 对自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解放军空军特色医学中心神经内科行血管内治疗的11例SSS患者,于手术前后采用压力导丝评估锁骨下动脉狭窄两端的血管内压力差(狭窄远端平均压力-狭窄近端平均压力),采用DSA评估锁骨下动脉的狭窄率,采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评估椎动脉盗血程度,采用电子血压计测量两臂肱动脉收缩压差。比较治疗前后血管内压力差的变化,分析治疗前血管内压力差与血管狭窄率、盗血程度、两臂肱动脉收缩压差的关系,以及治疗后血管内压力差与临床症状和盗血改善的关系,比较治疗后血管内压力差与残余血管狭窄率预测临床成功的能力。结果 (1)治疗后10例患者的盗血消除、临床症状改善,1例患者虽有血管狭窄率改善,但盗血仍存在、临床症状未改善,临床成功率为90.9%(10/11)。(2)患者治疗后的血管内压力差[(2.5±5.3) mmHg]较治疗前[(11.2±6.6) mmHg]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患者治疗前血管内压力差与血管狭窄率呈正相关关系(r=0.757,P=0.007),与两臂肱动脉收缩压差呈正相关关系(r=0.701,P=0.016);6例血管内压力差为6~9 mmHg者均为Ⅰ、Ⅱ度盗血者,5例血管内压力差≥10 mmHg者均为Ⅲ度盗血者。(4)治疗后1例未达到临床成功患者的血管内压力差为18 mmHg,而其余10例临床成功患者的血管内压力差均≤3 mmHg。(5)2种技术成功指标(DSA示残余血管狭窄率≤30%与血管内压力差≤3 mmHg)对临床成功的预测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管内压力差能够反映SSS患者血管内治疗前后的血流动力学变化,较残余血管狭窄率能更准确预测临床成功,对血管内治疗更具有指导意义。

听神经瘤的微创治疗策略(附415例分析) 下载:81 浏览:522

​陈立华 徐如祥 李文德 于斌 孙恺 赵浩 张洪钿 杨艺 《神经科学研究》 2019年5期

摘要:
探讨听神经瘤显微外科切除的手术策略,以提高肿瘤的全切除率和面神经功能保护率。方法 解放军总医院第七医学中心神经外科自2008年1月至2016年12月采用显微外科手术治疗听神经瘤患者415例,术后常规行MRI增强检查判断肿瘤的切除程度及应用Karnofsky行为状态评分(KPS)评估患者的预后。术后3个月采用House-Brackmann面神经功能分级(H-B)评估患者的面神经功能。结果 KPS评分显示患者预后优399例(96.10%),良14例(3.37%),差2例(0.48%);肿瘤直径越大,患者预后优者占比越小。术后MRI增强检查显示肿瘤全切除387例(93.25%),次全切除24例(5.78%),部分切除4例(0.96%);肿瘤直径越大,全切除者占比越小。术中面神经解剖保留398例(95.90%),未能保留17例(4.09%),其中12例患者术中行面神经端-端吻合。术后3个月H-B分级显示Ⅰ~Ⅱ级334例(80.5%),Ⅲ~Ⅳ级76例(18.3%),Ⅴ~Ⅵ级5例(1.2%);肿瘤直径越大,患者H-B分级Ⅰ~Ⅱ级者占比越小。无手术相关死亡病例。结论 早期诊断、早期手术治疗有助于提高听神经瘤显微外科切除的安全性和疗效。

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的五大教学取向 下载:33 浏览:487

李文送 《国际教育论坛》 2018年12期

摘要:
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是高中生物学教学的重要指南和基本依据。《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的教学取向有五大方面:教学价值取向是素养育人,教学内容取向是构架概念,教学组织取向是赋能学校,教学策略取向是实践探究,教学评价取向是促进发展。

金乌贼纳精囊组织结构及其精子的储存和利用 下载:69 浏览:493

王展1 王林龙1 李文涛1 张秀梅1,2 《水产研究进展》 2020年6期

摘要:
为揭示金乌贼精子进入纳精囊及产卵过程中的精子利用方式,丰富金乌贼繁殖生物学研究内容,本研究利用实验生态学和组织切片技术,检测了交配后不同时间段雌性口膜表面精子囊和纳精囊中精子数量的变化,观察分析了雌性金乌贼纳精囊的组织结构。结果显示,金乌贼纳精囊位于繁殖期雌性个体口膜腹面的突起处,共1对。纳精囊开口于口膜内表面,通过一根中央管连通整个纳精囊。中央管内壁含有大量褶皱和纤毛。在中央管两端,有12~20个储精小囊与之相连。储精小囊四周具有发达的环肌,其中储存有大量精子,并且大部分精子头部均朝向腔室内壁。完成一次交配后,雌性金乌贼对精子囊和纳精囊中精子的利用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主要利用精子囊中的精子(交配后1~2 d);由利用精子囊中的精子向纳精囊中的精子过渡(交配后2~3 d);主要利用纳精囊中的精子(交配后3 d以上)。研究表明,从精子囊释放出的精子进入雌性口膜表面的褶皱中,通过自身运动到达纳精囊。进入纳精囊的精子通过自身运动及中央管内壁纤毛的摆动进入储精小囊,其中大部分精子头部朝向储精小囊内壁有规律地分布。在产卵过程中,雌性优先利用精子囊中的精子,而在精子囊中精子不足时,纳精囊通过肌肉收缩以及纤毛摆动将其中的精子逐渐释放出来,卵子在雌性口膜附近完成体外受精。

会泽县农民合作社在农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及发展路径浅谈 下载:26 浏览:302

朱琼1 王金会2 杨德艳3 李文辉4 孙琼2 《农业研究进展》 2025年1期

摘要:
会泽县是一个农业大县,农民合作社在农业经济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本文分析了农民合作社在促进农业现代化、推进农村产业融合、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等方面的作用,并探讨了其发展路径。通过加强政策支持、完善内部管理机制、拓展业务范围、加强与科研机构合作等措施,可以进一步推动农民合作社的发展,为会泽县农业经济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3种养殖模式下北极红点鲑肌肉营养成分分析与评价 下载:87 浏览:513

刘克明1 马林1 尤宏争1 李文雯1 张韦1 蔡超1 姜巨峰1 钱红2 《中国水产学报》 2019年4期

摘要:
为了评价循环水模式(工厂化)、半流水模式(池塘)和全流水模式(山泉全流水)3种养殖模式下北极红点鲑的肌肉营养成分,对3种养殖模式下2龄北极红点鲑(体质量平均为764.29~831.22g)肌肉营养成分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常规营养成分中,全流水模式下北极红点鲑肌肉的水分(74.06%)、灰分(1.34%)和粗蛋白质(21.34%)含量最高;3种养殖模式下北极红点鲑肌肉中均测出18种氨基酸,氨基酸酸总量为54.92%~73.36%,必需氨基酸指数(EAAI)依次为半流水模式(81.20%)>循环水模式(80.47%)>全流水模式(80.42%),其中赖氨酸含量均最高,第一限制氨基酸均为蛋氨酸+胱氨酸;肌肉脂肪酸种类与含量在各模式下有所不同,循环水养殖的脂肪酸种类、饱和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和EPA+DHA总量最高,全流水模式的多不饱和脂肪酸总量最高;肌肉微量元素中,全流水模式下锌元素含量最高(4.21mg/kg),循环水模式下铁元素含量(6.90mg/kg)最高。研究表明,无论哪种模式养殖的北极红点鲑均是一种高蛋白质、脂肪酸和矿物元素的鱼类,3种模式下全流水模式的氨基酸总量最高,循环水模式的脂肪酸含量尤其是EPA+DHA含量最高。

鱼类肠道菌群影响因子研究进展 下载:86 浏览:490

孟晓林1,2 李文均1,3 聂国兴1,2 《水产研究进展》 2019年1期

摘要:
肠道菌群在维持肠道健康、促进肠道发育、抵抗病原入侵、调节机体能量吸收和脂质代谢过程中均发挥重要作用。在鱼类学研究中,由于种类繁多、食性差异大、生存环境复杂多变,导致鱼类肠道菌群方面的研究面临巨大挑战。本文在总结常见鱼类肠道微生物组成的基础上,着重介绍了鱼类饵料组成、水环境因子、物种、基因型、发育阶段、养殖模式及投喂策略对鱼类肠道菌群影响的相关研究进展,并对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剖析,以期为鱼类肠道菌群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不同健康程度和抗生素氟苯尼考干预下斑石鲷肠道菌群的结构差异 下载:92 浏览:506

许燕1,2 王印庚2 张正2 姜燕2 廖梅杰2 李彬2 王凯1,2 李文生3 《水产研究进展》 2018年6期

摘要:
为了研究不同健康程度和抗生素氟苯尼考干预下斑石鲷肠道菌群结构的差异及其与养殖环境中菌群结构的相关性,采用Illumina Hi Seq PE250高通量测序的方法对健康、亚健康、典型黑身病和口服氟苯尼考条件下的斑石鲷肠道、养殖水体和颗粒饵料中的细菌多样性及群落结构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显示,养殖水体中细菌多样性高于肠道和颗粒饵料。不同健康程度及氟苯尼考干预下斑石鲷肠道中细菌均以变形菌门、厚壁菌门和软壁菌门为主,且对应的操作分类单元(OTU)占样品全部OTU的比例均达到85%以上。黑身病的发生可影响斑石鲷肠道中丰度最高的前20种优势细菌种类的排名次序,其中变形菌门中的弧菌属的相对丰度显著增加,且随着弧菌属丰度的增加,斑石鲷的黑身病症状也逐渐加重。饵料中添加氟苯尼考投喂斑石鲷能使患病鱼肠道弧菌属的丰度从60.33%下降到1.29%,较大程度改变了肠道的菌群结构,并证实氟苯尼考有效防治黑身病。其次,养殖水体和颗粒饵料对斑石鲷肠道菌群也有一定影响,且养殖水体的影响高于颗粒饵料。本研究首次报道了斑石鲷肠道菌群结构,其研究结果为今后斑石鲷的健康养殖、疾病防控及其微生态学研究提供了参考依据和技术支撑。

渤海湾口虾蛄假蚤状幼体的密度分布及影响因素研究 下载:27 浏览:391

谷德贤1 王婷2 王娜1 王刚1 尤宏争1 李文雯1 刘国山1 《中国水产学报》 2018年1期

摘要:
为研究渤海湾影响口虾蛄Oratosquilla oratoria假蚤状幼体分布的主要因素,分别于2015年和2016年的5、6、7、8、10月开展了10个航次的调查,选取的影响因子为月份、经度、纬度、表层水温、水深、表层盐度、溶解氧、无机氮、活性磷酸盐、化学耗氧量、叶绿素a,并采用广义加性模型(Generalized additive model,GAM)分析了口虾蛄假蚤状幼体的密度分布和上述影响因素间的关系。结果表明:2015年和2016年,渤海湾口虾蛄假蚤状幼体平均资源密度为0.095 ind./m2,出现时间为6—8月,存在年际变化;GAM分析表明,不论将月份、经度和表层纬度视为分类变量还是数值变量,最优的GAM模型均由表层水温、纬度、月份和水深组成,各影响因素对口虾蛄假蚤状幼体影响程度的重要性依次为表层水温>月份>纬度>水深。本研究结果可为口虾蛄渔业资源开发和保护提供技术支撑。

人工鱼礁模型和大型海藻对许氏平鲉和大泷六线鱼幼鱼的诱集作用 下载:86 浏览:504

刘鸿雁1 吕洪斌1 张沛东1 李文涛1 张秀梅2 《水产研究进展》 2018年2期

摘要:
为了探究大型海藻和人工鱼礁对鱼类的诱集作用,依据崂山湾人工鱼礁区游泳动物和大型海藻调查结果,以海黍子、孔石莼、带形蜈蚣藻、石花菜和小珊瑚藻5种优势藻类,许氏平鲉和大泷六线鱼2种优势鱼类以及人工鱼礁模型为研究对象,于室内实验水槽观察了许氏平鲉和大泷六线鱼幼鱼在海藻和模型礁中的行为反应和分布。结果显示,水槽中未投放模型礁和海藻时,实验鱼密集出现在水槽边缘区(A9),分布率分别为75.71%±7.79%和73.63%±4.41%。放入模型礁和海藻丛后,许氏平鲉和大泷六线鱼出现短暂的排斥反应,然后迅速聚集其中;2种鱼对带形蜈蚣藻的响应时间最短[(12.75~21.00)s],对模型礁的响应时间最长[(66.50~151.25)s];带形蜈蚣藻聚集许氏平鲉用时最短[(151.50±8.14)s],海黍子聚集大泷六线鱼用时最短[(56.00±2.53)s];大泷六线鱼对模型礁的聚集时间为(216.25±5.59)s,远低于许氏平鲉(1343.50±5.38)s;2种鱼在模型礁中的停留时间远长于海藻丛,且大泷六线鱼的停留时间(211.85±7.96)s长于许氏平鲉(199.75±16.82)s。海藻丛和模型礁对2种岩礁性幼鱼的诱集效果明显,实验区幼鱼的分布率由未投放模型礁和海藻前的0.91%8.78%上升到4.21%31.42%;高密度带形蜈蚣藻和海黍子的诱集效果最好,对许氏平鲉和大泷六线鱼的聚集率分别达到30.42%±1.14%和31.42%±1.74%,而低密度小珊瑚藻的诱集作用不明显。

中日韩三国北极事务公共外交比较研究 下载:30 浏览:406

孙凯 李文君 《中国海洋学报》 2022年6期

摘要:
在北极治理日益全球化、多元化的背景之下,同为近北极国家以及北极利益攸关方的中日韩三国,对北极事务都保持着积极的关注和参与。北极公共外交作为三国参与北极事务的重要方式,有利于扩大三国在北极治理议题中的“朋友圈”,提升北极事务中的国际话语权。鉴于此,文章采用比较分析的研究方法,从国家层面、科技合作、人文交流三个层面对中日韩三个国家的北极事务公共外交的现状进行分析,比较三国北极公共外交中的共性与差异,从中借鉴日韩北极公共外交的成功经验,以期为进一步推动中国的北极事务公共外交,拓展北极活动的参与提供更多的可能性。

椎管减压联合补阳还五汤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研究 下载:55 浏览:502

周峻1,2 熊振成3 董春科2 王延雷2 谭明生1 移平1 杨峰1 唐向盛1 李文浩2 张刘波2 《中国中医药》 2020年10期

摘要:
目的比较椎管减压联合补阳还五汤与单纯椎管减压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6月—2015年6月中日友好医院脊柱外科收治脊髓型颈椎病患者77例,其中男41例,女36例,年龄29~76岁,平均50.07岁。根据患者意愿分为椎管减压联合补阳还五汤组(观察组)和单纯椎管减压手术组(对照组),其中观察组42例,对照组35例。手术方式根据患者病情采用前路间盘摘除或椎体次全切钢板螺钉内固定术或后路单开门减压侧块螺钉内固定术。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补阳还五汤中药汤剂治疗。对照组行单纯椎管减压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和术后1周、1个月及末次随访的日本骨科协会脊髓功能评分(JOA)、颈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颈椎功能障碍指数评分(NDI)及根据JOA评分与《颈椎病临床评价量表》制定的督脉瘀阻证候积分。术后(治疗后)通过X线片、CT、MRI观察内固定及脊髓减压情况、治疗后脊髓压迫情况。结果所有患者手术顺利,术中均无硬膜、脊髓、神经根损伤,术后1例患者出现伤口感染,经抗感染治疗后得到控制,1例患者术后出现血肿,并伴有脊髓压迫,出现不全瘫表现,及时行二次手术清除血肿,患者未留下明显后遗症。所有观察组患者均遵医嘱服用补阳还五汤中药汤剂。两组患者术后均获得随访,随访12~24个月,观察组平均(13.52±0.87)个月,对照组平均(13.52±0.56)个月,随访时间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前JOA评分、VAS评分、NDI评分及督脉瘀阻证候积分分别为(8.35±3.21)、(6.15±1.63)、(31.93±4.32)、(6.48±3.42);术后1周分别为(10.41±3.25)、(4.32±2.13)、(17.69±4.28)、(8.81±1.32);术后1个月分别为(12.52±2.34)、(2.71±1.42)、(15.65±3.46)、(9.82±2.43);末次随访分别为(14.16±3.13)、(1.02±0.55)、(12.24±3.22)、(10.85±2.88)。对照组术前JOA评分、VAS评分、NDI评分及督脉瘀阻证候积分分别为(8.28±3.58)、(6.24±1.81)、(30.89±4.21)、(6.77±2.13);术后1周分别为(10.13±2.17)、(4.69±2.52)、(18.68±5.34)、(8.39±3.52);术后1个月分别为(10.48±5.12)、(3.87±1.82)、(17.43±3.97)、(8.57±2.45);末次随访分别为(12.35±4.41)、(1.71±0.42)、(14.31±4.25)、(9.43±3.07)。两组患者术后JOA评分、VAS评分、NDI评分及督脉瘀阻证候积分较术前明显提高(P<0.05);术后1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及末次随访时,观察组较对照组脊髓功能改善更为明显(P<0.05),JOA改善率观察组为(68.31±11.24)%,对照组为(69.92±12.82)%,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治疗后)均行X线、CT、MRI检查,均未出现内固定松动断裂。结论通过椎管减压外科手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直接从解剖学上解除对神经的压迫,以达到疏通督脉的作用,联合补阳还五汤补气、活血、通络较单纯外科手术治疗效果更佳。

专属经济区内设立保护区对外国航行的管制问题 下载:35 浏览:359

李文杰 《中国海洋学报》 2020年6期

摘要:
随着当前国家在其专属经济区内设立海洋保护区数量的激增,沿海国的生态养护与非沿海国的航行活动必将因此发生更多矛盾。然而,海洋保护区与特别区域以及特别敏感海域不同,不仅至今概念尚不统一,而且在述及该区域的相关国际条约中亦严重缺乏具体配套制度。通过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虽然可以寻及国家在专属经济区内设立海洋保护区的权源,但同样无法获得管制他国航行活动的特殊权利,其中第211条规定中的"特定区域"虽然在功能上有助于促进海洋保护区目标的实现,但二者却并非同一制度。为此,在《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体系下明确"航行自由"的内涵,并将与航行间无直接关联的活动剖离其外,乃是破解当前现实困境的有效路径。对于单纯的航行活动,由于考虑中国海洋权益的长远发展,并不建议在该区域内推进管辖权的扩张,仅在《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框架下有机运用相关规则,并合理把握限制的尺度即可。而针对其他活动,则必须将之明确归入"剩余权利"的范畴之内,并通过推动习惯国际法的发展而加以应对。

粒径小于3纳米的TiO2对小鼠的肺部损伤 下载:53 浏览:559

李俊纲1 李晴暖2 李文新3 《纳米技术研究》 2022年4期

摘要:
评估了粒径小于3 nm的TiO2在滴注剂量为0.0l mg/只、0.1 mg/只和1 mg/只条件下对小鼠肺部造成的损伤.小鼠肺灌洗液生化指标和病理切片的结果表明,粒径小于3nm的TiO2对肺部造成的损伤呈剂量依赖性.与微米级TiO2相比,粒径小于3 nm的TiO2在较低滴注剂量时就会造成小鼠肺部"超载";在滴注剂量相似时,比大粒径的纳米级TiO2(>10 nm)更易逃脱巨噬细胞监视,进入肺泡间质,刺激肺泡上皮Ⅱ型细胞增殖.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