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中医康复护理对于脑卒中患者功能康复的影响 下载:320 浏览:4180

朱瑞娟 张茹 《中国中医药》 2023年8期

摘要:
探讨中医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后偏瘫病人早期康复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住院的120例脑卒中偏瘫病人,随机分成两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中医康复护理疗法。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肌肉痉挛程度、关节脱位次数均较对照组少,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脑卒中后偏瘫病人中进行康复治疗,可以减少病人的残疾,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预见性护理联合早期肺康复锻炼在脑卒中患者肺部感染预防中的应用研究 下载:102 浏览:908

张静 《中国护理学报》 2024年11期

摘要:
探讨预见性护理联合早期肺康复锻炼在脑卒中患者肺部感染预防中的应用效果,旨在为临床提供更为有效的护理方案,降低患者肺部感染风险,改善其生活质量。方法:选取2023年6月至2024年6月我院收治的60例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案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预见性护理,观察组则在预见性护理的基础上联合实施早期肺康复锻炼。通过比较两组患者的SF-36生活质量评分、肺功能指标(FEV1/FVC%、PEF)以及1个月内并发症发生率,评估两种护理方案的效果。结果:护理后,观察组的SF-36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肺功能指标FEV1/FVC%、PEF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1个月内肺部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联合早期肺康复锻炼能有效改善脑卒中患者的生活质量,提升肺功能,降低肺部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急诊科脑卒中患者护理中预见性护理的运用探究 下载:140 浏览:1232

肖晨 《中国护理学报》 2023年10期

摘要:
分析预见性护理在急诊科脑卒中护理中发挥的作用。方法:结合2021年1月到2022年8月于我院就脑卒中开展医疗措施的脑卒中患者60例作为参考对象,结合年龄、性别、病史、并发症、病程等指标将患者以人数为标准均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而观察组患者在其采用措施基础上采用预见性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阶段风险发生状况、运动能力和神经功能状况、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阶段风险发生状况较之对照组更少,P<0.05;结果显示护理阶段观察组患者的运动能力、神经功能较之对照组患者存在优势,且生活质量评分状况更好,P<0.05。结论:针对行急诊科护理的脑卒中患者采用预见性护理可明显改善其护理阶段风险发生概率、行动能力并最终达到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的作用。

脑卒中患者连续康复护理模式的构建 下载:154 浏览:1268

李建云 丁冬红 杨银霞 《中国护理学报》 2023年1期

摘要:
中风病人的康复护理应以药物、手术为主,合理应用康复护理,使其尽可能早地恢复到正常水平,达到最佳效果。

家庭跟进式护理对社区老年脑卒中患者康复依从性的影响 下载:316 浏览:3016

舒瑜 李雪英 《中国护理学报》 2021年11期

摘要:
通过对比常规护理干预和家庭跟进式护理干预以了解护理模式对社区老年脑卒中患者康复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自2019年1月起,至2020年8月收治的社区老年脑卒中患者62例,将符合标准的62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31例,对照组脑卒中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内容包括健康教育,饮食及运动指导等,实验组脑卒中患者使用家庭跟进式护理干预,内容包括健康教育、心理干预、定期随访等。结果:对比分析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脑卒中患者的康复依从性评分,结果显示,使用家庭跟进式护理干预的社区老年脑卒中患者的依从性比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的社区老年脑卒中患者的依从性高:对照组社区老年脑卒中患者的康复依从情况中,良好9例,一般13例,差9例,依从率70.97%(P<0.05);实验组社区老年脑卒中患者的康复依从情况中,良好18例,一般10例,差3例,依从率90.32%(P<0.05)。结论:使用家庭跟进式护理干预能够对社区老年脑卒中患者康复依从性有正面影响。

延续性护理对提高脑卒中患者康复效果及满意度的影响 下载:334 浏览:3371

许海燕 刘晓瑜 《中国护理学报》 2021年9期

摘要:
中风是临床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研究发现,中风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它已成为中国成年人死亡和致残的主要原因。在脑卒中患者的临床治疗中,肢体功能的康复速度较慢。下肢步行功能的恢复是脑卒中患者康复的重要目标之一。大多数患者在出院时仍有肢体功能障碍。如何有效促进肢体功能的恢复,提高日常生活能力,提高生活质量一直是脑卒中护理研究的重要课题。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创新,利用信息网络技术对脑卒中患者采取干预策略的成功报道越来越多。本课题尝试将远程服务与上门护理相结合,通过沟通工具、沟通功能和面对面教学,对患者(或家属)实施有针对性的干预,帮助患者提高肢体运动、平衡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经过近一年的服务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报告如下。

压疮护理小组早期介入对预防脑卒中患者压疮的影响 下载:297 浏览:2953

张叶叶 《中国护理学报》 2021年6期

摘要:
探究压疮护理小组早期介入对预防脑卒中患者压疮的影响。方法:以本院收治的122例脑卒中随机分组,对照组、观察组各61例,分别予以常规护理干预、压疮护理小组早期介入干预,观察干预效果。结果:较之对照组,观察组I期压疮人数及压疮总发生率更低,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更高(P<0.05)。结论:对脑卒中患者予以压疮护理小组早期介入干预,能显著降低压疮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促使患者更快康复。

急诊绿色通道护理路径模式对急性脑卒中患者急救时间与急救效果的影响 下载:49 浏览:682

许艳爱 尚丽新 《医学研究杂志》 2024年4期

摘要:
探讨在急性脑卒中患者中应用急诊绿色通道护理路径模式后,对患者急救时间与急救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急诊科在2022年6月至2023年6月收治的急性脑卒中患者68例,根据随机抽签法分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急诊护理模式,34例),观察组(采用急诊绿色通道护理路径模式,34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急救时间,以及护理4周后患者的神经功能(NIHSS量表)和感觉运动障碍(FMA量表),并比较两组护理4周内出现的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急救时间(急诊CT检查、出具化验结果、神经科会诊)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4周后的NIH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且FMA评分(运动、平衡、感官)比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护理4周内的并发症风险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诊绿色通道护理路径模式能够缩短急性脑卒中患者的急救时间,提高急救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