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在结肠癌患者围术期的应用 下载:68 浏览:442

刘艳红 《中国护理学报》 2020年2期

摘要:
探讨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在结肠癌患者围术期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4月至2019年4月我院行结肠癌手术治疗的6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等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外科康复护理,研究组实施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康复时效、营养状态及炎性应激反应。结果研究组首次排气、首次排便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研究组转铁蛋白、白蛋白、血清前白蛋白等营养状态指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研究组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炎性应激反应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意义(P <0. 05)。结论结肠癌患者围术期应用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措施,可提高术后康复效果,改善营养状态,控制炎性应激反应,促进术后康复。

α-硫辛酸对摄食高脂饲料的大口黑鲈生长性能和肝脏脂质代谢的影响 下载:70 浏览:452

陆梓晔1 姚春凤2 车明晓1 迟淑艳1 谭北平1 《水产研究进展》 2023年5期

摘要:
实验旨在探究高脂饲料中添加α-硫辛酸(α-LA)对大口黑鲈生长性能和肝脏脂质代谢的影响,配制3组等氮实验饲料,分别为粗脂肪14%的基础饲料组(D1),粗脂肪14%添加α-LA组(D2),粗脂肪16%添加α-LA组(D3),投喂大口黑鲈幼鱼[初体质量(5.01±0.02) g],养殖实验持续8周。结果显示,D3组与D1组之间的鱼体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差异不显著,显著高于D2组;D3组的蛋白质效率和蛋白沉积率显著高于D1和D2组;D2和D3组血清甘油三酯、谷草转氨酶和谷丙转氨酶活性比D1组显著降低,各组间总胆固醇含量差异不显著。D2和D3组的肝脏空泡化面积和脂肪含量显著低于D1组;D2和D3组肝脏的脂肪甘油三酯脂肪酶和肉碱棕榈酰转移酶Ⅰ活性显著提高,脂肪酸合成酶和乙酰辅酶A羧化酶的活性显著降低;肝脏代谢组学结果显示,D3组不饱和脂肪酸的生物合成代谢通路相比D1组显著上调。D3组肌肉十五烷酸、十七烷酸和二十一碳酸含量显著升高,D2和D3组花生四烯酸(ARA)、二十碳五烯酸(EPA)和二十二碳六烯酸(DHA)的含量显著升高。研究表明,高脂饲料中添加α-LA,通过不饱和脂肪酸的生物合成代谢通路增强脂质分解并抑制脂质合成,减少肝脂积累,促进肝脏健康,增加肌肉ARA、DHA和EPA的沉积。

写作教学从散文诗中汲取营养的几点启示——以部编版七年级上册《散文诗二首》为例 下载:49 浏览:350

王欣琪 《语文教学与创新研究》 2019年10期

摘要:
散文诗具有短小化的篇幅设置、叙事化的散文内容、诗歌化的抒情语言、象征化的寓意表达等特点,其融合了散文和诗歌文体的部分特征,属于吸纳两种文体特色而存在的文体。正是这种介乎散文与诗歌的特性,为读写结合提供了契机,对于写作教学具有借鉴意义,通过分析散文诗的独特之处,能给予教师写作教学以新的启示。

肿瘤内科住院患者营养知识-信念-行为调查研究 下载:26 浏览:232

曹磊 张甜 谢玲玲 《临床医学杂志》 2020年4期

摘要:
目的调查分析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肿瘤内科住院患者营养知识-信念-行为水平,为医护人员进行针对性的营养干预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我院肿瘤内科住院患者125例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营养知识-信念-营养问卷进行调查,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处理,最终确定独立影响因素。结果 125例患者营养知识(16. 46±3. 12)分,营养信念(18. 07±3. 24)分,营养行为(28. 52±0. 88)分,知信行总分(63. 05±7. 24)分。女性明显高于男性(P <0. 05),年龄<60岁明显高于年龄≥60岁(P <0. 05),城镇明显高于农村(P <0. 05),已婚明显高于未婚/离异/丧偶(P <0. 05),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明显高于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高中(含中专)(P <0. 05),家庭经济收入≥6000元/(月·人)明显高于家庭经济收入<6000元/(月·人),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肿瘤内科患者营养知信行水平与性别、年龄、居住地、文化程度、家庭经济状况为其独立影响因素(P <0. 05)。结论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肿瘤内科住院患者营养知信行水平整体偏低,与性别、年龄、居住地、文化程度、家庭经济状况明显相关。医护人员应结合这些特点,开展针对性的健康教育,以提高患者营养知信行水平。

不同营养水平对鳜幼鱼糖异生和糖原分解的影响 下载:15 浏览:228

马晨夕1 赵金良2 宋银都3 赵亮亮4 《中国水产学报》 2024年5期

摘要:
为探究正常投喂、葡萄糖注射和饥饿3种不同营养水平对鳜内源葡萄糖生成途径的影响,测定正常投喂、葡萄糖注射和饥饿3个试验组鳜的血糖含量、肝糖原含量、胰岛素水平、胰高血糖素水平及糖异生关键酶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果糖-1,6-二磷酸酶、葡萄糖-6-磷酸酶和糖原磷酸化酶活性,以及各酶基因mRNA相对表达水平。结果显示,正常投喂组血糖、肝糖原含量均出现显著升高;胰岛素水平显著升高,胰高血糖素水平显著降低。糖异生关键酶活性无显著变化,糖原磷酸化酶活性受到抑制;果糖-1,6-二磷酸酶、糖原磷酸化酶基因表达水平受到抑制。葡萄糖注射组血糖、肝糖原含量显著升高;胰岛素水平显著升高、胰高血糖素水平显著降低;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活性受到抑制,果糖-1,6-二磷酸酶、葡萄糖-6-磷酸酶活性不受抑制,糖原磷酸化酶活性受到抑制;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果糖-1,6-二磷酸酶、葡萄糖-6-磷酸酶基因表达水平无显著变化,糖原磷酸化酶基因表达水平受到抑制。饥饿5、10d,血糖水平糖原磷酸化酶活性显著升高,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果糖-1,6-二磷酸酶、葡萄糖-6-磷酸酶活性无显著变化;糖原磷酸化酶基因表达水平显著升高,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葡萄糖-6-磷酸酶基因表达水平显著升高;饥饿15d,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果糖-1,6-二磷酸酶、葡萄糖-6-磷酸酶活性显著升高,糖原磷酸化酶活性下降至饥饿前水平;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果糖-1,6-二磷酸酶、葡萄糖-6-磷酸酶基因表达水平显著升高,糖原磷酸化酶基因表达水平显著下降。结果表明,正常摄食的鳜血糖水平显著升高,糖异生途径无显著变化,糖原分解途径显著抑制。0~6h血糖升高,推测为食物消化吸收所致,6h到达“高血糖”峰值。6~16h食物消化吸收继续,葡萄糖吸收后,糖原合成明显提高,从而维持血糖平衡。由于血糖水平高,同时,糖原分解途径抑制(糖原磷酸化酶活性0~12h下降)。6h血糖最高,反映了鳜鱼维持“血糖平衡”的时间,如果血糖继续升高,可能会引起机体生理异常。故血糖水平对鳜糖异生和糖原分解途径影响不同,糖异生与糖原分解途径受血糖水平调节。

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在结肠癌患者围术期的应用 下载:36 浏览:241

刘艳红 《临床医学杂志》 2020年2期

摘要: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在结肠癌患者围术期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4月至2019年4月我院行结肠癌手术治疗的6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等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外科康复护理,研究组实施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康复时效、营养状态及炎性应激反应。结果研究组首次排气、首次排便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研究组转铁蛋白、白蛋白、血清前白蛋白等营养状态指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研究组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炎性应激反应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意义(P <0. 05)。结论结肠癌患者围术期应用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措施,可提高术后康复效果,改善营养状态,控制炎性应激反应,促进术后康复。

吕泗渔场经济鱼类的微塑料污染特征 下载:19 浏览:236

胡文博1 张硕1,2,3,4 舒瑞霖1 高世科1 《中国水产学报》 2024年4期

摘要:
为研究微塑料污染对中国近海鱼类的潜在危害,以江苏省吕泗渔场经济鱼类为例,通过检测其胃中微塑料的丰度、形状、颜色、粒径和聚合物成分,分析了鱼类微塑料污染的种间差异,以及微塑料丰度与鱼类体长、体质量和所处营养位置的关系。结果表明:286尾鱼类样品体内均存在微塑料,平均丰度为(2.46±1.42)个/尾,平均粒径为(2.18±0.43)mm;微塑料主要呈蓝色纤维状,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83.9%)是主要的聚合物类型;微塑料丰度与鱼类体长、体质量和营养位置间无显著相关性(P>0.05),也未发现微塑料在鱼体内发生生物放大现象。研究表明,微塑料在调查区域中普遍存在,鱼类的体型、食性及栖息水层对其摄入微塑料的过程影响最为显著。

医护一体化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对大肠癌患者术后康复与营养状况的影响 下载:48 浏览:309

井涛 唐璠 郭思勤 刘兴 《中国护理学报》 2019年10期

摘要:
探讨医护一体化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对大肠癌患者术后康复与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8年4月我院接诊的大肠癌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所有患者均由同一组医师管理,对照组采用常规快速康复外科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医护一体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康复指标、营养状况、生活质量、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尿管留置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排便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 05);干预后1个月,观察组患者白蛋白(ALB)、淋巴细胞计数(TLC)、前清蛋白(PA)及血红蛋白(Hb)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交功能、物质生活状态维度得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医护一体化快速康复外科可改善患者术后康复指标、营养状况,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

重症患者早期肠内营养耐受性评估及管理方案的构建 下载:12 浏览:330

宫雪梅1 叶向红2 薛阳阳2 江方正2 李维勤2 2019年10期

摘要:
构建重症患者早期肠内营养耐受性评估及管理方案。方法检索国内外数据库,获取和评价肠内营养相关文献,经课题组讨论,制订肠内营养方案初稿,采用德尔菲法对肠内营养专家进行2轮咨询。结果形成重症患者早期肠内营养耐受性评估及管理方案,包括2个一级指标、8个二级指标、20个三级指标;2轮专家咨询的权威系数分别为0.937和0.934,专家协调系数为0.119和0.112。结论专家意见协调程度好,权威性高,可为重症患者早期肠内营养耐受性评估及管理提供依据。

回授法饮食管理对腹膜透析患者饮食依从性及营养状况的影响 下载:12 浏览:272

陈婕 娄小平 申红霞 赵贝贝 康晶晶 杜文婷 郑晓 王文娟 王文娇 王澍晨 2019年9期

摘要:
探讨回授法饮食管理对改善腹膜透析患者饮食依从性及营养状况的效果。方法采用抽签法,将新院区腹膜透析患者纳入试验组,老院区患者纳入对照组,分别便利抽取40例,试验组在常规饮食管理的基础上,实施回授法饮食管理,对照组实施常规饮食管理。结果干预3个月后,试验组饮食依从态度总分、饮食依从行为总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3日饮食日记结果中蛋白质、饮食热量、总热量、钠、钾、液体摄入量等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营养不良发生率降低(χ2=6.646,P=0.010),血红蛋白(t=2.247,P=0.036)、白蛋白水平(t=2.547,P=0.017)有所改善。结论将回授法应用到腹膜透析患者的饮食管理中可提高患者的饮食依从性,督促患者形成良好的饮食行为,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

综合护理干预在妊娠期糖尿病高危人群中的应用 下载:21 浏览:381

勾宝华1 关惠敏1 高立研1 丁冰杰2 毕研霞2 2019年9期

摘要: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高危人群患GDM的预防作用。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将GDM高危人群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在对照组干预措施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干预措施包括建立微信公众号进行GDM健康宣教和答疑、体重的监测与指导、定期随访、营养科医生指导等。对照组接受常规产检护理。所有研究对象发放孕期保健手册,参加至少1次"孕期营养与体重管理"课程,并发放"生活习惯及膳食调查表",填写后回收。随访研究对象直至分娩。记录并比较两组糖耐量筛查试验血糖值、孕前BMI、孕期增重、GDM发病率及妊娠结局。结果实验组GDM发病率为19.9%,对照组GDM发病率为33.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孕期增重低于对照组,巨大儿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剖宫产率和早产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控制GDM高危人群发展为GDM,减少孕期体重增长,降低巨大儿发生率。

医护一体化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对大肠癌患者术后康复与营养状况的影响 下载:88 浏览:434

井涛 唐璠 郭思勤 刘兴 《临床医学杂志》 2019年10期

摘要:
目的探讨医护一体化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对大肠癌患者术后康复与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8年4月我院接诊的大肠癌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所有患者均由同一组医师管理,对照组采用常规快速康复外科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医护一体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康复指标、营养状况、生活质量、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尿管留置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排便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 05);干预后1个月,观察组患者白蛋白(ALB)、淋巴细胞计数(TLC)、前清蛋白(PA)及血红蛋白(Hb)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交功能、物质生活状态维度得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医护一体化快速康复外科可改善患者术后康复指标、营养状况,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

体外传代对大口黑鲈蛙虹彩病毒毒株毒力的影响 下载:30 浏览:253

王丛旭1,2 潘晓艺2 周可欣2 穆雪娇2 姚嘉赟2 蔺凌云2 赵建华1 沈锦玉1,2 《中国水产学报》 2023年6期

摘要:
为研究不同代次大口黑鲈蛙虹彩病毒(Largemouth bass ranavirus, LMBV)的病毒特性变化及毒力差异,采用攻毒试验、qPCR、TCID50及二代测序的方法,对LMBV分离株(LMBV-ZJDSS)F5、F35和F65进行致病性、组织中病毒载量变化、病毒滴度和不同代次病毒基因组测序,在LMBV全基组中筛选出4个毒力基因,并对不同地区毒株的毒力基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攻毒浓度为108.5 TCID50/mL时,F5、F35和F65代毒株15d内引起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的死亡率分别为60%、25%和5%;F65代毒株最早产生细胞病变效应(cytopathic effect, CPE);大口黑鲈肝脏、脾脏和肠的病毒载量较高,不同代次毒株在各组织中均有分布,96h内F65代毒株在各器官组织的病毒载量呈上升趋势,48h内F5代毒株在各器官组织的病毒载量呈上升趋势;对F5和F65代毒株的全基因组测序分析显示,E3、TNFR和ICP18基因编码区未发生突变,遗传稳定性较高,ICP46基因编码区有一处氨基酸由天冬氨酸突变为酪氨酸。研究表明,通过病毒的连续传代,病毒致细胞病变的速度加快,病毒对大口黑鲈的致病性减弱,病毒的毒力有所下降,毒力下降的原因可能是编码ICP46蛋白的氨基酸发生突变,且不同地区LMBV毒株毒力基因差异主要集中在TNFR上。

湖北省保安湖沉积物污染评价及其影响因子分析 下载:44 浏览:281

刘佳豪1,2 李艳2 申东方2,3 马硕楠4 乔瑞婷2,3 毛卉5 《中国水产学报》 2023年5期

摘要:
为了解保安湖沉积物的污染情况,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综合污染指数法和有机污染指数法分析了保安湖2020年7月—2021年4月共4个季度总氮(TN)、总磷(TP)和有机质(OM)的污染状况。结果表明:保安湖沉积物中TN、TP、OM含量分别为(3.56±0.79)、(0.57±0.20)、(59.66±16.27)g/kg;主体湖、桥墩湖、扁担塘和肖四海4个湖区TN、TP和OM含量均在冬季最高、夏季较低,季节更替引起的水温、浮游藻类、水生植物、微生物活性、溶氧及外源有机物输入等因素的变化,是导致这种季节差异的主要原因;TN和OM含量均在保安湖北部的扁担塘最高、南部主体湖最低,TP含量在北部的肖四海最高、扁担塘最低,来自周边精养鱼池的养殖废水及城镇生活污水可能是导致北部湖区沉积物营养含量更高的主要因素;沉积物中TN、TP和OM的单因子污染指数及综合污染指数均表明保安湖处于重度污染状态,有机污染指数显示其污染等级为有机污染。研究表明,保安湖沉积物污染状况较重,未来一段时间内若外源污染持续存在还可能存在继续恶化的风险,亟须采取控源截污、水生态修复等措施以控制其富营养化。

规范化鼻饲喂养在降低神经重症患者肠内营养并发症中的应用 下载:65 浏览:443

王淑敏 《中国护理学报》 2019年7期

摘要:
探讨规范化鼻饲喂养对神经重症患者肠内营养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6年3月98例神经重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入组先后顺序等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实施传统肠内营养,干预组实施规范化鼻饲喂养,观察不同喂养方式后营养状况指标(白蛋白、前蛋白、转铁蛋白)含量水平,并发症,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PACHE-Ⅱ)及胃肠道评分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患者鼻饲前、鼻饲7 d、鼻饲14 d在白蛋白、前蛋白、转铁蛋白含量水平上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 05);干预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 05);两组鼻饲7 d、鼻饲14 d在胃肠道评分、APACHE-Ⅱ评分上均低于鼻饲前(P <0. 05),且干预组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规范化鼻饲喂养流程能降低神经重症患者肠内营养并发症,改善胃肠道功能。

投喂冰鱼和人工配合饲料的中华绒螯蟹肌肉风味品质比较 下载:40 浏览:259

熊玮 戴永军 刘文斌 郭慧星 华皓坤 杜婉婷 邱语菡 蒋广震 《中国水产学报》 2023年4期

摘要:
为推动人工配合饲料在蟹养殖业中的使用,以体质量为(5.33±0.79)g的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为研究对象,比较了投喂冰鱼(TFG)和人工配合饲料(FDG)的中华绒螯蟹肌肉风味品质差异,并采用配对比较试验对蟹肉进行感官评价。结果表明:与TFG组蟹相比,FDG组蟹的腥味较少,且味道更加鲜美、气味浓郁宜人;两组中华绒螯蟹肌肉中17种游离氨基酸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蟹肌肉中的5′-肌苷酸钠和5′-鸟苷酸钠含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FDG组蟹的5′-腺苷酸钠(AMP)和鲜味当量(EUC)含量较TFG组显著升高(P<0.05);FDG组蟹的饱和脂肪酸和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含量显著降低(P<0.05),高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显著增加(P<0.05);与TFG组蟹相比,FDG组蟹肌肉中的醛含量显著升高(P<0.05),而酮和含氮化合物的含量显著降低(P<0.05);FDG组蟹肌肉中的脂氧合酶(LOX)活性及其相关基因和蛋白表达均显著高于TFG组。研究表明,人工配合饲料可提升蟹肉风味,提高其肌肉多不饱和脂肪酸、AMP和EUC含量,更符合消费者对食物健康与鲜味的需求。

双模互融营养行为干预对3~4期慢性肾病患者的作用效果 下载:68 浏览:475

张先芹 《中国护理学报》 2019年6期

摘要:
探讨3~4期慢性肾病患者双模互融营养行为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9月至2017年9月我院接受诊治的3~4期慢性肾病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等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对照组接受常规营养行为干预,试验组接受双模互融营养行为干预。比较两组患者行为改变与自我效能、SGA评分。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后在行为改变与自我效能、SGA评分的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试验组行为改变与自我效能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SGA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 <0. 05)。结论采用双模互融干预法对3~4期慢性肾病患者施加营养行为干预,可显著提升患者营养行为改变与效能,赢得较好的营养状态改观效果。

饲料中胆碱对大口黑鲈幼鱼生长性能、体成分和血清抗氧化机能的影响 下载:76 浏览:504

​周越1 王伟隆1,2,3 李松林1,2,3 吕红雨1 张松4 陈乃松1,2,3 黄旭雄1,2,3 《水产研究进展》 2022年4期

摘要:
为研究饲料中胆碱对大口黑鲈幼鱼生长性能、体成分以及血清抗氧化机能的影响,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0 (对照组)、700、1400、2100和2800mg/kg的氯化胆碱,配制成5组等氮等能的实验饲料(胆碱实测含量分别为2369.57、2716.90、2993.49、3443.60和3799.05 mg/kg),分别投喂初始体质量为(20.00±0.10) g的大口黑鲈幼鱼56 d。结果显示,实验鱼的增重率(WGR)和特定生长率(SGR)随着饲料中氯化胆碱添加量的提高呈先升后降的变化,在添加量为2100mg/kg的饲料组均达到最大值,显著高于对照组;饲料中添加氯化胆碱对实验鱼的存活率(SR)、肝体比(HSI)、脏体比(VSI)和肥满度(CF)无显著影响。当氯化胆碱添加量达到2100mg/kg饲料及以上时,鱼体肌肉和肝脏的粗脂肪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相比于对照组,添加1400~2800mg/kg氯化胆碱组的鱼体血清中总抗氧化能力(T-AOC)、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显著提高,血清中丙二醛(MDA)的含量显著降低;氯化胆碱添加量为2100mg/kg饲料组鱼体血清溶菌酶(LZM)和谷草转氨酶(AST)的活性分别达到最大值和最小值,且与对照组差异显著。研究表明,饲料中适量添加氯化胆碱可显著提高大口黑鲈幼鱼的生长性能、降低肝脏脂肪含量及增强抗氧化能力。回归分析显示,大口黑鲈幼鱼饲料中氯化胆碱建议添加量为2008.50~2398.16 mg/kg (饲料胆碱含量为3432.09~3530.23 mg/kg)。

低鱼粉饲料中添加植酸酶对凡纳滨对虾生长性能、肠道形态和免疫反应的影响 下载:51 浏览:273

龚舜莲 冯森儿 张昕晨 谢诗玮 《中国水产学报》 2023年3期

摘要:
为研究低鱼粉饲料中添加植酸酶对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生长性能和免疫机能的影响,取平均体质量为0.43g的健康虾苗360尾进行试验,将虾苗随机分成3个组,每组设置4个重复,分别投喂高鱼粉饲料(HF,鱼粉质量分数为25%,对照组)、低鱼粉饲料(LF,以植物蛋白为基础的混合蛋白替代15%的鱼粉蛋白)和添加质量分数为0.02%植酸酶(5 000U/g)的低鱼粉饲料(LFP),养殖试验共进行8周,试验结束后测定对虾的生长性能、抗氧化能力、肠道形态及非特异性免疫指标。结果表明:LF组对虾的各项生长指标最差,低鱼粉饲料中添加植酸酶后,LFP组对虾的增重率、特定生长率、饲料效率和消化率均显著提高(P<0.05),存活率也有所提升;LF组的肠道皱襞高度和肌层厚度最低(P<0.05),添加植酸酶后这两个指标显著提升(P<0.05),并接近或达到高鱼粉组水平(P>0.05);LF组肝胰腺中的过氧化氢酶(CAT)活力和谷胱甘肽(GSH)含量显著降低(P<0.05),低鱼粉饲料中添加植酸酶后这两个指标有所提升并接近高鱼粉组水平(P>0.05);低鱼粉饲料中添加植酸酶后,对虾肝胰腺糜蛋白酶基因chymotrypsin表达水平显著提高(P<0.05)。研究表明,本试验条件下,在以植物蛋白源为基础的低鱼粉饲料中添加植酸酶,能够显著提高凡纳滨对虾对营养物质的利用率,增强对虾抗氧化能力和非特异性免疫能力,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低鱼粉饲料对肠道的损伤,进而提高凡纳滨对虾生长性能和饲料利用率。

仿刺参幼参对亮氨酸最适需求量的研究 下载:73 浏览:455

刘财礼1,2 王际英2 李宝山2 沈钰博1,2 孙永智2 黄炳山2 王世信2 《水产研究进展》 2022年4期

摘要:
为探究仿刺参幼参对亮氨酸的最适需求量,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0.00%、0.80%、1.60%、2.40%、3.20%和4.00%的包膜亮氨酸,配成亮氨酸含量分别为1.29%(D1,对照组)、1.63%(D2)、1.98%(D3)、2.22%(D4)、2.58%(D5)和2.97%(D6)的6组实验饲料,饲喂初始体质量为(16.40±0.14) g的仿刺参幼参60 d。结果显示,(1)随饲料亮氨酸含量从1.29%提高到1.98%,仿刺参幼参的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显著升高,在D3组增重率达到最大值100.84%,随亮氨酸含量进一步提高,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显著降低,但D3、D4和D5组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还是显著高于对照组;(2)随饲料亮氨酸含量从1.29%提高到1.98%,仿刺参体壁的粗脂肪含量显著升高,在D3组达到最大值5.50%,且显著高于其他组,随亮氨酸含量进一步提高,仿刺参体壁粗脂肪含量显著降低,各组间水分、粗蛋白质和粗灰分含量均无显著性差异;随饲料亮氨酸含量的升高,仿刺参体壁蛋氨酸含量显著提高;(3)随饲料亮氨酸含量从1.29%提高到1.98%,仿刺参肠道脂肪酶和蛋白酶活性显著提高,饲料亮氨酸含量进一步提高时,脂肪酶和蛋白酶活性均显著降低,D3组脂肪酶活性显著高于其他组,D2、D3和D4组蛋白酶活性显著高于其他组;(4)随饲料亮氨酸含量从1.29%提高到1.98%,仿刺参肠道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活性和总抗氧化能力显著升高,超过1.98%后,谷草转氨酶活性趋于平稳,而谷丙转氨酶活性和总抗氧化能力显著降低,D3组谷丙转氨酶活性显著高于其他组,D3组总抗氧化能力显著高于D1、D2、D5和D6组,随饲料亮氨酸含量从1.29%提高到1.98%,仿刺参肠道丙二醛含量显著降低,当饲料亮氨酸含量超过2.22%后,丙二醛含量显著升高,D3和D4组丙二醛含量显著低于其他组。研究表明,以增重率为评价指标,经一元二次回归分析得出,体质量为(16.40±0.14) g的仿刺参幼参对饲料中亮氨酸的最适需求量为2.11%(10.37%饲料粗蛋白质)。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