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最新录用
胰岛素治疗老年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研究 下载:168 浏览:1872
摘要:
针对老年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实施胰岛素结合有氧运动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择近三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共70例,采用时间分段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都为35例。前者行胰岛素结合有氧运动康复手段,后者行常规胰岛素治疗。结果:对两组患者发生的不良反应、血糖与血脂水平、心脏自主神经病变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应用胰岛素结合有氧运动的研究组各项数据指标都要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对老年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来说,除了实施胰岛素干预治疗外,还需要搭配有氧运动,提高患者的身体机能,改善患者的血糖血脂水平,使患者生活质量得到有效改善。
瑞芬太尼与芬太尼对老年人全身麻醉术后认知功能影响的比较研究 下载:168 浏览:1836
摘要:
研究并比较老年人全身麻醉术后,其认知功能在芬太尼和瑞芬太尼下受到的具体影响。方法:从我院手术室选出54例行全麻手术的老年患者,分别使用芬太尼(对照组)和瑞芬太尼(观察组)药物,均与丙泊酚复合用药,比较认知障碍发生率、满意率、精神状态和认知功能评分、临床时间指标。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POCD发生率0%、22.22%;疏忽睁眼时间(16.38±1.72)min、(20.39±2.37)min,复苏等待(85.48±3.15)min、(100.28±4.23)min,前者数据偏小;满意率96.3%、70.37%;术后6hMMSE评分(27.03±1.90)分、(25.34±1.88)分,WAIS评分(27.22±1.83)分、(21.89±1.63)分,前者数据略高,组间有统计学比较差异(P<0.05)。结论:瑞芬太尼对全麻术后老年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比芬太尼小,且麻醉时效性强,应将其视为优选药物。
老龄患者膝/髋关节置换术后凝血指标的变化及抗凝治疗 下载:179 浏览:1965
摘要:
目的分析老龄患者膝/髋关节置换术后凝血指标的变化及抗凝治疗。方法本次实验主要是分析84例老龄患者膝/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手段的差异性,分组实验,平均分为两组,每组病人为42人,实验时间时间为最早从2020.2开始,最晚到2022.6月结束,采用低分子肝素钙治疗的为对比组,采用利伐沙班的为试验组。实验结果分析主要根据病人对于低分子肝素钙治疗和利伐沙班的并发症发生率、凝血功能指标、病人生活质量、满意度。结果针对不同的治疗手段结果显示,两组病人的并发症发生率、并发症发生率、凝血功能指标、病人生活质量、满意度差异较大(P<0.05),试验组优。结论在膝关节/髋替换手术中,甘油三酯可能会增加,利伐沙班较达肝素钠对凝血指标的作用在24小时内更为明显。
阿卡波糖胶囊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老年糖尿病的疗效研究 下载:197 浏览:2083
摘要:
探究老年糖尿病患者采取阿卡波糖胶囊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的效果。方法:抽取于2021年1月-2022年1月期间收治的66例老年糖尿病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数字表法分为参考组及实验组,其中参考组采取阿卡波糖胶囊治疗,实验组则在上述基础上采取甘精胰岛素治疗,每组33例。以治疗有效率、血糖指标、不良反应发生率及生活质量评价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有效率对比发现,实验组显高(P<0.05)。血糖指标对比发现,治疗前差异小(P>0.05),治疗后实验组显低(P<0.05)。达标时间对比显示,实验组显短(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发现,实验组显低(P<0.05)。生活质量对比发现,实验组显高(P<0.05)。结论:老年糖尿病患者采取阿卡波糖胶囊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效果令人满意,能够促进患者的治疗效果,有效控制其血糖水平,可减少不良反应发生,进而促进其生活质量提高。
老年急性心力衰竭的研究 下载:334 浏览:3674
摘要:
通过分析老年急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症状,找到影响老年急性心力衰竭的病理原因、诊断方式以及治疗方式,从而找到有效治疗老年急性心力衰竭的最佳治疗方式。 方法:在某市三甲医院选取2018年12月至2019年6月共计110名老年急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分析这110名患者的病因以及治疗情况。 结果 老年急性心力衰竭患者多数存在着心血管疾病,其中以冠心病患者最多,而导致患者急性心力衰竭的最大原因为患者肺部感染。结论 针对老年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治疗要做到及时发现,对病因了解透彻,找出病发原因,做出诊断,最后进行针对性的治疗,这样可有效的减少老年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死亡率。
中西医治疗老年痴呆症的研究进展 下载:326 浏览:3422
摘要:
当代社会的老龄化程度日渐增高,老年痴呆症的发病率逐年升高,严重影响了老年人晚年生活质量。该疾病是一种神经退行性病变,导致老年人的认知、语言、情绪等方面功能下降,且老年人一旦患病,需长期服药,给患者带了较大的经济负担。本文综述中西医治疗老年痴呆症的研究进展,为临床治疗提供有效的治疗方法。
老年性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情志障碍对消化系统症状的影响研究 下载:327 浏览:3503
摘要:
调查老年性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消化系统症状发生情况,探究其与情绪障碍之间的关系。 方法 便利取样法,以2019年2月~12月在甘中附院的心血管科室收住的113例老年性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消化系统症状分级评分量表和简式简明心境量表进行资料收集。 结果 113例患者中至少有99例以上存在至少一种消化系统症状。消化系统症状总体发生率由高到低为腹胀(62.38%)、排气增多(54%)、恶心呕吐(50%)。NYHAⅡ、Ⅲ、Ⅳ级心功能的消化系统症状发生率分别为86.71%,98.74%和95.32%。心功能Ⅲ级的慢性老年性消化系统症状评分与情绪障碍的相关性最高,相关系数为0.67,心功能Ⅱ级和Ⅳ级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5和0.53。 结论 老年性慢性心理衰竭患者的消化系统症状的发生率较高、也比较严重,但不完全与心功能成正相关,Ⅲ级患者的消化系统症状与情绪障碍相关性最高
以初中体育课堂为媒促学生社会与情感能力发展的实践探索 下载:61 浏览:911
摘要:
社会与情感是初中生在体育学习中需逐渐具备的能力。社会能力可帮助学生为适应社会生存,而自主进行心理、行为乃至生理上的改变,情感能力则可缓解学生课上学习压力,使其具备体育学科技能的同时,形成心理建设,实现身心的协调发展。为此,研究以发展初中生社会与情感能力为目的,搭建初中体育教学课堂,望研究能够以初中体育教学为媒介,推进初中生身心健康发展,为强化其社会适应能力、为推进其综合发展奠定基础。
自我效能、加速康复外科干预联合应用于老年全髋关节置换围手术期病人中的价值研究 下载:337 浏览:3555
摘要:
研究行全髋关节置换手术的老年病人围手术期开展自我效能联合加速康复外科干预的价值效果。方法:研究样本78例选取为2019年8月到2020年3月间于我院进行全髋关节置换手术治疗的老年病人。纳入病例经双盲实验法分为分析组(n=39)、常规组(n=39)。为常规组病人实施常规护理,为分析组病人开展自我效能+加速康复外科干预。比对分析2组术后指标情况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分析组Harris、VAS评分结果、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优于常规组(P<0.05);常规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高于分析组(P<0.05)。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手术老年病人实施围术期自我效能联合加速康复外科干预能够有效促进病人康复,具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老年人高血压的临床特点及药物治疗研究 下载:329 浏览:3438
摘要:
文章说明了老年高血压的诊断标准以及在我国老年群体出现高血压的流行情况,分析老年高血压的临床特点以及药物治疗方法,为老年高血压的防控提供参考。
西藏高原恶劣气候条件森林灭火作战效能的路径研究 下载:42 浏览:608
摘要:
西藏高原地区特有的恶劣气候条件,如高海拔低氧环境、极端温度与降水分布以及强风环境等,对森林火灾的发生和扑救工作带来了巨大挑战。本文旨在为高原地区森林火灾防治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以降低火灾对生态环境和经济的损失,保障高原地区的生态安全和社会稳定。
血清D-二聚体、总胆红素水平与老年精神分裂症的相关性研究 下载:349 浏览:3704
摘要:
分析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诊疗、预后中总胆红素、血清D-二聚体的相关性。方法:分析病例选择于2019.3~2020.3时间段在我院就诊的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健康体检老年人各85例,分别以实验、对照2组进行命名,实验组同时开展药物治疗,对对照组、实验组(治疗前后)的总胆红素水平、血清D-二聚体进行检测,并对患者预后情况进行观察。结果:相对比于健康体检老年人,治疗前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总胆红素水平降低明显,血清D-二聚体提升明显,比较差异性较大(P<0.05);经过药物治疗,患者总胆红素水平、血清D-二聚体优化明显,且患者PANSS评分降低明显,预后较好;预后与总胆红素水平、血清D-二聚体相关。结论:总胆红素水平、血清D-二聚体可有效判断老年精神分裂症病情和预后,建议推广。
延续护理对改善老年压疮高危患者照顾者居家护理行为的研究 下载:330 浏览:3764
摘要:
通过对老年压疮患者进行延续护理的应用,随后对其效果进行临床探究。方法:选取100例老年压疮患者就诊时间在2018年1月到2018年5月之间,采用随机对照实验,将100例压疮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于对照组患者来说,采用常规压疮护理措施。对于试验组患者来说,通过采用延续护理。结果:通过对对照组和试验组患者临床效果比对,试验组患者中的总体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患者中的总体有效率为83.33%。通过进行对比,两组患者相关效果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通过对两组照顾行为进行相关评分及分析,试验组皮肤护理、翻身行为以及满意度评分均优于对照组老年压疮患者,二者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采用延续护理对于老年压疮患者来说具有一定的临床护理效果。
研究有效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老年病房管理方法 下载:324 浏览:3509
摘要:
对有效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老年病房管理方法进行研究。方法:将我院于2019年12月至2020年3月期间的老年病房为本次研究对象,对新型冠状病毒爆发期间的老年病房施行有效的管理方法。观察其管理后的效果。结果:通过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爆发期间医院老年病房施行管理措施后,无患者及医护人员发生感染情况。在此期间有2例患者发生发热症状,经测量体温分别为37.5℃、37.8℃、38.6℃,经过采取病毒核酸检测两次为阴性,排除新冠肺炎。结论:对新型冠状病毒爆发期间的老年病房施行管理,能够有效避免患者以及医务人员感染新型冠状病毒,该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医养结合模式下护理安全管理在老年病房中的应用 下载:354 浏览:3752
摘要:
探讨护理安全管理在老年病房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该院老年病房护理安全管理实施前(对照组)与实施后(观察组)住院治疗的各45例老年患者,比较两组老年人的不安全事件发生率及护理管理满意率。结果:安全组的不安全事件发生率为4.44%,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0.00%(P<0.05);安全组的护理管理满意率为97.78%,显著低于对照组的84.44%(P<0.05)。结论:将护理安全管理应用于老年病房护理管理中,能够有效降低不安全事件发生率,提高护理管理满意率。
老年高血压临床护理中应用健康教育的价值研究 下载:324 浏览:3597
摘要:
探讨老年高血压临床护理中应用健康教育的价值。方法:将我院8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双盲随机法分二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实施常规护理联合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护理前后血压水平、患者对高血压知识的知晓率、血压恢复正常以及患者住院的时间、高血压并发症率。结果:实验组血压水平低于对照组,患者对高血压知识的知晓率高于对照组,血压恢复正常以及患者住院的时间短于对照组,高血压并发症率低于对照组,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老年高血压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联合健康教育效果确切。
家庭访视护理对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服药遵从行为及家庭功能的影响研究 下载:352 浏览:3788
摘要:
分析在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护理干预中,家庭访视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社区卫生中心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接待的75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为对象,将其分成对照组(38例)和观察组(37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方式护理,而观察组则需接受家庭访视护理,对两组患者接受护理后的服药遵从行为以及护理前后的家庭功能得分进行观察。结果:观察组患者接受护理后的服药遵从率高于对照组,且护理后的家庭功能得分高于对照组,数据分析后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针对患有高血压的社区老年患者,让其接受家庭访视护理的效果较好,该方案的可行性较高。
研究全局式护理模式应用于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护理中的方法及价值 下载:341 浏览:3626
摘要:
在老年AMI患者急诊护理中应用全局式护理模式,并分析其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月,在我院治疗的72例老年AMI患者,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36例,入院后给予常规急诊科护理;观察组36例,在此基础上,给予全局式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急诊球囊扩张时间、进出急诊室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且护理服务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老年AMI患者急诊护理中应用全局式护理模式可缩短抢救时间,提高护理服务满意度,值得推广。
健康教育在老年高血压临床护理中的应用研究 下载:355 浏览:3696
摘要:
分析健康教育在老年高血压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7月-2019年8月我院接受的56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为对象,结合不同的护理方式分组,分别是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的28例实施常规护理模式,研究组的28例采取的是健康教育模式,护理指导后对结果对比和分析。结果:分析和对比两组案例的教育达标情况,研究组的药物指导、自我检测、心理调整的达标几率分别是92.8%、89.2%和89.2%,。研究组的收缩压和舒张压低于对照组,说明对患者实施健康教育,效果突出。研究组的满意几率是92.8%,对照组是78.5%,资料分析可知,研究组的满意几率更高。结论:针对老年高血压的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形式,本身有重要的作用,能提升患者的依从性,起到辅助降压的效果,值得实施和借鉴。
普外科农村孤寡老年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综合护理干预的应用研究 下载:319 浏览:3325
摘要:
对普外科农村孤寡老年患者在围手术期护理中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后的效果进行研究。方法 将2018年1月-2019年12月期间我院普外科收治的106例需要进行手术治疗的农村孤寡老年患者平均分成两组,各53例;分别在围手术期护理中给予普通护理(常规组)和综合护理(实验组),对比分析两种护理方式的整体效果。结果 相比常规组,实验组患者的焦虑、抑郁等心理状态评分较低,改善情况较好,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效果显著,不仅能够改善普外科农村孤寡老年患者在围手术期中的心理状态,同时还可以整体提高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

版权所有 © 2025 世纪中文出版社  京ICP备202408603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