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周易》对探索潜意识启示 下载:62 浏览:337

柳艳松 《心理学研究》 2018年9期

摘要:
隐喻是一种语言现象,也是一种认知方式。《周易》是一套复杂的隐喻认知系统,"象"与"理"都是认识事物的思维方式。潜意识通过心理表征以隐喻的方式呈现,精神分析师借助隐喻方法来分析潜意识。将潜意识的呈现形式(如梦、口误等)理解为某种"象",把"象"作为表征潜意识的符号与工具,通过"观象、取象、辨象、立象、尽意"这个认知过程,实现对"理"(潜意识)的理解。通过"象思维"来探索潜意识对中国人来说具有文化上亲和性,克服精神分析中的"无结构性"与"语言的限制"。

基于转移的中文篇章结构解析研究 下载:44 浏览:419

孙成 孔芳 《当代中文学刊》 2018年10期

摘要:
篇章结构解析作为篇章分析的子任务,对于篇章理解和下游篇章应用至关重要。该文基于中文连接依存树篇章标注语料,利用转移系统和深度学习的方法,给出了一个完整的从平文本到树形结构的篇章结构自动解析框架。该文统计了中文篇章语料的基本特点,提出了针对树形篇章结构的评测方法,并采用不同的方法对篇章解析过程的篇章子结构进行分布式表示,对比了不同方法下篇章结构解析的性能。

急性肾损伤与早期诊断生物标志物 下载:24 浏览:261

李艳红1,2 方芳2 《中国儿科杂志》 2018年4期

摘要:
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是一种临床常见的综合征。目前国内外临床上对肾损伤的评估仍然依赖于血肌酐和尿量的变化,缺乏有效的生物标志物来早期识别,导致治疗延迟,AKI病死率居高不下。寻找理想的生物标志物,实现AKI早期诊治是亟待解决的临床实际问题。儿童AKI与成人相比具有一定特殊性,已发现的AKI生物学标志物是否适用于儿童及新生儿尚需进一步验证。文章通过对颇具儿科临床应用前景的几种AKI生物标志物及其作为早期识别AKI标志物的优点和局限性进行综述,为儿童AKI的早期诊断提供方向。

论“陈调”与平湖调的关系 下载:32 浏览:321

施王伟 2018年2期

摘要:
文章探讨三个问题,一是苏州弹词中的"陈调",即为四明南词、绍兴平湖调中的"平湖调",或是"吴人弹平湖调"中的平湖调。二是平湖调为一支古老的曲调,它的音乐特征分别是"凤点头"的结构形式,平湖调的落音较有规律和上句后均有"哎头"。三是"陈遇乾说"有疑问,有学者提出"伪托"是对的,学术界可做进一步研究。

文学史“过渡状态”中的文艺界“拨乱反正”——以1975-1983年为论述中心 下载:57 浏览:454

王布新 《当代中文学刊》 2018年6期

摘要:
文艺界"拨乱反正"通常被当作政治"拨乱反正"的构成部分来研究,双方既合谋共生又相互背离的复杂关系被当代文学研究者所忽略。本文以重返历史现场与史料重读的方式,将其重新放置到1975年至1983年前后文学史的"过渡状态"中加以考察,对其发生的时间范围和历史进程提出新的看法。重新厘清文艺界"拨乱反正"的历史过程,既对新时期文学史的论述有着重要影响,也对反思文学史分段研究及其理论局限具有范式重构的借鉴意义。

节日狂欢与日常“律动”:苏州评弹与近代江南乡土休闲节律 下载:52 浏览:506

郝佩林 《当代艺术》 2018年2期

摘要:
作为乡镇社会重要的休闲方式之一,苏州评弹填充着近代江南乡民的日常休闲空间。这一极富江南地域特征的吴侬软语不仅在一词一句之间吐纳着人生百态,满足着江南乡民的精神享受,并以绵延四季的持续展演与江南乡民的生活形成一种特殊的"律动"。对于田夫地客而言,评弹说书绝非仅是农闲时期兴盛一时的年档欢腾,更是与其日常生活"合鸣"的"平行世界"。评弹艺人以即时即地的表演和应时应景的演出内容,与乡村四季的岁时变换相衔尾,使江南乡民的精神生活呈现出狂欢与日常交织的态势。正因此,流连于书台周围的江南民众,在经年累月的艺术熏陶中,日渐融入了评弹艺术所"规限"的时间与空间,最终陶铸成与小桥流水相映衬的慢板化生活节奏,这已然构成了观察传统江南乡村闲暇生活的另一种视角。

道德判断中的框架效应:一个新的视角 下载:34 浏览:238

梁凤华1 段锦云2 《心理学研究》 2018年2期

摘要:
道德领域亦存在框架效应,但有关这类偏差的研究仍然存在不足。研究以600名大学生为对象,以亚洲疾病和工厂风波两类经典情境为实验情境,设置正面和负面两类属性框架,以研究道德判断的框架效应。结果发现,在面临道德判断情境时,在正面框架下被试倾向于选择确定性方案,而在负面框架下被试倾向于选择风险性方案;在正面框架下被试倾向于评价风险性方案更违背道德,在负面框架下则认为确定性方案更违背道德;被试对情境中人物选择确定性或风险性方案道德之可谴责性评价与确定性或风险性方案本身之道德违背性评价的判断并不一致:在正面框架下,若情境中人物选择风险性方案,被试认为其行为更应受到谴责;但在负面框架下,被试对情境中人物选择确定性方案和风险性方案在道德上应受谴责性的评价并无显著差异。研究还发现道德判断框架效应存在性别差异,负面框架下女生更为风险寻求。

地方与空间:《山河故人》中文峰塔影像的符号隐喻 下载:68 浏览:505

王海峰 《当代艺术》 2018年1期

摘要:
电影《山河故人》中出现了大量的符号隐喻,文峰塔既是一个地方的位址,它也与周边建筑组成了一个传统文化、现代资本和权力交织的空间。地方与空间的张力,权力与资本空间的压迫,对远方与生俱来的渴望,现代空间的流动性等诸多因素,促使张晋生和儿子远赴国外,却又进入了一个焦虑与抵抗的异质空间,而选择坚守的赵涛也处在失落之中。文峰塔隐含了处在地方与空间紧张关系中人的焦虑以及从中国传统"寄居"的思想中寻求解决的办法。

关于苏州评弹三个终极问题的理论探索——读周良先生《苏州评话弹词史补编》 下载:12 浏览:276

唐力行 《当代艺术》 2018年1期

摘要:
苏州评弹存在着三个终极问题:苏州评弹是谁?苏州评弹从哪里来?苏州评弹往哪里去?苏州评弹的基本特征、艺术规律是在苏州评弹发展的历史过程中形成的。而历史过程中形成的苏州评弹的艺术特征、艺术规律又规定并制约着苏州评弹往哪里去。周良对评弹往那里去的思考,为我们继承、发展苏州评弹指明了方向。周良的理论探索还具有方法论上的意义,我们可以从中受到启迪。

高职电子商务专业校企共建实践教学体系研究与实践 下载:57 浏览:367

金静梅 《电子商务进展》 2019年2期

摘要:
面对高职电子商务专业实践教学在课程体系、教学资源及教师专业能力存在的问题,学校与企业紧密合作,共同构建电子商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是解决目前实践教学问题的有效途径。苏州健雄职业技术学院依托企业在实践课程体系、实践教学资源及"双元"师资团队三方面进行电子商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设并取得了较好的建设成效。

基于网络数据的历史文化名镇旅游形象认知及优化策略——以苏州木渎古镇为例 下载:49 浏览:349

彭清远1 张晓芳2 邢佳琦1 谭晶晶1 吴逸秋1 《中国城镇》 2020年11期

摘要:
本文运用网络文本分析方法,以马蜂窝、携程、途牛、飞猪等网站的12篇游记及12000条评论为文本数据,使用八爪鱼软件提取高频特征词,并从旅游资源、旅游环境、旅游基础设施及配套服务、古镇文化内涵四个方面分析了游客对木渎古镇的旅游感知形象,在此基础上探讨木渎古镇在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优化策略。

“陪伴式”乡村规划与实践——以苏州市树山村特色田园乡村为例 下载:77 浏览:346

彭锐1,2 杨新海3 芮勇3 《中国城镇》 2018年9期

摘要:
目前,乡村振兴已经成为国家战略,各地纷纷先行先试,探索乡村振兴的地方路径。"特色田园乡村"即是江苏省根据自身情况提出的乡村振兴创新举措。本文以苏州市首批特色田园乡村——树山村为例,结合持续五年的规划编制与在地实践,针对乡村规划建设的痛点问题,提出规划引领、双创引进、文化引擎、要素引入、活动引流五大"博引策略",探索"陪伴式"的乡村规划路径,以期对特色田园乡村的创建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有所裨益。

废旧生产建筑在特色田园乡村建设中的重生——以苏州吴中区黄墅村匠心工坊设计为例 下载:65 浏览:339

向刚1 郭海鞍2,3 刘海静4 《中国城镇》 2018年9期

摘要:
2017年,江苏省开展了一系列"特色田园乡村建设"工作,为中国乡村建设和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实践机会。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很荣幸受托于当地政府,为苏州吴中黄墅村的发展贡献菲薄之力。黄墅村是历史上著名的工匠之村,现在村里仍有很多人以装修行业为工作,于是笔者希望为村子建造一座匠心工坊,用以发扬当地传统文化。工坊选址于村口的一些废弃生产建筑。结合工坊设计,探讨乡村中废弃的生产建筑在特色田园乡村建设中的再利用方法。在农村经济搞活的时期,乡村中建设了大量的生产建筑,用以提高村民收入、增加就业机会,当下这些房子虽然已经失去原本的功能,但是已经融入乡村生活,也成为了那个时代特色乡村的印记。如何更好地实现乡村废旧生产建筑的更新与发展,是当代进行乡村建设工作时值得深入研究和思考的问题。

导电织物制备方法及应用研究进展 下载:83 浏览:423

马飞祥1,2 丁晨1 凌忠文3 袁伟1 孟秀清2 苏文明1 崔铮1 《新材料》 2020年2期

摘要:
织物面料由于其优异的柔韧性及透气吸水特性,越来越多地被选择为柔性电子器件的衬底材料,并被广泛应用于可穿戴电子领域。其中如何实现普通织物具有导电性,并满足弯曲、拉伸,甚至洗涤状态下仍然保持电学稳定性,是各种织物基可穿戴电子器件的基础。本文首先综述了当前制备导电织物的各种方法,并依次展开论述,总结各方法的优缺点,指出导电织物研究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包括实用性、舒适性、规模化、低成本等;最后对导电织物在柔性可穿戴电子中的应用进行了介绍,并对其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企业异质性、三重螺旋系统与企业创新 下载:83 浏览:479

刘祖容1 陆毅凌2 杨锐2 《现代经济研究进展》 2019年7期

摘要:
现有的研究较少涉及企业异质性影响三重螺旋系统创新效应的实证分析。为此,本文以我国9808家电子通信设备企业为研究对象,通过多层分析法,实证分析企业异质性对三重螺旋系统创新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三重螺旋系统中大学和产业主体对企业创新的影响显著,而政府的影响不显著;大学和产业主体的影响会因企业规模、所有权和研发投入而不同;在剔除企业异质性对三重螺旋系统中每个主体创新效应的影响后,三重螺旋系统各主体之间的交叉效应仅仅表现在市域层面大学与产业的相互作用上,而其他相互作用对企业创新没有显著影响。

创意产业大背景下苏州古村落的社区化发展——以西山明月湾古村落为例 下载:74 浏览:361

宋晓真 《中国城镇》 2018年1期

摘要:
传统村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集中之地。近30余年城市飞速发展,大量传统村落受到冲击,其资源环境与传统文化都面临着关注度不够、开发性破坏等问题,经历了不同程度的困境和危机。随着现代旅游业和创意文化产业的蓬勃发展,新的乡村建设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文章在探析苏州众多古村落发展现状的基础上,用理论联系实际,以西山明月湾的村落发展为例,对古村落新型的社区化发展模式和发展策略进行了探讨性研究。

基于溶液法的单壁碳纳米管水平取向排列研究进展 下载:80 浏览:424

张小品1,2 邱松2 张兆春1 金赫华2 李清文2 《新材料》 2019年5期

摘要:
单壁碳纳米管(SWCNTs)以其优异的物理、化学及电学性质,在微纳米电子器件领域表现出巨大的应用前景。作为典型的一维纳米材料,SWCNTs呈现出随结构变化的不同导电属性和手性的多样性。然而,通常直接生长制备的SWCNTs是金属性和半导体性碳纳米管的混合物或不同手性结构的混合体,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SWCNTs在电子器件领域中的实际应用。因此,首先需要精细分离出单一导电属性或单一手性的SWCNTs,以满足制作高性能碳纳米管器件的要求。此外,SWCNTs的一维特性使其在性能上显示出极其显著的各向异性,即大部分情况下其轴向性能要优于径向性能。因而,对于SWCNTs的进一步应用来说,其取向排列问题也显得尤为重要。基于上述两个方面的因素,近年来,直接生长后经分散分离处理的SWCNTs通过外界作用力实现其取向排布的方法(即基于溶液法的后排列的方法),引起了研究者们的极大关注。基于溶液法的SWCNTs取向排列方法,需要首先通过表面活性剂或小芳香分子、大环共轭物、核酸、多肽等生物分子的物理吸附或化学修饰来实现SWCNTs的分散及分离,然后结合各种物理、化学方法实现其水平取向排列。随着学者们研究的不断深入,迄今已报道了一些能够实现SWCNTs水平取向排列的简单易行的方法,包括剪切力诱导法、溶剂蒸发自组装法、Langmuir-Blodgett和Langmuir-Schaefer法、化学自组装法、真空过滤法、电磁场诱导法和模板法以及上述两种或几种方法的组合等。但是以上方法在大多数情况下依然存在比较严重的缺陷,如取向过程受分散体系的影响严重,分散及分离过程中会引入表面活性剂、聚合物分散剂等外来杂质并对后续器件制作造成不良影响,以及取向排列面积小、取向效果不理想等。因此,高性能碳纳米管器件的应用不仅需要取向碳纳米管的直径均匀、手性单一,而且需要高度取向、大面积以及取向密度均匀可控,这些仍是亟待解决的巨大的挑战。本文从不同分散体系中SWCNTs的水平取向排列原理出发,在对当前碳纳米管水平取向方法进行了分类的基础上,阐述了各种方法的研究进展现状,比较了其优缺点,并对其今后的研究与发展方向做出了展望。

滨水旅游公路的景观设计方法——以苏州环太湖公路(度假区段)景观工程设计为例 下载:37 浏览:354

孙国宝1 李昊2 王羽佳3 《交通技术研究》 2020年3期

摘要:
旅游景观公路作为独特而重要的公共空间,景观设计应具有独特性。以旅游景观公路定义为出发点,分析旅游景观公路设计的瓶颈为落脚点,提出滨水旅游景观公路设计的三大策略,通过苏州环太湖公路(度假区段)景观工程设计实例,阐述滨水景观旅游公路设计景观的自然生态性、地域文化性及场地的人性化设计。

苍白杆菌核糖-5-磷酸异构酶B基因的克隆及表达 下载:84 浏览:482

沈敏 姚雪梅 张孝峰 李良智 胡翠英 鞠鑫 《生物技术研究》 2018年10期

摘要:
将新筛选出的苍白杆菌菌株中的核糖-5-磷酸异构酶B(Rpi B)克隆到大肠杆菌中进行异源表达优化。[方法]以苍白杆菌菌株基因组为模板PCR扩增Rpi B基因,经酶切连接表达载体p ET-28a后转化入大肠杆菌BL21(DE3)中,利用异丙基-β-D-硫代吡喃半乳糖苷(IPTG)进行诱导表达及优化,利用SDS-PAGE分析表达情况。通过LC-MS-MS验证重组酶活性。[结果]SDS-PAGE分析表明,核糖-5-磷酸酶在大肠杆菌中高效表达可溶性蛋白,分子量在19 k Da左右。优化结果表明在16℃下需要IPTG诱导20 h后蛋白表达量最多。重组粗酶液在30℃下转化L-鼠李糖为L-鼠李酮糖,转化率为19%。[结论]成功克隆并表达出来源于苍白杆菌的Rpi B酶,它对其非天然底物糖L-鼠李糖表现出了异构酶活性。

智慧校园框架下学院微信综合信息服务平台构建研究 下载:48 浏览:392

孙翠改 敖建华 《软件工程研究》 2020年6期

摘要:
在信息爆炸时代的今天,大学生更倾向于通过手机来寻找想要的资讯。精准化传播、移动化服务、近距离互动无疑是新媒体的优势,而其中微信公众号无疑是最受欢迎的一个,本文通过第三方接口api、微信小程序、大数据、javaweb等关键技术设计并实现了智慧苏信综合信息服务平台,让师生足不出户即可感受微查询、微校园、微资讯等一站式全方位的人性化校园服务。拓宽了校园文化传播途径,增加了校园文化内容和凝聚力,促进了校园文化和校园生活在新媒体环境下的创新发展。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