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补肾益髓法对帕金森病肾虚髓减证患者非运动症状的影响 下载:76 浏览:514

陈路1 韦一佛2 刘明1 马丽珍1 陈志刚1 《当代中医药》 2019年8期

摘要:
目的观察补肾益髓法治疗帕金森病肾虚髓减证患者非运动症状的疗效。方法将60例帕金森病肾虚髓减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以抗帕金森病西药治疗为基础,治疗组加用补肾益髓法方药治疗3个月,于治疗前及治疗1、3个月进行帕金森病睡眠量表(PDSS)、疲劳量表、嗜睡量表、便秘量表评分,于治疗前和治疗3个月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进行评分,并判定临床疗效。结果治疗3个月,治疗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0. 00%,对照组为66. 67%,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 <0. 05)。治疗组治疗3个月PDSS、疲劳量表、嗜睡量表、便秘量表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且低于同时间对照组(P <0. 05);两组治疗前后MoCA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补肾益髓法可改善帕金森病肾虚髓减证患者疲劳、日间嗜睡、睡眠障碍、便秘等非运动症状。

三七对慢性肾衰竭“瘀”的作用 下载:95 浏览:485

镇立1 吴金玉2 温永耀1 梁荻1 陈永贵1 杜涵哲1 《中国中医药》 2019年6期

摘要:
慢性肾衰竭是一类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其中"瘀"可以认为是贯穿其始终的重要病因病机。三七作为常用的活血化瘀药,有着抗炎、改善血流动力学、促进各类血细胞分裂生长、抗纤维化、提高免疫等药理作用,已作为治疗慢性肾衰竭的常用药物。从分别中、西医两个方面论述慢性肾衰竭"瘀"的形成机制,探讨三七对慢性肾衰竭"瘀"的作用,为进一步推广传统中药三七治疗慢性肾衰竭的提供参考。

山茱萸及其复方在老年性痴呆治疗中的作用 下载:53 浏览:488

甄蓉蓉 张立敏 安红梅 《中国中医药》 2020年10期

摘要:
围绕老年性痴呆行为学、病理学、发病机制等环节综述了山茱萸有效成分及其复方防治老年性痴呆的研究现状,为补肾益精生髓中药在临床防治老年性痴呆中的使用提供依据。

益生菌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慢性肾脏病患者肠道菌群失调的影响研 下载:136 浏览:1289

闵丹燕 申婷 金丽雯 《医学研究杂志》 2023年10期

摘要:
目的:分析益生菌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慢性肾脏病患者肠道菌群失调的影响。方法:本次研究选取了我院从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收治的稳定透析3个月以上的慢性肾脏病患者15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各7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益生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经过治疗后,两组患者BUN及Scr的水平均有所下降(差异呈P<0.05),研究组比较对照组有减少趋向,不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肠道乳杆菌、双歧杆菌的数量增多,而肠球菌与大肠埃希菌数量均较少,且研究组患者改善状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内毒素水平、D-乳酸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CRP、IL-6及TNF-a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降低程度更加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治疗后两组患者PAC-QOL的评分有所改善,且研究组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生菌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慢性肾脏病患者肠道菌群失调、微炎症状态及肠道屏障功能均有改善作用,值得临床应用。

痛风性肾病中西医治疗研究进展 下载:74 浏览:478

谢招虎1,2 解静1 李兆福2,3 王特3 张晓宇3 张薇3 《中国中医药》 2019年3期

摘要:
为了全面了解痛风性肾病的治疗研究进展通过查阅国内外痛风性肾病相关的文献报道,对各类研究进行综述。结果发现目前针对痛风性肾病仍缺乏特异性药物,西医治疗以预防为主,对于合并痛风性关节炎且处于急性发作期的患者应予抗炎镇痛治疗为主,若合并高血压或糖尿病等疾病,应积极治疗合并症,其他则以降尿酸及保护和改善肾功能为主要治疗原则;中医通过辨病治疗、辨证治疗、分期分型治疗等治疗手段及方法常可获得满意疗效,且中医方药及治法因具有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等优势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值得深入探讨。

从HPT轴角度探讨桂枝-附子在金匮肾气汤中温补肾阳的作用机理 下载:84 浏览:523

​戴冰1 杨梦琳2 张嘉妮2 李玉星2 周芳亮2 肖子曾2 《中医研究杂志》 2018年8期

摘要:
观察金匮肾气汤及桂枝-附子对肾阳虚模型小鼠下丘脑-垂体-甲状腺(HPT)轴的影响,并探讨桂枝-附子在金匮肾气汤中温阳补肾的作用机理。方法:将60只昆明种(KM)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肾阳虚模型组、金匮肾气汤组(10.53生药g/kg)、桂枝-附子组(0.78 g生药/kg),每组15只;并按照每只小鼠25 mg/kg的体质量灌胃氢化可的松注射液,建立肾阳虚小鼠模型;测量体质量的变化,检测血清三碘甲腺原氨酸(T3)、甲状腺素(T4)及血清甲状腺激素(TSH)含量,血浆环磷酸腺苷(c AMP)、环磷酸鸟苷(c GMP)含量,并观察甲状腺病理组织形态学改变。结果:肾阳虚模型小鼠体质量、血浆中c AMP含量、c AMP/c GMP比值、血清中T3、T4及TSH含量均降低;金匮肾气汤及桂枝-附子组均能增加肾阳虚模型小鼠体质量、提高血浆c AMP含量、c AMP/c GMP比值及血清TSH、T3、T4含量。结论:桂枝-附子为金匮肾气汤温发挥补肾阳作用的主要药效物质基础,该方的温补肾阳的作用机制可能与其升高HPT轴中甲状腺分泌的T3、T4和垂体分泌的TSH,从而改善肾阳虚证有关。

壮药复方仙草颗粒联合贝那普利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疗效及对血清IL-6、TNF-α、CRP水平的影响 下载:75 浏览:471

黄雅兰1 黄国东2 蔡林坤1 薛涵予1 黄琼荷1 甘佳丽1 《中国中医药》 2019年2期

摘要:
目的:观察壮药复方仙草颗粒联合贝那普利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DN)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IL-6、TNF-α、CRP水平的影响。方法:将76例DN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38)与治疗组(n=38),对照组给予贝那普利治疗,治疗组在给予贝那普利的基础上联合壮药复方仙草颗粒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及治疗后中医症候积分、24 h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R)、血肌酐(Scr)、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观察两组有无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结果:治疗12周后,治疗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6.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5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中医症候积分、UAER、Scr、IL-6、TNF-α、CRP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FPG、HbA1c低于治疗前(P<0.05),但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两组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结论:在不依赖于血糖控制的情况下,壮药复方仙草颗粒联合贝那普利能够进一步抑制DN患者的微炎症反应,改善肾功能,提高DN患者的临床疗效,改善中医症候,有效降低DN患者的UAER、Scr、IL-6、TNF-α、CRP,且安全性好。

五苓散要药“桂枝”在五苓散对阿霉素肾病大鼠肾脏保护中的作用 下载:89 浏览:503

张倩霞 陈少丽 文小平 都广礼 《当代中医药》 2019年4期

摘要:
目的探讨五苓散"要药"桂枝在五苓散对阿霉素肾病大鼠肾损伤保护中的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尾静脉注射盐酸阿霉素(3 mg/kg)两次复制SD大鼠肾损伤模型,造模成功的60只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贝那普利组、五苓散组、五苓散去桂枝组、五苓散去桂枝加桂皮醛组,每组12只;另选取健康SD大鼠12只设为正常组。贝那普利组给予浓度为1. 2 mg/ml的盐酸贝那普利片溶液灌胃,五苓散组给予浓度为1. 6 mg/ml五苓散溶液灌胃,五苓散去桂枝组给予浓度为1. 4 mg/ml五苓散去桂枝溶液灌胃,五苓散去桂枝加桂皮醛组给予浓度为1. 403 mg/ml五苓散去桂枝加桂皮醛溶液(其中桂皮醛的终浓度为3 mg/ml)灌胃。各组按照10 ml/kg剂量灌胃,正常组和模型组灌胃等体积生理盐水,每日1次,共28天。末次给药后记录大鼠24 h尿量,检测大鼠尿蛋白含量,血浆肌酐、尿素氮、总胆固醇、甘油三酯水平,以及血浆丙二醛(MDA)、谷胱甘肽(GSH)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大鼠肾脏组织HE染色进行病理学观察。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24 h尿量降低,尿蛋白含量及血浆肌酐、甘油三酯、总胆固醇、MDA、GSH含量升高,SOD活性降低(P <0. 05或P <0. 01),病理可见肾小球硬化,肾小管上皮细胞变性肿胀,间质纤维组织增生。与模型组比较,五苓散组、五苓散去桂枝组、五苓散去桂枝加桂皮醛组均可降低大鼠24 h尿蛋白含量,升高血浆SOD活力(P <0. 05或P <0. 01),改善肾脏病理变化;且五苓散去桂枝加桂皮醛组亦降低血浆肌酐、MDA、GSH含量,提高24 h尿量(P <0. 05或P <0. 01),肾脏病理改善更明显。结论桂皮醛可能是五苓散"要药"桂枝的主要活性成分,其抗阿霉素肾病大鼠肾损伤的机制可能与抗氧化应激有关。

固本安胎汤治疗先兆流产患者的临床结局分析 下载:54 浏览:287

马万增 《中医研究杂志》 2019年5期

摘要:
目的:研究固本安胎汤联合西药治疗先兆流产脾肾两虚证患者的临床结局。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128例先兆流产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4例,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固本安胎汤进行辅助治疗,疗程14 d,比较两组有效率、中医证候积分、血清性激素水平、妊娠结局和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5. 16%(59/62)和83. 61%(51/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临床疗明显效优于对照组(P <0. 05);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明显降低(P <0. 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两组血清雌二醇(E2)、孕酮(P)和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水平均明显上升(P <0. 05),且观察组各项指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流产率及早产率低于对照组,足月妊娠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两组复发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 0. 05)。结论:固本安胎汤联合西药治疗先兆流产脾肾两虚证可有效改善内分泌功能和性激素水平,缓解患者症状,提高临床疗效和保胎成功率,改善妊娠结局。

益气滋阴活血泄浊法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观察 下载:66 浏览:365

王兰玉1 李丽君2 《中医研究杂志》 2019年5期

摘要:
目的:观察益气滋阴、活血泄浊法通过调节血脂从而改善肾功能的临床疗效。方法:筛选符合糖尿病肾病、慢性肾衰竭诊断标准、且中医辨证属气阴两虚,瘀浊内停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对照组30例。治疗组在基础治疗(控制血糖、血压)的同时服用益气滋阴活血泄浊法;对照组在基础治疗(控制血糖、血压)的同时服用包醛氧淀粉胶囊。两组治疗4周后,比较治疗前后肌酐(SCr)、尿素氮(BUN)、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63. 33%高于对照组;组内比较治疗组治疗前后TC比较(P <0. 05),具有显著性差异(P <0. 05),TG、LDL-C比较,具有极显著性差异(P <0. 05);对照组治疗前后TC、TG、HDL-C、LDL-C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 0. 05);治疗组治疗前后血肌酐、尿素氮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 <0. 05)。组间比较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后对比TC、LDL-C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 <0. 05); TG比较,具有极显著性差异(P <0. 01);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后血肌酐、尿素氮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 <0. 05)。结论:益气滋阴活血泄浊法能明显改善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肾功能,其机制可能与益气滋阴活血泄浊法能显著改善脂质代谢有关。 还原

骨碎补总黄酮对IL-1β介导的软骨肉瘤细胞SW1353干预的最适浓度范围 下载:69 浏览:507

陈颖颖1 李冬霞1 杜梦梦2 张丽宁2 胡琪2 周丽2 罗莎2 周同亮1 陶庆文1 《中国中医药》 2020年7期

摘要:
目的通过检测不同浓度的骨碎补总黄酮对IL-1β介导的SW1353细胞增殖、凋亡以及细胞形态的影响,探索最适药物干预浓度范围。方法细胞分为正常组、骨碎补1.0组、骨碎补0.5组、骨碎补0.25组、骨碎补0.125组、骨碎补0.062 5组共6组,每组均以IL-1β10 ng/mL诱导细胞致炎,骨碎补1.0组以骨碎补1.0 mg/mL加药干预,骨碎补0.5组以骨碎补0.5 mg/mL加药干预,骨碎补0.25组以骨碎补0.25 mg/mL加药干预,骨碎补0.125组以骨碎补0.125 mg/mL加药干预,骨碎补0.062 5组以骨碎补0.062 5 mg/mL加药干预,在12、24、36、48 h 4个时间点检测SW1353细胞的增殖率与凋亡率,光镜下观察细胞形态。结果细胞增殖情况可见:骨碎补1.0组、骨碎补0.5组、骨碎补0.25组、骨碎补0.125组4组细胞在不同时间点,细胞均呈不增殖状态(P<0.01),0.062 5组细胞增殖在12 h与36 h时与正常组无差异(P>0.05),在24 h与48 h时较正常组略低(P<0.01);细胞凋亡情况可见:骨碎补1.0组与骨碎补0.5组两组细胞凋亡率在10%以上,存活率不足正常组90%(P<0.01),骨碎补0.25组、骨碎补0.125组、骨碎补0.062 5组3组细胞凋亡率<10%;光镜下结果可见:骨碎补1.0组、骨碎补0.5组两组细胞状态不佳,数量较少,骨碎补0.25组、骨碎补0.125组、骨碎补0.062 5组3组细胞状态与正常组细胞相仿,但骨碎补0.25组细胞数量较少,骨碎补0.125组、骨碎补0.062 5组细胞数量与正常细胞无明显差异。结论骨碎补总黄酮干预IL-1β介导的SW1353细胞选择的最适浓度范围为0.062 5~0.25 mg/mL。

基于复杂网络的真武汤治疗糖尿病肾病的靶点作用研究 下载:96 浏览:512

唐丹丹 孟庆刚 《中国中医药》 2018年12期

摘要:
目的:从复杂系统角度对真武汤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作用机制进行研究。方法:以"茯苓"、"白术"、"芍药"、"附子"、"生姜"为关键词检索中国中药化学成分数据库、Drugbank数据库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版)获取中药、成分、靶点信息,并建立数据集,以Cytoscape软件为载体,构建中药-成分-靶点之间的复杂网络模型,并推测出药物组方与作用靶点之间的关系。结果:中药-成分-靶点网络是一个多途径、多环节的小世界网络,部分节点度相对较低,且各药物的重复靶点较少,表明该网络具有无标度属性;聚类结果表明,各味中药中至少含有一种有效成分与靶点存在作用关系。结论:真武汤在糖尿病肾病的治疗中存在能够作用于相关靶点的有效成分。

肾虚痰瘀型老年脑病的中医治疗 下载:93 浏览:486

张宇晨1 张淑静1 高誉珊1 杨傲然2 吴琼1 邢恩龙1 田昕1 《中国中医药》 2018年9期

摘要:
中医学对老年脑病的病机及治疗有着独特而深刻的认识。以中医藏象学说理论为基础,明确肾脏在中医学理论体系中的重要地位,认为肾精亏虚、髓海不足为本,痰瘀互结、脑脉痹阻为标是老年脑病的病机,探讨从肾虚痰浊血瘀论治老年脑病的意义。在临床治疗中,以辨证论治为前提,重补肾,兼顾祛痰化瘀,提出补肾填精、益髓养神,豁痰活血、化瘀开窍的治法,结合证候变化,指导临床。

补肾活血方联合针灸治疗腰椎骨质增生性腰痛(肝肾不足证)临床研究 下载:33 浏览:242

刘怡勋1 孙立全2 《中医研究杂志》 2019年2期

摘要:
目的:观察补肾活血方汤联合针灸治疗腰椎骨质增生性腰痛(肝肾不足证)的临床疗效。方法:按照随机数表法将本院收治的符合纳入标准的腰椎骨质增生性腰痛患者158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79例。对照组给予抗骨增生胶囊口服进行治疗,治疗组给予自拟补肾活血方口服并联合针灸疗法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DKK1和SOST水平的变化和临床疗效总有效率,并对两组患者腰椎功能按照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JOA)进行评分,疼痛强度及其变化的量化采用目测类比评分法(VAS)进行评分。结果:经过8周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97. 47%,77/79)高于对照组(86. 08%,68/79)(P <0. 05),观察组JOA、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 <0. 01),两组患者血清DKK1和SOST水平较治疗前都有明显升高(P <0. 05),且治疗组治疗后血清DKK1和SOST水平较对照组升高更显著(P <0. 05)。结论:补肾活血方汤联合针灸治疗可明显改善腰椎骨质增生性腰痛(肝肾不足证)的腰功能,降低JOA、VAS评分,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提高血清DKK1、SOST水平密切相关。

滋肾益肝方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抗结核药物所致急性肝损伤的有效性与安全性研究 下载:89 浏览:555

魏明禄1 刘建民2 陈南清1 黄永清1 陈俊辉1 孙家敏1 傅丽芳1 《中国中医药》 2018年8期

摘要:
目的:探讨滋肾益肝方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抗结核药物所致急性肝损伤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经抗结核药物致急性肝损伤患者9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46例予以多烯磷酯酰胆碱治疗,研究组46例予以滋肾益肝方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对比两组间临床症状和血清学指标,同时记录不良反应状况。结果:与治疗前比,两组治疗后中医症状积分降低,治疗后SOD、GSH水平升高,MDA水平降低,治疗后ALT、AST、TBIL、GGT和ALP水平降低,治疗后前白蛋白及IL-16、IL-19水平降低,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治疗后中医症状积分较低,治疗后SOD、GSH水平较高,MDA水平较低,治疗后ALT、AST、TBIL、GGT和ALP水平较低,治疗后前白蛋白、总蛋白较高,IL-16、IL-19水平较低,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均无病例脱落现象,仅见轻微不良反应,两组间不良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滋肾益肝方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抗结核药物致急性肝损伤疗效确切,不良反应低,值得推广。

当归芍药散配合穴位埋线治疗肝郁肾虚型卵巢储备功能下降 下载:27 浏览:321

高步婵1 赵锐2 杨帆1 刘宴君1 《中医研究杂志》 2019年1期

摘要:
目的:探讨当归芍药散加减配合穴位埋线治疗肝郁肾虚型卵巢储备功能下降的临床疗效及其对FSH、AMH、LH、E2水平及妊娠率结局等的影响。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肝郁肾虚型卵巢储备功能下降患者63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1例和对照组32例。治疗组在经后开始口服当归芍药散配合穴位埋线治疗,中药经期停服,每月穴位线埋1次。对照组采用戊酸雌二醇片联合地屈孕酮片进行人工周期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3个月经周期。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月经情况,临床症状,妊娠率结局和卵泡刺激素(FSH)、苗勒管抗激素(AMH),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水平的改善状况。结果:两组在改善月经情况及临床相关症状、FSH、AMH、LH、E2水平方面较本组治疗前改善(P <0. 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治疗组治疗后月经情况及临床相关症状、妊娠率结局、FSH、AMH、LH、E2水平明显改善(P <0. 05)。结论:当归芍药散配合穴位埋线能够有效改善患者卵巢储备功能,增加妊娠率。

慢性肾衰竭营养不良大鼠骨骼肌细胞凋亡及中药的干预实验 下载:89 浏览:491

邓聪1,2 魏连波3 汪东涛3 鲁路3 龚艳媚1 张娥铿1 《中国中医药》 2018年7期

摘要:
目的:观察慢性肾衰竭(chronic renal failure,CRF)营养不良大鼠骨骼肌细胞凋亡情况,及中药肾衰养真胶囊对其的影响。方法:SD雄性大鼠,采用5/6肾切除同时予4%酪蛋白饮食制作CRF营养不良大鼠模型,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中药组和西药组。治疗4周后,检测肌酐(Scr)、尿素氮(BUN)、白蛋白(Alb)、血红蛋白(Hb),TUNEL法检测骨骼肌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检测骨骼肌细胞凋亡蛋白酶3(Caspase-3)活性片段(Cleaved Caspase-3)、B淋巴细胞瘤-2基因相关蛋白(Bcl-2)、Bcl-2相关X蛋白(Bax)蛋白水平。结果:模型组大鼠骨骼肌细胞凋亡率明显增加(P<0.01),Cleaved Caspase-3和Bax表达均显著增加(P<0.01),Bcl-2表达显著下降(P<0.01)。中药干预后,CRF营养不良大鼠骨骼肌细胞凋亡率显著减少(P<0.01),Cleaved Caspase-3和Bax表达均显著下降(P<0.01),Bcl-2表达显著增加(P<0.01),同时大鼠Alb、Hb显著升高(P<0.01)。结论:Caspase-3依赖的细胞凋亡可能参与了CRF营养不良骨骼肌蛋白的降解,并诱导了骨骼肌萎缩。中药肾衰养真胶囊可能通过下调Cleaved Caspase-3和Bax蛋白表达,上调Bcl-2蛋白表达,抑制骨骼肌细胞凋亡,从而改善CRF营养不良。

复方半边莲注射液对阿霉素肾病大鼠模型的药理学作用研究 下载:87 浏览:521

​孙嘉婧1刘勇1马岩2马伟1 《中医研究杂志》 2018年4期

摘要:
研究复方半边莲注射液对阿霉素肾病大鼠模型的相关药效学作用。方法:通过尾静脉一次性注射阿霉素构造48只SD雄性大鼠肾病模型,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阳性组和复方半边莲注射液低、中、高剂量组。对其进行尿液及血清的采集,并对相关指标进行分析。结果:高剂量组能显著降低尿液中尿蛋白含量,血液中血肌酐、尿素氮、总胆固醇、甘油三酯、总蛋白、血清蛋白与模型组相比均有明显改善,低、中剂量组相对效果不显著。结论:该复方注射液对有病理学改变的阿霉素肾病大鼠模型,在适宜药物剂量时,具有明确的治疗效果,为后续其在临床应用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

糖通饮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临床研究 下载:35 浏览:380

潘艳伶1,2,3 侯胜开1 高楠楠1 屈璐1 伍鋆2 毕瑩1 《中医研究杂志》 2019年1期

摘要:
目的:观察名老中医经验方糖通饮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并初步探讨其可能的作用途径。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口服安博维,治疗组口服糖通饮,分别治疗12周后,比较两组治疗前后24 h尿蛋白定量、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R)、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肾功、糖化血红蛋白、血糖和血脂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治疗后24 h尿蛋白定量、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lc)、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均明显下降(P <0. 05或P <0. 01),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 <0. 05)。结论:糖通饮能有效降低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UAER,减轻蛋白尿,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疗效较好,可在一定程度上控制糖尿病肾病的发展,其作用途径可能和有效降低TGF-β1含量、改善血糖、血脂有关。

基于“肾主水司二便”探讨硝菔通结方对功能性便秘大鼠水通道蛋白表达的影响 下载:91 浏览:502

梁星琛 周永学 张小波 《中国中医药》 2018年7期

摘要:
目的:观察硝菔通结方对功能性便秘大鼠肾脏以及结肠组织水通道蛋白的影响,从现代医学肾脏调节水液代谢的角度探讨中医"肾主水司二便"的科学内涵,揭示硝菔通结方从肾论治便秘的作用机制。方法:48只成年雄性SD大鼠,采用随机法分为空白组(8只)和造模组(40只),造模组灌胃复方地芬诺酯混悬液6周复制便秘模型后随机分为模型组(FC组)、硝菔通结方高、中、低剂量组、阳性药物对照组(苁蓉通便口服液组,简称口服液组)。各治疗组给予不同剂量的硝菔通结方、阳性药物对照组给予苁蓉通便口服液(后简称口服液组)灌胃1个月。观察各组大鼠的一般情况,采用ELISA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清中精氨酸加压素(AVP)、环磷酸腺苷(c AMP)的含量,Western-Blot法检测肾脏组织中AQP2以及AQP3的表达,结肠组织中AQP3的表达。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粪便量少、质地干硬,血清中AVP、c AMP的含量升高(P<0.05),肾脏组织中AQP2以及AQP3的表达明显升高(P<0.01),结肠组织中AQP3的表达明显升高(P<0.01)。与模型组相比,各剂量硝菔通结方组以及口服液组大鼠粪便量增加且质地稀软,血清中AVP、c AMP的含量降低(P<0.05),肾脏组织中AQP2以及AQP3的表达明显降低(P<0.01),结肠组织中AQP3的表达明显降低(P<0.01)。结论:肾脏能通过调节水通道蛋白而影响肠道的水液代谢,这可能是中医"肾主水司二便"的科学内涵之一;硝菔通结方可通过影响肾脏组织的水通道蛋白而纠正肠道水液代谢紊乱,从而对功能性便秘发挥治疗作用。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