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英汉翻译中语法衔接手段的应对策略研究 下载:170 浏览:2014

范晓郁 《中国文学》 2022年2期

摘要:
本文以衔接理论为依据,提出英汉翻译中语法衔接的手段,包括照应、替代、省略以及连接等四种。将英汉翻译中的四种语法衔接手段应用到具体翻译实践中,以案例支撑来了解不同语法衔接手段的基本特征,为翻译实践提供保障。

翻译之“信”:概述与反思 下载:154 浏览:1768

王格 张万防 《中国文学》 2022年2期

摘要:
几千年来,古今中外的学者都试图对翻译“忠实观”进行探究,试图弄清其静态和动态的内涵。本文试图通过对翻译“忠实”,即翻译之“信”研究的概述,反思其研究成果。

浅析翻译理论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 下载:165 浏览:1868

王倩 王城 蔡沅学 《中国文学》 2022年1期

摘要: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教育国际化进程不断加快,中国英语教学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引起学界广泛关注。英语由于承载着两种及两种以上文化的传递与交流,因而其在社会中的跨文化互动的特性甚为突出。这些属性使英语教学变成了一种能够跨越人文学科、社会学科与自然学科,又能融合三者学科特点的交叉综合体。因此提高学生的英语交际和互译能力才是英语教学的重点,本文浅析了现中学英语教学现状,并重点阐述翻译理论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

课程思政融入泰语专业翻译课程教学的方法探索 下载:386 浏览:2893

​李伟叶 《文学研究》 2022年2期

摘要:
泰语专业的学生,由于专业的特殊性,在学习过程中会在不同程度上学习泰国及其他国家的一些社会文化知识,大学期间正是学生成长成才的关键时期,此时期的大学生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这个时期需要学生有辩证的、批判的思维去学习和接受新事物,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而不被片面、负面的观点所误导。泰语专业课教学中融入课程思政,不但可以满足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还可以达到全方位育人的目的。针对泰语专业课的特殊性,本文作者将探索如何在实际教学中更好地将“思政教育”融入到泰语翻译课程的教学中。

目的论视域下中国媒体外宣翻译策略研究—以《中国日报》为例 下载:176 浏览:2113

计洁 《中国文学》 2021年10期

摘要:
在“一带一路”和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战略背景下,外宣翻译成为向世界宣传我国文化、构建国家形象的重要途径。本篇以《中国日报》为例,以目的论视角具体研究其在文化、政治、经济等模块中不同的翻译策略。总结各个新闻模块增译、减译、词性转换、文化意象转换等翻译规律,旨在为其他外宣翻译活动提供经验和借鉴,正确树立中国在国际上的形象。

浅谈在藏传佛教界培养汉藏佛学翻译专业性僧才的几点思考--以青海省藏语系佛学院为例 下载:404 浏览:3054

李杰加布1 却藏项毛2 《文学研究》 2021年12期

摘要:
本文主要阐述汉藏佛学翻译在推进藏传佛教中国化和铸牢藏传佛教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上发挥的作用,在藏传佛教界培养这门学术研究的专业性僧才的时代要求和现实需要,探讨当前在培养优秀汉藏佛学翻译专业性僧才上面临或存在的困难问题,并试图从青海省藏语系佛学院作出的实践基础上提出具体可行的解决策略建议。

鲁迅的翻译活动及其主要翻译思想 下载:172 浏览:2085

王颖平 《中国文学》 2021年9期

摘要:
鲁迅的翻译生涯历时32年之多,通过翻译活动对外来思想和文化进行引进,前期的引入以艺术性、思想性的内容为主,后期加入了政治性的内容。鲁迅提倡翻译科学的文艺理论和革命的文学作品来鼓励人民的斗志,也可作为中国革命作家创作上的参考。他主张引介外国进步文学作品的同时,努力输入新的表现方法来丰富汉语的句法与语汇。“易解”与“丰姿”才是鲁迅关于直译的真正内涵。

从彼得·纽马克翻译批评框架赏析《四书白话英语新译》节选 下载:184 浏览:2306

龚德丹 《中国文学》 2021年9期

摘要:
翻译批评作为连接翻译理论和翻译实践的桥梁,近些年来也越来越热门。通过翻译批评,可以更好地了解译文,并有助于提升译文的质量。本文基于彼得·纽马克的翻译批评理论,赏析《四书白话英语新译》中节选内容“学而篇第一”。该译文用词简炼、通俗易懂,通过运用各种翻译技巧,最大程度遵循了原文内容和语言形式,同时也最大程度地再现了原文作者的写作目的和意图。

女性主义翻译观下译者主体性的彰显——以《灿烂千阳》的两个中译本为例 下载:411 浏览:3090

​陈瑾瑄 《文学研究》 2021年10期

摘要:
《灿烂千阳》是美籍阿富汗裔作家卡勒德•胡赛尼(Khaled Hosseini)继《追风筝的人》后出版的第二本小说。小说以阿富汗为背景,通过对两位女主人公悲惨命运的描绘,讲述了女性为摆脱来自父权社会压迫而独立抗争的故事。自小说发表后,国内外学者就开始研究这部小说。他们讨论小说的主题、叙事技巧和人物性格,分别从后殖民主义、新历史主义和生态女权主义等方面对小说进行分析。然而,却很少有学者从女性主义翻译理论的角度研究其译本,更没有学者从译者性别身份的视角出发对比其中文译本。受到这些研究的启示,本文将以李继宏(男性译者)与李静宜(女性译者)的两个中译本为研究对象,从女性主义翻译观出发,将其与原文本进行对比,分析性别不同的译者是如何在其译作中发挥其译者的主体性。

韩译汉百度翻译错误分析-以金融报道韩译汉为例 下载:184 浏览:2346

侯雨 《中国文学》 2021年7期

摘要:
在全球化背景下,中韩两国交流日益频繁。在两国人民交流的过程中,机器翻译的作用日益突出。然而机器翻译具有局限性,译文质量不能得到保证。在此背景下,笔者自建平行语料库,分析百度韩汉翻译错误及其类型,以期为百度翻译使用者、韩语学习者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帮助。

初中词句语篇翻译内容研究 下载:412 浏览:3122

​刘灵 《文学研究》 2021年10期

摘要:
翻译是把一种文字所承载的意思用另一种文字准确恰当表达的过程,不是简单的字词直译,其本质是信息的交流传递,其中涉及语法和相应的文化背景,是两种文化的信息传递活动。翻译是个复杂的工作,学习起来并不简单,但是翻译是英语学习中最体现意义的部分,通过翻译达成沟通交流,获得翻译技能的目的。所以翻译水平和技巧需要重点培养,初中英语教师责任重大,担负着学生基础翻译能力的培养工作。

汉英机器翻译错误类型及其对策 下载:411 浏览:3127

黎杨 《文学研究》 2021年9期

摘要:
通过对比机器翻译和人工翻译,本文对机器翻译错误类型的具体分析,从词汇、语法和话语的角度总结了相应的译后编辑方法,为机器翻译和译后编辑的研究提供了一些参考。

浅析《圣经》中译过程中的翻译策略 下载:178 浏览:2278

冯婧 《中国文学》 2021年7期

摘要:
《圣经》在中国的传播最早可追溯至唐朝时期,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中,译者在将《圣经》或者基督教文献翻译成中文的过程中也采取了不同的翻译策略。本文通过分析《圣经》中译史的三个不同阶段的历史背景,以及译者对翻译策略的选择或改变来说明社会背景、以及各个文化之间关系,特别是强弱对比对翻译策略的影响。

韩剧《结过一次了》字幕翻译问题研究 下载:171 浏览:2073

孙可欣 《中国文学》 2021年6期

摘要:
电视剧作为文化内容的输出媒体,是文化对外输出的一个重要渠道。韩国一直很重视电视剧文化的输出。而在中国,翻译加工后的韩国电视剧一直很受人们欢迎,但是很多韩剧的字幕翻译或多或少都存在一些问题。本文以韩国家庭电视剧《结过一次了》字幕为研究对象,从词汇和句子两个方面分析韩剧字幕翻译中存在的问题。

西安遗址公园外宣资料英译的生态翻译学浅析 下载:176 浏览:2129

李佳1 赵旭2 《中国文学》 2021年6期

摘要:
陕西西安作为千年古都,见证了华夏民族的辉煌,凝聚着浓厚的文化气息,不仅吸引了许多国内外游客也吸引了大批国内外学者来此考察研究。而西安又是遗址公园的聚集地,对遗址文化的传播和经济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这就使得遗址公园外宣资料翻译的准确性、有效性及重要性不言而喻。本文以生态翻译学理论为基础,对所搜集的部分资料展开分析研究,以期营造完整独特的生态翻译环境,达到生态平衡,实现更好的“三维”转换。不仅实现翻译过程中的译有所为,而且实现更好的文化输出。

新时期初中英语翻译句子教学策略实践探析 下载:413 浏览:3142

​何娴 《文学研究》 2021年9期

摘要:
英语翻译是学生解决英语习题的前提和基础,学会英语翻译不仅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使学生掌握英语语法和词汇的运用方法,帮助学生解决英语学习问题。基于此本文针对新课改背景下英语翻译句子教学策略展开探究,对于加快推进初中英语教学改革及促进学生个性化学习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功能对等理论视角下的诗歌翻译比较研究——以许渊冲、理雅各的《诗经》英译本为例 下载:182 浏览:2276

杨斯婷 《中国文学》 2021年6期

摘要:
本文以诗歌翻译理论为基础,对《诗经》1871年版和1993年版英译本的诗歌翻译进行比较研究,从翻译差异角度探讨社会文化因素对翻译的影响。通过对两种诗歌译本的比较研究,得出翻译不仅是直译,而且是意译的结论。比较翻译研究有助于我们理解译文的审美特征和文学价值。

探究我国现代散文英译本中的翻译美学——以张培基《差不多先生传》为例 下载:412 浏览:3201

刘艺红 魏琦 申红 《文学研究》 2021年8期

摘要:
翻译美学理论是我国翻译理论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在现代散文翻译过程中相当重要。现代散文体裁不同于其他文体,故而译者在翻译时既要做到忠实、达意,还要从原文背景、原文作者、语言差异、散文文体特征出发,尽己所能表现现代散文之美。可是,译者应如何通过译文中表现出原文中的美呢?基于此,本文从翻译美学角度出发,以张培基先生英译本《差不多先生传》为例,通过分类分析例举法,分析翻译美学该译本中的体现。进而总结出一些散文翻译方法,供广大译者及读者参考,以此提高我国现代散文翻译质量。

民族语文翻译工作在文化发展中的重要性探析 下载:184 浏览:2364

努尔别克·夏依多力 《中国文学》 2021年5期

摘要:
本文旨在通过三方面的叙述来对民族语文翻译工作在文化发展中的重要性进行探析,首先简述了现阶段民族语文翻译工作的重要性,随后分析了现阶段民族语文翻译工作在文化发展中的策略应用最后结束语部分对文章进行了总结和概括。

计算机辅助翻译技术在体育赛事外宣翻译中的应用 —以2021年西安全运会志愿者新闻外译为例 下载:189 浏览:2312

闵晨希 《中国文学》 2021年5期

摘要:
随着今年教育教学信息化不断深入,计算机辅助翻译作为高校翻译教学中的核心课程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彰显。本文将以某高校官方网站关于西安全运会志愿者新闻报道外译为例,展现计算机辅助翻译技术在体育赛事外宣翻译中的有效应用及其对翻译技术教学活动设计的启示。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