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最新录用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生活化教学模式的应用探讨 下载:148 浏览:2008
摘要:
《道德与法治》是初中教学中的重要学科,采用以生活为导向的教学模式能够加强《道德与法治》与学生生活之间的联系,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知识,提高整体学习能力。通过对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生活化内涵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结合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生活化流于形式、脱离实际等现状问题,提出加强生活联系激发学生兴趣、创建课程生活化情境等策略,具有可借鉴意义。
核心素养下《道德与法治》教学变革的思考 下载:148 浏览:1992
摘要:
《道德与法治》作为一门素养学科,对于学生的全方位高素质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小学道德与法治,作为小学生道德与法治素养培养的启蒙阶段,对于小学生的文化素质教育有着重要的地位。教师要能够掌握当下道德与法治教育的特色,开展适应小学课堂的特色教育,让学生在课堂中感受道德与法治学习的魅力。因此,加强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改革,是对学生道德与法治的熏陶以及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的必要方式。那么,如何在核心素养下探索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改革,需要教师进行不断的关注与探究。
依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优化《道德与法治》教学 下载:149 浏览:1985
摘要: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孕育了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品格,是德育的重要依托。小学德育课中,渗透优秀传统文化,有利于学生道德修养、精神品质的历练与提升。《道德与法治》课,依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生命教育、感恩教育及主动学习意识的引导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培育劳动素养 落实“五育并举”育人价值——从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说起 下载:377 浏览:2886
摘要:
劳动教育直接决定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劳动精神面貌、劳动价值取向和劳动技能等劳动素养水平,它具有树德、增智、强体和育美的综合育人价值。思政课作为我国推进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对于“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承担着重要的历史责任和时代使命。把新时代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的教学目标要求与学生劳动认知、劳动能力和劳动态度等劳动素养的培育相结合开展教学,对更好推进“五育并举”劳动育人价值,培育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课程育人:小学《道德与法治》实践类作业的育人价值研究 下载:129 浏览:1674
摘要:
《道德与法治》是小学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门学科,具有丰富的立德树人价值,但是要想将此价值充分地发挥出来,需要学校和教师都共同作出努力,不断创新的教学方式,更新教学理念,通过实践教学让学生们沉浸式融入到课堂中,让学生深刻的感受到课堂所传达的教学内容,运用一些与实际生活相关的素材将书本上的知识与现实联系起来,真正的学习到书本中所传递的道德修养,同时课后为学生布置实践类作业,帮助他们加深对所学价值理念的印象,本文主要探究了小学《道德与法治》实践类作业的育人价值,以及如何发挥出它的育人价值。
[1/1]

版权所有 © 2025 世纪中文出版社  京ICP备202408603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