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七自由度机械臂动力学分析方法 下载:36 浏览:241

周晓丽 陈永强 穆星科 谭珏 《中国航空航天科学》 2018年11期

摘要:
针对传统基于控制系统的空间机械臂的运动轨迹设计及其抓捕动力学仿真等正向分析的控制方程建模和解算过程复杂、设计周期长的问题,基于CATIA模型运动轨迹规划,提出了一种用于航天器抓捕目标的七自由度机械臂ADAMS仿真分析方法,通过该方法,能够快速获得空间飞行器在机械臂抓捕和释放过程中的扰动姿态以及机械臂各个关节受力情况,为初期方案的设计和选型提供参考。

水下超声速气体射流诱导尾空泡实验研究 下载:66 浏览:446

许昊1 王聪1 陆宏志2 黄文虎1 《现代物理学报》 2018年6期

摘要:
两相射流与空化问题对采用喷气推进的水下高速运载器而言不可避免.本文通过水洞实验,探究了回转体在水流场中由亚声速及超声速气体射流诱导形成尾空泡的形态特征,发现了四种不同类型的诱导尾空泡,并探讨了相应的形成机理和控制条件.通过高速图像采集及数字处理技术,得到了不同弗劳德数和通气流量系数下诱导尾空泡的瞬时及时间平均形态.通过气体射流数值解及射流耦合空泡闭合理论模型与实验图像的对比分析,得到如下结论:根据形态特征,将观察到的射流诱导尾空泡划分为泡沫状、完整、部分破碎和脉动泡沫状四类,其中诱导产生的部分破碎尾空泡在形态上与超空泡存在明显差异,脉动泡沫状则为诱导空泡所特有;气体射流受到空泡阻挡发生回射后对应的实际通气流量系数是控制空泡形态的关键;诱导空泡类型转变可以通过Paryshev提出的射流空泡耦合模型预测,但必须在考虑射流空间结构和流动损失的前提下;进行上述修正后,诱导尾空泡形态变化规律与理论模型估算得到的实际流量系数相符合.

C/SiC复合材料高温有氧重复使用条件下力热性能演化研究 下载:48 浏览:389

张晗翌1 陈伟华1 王丽燕1 程响1 李冠姝2 《航空航天学报》 2020年11期

摘要:
采用压缩、三点弯曲、拉伸试验方法研究了C/SiC复合材料在高温空气重复使用条件下的力学性能,利用SEM观测材料在不同温度下所形成的断口形貌,得到以下结论:随测试温度升高,C/SiC复合材料的抗压、弯曲和拉伸强度性能均出现了降低。高温氧化引起碳纤维结构损伤,纤维增韧机制消失,导致强度迅速衰减;在25℃、500℃和1000℃下,C/SiC复合材料经过50次循环载荷后,试样的压缩强度增长,弯曲强度小幅降低,拉伸强度则出现大幅度下降。

基于知识场理论的航天特色人才队伍培养实践 下载:44 浏览:523

冯瑶 郭磊 《航空航天学报》 2025年2期

摘要:
本文结合知识的主要特征和转化途径,研究知识场在企业内部的运行逻辑,以企业培训项目实践案例,论证知识场与企业人才培养的相互作用和实际效果,促进企业知识成果的快速沉淀和人才队伍的高效培养。

浅谈航天产品外包质量管理 下载:101 浏览:1048

吴瑞保 《航空航天学报》 2024年10期

摘要:
“十四五”以来,航天型号任务进入爆发增长期。企业紧紧围绕“十四五”发展思路,在“三高”目标的指引下,继续推进科研生产管理体制的变革。其中,他们积极探索外包控制模式。2020年,企业对外包控制进行了战略调整,重点将外包的职责集中到企业规划计划管理部门,结合企业产业定位初步探索外包供应商的能力清单和外包任务,加强外包管理。

航天企业客户培训体系建设实践与思考 下载:101 浏览:1020

刘思达 郭磊 《航空航天学报》 2024年6期

摘要:
文章介绍了航天企业客户培训体系建设的实践做法,提出从机制、资源、项目三个层面统筹建设航天企业客户培训体系,提出了促进客户培训与企业研发生产体系深度融合,以培训产品角度对客户培训统筹管理、系统设计,以新技术为牵引加强教学设备设施资源建设三个方面的思考建议。

提升航天科研生产区安全保障与风险管理的探究与实践 下载:98 浏览:1046

王绮涵 邓友成 饶莹莹 《航空航天学报》 2024年5期

摘要:
本文涉及航天科研生产区的安全保密、保卫及安全生产管理与保障,借鉴集团公司综合安全管理经验,通过对各类科研生产场所现场调研,结合单位的实际情况,探究“大安全”一盘棋统筹管理和精细化流程管控,有效防范和化解重大安全风险,促进由“安全监管”到“安全监管与服务并重”的转型升级,切实融入科研中心、保障科研任务的意识,有效防范和化解重大安全风险,杜绝低层次、管理性安全违规事件,为航天科研生产中心任务保驾护航。

科研院所研究生课程体系建设的探索与思考 下载:151 浏览:870

黄涛 刘莎 魏晓曦 常俪 钟山 《课程教育研究》 2024年4期

摘要:
研究生课程学习是研究生培养过程的必备环节, 在研 究生成长成才中具有全面、综合和基础性作用。本文对科研院所 研究生课程体系建设现状进行了剖析,提出了科学合理的建设理念,并基于此理念完成了课程体系建设实践。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