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衔接大中学物理综合素质教育模式的探究与实践 下载:73 浏览:375

陈宗强 陈靖 刘松芬 李川勇 《物理进展》 2019年8期

摘要:
本文介绍了南开大学物理科学学院衔接中学-大学的物理综合素质教育模式的一些探究与实践,相关研究项目曾获得2018年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主要包括基于国际青年物理学家锦标赛(IYPT)开展了一系列有益的工作,在南开大学开展了南开大学物理学术竞赛(NKPT),发起了中国大学生物理学术竞赛(CUPT),举办了中国高中生物理创新竞赛(CYPT)。该教育模式经过多年的实践,育人作用显著,促进了大学-中学的紧密相连,在国内外凡响强烈。

高中课程改革背景下大中学物理教育面临的困境与思考 下载:74 浏览:353

黄绍书 《物理进展》 2019年8期

摘要:
高考改革往往是紧跟高中课程改革(以下简称课程改革)同步进行的。改革必须与实际情况相吻合,否则将会产生诸多不良效应。即将普遍实施的"3+3"高考模式,其评价机制不够完善也不甚健全。从浙江和上海率先推行的实践结果可以预想,这一举措必将造成高中学校选择学物理的学生严重偏少,而高等院校物理类相关专业直接面临招生困难的境地。然而,若能进一步健全和完善"3+3"高考模式的评价机制,那么,由此引起的矛盾是可以调和的。这样,改革也必将良性发展。

斐波那契数列的八种实现方法的探讨 下载:23 浏览:369

荀雪莲1 姚志强2 张岚3 《航空航天学报》 2019年12期

摘要:
C语言程序设计关于斐波那契数列问题的解决方案有七种,分别是两种循环结构的实现方法,一种数组变量的方法,四种用户自定义函数的方法,其中一种采用了递归函数的方法;在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中,利用Excel简单公式,演示斐波那契数列的实现方法。本文针对上述八种实现方法进行了详细阐述,使得一个简单的经典的案例覆盖了C语言程序设计的全部知识点,并与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关联起来,为大学计算机基础和计算机程序设计这两门课程的综合教学改革提供了一个很好地借鉴和示范。

微课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应用初探 下载:95 浏览:487

赵京波 《教育实践与创新》 2020年2期

摘要:
"微课"作为教育领域新的宠儿,突破了传统教育模式的时空限制,具有教学时间短、教学内容少、资源容量小、资源使用方便和传播形式多样等特点。将微课适时、适当地应用于中学物理教学过程中,在新课导入、重难点突破、提升学生实验操作技能、辅助物理课堂实验教学、指导学生自学、指导学生自主复习和帮助学生答疑解惑等方面加以巧妙运用,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物理教学效果,还可以拓展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良好的自主学习能力,进而为学生今后的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浅谈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下载:94 浏览:489

崔维军 《教育实践与创新》 2020年2期

摘要:
作为教师,如何根据物理学科的特点和规律,并结合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要思考的问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一方面可通过引入一些有趣的自然现象和生活现象、增加有趣的实验、讲述先进的科学技术、讲述一些有趣的故事、进行一些有趣的课外活动等来增强教学内容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教师还可通过不断加强学习和总结教学经验来提高教师自身的教育教学能力,由此在教学中通过提高教学方式的趣味性、教学语言表达的趣味性等让学生体验成功的乐趣,进而使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断得到提升和巩固,如此可使物理教学取得更理想的效果。

功率的高端备课 下载:77 浏览:497

董友军1 马北河2 王双维3 《现代教育教学研究》 2019年6期

摘要:
通过分析人教版"功率"的编写思路可知,其"功率"的编写存在不足。而从高端备课的角度,优化教学流程、突显科学方法、重视理论探究、关注知识应用,能对"功率"进行符合物理教学规律、适合学生认知规律、培养物理核心素养的重构。

我国中学物理教育研究的进展与趋势——基于中国知网的文献计量学研究 下载:76 浏览:525

李婷婷 王晶莹 李西营 《现代教育教学研究》 2018年10期

摘要:
基于知识图谱可视化的方法,对国内516篇中国知网核心和CSSCI中学物理期刊文献进行分析发现:通过分析高被引与高下载作者来源机构,可以看出形成了不同地区不同层次高校研究者交流与合作研究中学物理的潮流;在研究方法上,国内对于中学物理的研究多停留在思辨为主,内容分析为辅的阶段,实证研究和行动研究比较少,纵向跟踪研究是没有的;理论与实践的矛盾始终存在,在中学实践一线的物理教师很少做教育研究,做教育研究的高校教师也很少走下一线;研究热点主要聚焦于物理学科、教学效果、物理课程标准、物理规律、高中物理教材和学习过程等主题,对教师、学生、物理学科等关注不足,通过进一步对比初中和高中物理的研究现状,发现高中物理的研究热度和优势明显高于初中物理。

我国中学物理“时间观”课程教学的现实与改进 下载:75 浏览:480

童大振1 胡扬洋2 《现代教育教学研究》 2019年3期

摘要:
统计分析人教版中学物理教材中关于"时间观"的课程教学,发现其存在内涵窄化、概念层次模糊、缺乏密切联系生活等问题。时间观是学生物理观念、前概念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参与社会生活具有重要内涵,在课程教学中应给予足够重视。从加速促进物理知识现代化,厘清"时间观"概念层次,加深物理观念与现实生活的卷入三个方面提出"时间观"课程教学的改进建议。

刍议中学物理教科书中的举例说明题 下载:80 浏览:461

金新喜 《现代教育教学研究》 2019年1期

摘要:
举例说明题将例子与知识之间的桥梁断开,除了考查学生对概念规律的理解程度,还考查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发散性思维的水平。与一般试题侧重于诊断、选拔的功能不同,作为教科书中的举例说明题还肩负着帮助学生完成知识建构、提高核心素养的重任。通过评价的激励和引领作用,可以充分发挥其开放性强的优势,帮助教师完成深层次的教学诊断,更好地开展教学。

虚拟仿真技术助力物理实验可视化教学的研究 下载:168 浏览:921

程海红 《建模与系统仿真》 2024年10期

摘要:
随着数字化、智能化为典型特征的第四次工业革命如火如荼地进行,当今社会的发展正在经历着深刻的变革。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着力推进教育数字化,建设学习型大国,践行“为党育人,为国育人”的使命。教育的数字化转型意味着学科教学也逐渐发生变革,师生诉求转变、教学内容变动、教学模式革新、实施环境变化等都为教学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适应时代潮流趋势,系统梳理教育数字化赋能物理实验教学的内涵意蕴与现实障碍,为教育数字化赋能物理实验教学的理论必要性和现实可行性提供参考,探索教育数字化赋能物理实验教学的实践进路迫在眉睫。

浅谈仿真物理实验室在新课改教学中的意义人 下载:128 浏览:817

舒大恒 《建模与系统仿真》 2024年3期

摘要:
仿真物理实验室是专门为中学物理教学开发的软件,实现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本文结合新课改理念简单阐述了仿真物理实验室运用到中学物理教学中的几点意义。即运用到教师的实验教和实验学生的学中,既提高了实验教学效果,又激发学生的对物理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自主探究能力以及合作探究能力。

中学物理教学与思政教育融合探索心得 下载:290 浏览:2867

罗乐 《中国教育探索》 2021年2期

摘要:
课程思政是目前我国基础课程改革的一个研究热点,在物理教学中融入思政元素,可以得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初步开展中学物理思政课程的探索,尝试中学物理课程教育中融入思政教育的可行性及必要性,以提升学生物理学科核心素养。教师要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创新课堂教学,改革教学方法,加强教师队伍的政治思想武装,提升其育人能力,使物理课程成为立德树人的重要阵地。

构建基于“原始物理问题教学理论”的中学物理大概念教学体系的实践研究 下载:88 浏览:924

高飞 《现代物理学报》 2024年5期

摘要:
为了突破中学物理“大概念”教学的实践瓶颈,本研究试图结合日常物理教学,以“原始物理问题教学”这一本土教学理论为依据,构建中学物理大概念教学的实践系统,包括以大概念进阶框架建构学习脉络、将学习目标做操作性分解、以主题为锚点组织学习情境、以问题为线索推动深入学习、运用概念框架建构新知、学习效果评价的教学实践策略,并提出了大概念教学实施的基本框架,最后应用上述实践框架,对“光现象”大概念教学实例进行了分析。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中学物理教学策略 下载:154 浏览:1496

黄宝洪 《物理进展》 2023年9期

摘要:
近几年来,对核心素养进行的教育与培训,已经渐渐变成了教育领域中的一种主流,而建立和培训学生自身核心素养的教育与培训模式,也是广大的教育工作者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实施对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应针对具体的学科、具体的实践,以达到最终的实践效果。在此基础上,本文将把我国普通中学物理课堂教学作为一个实际的案例,来探讨一种以核心知识点为基础的教学方法与策略,希望能给大家一些参考。

浅谈如何在物理教学中增强文化自信 下载:276 浏览:2897

李锐 《现代物理学报》 2021年11期

摘要:
本文研究了文化自信如何融入物理教学,从李约瑟的研究入手,结合中华传统文化,结合中国科技故事与现代科技成就,寻找如何切入物理教学,增强学生文化自信与国家认同。

物理学师范类专业的中学物理实验课程建设研究 下载:194 浏览:2013

荣振宇 《物理进展》 2022年10期

摘要:
为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中学物理实验教学技能,将中学物理实验课程的课程建设与促进师范生成长成才有机结合,开展以学生为中心的中学物理实验教学内容建设,以学习效果为导向的中学物理实验教学评价体系建设,从而实现物理学师范类专业的中学物理实验课程建设。

中学物理生活化教学策略 下载:198 浏览:1999

郑喜春 《物理进展》 2022年1期

摘要:
由于物理这一学科具有相对较强的抽象性,所以学生在进行知识的学习时存在一定的困难,甚至无法提起学习的兴趣。就目前的课堂教学情况来看,部分教师仍然运用照本宣科的方式来为学生进行理论知识的传授,而学生则通过死记硬背的方式来完成知识的记忆。因此,这就需要教师有意识地完成教学模式的优化,通过运用生活化教学的策略,帮助学生真正的体验到物理这一学科与自己的实际生活之间所存在的一些关联,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本文从生活化导入、运用生活实验器材、鼓励学生学以致用这三个方面入手,阐述了中学物理生活化教学策略。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