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长链非编码RNA调控肝癌干细胞的作用 下载:25 浏览:363

马睿玲1 王新斌1 张秋菊2 伊琳1 《肿瘤研究》 2020年7期

摘要:
目前常规疗法对晚期、转移或复发肝癌患者疗效差。肝癌干细胞(LCSCs)参与肝癌的发展、侵袭、转移和耐药,与不良预后密切相关,被认为是肝癌治疗的重要靶点。长链非编码RNA(LncRNA)在肝癌中异常表达。最近的研究表明,lncRNAs可能在调控LCSCs的生物学功能中发挥重要作用。全文总结lncRNA调控LCSCs作用的研究现状。

癌因性疲乏发病机制及治疗的研究进展 下载:50 浏览:405

吴人杰1 谢长生2 《肿瘤研究》 2020年5期

摘要:
癌因性疲乏是肿瘤患者常见症状之一,其发病率高达75%~100%。迄今有关癌因性疲乏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可能与癌症治疗、肌肉代谢失调、免疫和炎症、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等因素有关。目前临床治疗主张以非药物干预为主,辅之以药物治疗。中医辨证论治癌因性疲乏多以气虚、血虚为主,临床上常采用补益气血之法,以达到扶正抗癌的目的。全文总结近年来癌因性疲乏的研究进展,为其临床诊治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依据。

化疗脑发病机制及治疗的研究进展 下载:51 浏览:322

李帅1 谢长生2 《肿瘤研究》 2019年11期

摘要:
化疗脑,即化疗相关认知损害,是化疗引起的副反应之一。15%~45%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后出现化疗脑。目前有关化疗脑的发病机制尚无明确定论,可能与海马区神经细胞受损、DNA损伤、炎症反应和化疗药物的毒性作用等因素相关。目前临床治疗上主要采用药物治疗和认知行为治疗等方法来治疗化疗脑。中医诊疗化疗脑中医治法根据辨证可分为益气健脾、滋阴补肾、疏肝解郁等,以达到养神而恢复认知功能的目的。全文综述化疗脑近年的中西医研究进展,以期为临床诊治提供一定的思路。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相关皮疹的中西医治疗进展 下载:36 浏览:44

叶丹1 谢长生2 《肿瘤研究》 2019年7期

摘要: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tyrosine kinaseinhibitor,EGFR-TKI)为EGFR敏感突变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一线治疗方案。近年来多项研究证实,EGFR-TKI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其相关性皮疹,严重者可能影响EGFR-TKI的使用。现代医学主要从对角质形成细胞和皮脂腺的作用、炎性反应及皮肤损伤等方面进行研究。中医将其归为"药毒"范畴并进行辨证论治。全文结合相关文献对EGFR-TKI相关皮疹的发生及中西医治疗作一综述。

抗肿瘤药物引致手足综合征的中西医诊疗进展 下载:20 浏览:243

孙勇生1 谢长生2 《肿瘤研究》 2018年6期

摘要:
手足综合征(hand-foot syndrome,HFS)又称掌跖痛性红斑(palmar plantar erythrodysesthia syndrome;PPES),是一种手掌部和足底红斑性皮肤损害,是诸多抗肿瘤药物常见的副作用之一。HFS的发生对化疗的顺利进行及患者的生活质量会造成重大影响,因此早期预防和治疗十分重要。现代医学主要从抗肿瘤药物本身在机体内引起的炎性反应、代谢相关组织酶的分布差异、皮肤组织损伤以及其他因素等角度进行研究。中医根据其辨证论治现将HFS归属于"血痹"范畴。中医、西医在防治HFS方面均取得了一定疗效。全文通过综述手足综合征的现代发病机制及治疗措施,中医对其病因病机的独特见解及临床常用的中医治疗,期望为临床提供一定的帮助。

Keratograph 5M综合眼表分析仪在评价Sjgren’s综合征患者干眼中的应用 下载:53 浏览:382

武静1,2 何琳萍1 施婷莉1 马晓昀1 《中国眼科杂志》 2018年9期

摘要:
目的应用Keratograph 5M眼表综合分析仪评价Sjgren’s综合征患者干眼相关的指标,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横断面研究。选择Sjgren’s综合征患者及健康对照组各40例右眼作为研究对象。检查指标包括干眼主观症状(OSDI)评分、泪液分泌试验I(S I t)、角膜荧光染色评分检查,以及应用Keratograph 5M眼表综合分析仪进行泪河高度测量、非接触首发泪膜破裂时间(NIKf-BUT)、非接触平均泪膜破裂时间(NIKav-BUT)测定,以及睑板腺功能检查。分析Keratograph 5M测得的泪河高度、NIKf-BUT、NIKav-BUT与S I t的相关性,Sjgren’s综合征患者睑板腺状况评分与OSDI评分及NIKav-BUT的相关性用Pearson相关及线性回归进行分析。结果 Sjgren’s综合征患者OSDI评分、角膜荧光染色评分、睑板腺缺失面积评分均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而S I t、泪河高度、NIKf-BUT、NIKav-BUT均低于健康对照组(P<0.01)。Sjgren’s综合征患者测得的NIKav-BUT时间越短,S I t越短(r=0.529,P<0.01);泪河高度越低,S I t越短(r=0.597,P<0.01)。睑板腺缺失面积评分与OSDI评分呈正相关(r=0.949,P<0.01),与NIKav-BUT呈负相关(r=-0.80,P<0.01)。结论 Keratograph 5M眼表综合分析仪能够直观地评价Sjgren’s综合征患者干眼患者眼表状况,是一种非接触性、无创、可重复性较好的干眼检查手段,睑板腺功能障碍在Sjgren’s综合征的辅助诊断方面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试析德国军医在青岛及其腹地的医疗实践和科学考察(1897—1914) 下载:46 浏览:284

袁玮蔓 《历史教学研究》 2020年1期

摘要:
在德国占领胶澳租借地之初,驻军不断受到传染性疾病的威胁,胶澳总督府为此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德国军医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他们不仅进行医疗实践,也从事科学研究工作。这些活动有效地改善了士兵的健康状况,丰富了德国学界的医学研究;同时也构成了德国殖民者和当地中国居民相互接触和联系的空间。在这个交往中,中西方的医学文化发生了碰撞:一方面,当地中国居民对西方现代医疗体系的态度有所转变,尽管传统的中医模式一直占据着主导地位;另一方面,德国军医也观察和了解当地的医疗卫生状况,并将关于中国医学的信息传播到了德国。

甘露消毒丹加减辅助治疗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湿热证30例临床观察 下载:52 浏览:375

张霞1 冉志玲2 《中国儿科杂志》 2020年8期

摘要:
目的观察甘露消毒丹加减辅助治疗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湿热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9月至2018年12月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儿科确诊的IM湿热证患儿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肌肉注射干扰素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口服中药汤剂甘露消毒丹加减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5 d后,观察临床疗效、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和实验室指标值恢复正常时间。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28/3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3.3%(22/3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在退热时间和咽痛、颈部淋巴结肿大缓解时间方面均显著短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治疗后,2组中医证候积分较同组治疗前均显著下降(P<0.05),且治疗组下降更显著(P<0.05)。治疗组异型淋巴细胞(ALY)、WBC和T淋巴细胞亚群恢复正常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甘露消毒丹加减辅助治疗儿童IM湿热证疗效满意,不仅可明显缩短发热、咽痛和颈部淋巴结肿大消失或缓解时间,而且可显著降低中医证候积分,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小儿推拿治疗婴儿鼻泪管阻塞体会 下载:56 浏览:409

万梦婷 徐海花 龚婕 《中国儿科杂志》 2020年7期

摘要:
婴儿鼻泪管阻塞多因先天禀赋因素或后天感受风热邪毒侵袭,致眼、鼻两窍窍道闭塞,失于宣通所致,治疗以疏通眼、鼻窍道为主,取穴以鼻眼部穴位为主,佐以循经取穴,使眼、鼻两窍窍道宣通,为治疗婴儿鼻泪管阻塞提供借鉴。附典型案例1则,以资验证。

从《脾胃论》气火学说探讨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之乳蛾病 下载:53 浏览:412

姚俊丽 黄勋 孔令万 陈黎 《中国儿科杂志》 2020年7期

摘要:
通过梳理李东垣在《脾胃论》气火学说中的理论,从气火关系角度探讨了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之乳蛾病的病因病机为气虚火旺、正虚邪恋,所用方剂为当归六黄汤、补脾胃泻阴火升阳汤,其组方原则以温补与清火并用,并随症加减。

葛根芩连汤加减辅助治疗小儿慢性牙周炎的疗效及对龈沟液炎症反应的影响 下载:48 浏览:393

丁盛 厉彬曙 徐文雄 《中国儿科杂志》 2020年4期

摘要:
目的观察葛根芩连汤加减辅助治疗小儿慢性牙周炎的临床疗效及对龈沟液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温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口腔科门诊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85例慢性牙周炎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45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给予牙周基础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予葛根芩连汤加减治疗,2组连续治疗4周后,比较临床疗效、治疗前后龈沟液中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6(IL-6)水平以及附着丧失(AL)、龈沟出血指数(SBI)及菌斑指数(PLI)。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5.00%(26/40),治疗组为93.33%(42/4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龈沟液IL-1β、IL-6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后,2组龈沟液IL-1β、IL-6水平较同组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下降更显著(P<0.05)。治疗前,2组AL、SBI、PLI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后,2组AL、SBI、PLI较同组治疗前明显下降,且治疗组下降更显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葛根芩连汤加减辅助治疗小儿慢性牙周炎,能有效减轻患儿的龈沟液炎症反应,改善牙周组织损伤,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走罐疗法辅助治疗小儿肺炎60例临床观察 下载:65 浏览:376

方琪 赵历军 《中国儿科杂志》 2020年4期

摘要:
目的观察走罐疗法辅助治疗小儿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8月至2019年1月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儿科收治的肺炎患儿12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60例。2组均给予中、西医基础治疗,对照组在基础治疗方法的基础上结合拔罐疗法,治疗组在基础治疗方法的基础上结合走罐疗法。2组均治疗3 d后,比较临床疗效和临床症状消失时间。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8.3%(59/60),高于对照组的88.3%(53/6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发热、咳嗽和喘促、肺部啰音消失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走罐疗法辅助治疗小儿肺炎疗效满意,可有效促进肺部啰音的吸收,减少发热、咳喘时间,缩短住院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调中饮对儿童厌食症脾虚肝旺证临床疗效及胃电图、血清锌和血管活性肠肽的影响 下载:39 浏览:364

连俊兰1 王海云2 詹璐3 邵征洋3 《中国儿科杂志》 2020年2期

摘要:
目的观察调中饮对儿童厌食症脾虚肝旺证临床疗效及胃电图、血清锌和血管活性肠肽(VIP)的影响。方法将80例厌食症脾虚肝旺证患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予葡萄糖酸锌颗粒口服,治疗组予调中饮口服,2组均4周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统计疗效。结果治疗前,2组食欲、食量、肝旺症状(急躁易怒、好动多啼、咬齿磨牙等)积分和总积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后,2组食欲、食量、肝旺症状积分和总积分均显著下降,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下降更显著(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为77.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胃电图正常和紊乱例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后,2组胃电图恢复正常例数均明显增加,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且治疗组恢复正常更明显(P<0.05)。结论调中饮治疗儿童厌食症脾虚肝旺证,不仅能明显改善患儿的症状积分,还能改善胃电节律,升高血清锌水平,降低VIP,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中药灌肠辅助治疗小儿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60例临床观察 下载:53 浏览:376

姜云 《中国儿科杂志》 2020年1期

摘要:
目的观察中药灌肠辅助治疗小儿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浙江省中医院下沙院区儿科确诊的120例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阿莫西林钠克拉维酸钾静脉滴注,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结合中药灌肠疗法。2组均3 d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时间和总治疗时间。结果治疗组退热时间、咽痛消失时间、脓点消失时间和总治疗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6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灌肠辅助治疗小儿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临床疗效满意,可显著缩短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时间和总治疗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双黄连口服液辅助治疗儿童口腔溃疡心脾积热证45例临床观察 下载:61 浏览:372

丁盛1 韩红卫2 徐文雄1 《中国儿科杂志》 2020年1期

摘要:
目的观察双黄连口服液辅助治疗儿童口腔溃疡心脾积热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4月至2018年4月温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口腔科收治的90例口腔溃疡心脾积热证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5例。2组均给予复合维生素B片、维生素C片及溃疡面清洁等常规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予康复新液口服,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予双黄连口服液口服,2组均7 d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2组血清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6(IL-6)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后,2组IL-2水平显著升高,IL-6、TNF-α水平显著下降,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升高或下降更显著(P<0.05)。治疗前,2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后,2组VAS评分显著降低(P<0.05),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降低更显著(P<0.05)。治疗组溃疡愈合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78%,对照组为80.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儿均无任何药物相关不良反应,且肝肾功能检查均正常。结论双黄连口服液辅助治疗儿童口腔溃疡心脾积热证,能明显减轻患儿炎性反应,缓解疼痛,促进溃疡愈合,临床疗效显著,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积滞乳食内积证40例临床观察 下载:16 浏览:179

褚珺琼 戴桂芬 葛如花 《中国儿科杂志》 2019年12期

摘要:
目的观察双歧杆菌颗粒口服联合消积化滞膏贴敷治疗小儿积滞乳食内积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小儿积滞乳食内积证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0例。对照组予双歧杆菌颗粒口服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加用消积化滞膏贴敷。2组均连续治疗6 d后统计疗效。结果治疗前2组中医症状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后2组中医症状积分均较同组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下降更显著(P<0.05)。治疗组痊显率为82.5%,明显优于对照组的55.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歧杆菌颗粒口服联合消积化滞膏贴敷治疗小儿积滞乳食内积证,疗效确切,操作简单,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柴胡疏肝散加味辅助治疗儿童抽动障碍肝郁脾虚型102例临床观察 下载:13 浏览:148

曹敏红 《中国儿科杂志》 2019年10期

摘要:
目的观察柴胡疏肝散加味辅助治疗儿童抽动障碍(TD)肝郁脾虚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4月至2018年1月在我院中西医结合儿科门诊就诊的TD肝郁脾虚型患儿1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8例和治疗组102例。对照组予阿立哌唑片口服,早晚各1次。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给予柴胡疏肝散加味,1剂/d,早晚分服。2组均1月为1个疗程,治疗3个疗程后统计2组的临床疗效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2.4%,治疗组为93.1%,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2.41%,治疗组为1.96%,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柴胡疏肝散加味辅助治疗儿童TD肝郁脾虚型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七味白术散加味治疗婴幼儿支气管肺炎抗生素相关性腹泻体会 下载:35 浏览:369

龚婕 万梦婷 《中国儿科杂志》 2019年7期

摘要:
基于"脾常不足"的中医基础理论,探讨婴幼儿支气管肺炎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中医病因病机及治疗方法,临床运用七味白术散加味,疗效显著,为防治婴幼儿支气管肺炎抗生素相关性腹泻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和临床借鉴。附典型案例1则,以资验证。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幽门螺杆菌相关性十二指肠球部溃疡55例临床观察 下载:25 浏览:280

陈红梅 林洁琪 陈燊 陈辉清 《中国儿科杂志》 2019年5期

摘要: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幽门螺杆菌(Hp)相关性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Hp相关性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的门诊患儿105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50例采用奥美拉唑片、阿莫西林、克拉霉素口服治疗,治疗组55例在对照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加服加味温胆汤。2组均连续治疗4周后,观察2组的中医症状积分变化情况、胃镜检查疗效、Hp转阴情况和综合疗效。结果治疗前2组的中医症状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后2组的中医症状积分均较同组治疗前降低,且治疗组较对照组降幅更显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胃镜检查总有效率为100%,明显优于照组的9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Hp转阴率为94.5%,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4.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综合总有效率为94.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4.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Hp相关性十二指肠球部溃疡临床疗效显著。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幽门螺杆菌相关性十二指肠球部溃疡55例临床观察 下载:36 浏览:381

陈红梅 林洁琪 陈燊 陈辉清 《中国儿科杂志》 2019年5期

摘要: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幽门螺杆菌(Hp)相关性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Hp相关性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的门诊患儿105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50例采用奥美拉唑片、阿莫西林、克拉霉素口服治疗,治疗组55例在对照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加服加味温胆汤。2组均连续治疗4周后,观察2组的中医症状积分变化情况、胃镜检查疗效、Hp转阴情况和综合疗效。结果治疗前2组的中医症状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后2组的中医症状积分均较同组治疗前降低,且治疗组较对照组降幅更显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胃镜检查总有效率为100%,明显优于照组的9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Hp转阴率为94.5%,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4.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综合总有效率为94.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4.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Hp相关性十二指肠球部溃疡临床疗效显著。
[1/14]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