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低轨卫星通信网络领域国际竞争:态势、动因及参与策略 下载:19 浏览:186

吴奇龙1 龙坤2 朱启超3 《中国科学研究》 2020年9期

摘要:
低轨卫星通信网络包括"天星天网"和"天星地网"两种架构,相较于地面通信具有覆盖广、成本低、部署快等优势;较于传统高轨卫星通信则在整体布设、传输模式、覆盖特性、拓扑结构上独具特点,在全球通信和互联网接入,5G、物联网和航天产业带动,以及太空军事能力应用方面极具潜力;不仅是商业航天技术的"竞技场",更是主要大国太空和军事战略博弈的新"杠杆",引发了更多航天国家和企业在这一领域积极参与布局、力图抢占先机。当前,各航天国家在低轨卫星通信网络领域竞争激烈,呈现出"美国主导、其他航天国家加速跟进"的竞争态势,其更深层次的动因在于抢占频轨资源、争夺先发优势以及着眼国家安全考量。为应对和参与当前激烈的国际竞争,我国可以从布局中低轨道频段资源、发展低成本的航天技术、优化商业航天发展模式、加强国际社会多方合作四方面入手,和平开发和利用低轨空间,争取提供一流的中国产品和服务。

基础前沿交叉领域2019年进展与趋势 下载:19 浏览:180

刘小平2 吕凤先1 《中国科学研究》 2020年9期

摘要:
基础前沿研究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受到美欧等世界主要国家的重视。在数学及其交叉﹑物理及其交叉﹑化学及其交叉、纳米科技方面,世界主要国家部署战略﹑计划,对基础前沿交叉领域的发展进行顶层设计。对2019年基础前沿交叉领域重要进展进行分析发现,在数学研究中,黎曼假设的证明、欧拉方程的失效条件、极大数字乘法算法等取得重要进展;在标准模型研究中,反物质波粒二象性﹑电荷-宇称对称性破坏﹑五夸克态﹑中微子质量等研究取得重要进展;在对黑洞探索过程中,多国联合观测增加了人类认识宇宙的能力,2019年人类首次绘制出黑洞照片,多国科学家联合发现最大质量恒星级黑洞;在拓扑物态领域,科学家首次在块状材料中发现三维量子霍尔效应,在自然材料中筛选出大量可能具有拓扑结构的材料,改变了拓扑量子材料的研究范式;在化学合成领域,围绕预测结构与特定功能的化学合成取得重要进展;在纳米科技领域,纳米医药、碳纳米管芯片、纳米机器人、纳米器件取得重大突破。基础前沿交叉领域的进展表现出了向微观深入﹑向宏观拓展﹑绿色化﹑融合发展等特点。

基础前沿交叉领域2019年进展与趋势 下载:17 浏览:219

刘小平2 吕凤先1 《中国科学研究》 2020年8期

摘要:
基础前沿研究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受到美欧等世界主要国家的重视。在数学及其交叉﹑物理及其交叉﹑化学及其交叉、纳米科技方面,世界主要国家部署战略﹑计划,对基础前沿交叉领域的发展进行顶层设计。对2019年基础前沿交叉领域重要进展进行分析发现,在数学研究中,黎曼假设的证明、欧拉方程的失效条件、极大数字乘法算法等取得重要进展;在标准模型研究中,反物质波粒二象性﹑电荷-宇称对称性破坏﹑五夸克态﹑中微子质量等研究取得重要进展;在对黑洞探索过程中,多国联合观测增加了人类认识宇宙的能力,2019年人类首次绘制出黑洞照片,多国科学家联合发现最大质量恒星级黑洞;在拓扑物态领域,科学家首次在块状材料中发现三维量子霍尔效应,在自然材料中筛选出大量可能具有拓扑结构的材料,改变了拓扑量子材料的研究范式;在化学合成领域,围绕预测结构与特定功能的化学合成取得重要进展;在纳米科技领域,纳米医药、碳纳米管芯片、纳米机器人、纳米器件取得重大突破。基础前沿交叉领域的进展表现出了向微观深入﹑向宏观拓展﹑绿色化﹑融合发展等特点。

全球生物科技发展态势及对我国的启示 下载:40 浏览:221

丁陈君 陈方 郑颖 吴晓燕 宋琪 《中国科学研究》 2020年4期

摘要:
2019年,世界主要经济体加强生物科技领域战略布局,尤其是在生物经济方面提出国家级规划与路线图,在项目部署方面重视前沿颠覆性技术。本文首先梳理了美国、加拿大、欧盟、英国等国家和地区发布的生物经济战略、实施路线图和相关的项目部署。随后对全球生物科技领域的重要进展进行总结,重点关注研发现状和生物技术与其他技术之间交叉融合的大趋势。研究发现,全球生物科技发展呈现以下五点趋势:生物多样性保护形势严峻;生物资源挖掘利用更加深入;新兴技术与工具的快速发展推动生物科学与技术向纵深发展;人类修饰生命创造生命的能力不断提升促进工程生物学应用的不断扩展;全球科技交叉融合日益凸显。最后,基于政策和研发趋势,本文提出了制定国家生物经济发展战略、调整和优化学科布局、支持核心技术研发、制定和完善产业扶持政策等建议,以促进我国生物科技领域的创新发展。

刑民交叉实体问题的解决路径——“法律效果论”之展开 下载:41 浏览:252

陈少青 《中国法学研究》 2020年8期

摘要:
刑民交叉实体问题的最终落脚点是,刑民规范的适用是否相互影响以及在何种范围内相互影响。或者因为民事违法概念的体系定位与适用缺陷,或者因为会导致法秩序统一性原则的形骸化,处理刑民交叉实体问题的"违法论"路径欠缺合理性。刑民交叉的连接点不是违法性,真正的连接点是法律效果;以评价对象为主线,刑民交叉实体问题的解决路径应从"违法论"转向"法律效果论"。只有当刑法和民法评价的法律事实具有同一性时,二者的法律效果才可能无法兼容。此时,若刑民规范目的整体一致,对法律主体的惩戒或保护方向相同,则只需对刑民法律效果进行综合考量;若刑民规范目的明显对立,对法律主体的惩戒或保护方向相反,则需要在案件事实层面进行拆分,为刑民规范适用划定不同的案件类型,从刑民交叉回归刑民分立。

民刑交叉诉讼关系处理的规则与法理 下载:86 浏览:476

张卫平1,2 《中国法学研究》 2018年6期

摘要:
在民刑交叉诉讼关系的处理上,"先刑后民"一直被视为一项原则。但从审判权独立行使的原理以及法律的规定来看,"先刑后民"都不应作为一项处理民刑交叉诉讼的原则。在具体处理民刑交叉诉讼时,应当首先考虑彼此之间是否有先决关系。在相互之间存在先决关系时,作为前提的诉讼可先行,另一诉讼应予以中止,等待前提诉讼的审结。将先决关系作为原则,考虑的是社会对裁判一致性的认同与追求以及司法制度的现实。但先决原则不是绝对的,诉讼效率也是民事诉讼所追求的重要价值之一,不可以因为具有先决关系的前提诉讼的迟延而使另一诉讼受到过分迟延。拥有管辖权的法院可以独立行使审判权,包括对事实的认定和法律适用。在民刑主体交叉的诉讼中,当民事诉讼对刑事诉讼具有先决关系时,由于诉讼主体的人身自由受到限制,不能在并行的民事诉讼中充分行使诉讼权利,因此可以考虑将民事案件移至刑事审判庭,在同一审判庭适用不同程序,实行"先民后刑"的审理,以维持同一事实认定的一致性。这一做法需要修改法律,将其程序法定化。

“互联网+”下的环境设计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教学模式研究 下载:35 浏览:289

齐延成 马梦云 《设计研究》 2018年8期

摘要:
本文是根据"互联网+"背景下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发展机遇,对环境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所需能力的教学研究,特别是对应用型大学环境设计专业的教学体系进行相应的探索。其中在大学生创新创业教学模式的研究中提到了以复合应用型人才的所需能力为目标对课程体系进行了构建,并阐述了建立校企工作室实施运作的管理模式。通过此次教学模式研究,可以使学生能够获得多方面的应用知识,教师能够从中提高自身的能力,为以后完善应用型的环境设计专业教学模式提供参考。

压水堆核电站一回路水位测量 下载:56 浏览:385

王兴 《中国仪器》 2018年2期

摘要:
压水堆核电站中,一回路水位测量主要用于监测堆芯淹没情况的压力容器水位测量和用于监测稳压器的汽水双相状态稳压器水位测量,两种水位测量都广泛采用了差压式仪表。针对实际运行中出现的偏差以及不容易采用传统方法校验的问题,本文对测量原理和交叉验证的方法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更加方便可行的方法,从而更好地保证了核电站的安全、稳定运行。

基于网格搜索和交叉验证支持向量机的地表土壤容重预测 下载:87 浏览:501

郭李娜 樊贵盛 《中国土壤》 2018年3期

摘要:
为了改善支持向量机(SVM)对地表(0~2 cm)土壤容重预测的应用可行性及其效果,针对传统经验法选择SVM惩罚因子C和核函数参数g可能造成的较大误差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对SVM参数进行优化的方法—网格搜索与交叉验证相结合的方法。本文采用所提出的参数优化方法,以黄土高原区旱作农田土壤表层容重年度跟踪试验数据样本为依据,选取土壤(0~2 cm)粒径分布、有机质含量、体积含水率、累积接受水量和全盐量为输入变量,建立了地表土壤容重的SVM预测模型。结果表明:所建SVM模型预测值和试验实测值之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利用SVM预测地表土壤容重是可行的;采用网格搜索与交叉验证相结合的方法对SVM参数进行优化,明显降低了模型的预测误差;在粒径分布、有机质含量、体积含水率为输入变量的基础上,增加全盐量为输入因子并不能显著提高模型的预测效果,而增加累积接受水量为输入因子的预测效果明显优于前几种情况,其训练样本和测试样本相对误差的平均值分别为6.23%和6.95%,都在可接受范围。研究成果可为土壤表层容重的实时预测提供有力支撑。

宫颈癌放化疗敏感性及交叉耐受性研究进展 下载:58 浏览:359

李霞 段晶晶 孔为民 《肿瘤研究》 2019年1期

摘要:
宫颈癌对放化疗不敏感或在治疗过程中产生耐药性或抗性是造成复发转移、预后差的重要原因,因此研究宫颈癌化疗及放疗敏感性的相关机制,对克服宫颈癌患者的化疗耐药、放疗耐受以及延长患者生存期具有重要意义。全文对宫颈癌放化疗敏感性及交叉耐受性作一综述。

液质联用中接口离子化新技术 下载:32 浏览:312

田甜1 张芳1 张曙盛1 冯陈国1 苏越2 林国强1,3 《应用化学学报》 2020年9期

摘要: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简称液质联用,LC-MS)将色谱的高分离效能与质谱强大的结构测定功能结合,不仅实现了对复杂混合物更准确的定性定量分析,而且简化了样品的前处理过程,使样品分析更简便,在药物分析、食品与环境分析以及生物样品检测等众多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作为LC-MS的核心组成部分,液质接口的作用是将LC的液体引入,发生电离,并将生成的离子传输进MS。因此,接口离子化技术的改进直接影响了LC-MS的发展和应用。为了获得更高的灵敏度和更广泛的适用性,研究人员一直致力于离子化技术的研究,以促进分析物的解吸,提高其电离和传输效率,减少基质效应的干扰。本文针对近年来LC-MS接口离子化技术的改进和发展,从离子化原理出发,对接口离子源的构造、影响电离的因素、以及相关的应用进行综述,探讨其优缺点,并对LC-MS接口离子化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液质联用中接口离子化新技术 下载:25 浏览:313

田甜1 张芳1 张曙盛1 冯陈国1 苏越2 林国强1,3 《应用化学学报》 2020年7期

摘要: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简称液质联用,LC-MS)将色谱的高分离效能与质谱强大的结构测定功能结合,不仅实现了对复杂混合物更准确的定性定量分析,而且简化了样品的前处理过程,使样品分析更简便,在药物分析、食品与环境分析以及生物样品检测等众多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作为LC-MS的核心组成部分,液质接口的作用是将LC的液体引入,发生电离,并将生成的离子传输进MS。因此,接口离子化技术的改进直接影响了LC-MS的发展和应用。为了获得更高的灵敏度和更广泛的适用性,研究人员一直致力于离子化技术的研究,以促进分析物的解吸,提高其电离和传输效率,减少基质效应的干扰。本文针对近年来LC-MS接口离子化技术的改进和发展,从离子化原理出发,对接口离子源的构造、影响电离的因素、以及相关的应用进行综述,探讨其优缺点,并对LC-MS接口离子化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委托代理视角下职务发明人权益保障机制研究 下载:42 浏览:219

曾张旭阳1 曾立2 《中国科学与管理》 2020年9期

摘要:
基于委托代理视角,将职务发明看成一种由各层级、多主体共同参与的团队活动。职务发明是一条自上而下的委托代理链,也是一条自上而下的授权链。由于职务发明的特殊性,这种委托代理关系存在多头管理、利益不均、缺乏激励、利益冲突等问题。构建有效的职务发明人权益保障机制,旨在解决职务发明委托代理问题,需要贯彻以理顺管理体制为前提、以完善职务发明纠纷解决机制为路径、以健全适用于多种领域的激励约束机制为根本的思路,尽量减少委托人与代理人之间的利益不均与冲突,最终推进职务发明发展。

涉及多学科交叉的本科生研讨课教学改革探索 下载:38 浏览:343

李和平1 李静1 贾垭楠2 《物理进展》 2020年3期

摘要:
本文从清华大学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三位一体"教育理念的内涵和要求出发,以"等离子体技术及应用"本科生研讨课为依托,进行了涉及多学科交叉融合的研讨课教学改革的探索,包括教学活动设计、学习效果评价与具体组织实施。该课程实践教学结果表明,基于数字化平台的课程教学,不仅营造了互动性和挑战性的学习氛围,训练了学生的科学素养,引导学生逐步建立起了批判性和创造性的思维,而且实现了学生学习过程的全程记录和分析,建立了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方法。这对于"三位一体"教育理念下涉及多学科交叉融合的研讨性课程教学工作的开展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锂硫电池先进功能隔膜的研究进展 下载:61 浏览:406

黄佳琦1,2 孙滢智2,3 王云飞2 张强2 《应用化学学报》 2019年10期

摘要:
随着电子设备和电动汽车对储能设备性能要求的不断提高,锂硫电池因其多电子转化化学赋予的高能量密度受到广泛关注.当前锂硫电池的实用化受到库伦效率低、正极容量快速衰减、负极循环性能差等问题的制约.针对锂硫电池上述瓶颈,设计多功能电解质系统有望大幅提升活性材料的利用效率及循环寿命.本文综述了近年来锂硫电池中多功能隔膜系统的研究进展,具体包括面向抑制副反应的选择性透过隔膜、面向正极的低界面电阻隔膜以及面向稳定负极界面的隔膜.并展望了锂硫电池多功能隔膜系统面临的科学挑战与未来发展的机遇.

基于非线性频率上转换的红外成像技术研究 下载:24 浏览:214

赵令伟1,2 刘磊2 华卫红2 《无线电研究》 2020年12期

摘要:
采用理论分析、数值仿真和实验研究的方法,研究了不同泵浦条件下的红外上转换成像技术。介绍了基于非线性频率上转换的红外成像技术基本原理,使用数值仿真软件,建立了相应模型,分析了频率上转换效率,并基于模拟结果,分别对不同泵浦条件下的红外上转换成像技术进行了实验研究。利用脉冲泵浦光实现了红外上转换成像,得到了中红外信号图像的成像信息和分辨率,为进一步提高频率上转换效率,使用连续泵浦光进行实验,实现了低功率输入条件下中红外图像信息的上转换成像,并对不同泵浦功率条件下的非线性频率上转换成像信息进行了分析。

借鉴新的交叉融合研究背景下的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下载:97 浏览:379

白璐 李艳辉 《物理进展》 2019年12期

摘要:
本文结合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应用物理系在新的交叉融合研究背景下的电动力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探索的过程及经验,介绍了在实践课堂的教学过程中开展并扩充课堂内外的知识体系、增加教学与科研的广泛融合、扩展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等课程改革的实践探索过程中的多种尝试和思考。这些相关的研究为新时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培养学生在新的交叉融合背景下掌握知识、提高教学的质量作出了有益的探索。

一种高效率背腔微带振子阵列天线设计 下载:44 浏览:271

牛传峰1 张晓冲2 李增科2 《无线电研究》 2020年5期

摘要:
针对卫星通信需求,设计了一种L/S波段宽带圆极化背腔印刷板微带振子阵列天线,由5个切边矩形微带贴片振子辐射单元组成,可实现左右旋双圆极化辐射,又可形成差波束信号用于跟踪。通过对矩形微带贴片、背腔大小以及布阵间距进行结构调整得到一种新型宽带圆极化天线。仿真结果表明,天线工作频段为1.3~2.4 GHz,在通带内轴比参数AR<2,绝对带宽达到1.1 GHz,相对带宽达到59.5%。实现宽带工作的同时,具有良好的圆极化特性。将其作为反射面天线的馈源,使天线具有很高的增益和效率。

高架车站基础与新建地铁交叉施工技术 下载:14 浏览:161

李检平 《工程与技术研究》 2020年4期

摘要:
丰台车站结构为双层高架车站,与新建地铁16号线存在交叉施工。针对该交叉施工环境,提出长钢护筒跟进钻孔桩施工方案,建立有限元模型对钻孔桩施工对既有结构响应进行分析。实践与数值模拟结果表明,钻孔桩施工方案可行,成桩质量符合要求,地铁结构安全。

地铁隧道下穿施工对既有运营隧道的影响分析 下载:54 浏览:471

张利涛 《工程与技术研究》 2019年6期

摘要:
针对隧道工程中新建隧道近距离下穿既有运营隧道工况,以重庆轨道交通4号线与既有3号线隧道交叉区段为工程背景,考虑开挖方法、支护情况、两洞掌子面间距和每次开挖进尺等参数,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分析了新建地铁隧道下穿既有运营隧道施工对既有隧道的影响,并与现场实测数据对比分析,得出了一些结论:新建隧道的施工对既有结构的内力及变形影响都非常明显;双洞同时施工时,应尽量增加两洞内掌子面的间距,在既有结构较近范围内,两个隧洞应避免同时施工;新建隧道开挖后应及时支护并加大初衬中钢拱架的布置密度;在通过既有隧道下方时,每次开挖进尺的减小也能降低对既有隧道结构的影响。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