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代理公开的例外类型和效果 下载:59 浏览:483

朱虎1,2 《中国法学研究》 2019年8期

摘要:
代理人公开代理但未公开被代理人的情形,仍属于民法总则第162条的适用范围。合同法第402条规定的代理人未公开代理而相对人知情的情形,是代理公开原则在具体情形中的进一步延伸。区分公开代理和不公开代理的标准并非名义,而是相对人是否知道代理事实,其适用范围应从意思表示解释角度严格认定。代理人未公开代理而相对人不知情的情形由合同法第403条规定,该条并非效果直接归属规范,教义上可采取债权转让和债务移转的解释构造,具体规则虽有进一步补充完善的余地,但整体上能够在区分不同类型的风险的基础上妥当平衡被代理人、代理人和相对人的三方利益,具有价值正当性。

民法典编纂视野下合同法第402条、第403条的存废 下载:84 浏览:494

方新军 《中国法学研究》 2019年2期

摘要:
合同法第402条、第403条的原初立法目的是为了解决外贸代理的特殊问题,在合同法立法过程中上述条文的体系位置和具体内容数易其稿。由于对所移植的制度的了解不彻底和本国特殊因素的刺激,上述条文的内容出现了严重异化。尤其是第402条,其既不属于大陆法系,也不属于英美法系。第402条将第403条代表的不公开本人代理制度对合同相对性的冲击放大了若干倍,对第三人的影响非常大。在原初的立法背景消失以后,第402条、第403条在司法实践中引发了诸多乱象。上述条文的存在不但没有起到简化法律关系的作用,反而被当事人频频用来逃避责任、规避法律。各级各地法院的判决经常出现理解不一和同案不同判的现象。民法典编纂中,应该将第402条彻底删除,第403条则可以通过改变体系位置和明确限制条件予以保留。这样一方面可以维持合同相对性原则不动摇,另一方面也可以弥补传统大陆法系在受托人破产时可能出现的不公平问题。

主体重塑:艺术介入乡村建设的重要路径——以福建屏南县熙岭乡龙潭村为例 下载:68 浏览:419

季中扬1 康泽楠2 《中国艺术研究》 2019年4期

摘要:
当代"艺术乡建"的主流模式是通过重造乡村景观,如改造老房子、老街道,邀请艺术家来做户外雕塑或墙绘等,在此基础上,争取地方政府支持,定期举行艺术节,吸引外来游客。这种模式忽视了乡民的主体性,乡民参与度较低,对乡民的影响往往停留于浅表层。本文以福建屏南县熙岭乡龙潭村的"艺术乡建"为例,提出"艺术乡建"的关键在于以现代艺术精神重塑乡民的主体性,促进乡民的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精神汇通,通过改变生活在乡村的人,进而改变乡村的社会结构,让乡村真正融入现代社会;在实践中,艺术家要提防"启蒙主义"姿态,通过互动与对话,在潜移默化中重塑乡民主体性。

民事诉讼智能化与信息化的反思 下载:70 浏览:392

王亚明1,2 《争议解决研究》 2020年3期

摘要:
人工智能的发展已经成为当下热点,而人工智能介入民事司法领域则是对旧有的司法体制的冲击和改革,在这日益高涨的司法智能化的过程中,我们应秉持中立原则,审慎对待,在肯定人工智能便捷价值的同时,也不能忽视人工智能对民事司法裁判体系造成的冲击及其带来的司法伦理困境,需要明确法官在智能化司法中的主体地位,廓清人工职能及信息技术的工具地位。

手性碳量子点的制备及其应用 下载:33 浏览:323

卫迎迎1,2 陈琳2 王军丽2 于世平2,3 刘旭光1,2 杨永珍2 《应用化学学报》 2020年5期

摘要:
手性碳量子点(CQDs)因兼具优异的荧光性质、良好的生物相容性、较低的毒性、易于功能化以及手性特征等,在催化、检测和生物医学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潜力。目前,通过一步法或两步法制备的手性CQDs,已应用于手性催化、手性检测、高尔基体靶向成像、选择性调控酶和蛋白活性、选择性调控细胞能量代谢和促进植物生长等领域。然而,手性CQDs的发展初露头角,需进一步完善可控合成工艺,制备高荧光量子产率的长波长手性CQDs,使其在生物医学等领域绽放异彩。

经肝动脉化疗栓塞联合射频消融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观察 下载:51 浏览:224

崔明利 《诊断医学》 2020年10期

摘要:
目的观察经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联合射频消融术(RAF)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原发性肝癌患者110例。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观察组接受TACE联合RAF治疗,对照组接受TACE治疗。观察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甲胎蛋白(AFP)水平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AFP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AFP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原发性肝癌采用TACE联合RAF治疗,可显著提高治疗效果,降低AFP水平。

新时期作家文学思想与中国当代文论建构 下载:55 浏览:362

郭芳丽 《中国社会科学学报》 2018年1期

摘要:
新时期的中国作家文学思想是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建设的重要维度,为文学理论危机的解决提供了宝贵的思想资源与话语形态。新时期作家文学思想以"介入的形式美学"为思想内核,作家们不但具有一以贯之的"现实关怀",同时坚持从"汉语写作"和"审美体验"的双重维度展开对"现代""中国"审美形式的探索。作家文学思想给中国当代文论建设提供的重要启示在于文学思想和"中国""文学"的贴近以及强调审美经验传达的诗性话语形态。理想的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应该是一种向"中国""当代""文学""个体"敞开的"活"的理论。以此为参照,新时期作家文学思想的主要局限在于"个体"的缺失,独立作家文学思想的产生有赖于独立作家个体的确立。

张炜小说创作中“介入意识”与“疏离意识”的悖论 下载:86 浏览:502

姜肖 《文学研究》 2018年7期

摘要:
张炜的创作始终存在一个症结,即作家对整体性和本质化主体经验的建构意识与文本流浪气质之间的互相周旋。"流浪"是张炜基于存在体验所形成的写作伦理,是作家言说自我和面向世界的文学方式,不仅体现于创作对流浪者或历史边缘人的偏爱,更内在于文本"终极形式"的生产,以及书写元素与问题域不断反复所形成的无名化结构象征。而当我们试图在新文学或世界文学的谱系中,为张炜的流浪气质拓展出一个显豁的位置时,往往忽略了其所携带的关于作家与时代的关联讯息。本文以张炜新作《独药师》《艾约堡秘史》为中心,尝试对其流浪气质进行文本细读,并认为其表征并延续着当代文学跨越1990年代的精神症候——此岸彷徨。

咯血患儿25例临床诊治分析 下载:24 浏览:272

赵梦姣 马静 刘霞 闫秀丽 牛铁环 李常晓 刘帅帅 李倩 孟晨 《中国儿科杂志》 2018年5期

摘要:
目的探讨儿童咯血的诊断思路及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6年6月在济南市儿童医院呼吸介入科住院治疗的25例咯血患儿临床表现、实验室、影像学、支气管镜检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资料,对其发病特点、病因、治疗、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5例患儿中男16例,女9例。年龄7个月至16岁,其中<3岁2例,3~10岁15例,>10~18岁8例。少量咯血17例,中量7例,大量1例。病因为支气管肺血管发育异常者16例,呼吸道感染6例,支气管扩张3例,支气管异物2例,肺外伤1例。21例(84.0%)应用抗菌药物,21例(84.0%)应用止血药物,其中8例应用垂体后叶素。8例行支气管动脉介入栓塞治疗,2例行支气管镜下异物取出术,1例行肺叶切除手术。25例患儿临床治疗效果明显,随访无反复咯血。结论儿童咯血病因复杂,综合病史、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支气管镜检查、DSA检查,支气管肺血管发育异常诊断率可明显提高,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效果较好。

康复训练指导对冠心病介入术后患者心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下载:67 浏览:284

侯国锐 《诊断医学》 2019年10期

摘要:
目的探讨康复训练指导对冠心病介入术后患者心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9月~2016年9月收治的60例冠心病患者,按入院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康复训练指导。对比两组患者心功能指标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短轴缩短率(LVFS)、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二尖瓣前叶舒张期E峰至心室间隔距离(EPSS)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生活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半年后,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冠心病介入术后患者进行康复训练指导,可促进患者心功能恢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介入溶栓术治疗急性闭塞性脑梗死的最佳时机探讨 下载:65 浏览:254

张广智 《诊断医学》 2018年7期

摘要:
:目的探讨急性闭塞性脑梗死治疗患者采用不同时段介入溶栓术治疗的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我院接收的72例急性闭塞性脑梗死患者。将入选根据发病时间长短分为观察组(发病时间<3h)与对照组(发病时间为3~6h)各36例。均采取介入溶栓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疗效及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脑钠肽(BNP)、同型半胱氨酸(Hcy)变化及病死率。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有效率较对照组显著要高(P<0.05);两组治疗前NIHSS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性(P>0.05),治疗后24h、治疗后7d患者评分均显著下降,而观察组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中Hcy、BNP比较无明显差异性(P>0.05),治疗后7d,两组Hcy、BNP水平均显著改善,而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改善更为显著(P<0.05);观察组病死率及颅内出血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性闭塞性脑梗死发病3h以内患者相比于发病3~6h的患者,采用介入溶栓治疗效果更好,起效快,神经功能恢复更明显,相关实验室指标改善更显著,病死率更低,具有推广价值。

介入透针疗法治疗面神经炎临床观察 下载:71 浏览:315

植秀振 陈家华 《诊断医学》 2018年6期

摘要:
目的观察介入透针疗法治疗面神经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收治的面神经炎患者92例,采取随机数字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取透针疗法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65%,对照组为82.61%,观察组临床疗效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额纹深浅、口角歪斜、鼻唇沟变浅、眼裂大小、食留残渣评分差值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西医联合透针疗法治疗面神经炎临床效果显著,较单独西医治疗更好,临床价值较高。

微创介入全降解血管支架和心脏瓣膜国内外研发现状与研究前沿 下载:89 浏览:471

杨立 罗日方 雷洋 王云兵 《新材料》 2019年1期

摘要:
心血管疾病是世界范围内的头号健康杀手。我国心血管疾病患者近3亿人,心血管疾病死亡人数约300万人/年,占所有疾病致死总人数45%。临床主要心血管疾病是冠心病和心脏瓣膜疾病。目前,微创介入治疗因风险小、手术时间快、创伤小、恢复快,已成为心血管疾病治疗最为有效的手段和主流趋势。因此,心血管微创介入材料与器械已成为心血管疾病治疗领域研究的热点。随着全球医疗器械市场稳健快速发展,心血管器械已成为医疗器械行业中仅次于体外诊断的第二大市场。心血管介入医疗器械领域的两个市场前景广阔的代表性产品是全降解血管支架和经导管心脏瓣膜。全降解支架克服了传统支架植入后长期存留在血管中会引起潜在的慢性炎症、晚期血栓及需长期进行抗血小板治疗等问题,已成为当下心血管植介入领域的研究热点及焦点。全降解血管支架根据材料的不同可分为全降解聚合物血管支架与全降解金属血管支架。因采用的材料性能各异,支架的制备方式也大有不同。近10多年来,微创介入式生物瓣膜产品研发取得了快速发展。相关国产产品自2017年起已获得CFDA批准上市并在临床上大规模应用。然而现有的生物瓣膜仍然存在使用寿命较短、适用人群受限、置入准备过程繁琐、无法紧急应用导致的各类手术风险等不足,因此,研发具有更加优良的抗钙化、防周漏、可预装等性能的瓣膜已成为当前微创介入瓣膜研究的趋势与前沿。本文详细总结了心血管介入医疗器械领域的两个代表性产品(全降解血管支架和经导管心脏瓣膜)的国内外研发现状及研究前沿,并讨论了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难题和解决思路。最后展望了未来该领域的研究方向及前景,为相关研究者提供借鉴与参考。

社会工作优势视角下社区矫正介入策略探讨 下载:71 浏览:282

闫丽 路梦瑶 《航空航天学报》 2018年12期

摘要:
相对于传统社区矫正工作方式中的"问题视角",社会工作优势视角下的社区矫正强调以矫正对象的优势为核心,聚焦于发现、发挥矫正对象的优势和潜能,激发其抗逆力,解决生活困境并得到自我成长。本研究从优势视角理论与实务经验出发,分析其应用于社区矫正工作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通过个案研究,探讨了社会工作优势视角下的社区矫正介入策略选择。

人文关怀护理在介入导管室的应用 下载:59 浏览:504

戴美霞 《护理研究杂志》 2020年1期

摘要:
探讨人文关怀护理对介入手术患者术中的影响及其对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将介入导管室择期手术的患者按住院时间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全程实施人文关怀护理,主要包括入室后手术护士的术前指导、术中关怀陪伴及出院前回访等。结果:两组手术患者术前焦虑、术中排尿及排尿困难、术中生命体征不稳均得到了明显的改善,护理满意度也相应提高,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全程人文关怀护理的实施使介入手术更顺利的进行,为持续改进介入护理服务质量提供可靠依据,做到人文关怀护理和优质护理服务相融合。

综合护理对中青年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患者焦虑状态的影响 下载:52 浏览:518

高霞 《护理研究杂志》 2019年12期

摘要: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中青年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患者围术期焦虑状态的影响。方法:将85例中青年PCI术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40例)和对照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同时给予有效沟通、认知疗法、音乐疗法、放松训练、穴位按压、社会支持等综合护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焦虑状况。结果:干预前两组焦虑程度无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后干预组状态焦虑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综合性护理干预可改善中青年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焦虑状态。

基于ADOPT的护理干预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患者中的应用 下载:49 浏览:511

田丽 唐明霞 《护理研究杂志》 2019年12期

摘要:
探讨基于ADOPT的护理干预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术后患者自我管理和服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择PCI术后患者150例,按照入院的先后顺序编号,奇数为干预组和偶数为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基于ADOPT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出院3个月、6个月的自我管理行为水平和服药依从性。结果:干预组在出院3个月、6个月的自我管理行为、服药依从性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随时间影响呈上升趋势。结论:基于ADOPT的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地提高PCI术后患者的自我管理和服药依从性,有益于疾病的二级预防。

社会工作介入农村儿童主任服务能力提升的困境和优化策略——以石家庄市P县为例 下载:44 浏览:413

赵爽 《中国社会科学学报》 2025年2期

摘要:
留守儿童作为特殊群体需要社会关注和支持,其中儿童主任在关爱服务中扮演重要角色。然而,在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中,儿童主任面临着一些困境,包括参与主体的能动性不足、排斥性较强、理论性过重以及合法性不明等。这些困境主要由儿童主任身份的多元化、社会工作服务的嵌入化、文化差异和部门管理重叠等因素造成。针对这些困境,研究提出了优化策略。首先,需要加强政策宣传,增强参与意愿。其次,推动关系融入,培养内生组织和创新服务方式。此外,拓展情境学习,明确责任归属,以及确立合法地位也是重要的策略。这些措施旨在提升社会工作在农村儿童主任服务中的能力,并为农村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提供支持。

行为转变理论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下载:54 浏览:507

宁杰良 《护理研究杂志》 2019年9期

摘要:
探讨基于行为转变理论的健康教育对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患者术后自我管理水平、服药依从性、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行PCI的106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3例和观察组5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和出院指导,观察组给予基于行为转变理论的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自我管理水平、用药依从性和生活质量变化情况。结果: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各维度及总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用药依从性优于对照组(P<0.05);患者生存质量各维度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行PCI患者给予基于行为转变理论的健康教育能明显改善患者的自我管理水平、用药依从性和生活质量,有利于改善患者远期预后。

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介入术后四联抗栓治疗的护理 下载:63 浏览:488

王玉君 赵金霞 付丽 《护理研究杂志》 2019年9期

摘要:
总结106例诊断为急性非ST抬高型心肌梗死介入术后应用四联抗栓治疗的患者的护理,严密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准确输入抗凝药物,加强对伤口及应用抗凝药物不良反应的观察,以减少并发症,促进患者康复。
[1/14]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